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逃跑將軍葉志超 一路狂奔500裡 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2021-02-13 煮酒觀天下

1894年,一場中日甲午戰爭中,湧現了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丁汝昌、鄧世昌、林永升、陳榮等高級將領視死如歸,紛紛戰死沙場,為國家和民族流盡最後一滴血,青史留名,彪炳千秋。

然而,在這場戰爭中,也出現了不少貪生怕死的逃跑將軍。其中,一路狂奔500裡,從平壤逃到鴨綠江邊的直隸提督葉志超,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葉志超,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葉志超本是農民出身,靠圍剿太平軍起家。年輕時,敢衝趕打,是一員猛將,人稱「葉大呆子」。

一次,在激戰中,他腰部被一枚土銃槍彈擊中,倒在地上。大家都以為他必死無疑時,他卻毫髮無損地站起來,繼續戰鬥。

原來,這枚土銃槍彈擊中身體時,恰好被腰刀擋住。人們紛紛稱奇,認為其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果然,在那以後,葉志超官運亨通,積功至總兵。特別是加入淮軍後,深得李鴻章信任,擢升為直隸提督,還賞穿黃馬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假如葉志超在此前的激戰中戰死,後面那些爛事就不會有了,他也不會以「逃跑將軍」的罪名被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1894年初,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日本趁機而入,發動侵朝戰爭。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清廷決定出兵朝鮮。李鴻章派遣葉志超率部前往。葉志超不想去,託人向李鴻章求情。李鴻章說:「亦未必便戰,何怯!」

於是,葉志超在惴惴不安中率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等清軍2000餘人奔赴朝鮮,駐守位於朝鮮西海岸的牙山。

沒想到,越是怕什麼,就越是來什麼。清軍抵達牙山沒多久,日軍就水陸並進,前後夾擊牙山。葉志超命聶士成率部在成歡阻擊日軍。就在清軍在成歡與日軍激戰時,葉志超不但不派兵援助,反而撒腿往平壤逃去。

聶士成在成歡設伏,殺傷日軍千餘人。由於敵眾我寡,被迫撤退至平壤。葉志超向清廷謊報軍情,稱:「成歡之役屢勝,倭死二千多人,葉兵死二百餘人。」並將逃跑至平壤,謊報成一路打敗日軍而轉移到平壤。

清廷聞報大喜,獎勵2萬銀子。又將葉志超提拔為平壤清軍諸軍總統。你看,在戰場上逃跑,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升官了,是不是好諷刺?

甲午戰爭爆發後,中日軍隊在平壤展開決戰。當時,中國軍隊共有15000人,日本軍隊共有16000人。雙方實力旗鼓相當。然而,葉志超毫無鬥志,一再錯失良機。

當日軍尚未集結時,中國軍隊佔優。光緒帝催促葉志超主動向日軍進攻。葉志超卻一不進攻,二不布置防守。後來,日軍集結完畢,從4個方向同時進攻平壤。各路守軍都在頑強抵抗時,葉志超拒絕發兵援助,一門心思只想棄城逃跑。

清軍建威將軍左寶貴看穿葉志超心思,讓人監視葉志超,不許他逃跑。可是,後來左寶貴在與日軍激戰中不幸中炮身亡,葉志超便鐵了心要逃跑。

葉志超耍了一個小聰明。他假意向日本投降,趁機逃離平壤,將大小炮40尊、槍萬餘支,以及許多糧餉白白丟給日軍。日本人不是傻子,他們假裝應允投降,實際上在半路進行截擊。於是,當葉志超從平壤逃跑後,又遭到日軍襲擊,傷亡慘重。

清軍棄城逃跑,引起了朝鮮守軍的憤慨。他們在清軍出城時從後面進行槍擊,打死打傷許多清軍。

後來清點人數,清軍在逃跑時傷亡2000餘人,遠遠高於守城時的死亡人數。

葉志超這一逃跑,一路上猶如驚弓之鳥,生怕日軍追趕上來。根據《清史稿》記載,葉志超:「逕定州,亦棄不守,趨五百餘裡,渡鴨綠江,入邊始止焉。」一路狂奔500裡,從平壤跑到鴨綠江邊。後來的「飛將軍」孫元良恐怕都要自愧不如吧。

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葉志超的逃跑,影響極壞。

一方面,中國丟失了平壤,失去了整個朝鮮,從而沒有了朝鮮這個地域日本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開了在戰場上不戰而逃的先例。在那以後,又出現了大連、旅順守將,北洋水師方伯謙、吳敬榮等高級將領不戰而逃的現象,令人扼腕。

