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2020-12-28 騰訊網

八佰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1937年10月26日,淞滬會戰進入最後階段,寶山大場防線失守,國民革命軍決定全線西撤,命令第88師留下一個團進行掩護。當月26日深夜,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急匆匆的回到團部,他的手上拿著88師師長孫元良的一紙手令,上面命令"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這最後一塊陣地,就是四行倉庫。那時的四行倉庫,南面緊挨蘇州河,東面是英國、美國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經被日本軍隊佔領。這幢鋼筋水泥建築佔地0.3公頃,寬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銀行存儲貸物的聯合倉庫,以牆厚樓高、易守難攻著稱。一直到27日凌晨3點,從前線撤退到四行倉庫參加掩護的共計420人,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仍用團的番號稱有800人,八百壯士由此得名。

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是一幢六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高大堅固。當時倉庫的西面和北面地界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日軍進攻的時候,顧忌誤傷到租界,不敢使用重炮轟擊和飛機轟炸。將士們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其間公共租界的民眾隔河搖旗吶喊,甚至渡河送去慰問品。各國媒體現場報導,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完成使命後,本來就無路可退的官兵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裝。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租界全部落入敵手。謝晉元被汪偽政府收買的兵痞暗殺,不幸犧牲,其餘戰士被日軍押解至戰俘營。

八百將士以彈丸之地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迅速傳遍國內外,人們稱讚他們是"八百壯士"並專門譜寫了頌揚他們的歌曲《八百壯士歌》。

參與1937年淞滬抗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的部分倖存者,曾被日軍送往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新)做勞工,其中有十餘人與其他600多位中國抗日將士客死異鄉。

2009年3月17日,海峽兩岸和諧發展基金會在北京正式啟動"迎接抗日壯士遺骸回國"活動,計劃派出先遣隊赴巴新調查,爭取在年內完成流落在當地的抗日將士們遺骸的身份確認工作,並將將士們的英靈接回祖國,在國內舉行遷葬儀式,讓這些為國捐軀的英烈早日葉落歸根。

2008年12月23日,搜狐社區網友"天竺道"在搜狐社區上發表了一篇《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遺骨在海外無人問津》的帖子,文中稱: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華人在拉布爾附近偏僻的山坡上,發現數百名中國抗戰將士的墓地,其中有包括在1937年10月在上海淞滬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名震中外的"八百壯士"在內國民黨軍隊的將士,以及新四軍和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戰士。他們在抗戰中被日軍俘虜,後被遣送至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日軍集中營遇難。這些墓地建於1945年抗戰勝利後,由當地的華僑和被盟軍解放的中國戰俘共同為集中營中死難的戰友修建。經過60多年後,由於當地火山頻頻噴發,當地華僑紛紛移民他地,導致這些中國抗戰軍人的墓地失去保護,年久失修,破壞嚴重。

