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買東西時報警器響了,工作人員懷疑孩子偷東西,寶媽霸氣回應

2020-12-27 騰訊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最近,家住安徽的李女士的教育方式引得大家紛紛點讚。李女士周末趁著有空,就帶孩子到了超市。剛開始,李女士和孩子來到了日用品區,本來打算買一些日用品就回家。但是,孩子一直催促李女士,想要讓李女士帶自己去買零食。李女士妥協了,然後就帶孩子來到了零食區。

小孩子對甜的東西都基本上沒有抵抗力,想必大家都知道。李女士的孩子也是這樣。孩子看到了巧克力,就哭著喊著要李女士給自己買。李女士覺得孩子吃太多巧克力不好,畢竟家裡還有很多,就告訴孩子吃多了巧克力就會變醜。孩子也沒再糾纏。過了一會,結帳完了,過報警器的時候,報警器突然就響了。

這時候,很多工作人員就圍了過來,說看到監控裡孩子把巧克力放到了衣服裡邊,並且要對孩子搜身。孩子沒有見過這個場面,突然就嚇得哇哇大哭。但是,李女士不允許工作人員搜身,說搜身是違法的,並且已經讓孩子把巧克力放到了原來的地方。最後調查監控之後,發現確實是冤枉了孩子。工作人員也和孩子道歉了。李女士也沒有追究。至於報警器響的原因,則是孩子身上的金屬物品導致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都是善良的,他們偶爾會犯錯誤,但是更多的時候孩子也有可能是被冤枉的。當孩子被冤枉了,爸爸媽媽的反應很重要。如果李女士當時沒有保護孩子,而是讓工作人員搜身,可想而知,孩子的自尊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01 孩子被冤枉時,父母的不信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冤枉孩子。就像是同事一樣,有一次看到孩子把家裡存錢罐裡的錢放到了自己的兜裡,就以為孩子要偷錢,因此就把孩子罵了一頓。結果最後發現是老師讓交學雜費,又怕吵到爸爸媽媽睡覺,才這樣做的。剛開始,同事很生氣的批評了孩子,但是知道真相以後,同事也沒有正面的和孩子道歉。

類似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當孩子被冤枉,爸爸媽媽一定要正確處理,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信任。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方面,爸爸媽媽的不信任會讓孩子變得不獨立和敏感。很多爸爸媽媽總是不問青紅皂白的就責備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惡劣和頑皮。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也是有他們自己的邏輯的。

但是,爸爸媽媽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主動性,並且企圖揣摩爸爸媽媽的心思去做事。這樣的孩子一是不獨立,缺乏獨立意識;二是敏感和自卑,太容易為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另一個極端就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爸爸媽媽不信任孩子,有時候也會讓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變得叛逆。因為有些孩子他們非常固執,他們做事有自己的道理。這時候,爸爸媽媽不分青紅皂白的冤枉孩子,很有可能讓他們的叛逆心被激發。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的不信任是對自己的底線的挑戰,因此也就難免採取一些過激的方式保護自己。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的不信任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的惡化,甚至是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出現情感上的破裂。總之,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儘可能少的冤枉孩子。那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當孩子被自己或者被其他人冤枉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怎樣做吧!

02 孩子被冤枉時,父母如何做才對?

(1) 多聽對方和孩子說的話。

當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放棄專制的教育方式,而應該多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了解孩子思維的邏輯。作為大人,我們和孩子之間是有代溝的,因此只有民主的方式才能讓我們更好地體察孩子的內心。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2) 冷靜思考分析。

接下來,爸爸媽媽就要冷靜的分析問題。有時候,我們會被情感左右,太憤怒和太生氣的時候,自己智商也會降低。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情緒化是很危險的。我們面對問題,應該冷靜和鎮定,而不是在情緒波動的時候處理問題和教育孩子。所以,第二步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

(3) 保護孩子

就像是剛才的王女士的故事 ,王女士面對搜身,嚴厲的拒絕了工作人員。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明確底線。面對搜身這類事情,一定要站出來保護好孩子。侵害孩子權和尊嚴的方式,我們一是自己不要做,二是當別人要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也要及時制止。這樣,才能不給孩子的尊嚴造成傷害。

(4) 讓孩子知道自己值得被相信。

還有時候,孩子可能沒有辦法很好的解釋自己犯的錯誤,我們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信任。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糾結於某一件錯誤的事情爭個你死我活。因此,無論是孩子是不是被冤枉,我們都應該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優秀,相信孩子是發展中的人。