出人意料的是,葉志超回國後,沒有受到像樣的懲罰。清廷只是將他職務革除。就是這樣,李鴻章還希望將他留在軍營中效力。只是清廷堅決不允,這才作罷。

後來,葉志超經過刑部審訊,定為「斬監候」。不久便「遇赦歸」,回到老家頤養天年。1901年,葉志超在家鄉病逝。終年63歲,算是壽終正寢了。

有思想的人正在閱讀

此皇帝一個怪癖讓許多宮女累倒病死 帶頭反抗的宮女遭誅滅九族

太平天國最兇殘之人 屠殺東王府2萬人 最後被洪秀全剁成肉塊

為什麼魏忠賢在明朝隻手遮天 卻鬥不過剛剛繼位16歲的崇禎

沒有看過癮?好看的歷史公眾號在這裡


勇哥讀史

yonggedushi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每天三分鐘,給你最好看的文史故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有哪些將軍,被領導高估且重用,最後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
    答:在歷史上各種「用人不當」的教訓裡,「用將軍不當」顯然是損失慘重的一類——在別的崗位上用錯人,頂多是「事兒辦砸」「錢虧掉」,放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用錯一個將軍,後果何止是賠掉千軍萬馬?說到這類教訓,首先要說的,就是北宋神宗年間的一位「大爺」:高遵裕。說高遵裕是「大爺」,那可真是名副其實。
  • 記住它吧:摩天嶺大捷,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唯一的一場勝利!
    摩天嶺戰役的背景甲午戰爭爆發後,清軍先是輸掉了豐島海戰。緊接著,駐守朝鮮的清軍主帥葉志超指揮失誤和臨陣脫逃,左寶貴戰死,導致清軍在平壤戰役中大潰敗。失敗的清軍一路狂奔五百裡,跑到了鴨綠江邊,然後全部退回國內,日軍順利佔領了朝鮮,朝鮮也開啟了被日本殖民的時代。
  • 甲午戰爭120年祭: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
    左寶貴是甲午戰爭中血戰疆場,壯烈犧牲的第一位清朝高級將領。1894年7月25日夜,日本陸軍向駐守牙山的清軍進攻,戰爭爆發。清政府急調集左寶貴率軍入駐平壤。左寶貴到達平壤後,主張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但主帥葉志超怯弱無能,企圖棄城逃跑。左寶貴誓與平壤共存亡,慷慨陳詞說:「若輩惜死可自去,此城為吾冢矣!」9月 15日清晨,日軍對平壤發起總攻。
  • 甲午戰爭時,清軍陸軍裝備到底如何?武器真是奢侈,但歸結:真亂
    甲午戰爭中最為人矚目的是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的海戰,而陸地上的戰鬥,從朝鮮到遼東、山東,一直以來都不受重視。在歷史記載當中,自從日本沿朝鮮半島進入中國,幾乎在陸戰之中就沒有失敗過,一路將中國軍隊追著打。甲午戰爭時清軍已經進行過武器換裝,很多軍隊算是當時的精銳,就這麼一敗塗地讓清朝上下舉國震驚。那麼甲午戰爭中的清軍,在陸軍的裝備上到底跟日軍差別多大呢?
  • 小川一真拍攝甲午戰爭真實照片,揭露定遠鎮遠悲慘命運
    甲午戰爭戰敗,李鴻章在前往日本談判時被一名叫小山豐太郎的日本愛國青年打了一槍,我想說我不需要在這裡玩弄那種下流無恥的春秋筆法去給小山豐太郎的愛國青年打一個「」,因為就是這種狂熱的愛國,真實的愛國將日本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推向毀滅和屈辱。
  • 聶士成陣亡後,為何被清廷定性為「誤國喪身、實堪痛恨」?
    聶士成率兩千淮軍,隨直隸提督葉志超入朝,於6月初進駐牙山。6月末,日軍以海軍襲擊牙山口外海域的中國艦隊,同時出動陸軍進攻牙山清軍。7月末,蓄謀已久的日本政府蓄意製造「高升號事件」,再次派遣四千餘日軍入朝進攻清軍,正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日軍製造的「高升號事件」,使近千名入朝增援的大清精銳淮軍葬身海底。葉志超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倉皇失措。
  • 清軍將領為何在對外戰爭中,表現得如此無能?