相關焦點

  • 八百電影謝晉元最終結局如何?
    近期電影八佰的上映,讓我們重溫了那一段悲慘而又可歌可泣的時光,不過電影畢竟篇幅有限,關於這場保衛戰最終的結局並沒有交待,那麼最後這些戰士的歸宿如何呢? 謝晉元率領800勇士死守4天4夜後接到上方的命令撤入租界,軍令難違,縱有再多不願也只能依令而行。
  • 電影《八佰》幕後真實歷史:八百壯士老兵回憶謝晉元團長喋血孤軍營細節
    眼下正在各大影院熱映的電影《八佰》中,八百壯士的領頭人,團長謝晉元讓人印象深刻。謝晉元率領孤軍堅守孤軍營後,最後結局如何?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講述電影《八佰》幕後真實歷史。謝團長的勤務兵,湖北通城籍戰士萬連卿老人後來回憶說,那天謝團長因為失眠,所以早上就沒有去早操,而是在宿舍中休息。萬連卿就出去給謝團長打洗臉水。這個時候,迎面走來四個戰友,他沒太在意。
  • 八佰團長謝晉元,帶領壯士們從四行倉庫退往租界後,結局如何?
    最近的熱播電影《八佰》,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縱然在網上有很多人對這部電影並不是很看好,說它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其實我對這事兒並不是太在意,因為這本身就是一部商業電影,而不是一部具有真實歷史參考的紀錄片。從商業電影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確很不錯,值得一看。
  • 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八百將士用生命護住的青天白日旗配不上他們
    我不想參與到電影立場的撕逼中,只談談自己一些主觀的感受。國家遭受侵略,百姓淪為亡國奴生不如死;身為軍人,為國戰死,這沒什麼好說的,天經地義。但是,將士們的熱血,情懷與生命,被「委員長」,拿來當作向洋人,向美英法這些列強演戲的「演員」甚至道具,而四行倉庫,說白了,就是「委員長」設計的向洋人演戲的最好的舞臺。
  • 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八百將士用生命護住的青天白日旗配不上他們
    尤其黃曉明演的特派員對著謝團長說的那句:能留守至今,本就是做給西方列國的一場表演。謝團長聽著這句話的時候,內心裏面又是如何的悲涼?戰士一個個用自己的身體悍然赴死,竟然只是為了博得西方列強同情的一場戲?令人唏噓的是這八佰勇士的滿腔熱血,不過是演了場戲。400條人命就只是為了搏一把國際關注,片中特派員說好的一切都是政治。
  • 《八百電影解析》
    《八百》電影我看了好幾遍,總體感受是一部讓人非常擰巴和憋屈的電影。影片之中有很多虛構的情節嚴重,如楊慧敏送國旗,真實歷史楊慧敏一共送過兩次國旗,一次是小旗,一次是在謝晉元要求下送來一面大旗。屋頂上軍人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護旗幟,真實歷史上國民軍第524團團副中校謝晉元畢業於黃埔軍校,自己有著專業軍事教育,怎麼可能會讓自己的兄弟為了一面旗幟丟掉生命?
  • 電影《八百》觀後感和介紹
    但是,這座建築卻不能拆除,相反,它的存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一段記憶,一段不可以磨滅的歷史。這座建築就是著名的四行倉庫。小編今天要跟介紹的電影《八百》,就是根據那段歷史拍攝的。1937年8月,日本進攻中國上海。淞滬會戰爆發,隨著三個月的戰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
  •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八百壯士」其實並沒有八百人,實際上僅有不到四百人,有一說法是,死守四行倉庫的「孤軍」是故意放出這消息,為的是震懾日軍。 那為什麼會發生數百餘名戰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情況?
  • 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揭英雄們的悲慘結局
    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 先前電影《八佰》欲參加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卻因「技術問題」而取消,引發各界熱議。這部電影是翻拍八年抗戰時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役最為人知的莫過於被稱作八百壯士的國軍竭力死守,拖住日軍的猛烈攻勢,一舉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而這場戰役也成功締造了2位英雄,包括帶領戰士們死守四天四夜的謝晉元中校團長,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送國旗進入戰場並帶出了八百壯士名單回租界的女童軍楊惠敏。但你知道這些戰士後來怎麼了嗎?
  • 電影《八佰》中的壯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因為團長謝晉元為了迷惑敵人,在接受採訪稱其兵力有八百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的說法。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
  • 電影《八佰》中的勇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到了租界區,英軍還把這些勇士的武器給收繳了,然後又違背了當時讓八百壯士返回部隊的諾言,把他們圈禁在一個我們稱為「孤軍營」的地方,生活條件非常惡劣,還受到白俄士兵的欺壓。謝晉元自被圈禁起,依然堅持治軍,每天帶戰士們做操、訓練,每天升國旗。