(5) 對於證據確鑿的事情,要單獨給孩子交流,不打不罵,讓孩子自己講清事實。

當我們發現確實是孩子做錯了事情,沒有冤枉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那就是拒絕暴力,並且讓孩子主動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幫孩子分析到底是孩子哪一步出現了錯誤。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6) 和孩子約定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最後,我們應該和孩子約定,犯過的錯誤不應該再犯。另外,我們最後也要告訴孩子,如果被冤枉了,就大膽地說實話, 而是不一味地妥協和屈服。是自己的問題就要勇於承擔,不是自己的問題也要敢於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只有告訴孩子這一點,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對被冤枉這件事情,也會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家娃偷東西,我必須要搜身」,媽媽一句話,工作人員啞口無言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你有沒有見到過「偷」東西的寶寶?當然,用「偷」這個字本身其實是不恰當的。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對於寶寶,特別是沒有管理意識和能力的寶寶,他們並沒有「偷拿是不對的」這個概念,之所以會拿,主要還是因為好奇和喜歡。而在實際生活中,寶寶的這個喜歡就亂拿東西的習慣,確實給寶媽帶來了不少的困擾。
  • 「你家孩子偷東西,我要搜身」,寶媽一句話,讓保安啞口無言
    孩子愛拿東西的行為,讓不少寶媽很是痛苦,稍微疏忽了點,寶寶就拿著不少東西,一旦被工作人員發現,結果就會被理解為偷東西。小麗的孩子亮亮今年四歲了,前幾天,亮亮一直嚷嚷著讓媽媽帶他去超市買東西。小麗想著剛好需要買一些生活用品,就帶著孩子來到超市。剛進去後,亮亮就歡快的奔跑,來到糖果區,見到糖果就要抓。小麗立馬阻止,告訴他吃多了糖果容易爛牙,帶他去看其他商品。
  • 5歲兒子和媽媽逛超市,結帳時被懷疑偷拿東西,媽媽做法堪稱典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因為父母是寶寶最親近的人,所以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家長如何對待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對待世界的方式。嬌嬌兒子淘淘剛滿5歲,一次去逛超市,淘淘的目光被貨架上包裝花哨的水果糖吸引,鬧著要讓媽媽買給自己。
  • 逛超市發現孩子偷拿一袋糖,結完帳的媽媽這樣做,將影響孩子一生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去超市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每次想買的東西都買不好,不想買的東西總是買一堆,尤其是小孩子的東西,一點都不便宜,可孩子需要又不能不買,真是左右為難。
  • 超市認為孩子偷東西要搜身,媽媽態度堅決,所有媽媽都認同
    雖說超市裡的防盜檢測比較健全,但是難免會出現紕漏。如果在超市買東西,卻被誤會了偷東西怎麼辦,大人面對這樣的場面尚且會驚慌,更何況孩子們。
  • ...帶孫女逛商場,報警器「咋」響,為證明白自己搜身,最後局面反轉...
    大媽帶孫女逛商場, 走出門口時, 報警器突然響了! 大媽為證清白,自己搜身!12月18日,沈女士帶著不足2歲的孫女在溮河區天潤廣場閒玩,等到從一樓的優衣庫商場出門時,門口的報警器突然響起,店員懷疑沈女士偷拿店內物品,沈女士多次要求調取監控被拒,最終無奈自己搜身自證清白。
  • 八歲娃購物時偷拿超市東西,怎麼辦?
    晚上快十一點了,準備關機睡覺時,手機有來電,是好友玲子。這個大忙人,這麼晚了,必定是著急的事,我趕緊接聽。玲子的音量很低,大概怕打擾休息的家人。原來下午玲子帶8歲的兒子去超市購物,回到家,發現孩子兜裡有一瓶口香糖,就問,孩子小聲答,從超市拿的。玲子感覺腦袋嗡嗡響。這不是第一次,上次是看見兒子在超市貨架前,要把巧克力裝口袋裡,她制止了。玲子是個理智沉穩的女子,對人對事都如此,在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前,先不解決,先求助。
  • 女孩逛完超市,「肚子」鼓起被懷疑偷東西,店員檢查後忍不住流淚
    女孩逛完超市,「肚子」鼓起被懷疑偷東西,店員檢查後忍不住流淚 導語 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家孩子不夠懂事,因為現在的孩子從小被嬌慣長大,大多都有自己的一套小脾氣。但是有些孩子懂事起來,卻令人很是心疼。
  • 縱火案報警器沒響?關於消防,你沒注意的還有很多!
    14日的倫敦高樓失火還不絕於耳,又發生了這件事,我揣著各種疑問和消防朋友聊天,卻發現火災報警器是一個擺設,高層消防栓水壓不夠等問題就在我身邊。小C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一定要和各位寶媽一起認識一下消防設施,再談談那些令您和孩子誤解的逃生自救方法。你家的消防安全硬體設備處於工作狀態麼?
  • 孩子偷東西了,父母應該怎麼辦?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上了熱搜,是說一個七歲的女孩在超市偷了東西,不管媽媽和店員如何問,孩子都不承認,無奈之下媽媽就選擇了報警,想給女兒一個教訓。其實,我理解這個媽媽想要教育孩子的那份心。但對一個七歲的孩子做出的不恰當行為直接選擇報警,這件事我卻怎麼想都覺得有點不太合適。