    清軍當時的主帥是淮軍猛將葉志超,還有湘軍宿將劉坤一和宋慶,這三個人在三十幾年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時,那是惡戰、險戰、死戰,場場不落,不是奇謀百出,就是在敵陣之中,大殺四方,縱橫捭闔!為何遇到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倭寇」,就變得如此無能,只知逃命,連最起碼的招架之功都沒有呢?昔日的萬夫不當之勇去哪了呢?
  • 寵文:聽說將軍府大小姐嘔吐不已,王爺罷朝一路狂奔上門求娶!
    今天心兒給大家推薦的是四本寵文:聽說將軍府大小姐嘔吐不已,王爺罷朝一路狂奔上門求娶!《代嫁王妃》作者:一碟曉菜內容簡介:大婚之夜,她代妹出嫁,豈料洞房內慘遭騙婚,新郎竟換成那個一年娶四妻的魔鬼。聽聞他有克妻之命,四個妻子皆活不過三日,很不幸她誤打誤撞成了第五個。
  • 《一路成年》徐錦江二度逃跑 信為節目原創寫歌
    芒果TV代際成長勵志青春真人秀《一路成年》第六期將於今日中午12點播出。本周節目中徐錦江再生逃跑計劃,並得到兒子徐菲的支持,又因何事再度落淚呢;信為《一路成年》製作主題曲,被問為何歌詞沒有吳剛和徐錦江,答案引人發笑。
  • 《一路狂奔》主題曲搶鏡 孫楠羅中旭一手打造
    搜狐娛樂訊 主打黑色幽默的公路喜劇《一路狂奔》近日曝光了其主題曲MV。主題曲《幸福宣言》由內地歌手羅中旭一手打造,並邀請到實力唱將孫楠與其共同演繹。據悉,此次是二人首次正式合作,也是孫楠有史以來第一次為他人配唱合音。
  • 歷史故事——逃跑將軍劉光世
    中興四將的四個人裡面,歷史上除了像嶽飛,韓世忠沒有什麼爭議之外,其他兩個都有些問題了,昨天我們說了晚節不保的張俊,今天我們說說不僅不能打仗,反而還特會逃跑的劉光世
  • 心太軟的任賢齊,在「壞人」的路上一路狂奔!
    任賢齊被譽為二十世紀歌壇最後的奇蹟1996年,一首《心太軟》讓任賢齊火遍大江南北,至今我還記得任賢齊在MV裡憂鬱的神情。任賢齊是歌壇的一個另類,他的嗓音並不出眾,唱功也不見得多麼厲害,但他憨厚的形象加上溫柔深情的曲風卻能戳中了億萬聽眾的心。
  • 劇本項目推薦《一路狂奔》
    影片名:《一路狂奔》故事題材:當代電影類型:勵志·喜劇·青春·搞笑影片時長:90以上字數
  •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為何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2020-12-23 14:50:36 來源: 我的葡萄有點辣 舉報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 國軍著名「逃跑將軍」,活到103歲,兒子更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不過與電影中的正面形象不同,這位領導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出場都伴隨著人們的爭議,在四行倉庫這件事上也不例外,他就是被稱為「逃跑將軍」的孫元良。「逃跑將軍」,名副其實孫元良「逃跑將軍」的名號並不是浪得虛名,而是與他一生中所參與的幾次重大戰役有關。
  • 甲午戰爭期間旅順大屠殺背景事件經過介紹
    旅順大屠殺是一場發生於1894年11月21日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在中國旅順進行的大屠殺。在獨眼將軍日軍第2軍第1師團山地元治師團長的指揮下,第1師團下的伊瀬知好成聯隊長率領的步兵第2聯隊,連同河野通好聯隊長率領的步兵第15聯隊第3大隊等一些部隊在旅順屠殺了約1,000人至20,000人的軍人和平民。但是此最高人數的可信度受到質疑,因為戰爭時期的旅順人口僅有約6000人(將衛戍部隊包括在內則為13000人)。
  • 自欺欺人:甲午戰爭期間中國的報刊插畫是如何誤導大眾輿論的?
    在100多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國內的報刊製造了巨大的信息繭房,在前線清軍不斷失利的情況下,國內的報刊卻在繪製一系列和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繪畫,展示清軍的「勝利」,但是真實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只有當馬關條約籤訂和賠款的時候,國人才意識到甲午戰爭清軍慘敗,國恥被殘酷的施加在清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