  • 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如何,團長被刺殺,抗戰結束後只剩100人
    這場戰爭是我國全面抗戰開始後規模最大的戰爭,蔣介石掉了70萬部隊和日本進行對抗。要知道上海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中國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都無法和日本比,所以仗打的非常慘烈。1937年10月26日,上海閘北地區抵抗越來越難,蔣介石決定把軍隊撤走防衛上海西部郊區。而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就是這這種狀況下產生的。
  • 也說電影八百
    庚子年十一月十六日(陽曆11月30日)昨天剛剛看過《八百》,時間已經距離上映時間晚了兩個月,之所以遲遲沒有看,一是因為討厭華誼兄弟兩個王氏兄弟,二是對淞滬會戰題材本身就覺得選材有問題,觀影后果然如此!八百整個電影都很扭曲,看似悲壯英勇實則無比窩囊憋氣。
  • 《八佰》結局爛尾?被導演隱藏的真相,八百戰士真的撤退成功了?
    電影《八佰》的最終結局一直備受期待。結局是什麼?誰在最終的結局之中倖存下來?這次戰役獲勝了嗎?」《八佰》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結局早已註定!最終,八百壯士接到撤退命令,退到租界。謝晉元是最終一個離開倉庫位置的人。回來的路上,楊司令員受重傷住院治療。
  • 電影八百觀後感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看點影寫觀後感,因為這部影片真的太觸動我了,做為新中國成長起來的90後,從小抗日劇沒少看,對那段屈辱的歷史一直不敢忘,之所以寫八百觀後感,是因為我突然發現近兩年這類體材的電影,是好的電影和電視劇沒有了。
  • 《八佰》戰士守四行倉庫 電影最後一幕是什麼意思?最後結局是什麼?
    《八佰》戰士守四行倉庫1937年,上海戰場硝煙滾滾,四行倉庫炮火震天。今天,記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八佰》已經進入了上映前的倒計時。在上海保衛戰中屢建功勳的524團,歷經數次慘烈的戰鬥已經傷亡過半,不得不招募新兵來重建編制;第一營也同樣如此,進入四行倉庫的時候,實際只有400多人,團長謝晉元面對英國記者採訪,為了鼓舞士氣,號稱「八百人」。電影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實。不僅僅是真實還原了硝煙瀰漫的戰場,同樣也揭示了最真實的人性。
  • 電影《八百》觀後:感動
    什麼是好電影?如同什麼是好歌曲一樣,打動你、感動你,就是好!電影《八百》 ,就是一部讓你感動的好電影。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從川軍出徵到淞滬抗戰,從長沙保衛戰到中國遠徵軍,國軍的抗戰歷程可謂步步喋血、滿懷壯烈。我們可以從史書、傳記、電影、電視劇看到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畫面。但是,你說哪個國軍普通士兵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真是難以尋覓!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電影《八佰》的基本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大氣,場面恢弘寬大,戰鬥激烈殘酷,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在強大起來的中國,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時代。
  • 《八佰》中的謝團長,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倖存戰士為其守墓多年
    隨著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的上映,人們又重新拾起了對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忠勇抗日故事的興趣,電影中英勇的謝團長以一個營的兵力,完成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而且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四行倉庫上海租界的中國群眾得知謝晉元英勇抵抗日軍的事跡之後,自發的冒著槍林彈雨為戰士們送來生活物資。謝團長率領八百壯士英勇抗敵的事跡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日的決心,讓中國人看到了日軍並非不可戰勝,像謝團長這樣英勇奮戰的將軍,在中國還有的是。中國軍民受到謝團長和800壯士的極大鼓舞,為他們創造了《歌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
  • 電影《八佰》將映,催淚大戲,八百勇士熱血激蕩,結局滿目悲涼
    ,而結局卻讓人灑淚。退入租界後,列強租界懾於日方壓力,不敢釋放八百勇士回歸政府,同時也拒絕了日方要人的無理要求。自此,八百勇士被租界的英軍繳械羈留,當時的營地生活條件艱苦,實際上是一個俘虜營。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衛民為天職,餘志已決,決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休以狗彘不如之言來汙我,你速去,休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