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看上去是為我們終將逝去的傳統文化藝術唱的一曲輓歌,然而,最感動我的,卻是親情的部分,是嗩吶藝人焦三爺一顆父親的心。
焦三爺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但他卻是一位非常稱職的「父親」,他的徒弟就是他的孩子。這是中國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傳統觀念的絕佳體現。
不得不提以往看到這個觀念在影視劇裡的表達,大多數是武俠片裡,某某違背師父意願,然後不論是師父也好還是師兄弟也好,站在道德制高點,用這句「古訓」來批判教育那個「逆子」,所以很長時間裡,一聽到這句話,我就有一種被壓迫的窒息感。
《百鳥朝鳳》卻細緻地展現了一個師父怎樣跟孩子自然地建立起深厚的父子之情。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這句話不是一條僵化的教條,而是真正可以達到的一種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境界。
焦三爺是典型的傳統意義上的父親形象,我驚訝地發現,這位渾身充滿著「傳統」氣息的父親,在處理自己和孩子的關係上,在教孩子做人做事上,同時也非常符合我們現在提倡的作為父親的力量感和分寸感,可以說非常值得我們現在的父親去學習如何跟孩子相處,如何真正支持鼓勵到孩子的發展。
三爺幾乎同時收了兩個年齡相當的孩子當徒弟:天鳴和藍玉,天鳴先來兩個月,但藍玉悟性更佳,所以一開始,三爺打算先教藍玉吹嗩吶,而讓師兄天鳴接著跟師娘幹活兒。
天鳴傷心地離開師父家出走了,等他想明白再次怯生生地回到師父家時,師父只說了兩句話:「回來啦?」「明天你就跟著藍玉一起跟我學嗩吶吧!」
就這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傳遞的是師父的包容和理解,他沒有責怪天鳴的衝動和不辭而別,他理解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對學嗩吶的強烈渴望,他為了這份理解,改變了自己原有的決定,而你絲毫不會覺得這是師父在「妥協」,在「讓步」,為什麼?因為他做這個決定是真正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當這份理解和尊重傳達到孩子心裡的時候,他面對師父的改變決定,收到的不是一種權力鬥爭的勝利快感,而是師父愛護他溫暖的被愛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一個孩子對師父產生同樣的尊敬和愛。
當後來真的要確定接班人的時候,焦三爺選擇了天資不那麼高但對嗩吶愛得更為堅定得天鳴,而讓更有天分的藍玉回家。
藍玉哭著問師父,為什麼不選擇自己,自己明明吹得比天鳴好啊!師父沒有回答這句,只是說:「你確實是我教過的徒弟中悟性最高的一個」。除此之外,再無他言。
臨別之際,即使孩子追問,師父也沒有說一句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只是再一次肯定了他的優勢,為什麼?
若干年後,成年的藍玉自己悟出了師父不選擇他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做事沒有長性,但這個特點同時也成就了他的靈活性,在天鳴事業發展遭遇瓶頸的時候,他早已在省城闖蕩,並且很能夠發現和抓住機會。
試想,如果當時師父指出了自己對藍玉特點的判斷,並且把它作為一個拒絕他的原因,一個「缺點」傳遞給藍玉的話,對藍玉的心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被師父拒絕本來已經是一個孩子不小的創傷,在這個情境下,師父說的每一句話都將深刻影響他的此刻和未來的心理狀態,也許這句話多多少少會成為一個催眠他限制他發展的「魔咒」,在他想改變想做什麼事的時候冒出來,阻攔他按照自己的特點去發展。
師父沒有,在那關鍵的一刻,他只給了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雖然他壓根不知道心理暗示為何物。
但顯然,師父是非常清楚地懂得一點:要給孩子的發展留足夠的空間。
當天鳴正式接班的時候,師父說:今後無雙鎮沒有焦家班,只有遊家班(天鳴姓遊),天鳴就是遊家班班主。
把自己一手帶出的班底全部交給徒弟,並且連冠名權都不要,這是何等的瀟灑?
也許嗩吶藝人一代一代就是這樣傳下來的。這種傳承的智慧,值得點上一個大大的贊。
如果不是這樣,如果一個姓遊的人在一個叫焦家班的團隊裡當班主,這會讓他有什麼感覺?還是不能自主,後面似乎有人在操控,在垂簾聽政,這個團隊並不屬於我。
歸根結底:沒有獨立和自主的感覺,一個人很難自由地發展自己,團隊也將失去主心骨。
看到這裡,無突然想起了該片導演吳天明在某次頒獎禮上的發言,他說他當時幫助陳凱歌,幫助張藝謀解決困難,拍出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只是因為自己剛好在那個位置上,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後這些青年導演的成就,「跟我沒有一點關係」。
當時聽到這段,我只覺得這位導演的謙遜和清高,直到我看到他作品裡的焦三爺,我才恍然:一個父輩的完全退出,不只是為了成就自己「不居功」的清名,而更重要的是,讓晚輩完全感受到自己的獨立感和成就感,讓他們活得更自由自在,更是他們自己。
影片中另一個片段清清楚楚地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當天鳴作為遊家班的班主第一次帶領班底去「出活兒」的時候,焦三爺說什麼都不去現場督陣。對此,他的回答是:那是你第一次帶遊家班「出活兒」,我去了,你還能放開手腳幹嗎?
尊重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人,需要長輩的離開,退後,很多時候給他們空間比給他們指導更重要。
吳天明導演拍的片子的風格跟張藝謀陳凱歌完全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作為一個長輩給這些晚輩們完全的信任和自由,他給他們提供物質支持,提供批准上的便利,幫他們推廣作品,正如焦三爺在天鳴需要支持的時候,出錢出力,甚至到生命即將衰竭的最後一刻。
我想,大概焦三爺就是吳天明心中理想的父親形象吧,於是一定意義上,他也把自己活成了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前輩。
這樣的父親,這顆父親的心,足以使我在電影院潸然淚下。
——————————————————
如果你想讀到更多……
回復「保護」,查看《怎樣與過度保護的父母劃界線》
回復「雞湯」,查看兩性溝通話題的《我燉不出你想喝的雞湯》
回復「風暴」,查看《應對內心的風暴》
回復「勇氣」,查看《孩子的勇氣,來自媽媽敢於分離》
回復「爭論」,查看《嚴格vs寬鬆:很可能是個偽爭論》
回復「索求」,查看《無理要求的背後,是愛的索求》
回復「文瑤」,查看本人簡介以及與心理學結緣經歷
版權的說明: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僅供分享交流,如有侵權,請作者聯繫本人。
本文為原創文字,如需轉載,請署作者名,盈利性媒體需要轉載,請聯繫本人。
我在這裡分享以下內容:
親子 兩性 心理 教育
我在這裡,聽心,聽你
聽心小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