  • 發現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父母該怎麼辦?6種方法不可缺
    13歲的女孩玉玉因家境貧窮,一次在超市偷拿了巧克力後被抓,遭受了工作人員的辱罵,其媽媽趕來後非但沒積極安慰和解決問題,反而對孩子又責罵又拉扯,最終在媽媽回家取錢的過程中,玉玉跳樓身亡。無獨有偶,還有一個12歲的男孩小明,因父母發現錢包裡少了錢所以懷疑到了小明頭上,在小明拒不承認後其父親惱羞成怒,將孩子綁在床上打,而當他第二天過來想繼續追問時發現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偷」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所以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絕對不能偷東西,甚至我們被家長教育「三歲偷針,長大偷金」,所以即使很小的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也經常會被父母嚴厲斥責。
  • 讓孩子做一個不偷東西的好孩子
    在孩子放假期間或者過星期天的時間 我都會帶著孩子去媽媽家裡玩,因為媽媽家裡有兩個外甥在家,而外甥的年齡和我家大寶的年齡是相差幾個月而已,所以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愛好,總是玩的特別熱鬧,因此去媽媽家的時間真的是特別頻繁。孩子們在一起玩 當然離不開玩具 這樣的好寶貝了。
  • 大媽在超市偷東西「超淡定」心理素質堪比「特工」
    寶清縣有一位大姨,到人家超市偷東西就跟在自己家拿東西一樣,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裝滿了一兜子的東西,即使超市老闆出現在身邊,也是神態自若,超級淡定,心裡素質堪比「特工」。12月15日下午1點多鐘,在我縣某家超市,視頻中出現的這位大姨,大家一看就是她正在超市選購著自己需要的果菜等商品,她選購起來眼疾手快,毫不猶豫,看起來應該是一個爽快麻利的人,也就一兩分鐘的功夫,就選購了一兜子的果菜。
  • 孩子喜歡偷拿別人東西,家長這麼做才正確
    大家都聽過「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這句俗語,家長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偷拿東西的行為,但是有些孩子總是不經意間就拿了,被別人發現更是尷尬的不行~但是家長們對待孩子偷拿東西的方式卻大有不同,有些家長覺得沒有被發現、只是一件小東西就默認了,有些家長會質問—威逼利誘—打孩子…… 放縱孩子偷拿東西是最不可取的行為
  • 大媽走出商場報警器響起,為證清白大媽屈辱自搜
    大媽走出商場報警器響起,為證清白大媽屈辱自搜】河南信陽,沈女士帶著2歲的孫女在某商場玩,從一樓出門時,報警器突然想起,店員懷疑沈女士偷了自己的衣服,沈女士堅決否認,並要求調監控被拒,在工作人員的一再要求下最終自己搜身證明了清白。對此,王女士感到很恥辱,並稱:「自己活了這麼多年,老臉丟盡了!」報警器響了,商家肯定不會讓走。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家長如何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偷東西可不是好行為,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染上這樣的「惡習」,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們的態度對孩子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女子超市偷東西,辣椒火腿腸全藏褲襠,商家怒了:當監控是擺設?
    有一位女盜賊出麼多家超市行偷竊之事,惹的各家超市怒不可遏,可是幾次下來也沒有逮到這位女士,每次只能在監控上看到她偷竊的全過程,那一波操作引的超市員工嘆為觀止,女盜賊的偷盜方式人們至今也不能參透,畢竟以這種方式來偷取東西的估計也只有這一人了吧。
  • 孩子偷東西?第一時間應該這樣做
    當著店老闆的面,孩子也承認偷過幾次。這位媽媽為此氣得要發瘋,她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要去偷東西,平時給的零花錢足夠,想要什麼也儘量滿足。回家後質問孩子,孩子什麼也不說,只是一個勁地哭。問我怎麼辦,我回答說,孩子絕不會無緣無故幾次偷東西,一定是有個原因,相信孩子的內心是乾淨的,然後帶著信任慢慢去和孩子談,問清楚原因,也就是找到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對症解決就行了。只要你不把孩子看成壞人,孩子絕不會變壞。
  • 孩子口渴喝掉超市飲料,寶媽帶空瓶結帳卻遭10倍賠償,應該賠嗎?
    一個孩子口渴喝掉超市飲料,寶媽帶空瓶結帳卻被工作人員要求10倍賠償的新聞在網友們中間傳開了,針對這位寶媽的遭遇,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寶媽姓楊,是一名全職媽媽,經常會帶著孩子來到家附近的一個超市購買平時的生活用品,之前並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
  • 9歲女孩超市偷東西,背包裡全是奶粉尿布,得知原因讓人心頭一酸
    9歲女孩超市偷東西,背包裡全是奶粉尿布,得知原因讓人心頭一酸雖然國家一直都在儘量的去幫助那些留守兒童,可到目前為止,留守兒童的數量仍然是在直線上升的,甚至有一些留守兒童,為了能夠滿足自己或者兄弟姐妹的日常生活不休犯錯乃至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