八佰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1937年10月26日,淞滬會戰進入最後階段,寶山大場防線失守,國民革命軍決定全線西撤,命令第88師留下一個團進行掩護。當月26日深夜,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急匆匆的回到團部,他的手上拿著88師師長孫元良的一紙手令,上面命令"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這最後一塊陣地,就是四行倉庫。那時的四行倉庫,南面緊挨蘇州河,東面是英國、美國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經被日本軍隊佔領。這幢鋼筋水泥建築佔地0.3公頃,寬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銀行存儲貸物的聯合倉庫,以牆厚樓高、易守難攻著稱。一直到27日凌晨3點,從前線撤退到四行倉庫參加掩護的共計420人,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仍用團的番號稱有800人,八百壯士由此得名。
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是一幢六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高大堅固。當時倉庫的西面和北面地界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日軍進攻的時候,顧忌誤傷到租界,不敢使用重炮轟擊和飛機轟炸。將士們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其間公共租界的民眾隔河搖旗吶喊,甚至渡河送去慰問品。各國媒體現場報導,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完成使命後,本來就無路可退的官兵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裝。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租界全部落入敵手。謝晉元被汪偽政府收買的兵痞暗殺,不幸犧牲,其餘戰士被日軍押解至戰俘營。
八百將士以彈丸之地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迅速傳遍國內外,人們稱讚他們是"八百壯士"並專門譜寫了頌揚他們的歌曲《八百壯士歌》。
參與1937年淞滬抗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的部分倖存者,曾被日軍送往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新)做勞工,其中有十餘人與其他600多位中國抗日將士客死異鄉。
2009年3月17日,海峽兩岸和諧發展基金會在北京正式啟動"迎接抗日壯士遺骸回國"活動,計劃派出先遣隊赴巴新調查,爭取在年內完成流落在當地的抗日將士們遺骸的身份確認工作,並將將士們的英靈接回祖國,在國內舉行遷葬儀式,讓這些為國捐軀的英烈早日葉落歸根。
2008年12月23日,搜狐社區網友"天竺道"在搜狐社區上發表了一篇《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遺骨在海外無人問津》的帖子,文中稱: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華人在拉布爾附近偏僻的山坡上,發現數百名中國抗戰將士的墓地,其中有包括在1937年10月在上海淞滬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名震中外的"八百壯士"在內國民黨軍隊的將士,以及新四軍和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戰士。他們在抗戰中被日軍俘虜,後被遣送至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日軍集中營遇難。這些墓地建於1945年抗戰勝利後,由當地的華僑和被盟軍解放的中國戰俘共同為集中營中死難的戰友修建。經過60多年後,由於當地火山頻頻噴發,當地華僑紛紛移民他地,導致這些中國抗戰軍人的墓地失去保護,年久失修,破壞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