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一個不偷東西的好孩子

2021-02-07 寶寶知道

在孩子放假期間或者過星期天的時間 我都會帶著孩子去媽媽家裡玩,因為媽媽家裡有兩個外甥在家,而外甥的年齡和我家大寶的年齡是相差幾個月而已,所以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愛好,總是玩的特別熱鬧,因此去媽媽家的時間真的是特別頻繁。孩子們在一起玩 當然離不開玩具 這樣的好寶貝了。

我家外甥的玩具都是雙份的,比如積木 還有恐龍之類的,還有小汽車,奧特曼,水槍,這些都是小男孩經常玩的,但是我家女兒也是特別喜歡這些玩具的,我家女兒偷偷的問我哥哥的玩具 能不能拿回家裡,當時我心想反正玩具這麼多 讓孩子拿回去一兩間玩耍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啦。

而且我們每次去的時候都會帶來一些外甥的玩具回來,外甥的玩具多的太多 所以說少一件發現不了,後來大寶貝和我們鄰居家孩子玩玩具的時候把別人的玩具拿回家,當時我不知道,後來也是別人找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孩子偷了別人家的東西,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平常做的不足之處了,我真的是太粗心大意了 讓孩子做了偷東西的孩。

我告訴大寶貝不是我們家的東西 不能拿回家裡,別人的東西要在別人家玩,玩過之後要記得物歸原主,不能帶回家裡來,如果帶回來就是偷東西,所以說以後不允許在發生這樣的事情了,我家大寶說,哥哥的東西為什麼能拿呢?當時我就被孩子這句話給問到了,我告訴孩子是我錯了 我不應該讓他養成這樣一個習慣,自那以後每天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 不拿,所以說在生活中不起眼的一件事情就會影響到孩子,我們要三思而後行 好好教育好一個純潔無暇的孩子。

圖文原創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夢夢樂樂媽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偷東西?第一時間應該這樣做
    當著店老闆的面,孩子也承認偷過幾次。這位媽媽為此氣得要發瘋,她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要去偷東西,平時給的零花錢足夠,想要什麼也儘量滿足。回家後質問孩子,孩子什麼也不說,只是一個勁地哭。問我怎麼辦,我回答說,孩子絕不會無緣無故幾次偷東西,一定是有個原因,相信孩子的內心是乾淨的,然後帶著信任慢慢去和孩子談,問清楚原因,也就是找到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對症解決就行了。只要你不把孩子看成壞人,孩子絕不會變壞。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家長如何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偷東西可不是好行為,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染上這樣的「惡習」,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們的態度對孩子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孩子偷東西了,父母應該怎麼辦?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上了熱搜,是說一個七歲的女孩在超市偷了東西,不管媽媽和店員如何問,孩子都不承認,無奈之下媽媽就選擇了報警,想給女兒一個教訓。其實,我理解這個媽媽想要教育孩子的那份心。但對一個七歲的孩子做出的不恰當行為直接選擇報警,這件事我卻怎麼想都覺得有點不太合適。
  • 孩子喜歡偷拿別人東西,家長這麼做才正確
    大家都聽過「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這句俗語,家長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偷拿東西的行為,但是有些孩子總是不經意間就拿了,被別人發現更是尷尬的不行~但是家長們對待孩子偷拿東西的方式卻大有不同,有些家長覺得沒有被發現、只是一件小東西就默認了,有些家長會質問—威逼利誘—打孩子…… 放縱孩子偷拿東西是最不可取的行為
  • 孩子偷東西後,父母沒及時做到這4點,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爸爸來到文具店,不問三七二十一,抬手就給孩子一個耳光。隨後,一頓腳踢拳打,一邊打一邊罵:「你是小偷嗎!你還敢偷東西!」旁人看得心驚膽戰。 這個不知所措的小男孩,眾目睽睽下,硬是忍住不哭。 過了幾天大家才知道,孩子是第三次把作業本丟了,不敢對爸爸媽媽說,才鼓起勇氣去文具店。
  •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怎麼辦?別再說他是「偷」,睿智的父母這樣做
    媽媽問玲玲有沒有經過老師的允許,玲玲就開始吱吱唔唔起來,媽媽告訴玲玲,如果不經過別人允許就拿別人的東西,那這種行為就叫「偷」,偷東西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明天去把玩具還給老師,以後不要再拿了。玲玲答應了。可是過了沒兩天,媽媽發現玲玲又多了一樣玩具,可是她從來沒給玲玲買過這樣的玩具,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個玩具是玲玲去鄰居家玩的時候順手拿回來的,因為玲玲覺得這個玩具很好玩。
  • 發現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父母該怎麼辦?6種方法不可缺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12歲的男孩小明,因父母發現錢包裡少了錢所以懷疑到了小明頭上,在小明拒不承認後其父親惱羞成怒,將孩子綁在床上打,而當他第二天過來想繼續追問時發現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偷」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所以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絕對不能偷東西,甚至我們被家長教育「三歲偷針,長大偷金」,所以即使很小的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也經常會被父母嚴厲斥責。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打罵是最差的教育方式,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小時候家長常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也就是指不要讓孩子養成偷東西的習慣,要不然小的時候偷小東西,長大就會頭價值更大的物品,犯的錯誤也就更大。 所以很多家長在知道孩子偷拿家裡或者其他人的物品時,都會暴怒,覺得是自己孩子的道德品德出現問題,對孩子的懲罰非常嚴厲。
  • 超市認為孩子偷東西要搜身,媽媽態度堅決,所有媽媽都認同
    如果在超市買東西,卻被誤會了偷東西怎麼辦,大人面對這樣的場面尚且會驚慌,更何況孩子們。 晴晴有了孩子以後,就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她格外注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希望孩子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而不負她所望,孩子非常的懂事、聽話。
  • 教育爭議:孩子拿別人東西算不算偷?瑞士教育專家早已指明答案
    有了孩子的家長就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育兒過程中的開心和難題,而最近一位家長就在網上說了自己最近所煩惱的一件事:孩子現在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喜歡拿別人的東西,如果遇到感興趣的還會放在自己的兜裡,雖然矯正過幾次,可是孩子還是會犯,不知道該怎麼辦,想向網友求助。
  • 逛超市發現孩子偷拿一袋糖,結完帳的媽媽這樣做,將影響孩子一生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去超市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每次想買的東西都買不好,不想買的東西總是買一堆,尤其是小孩子的東西,一點都不便宜,可孩子需要又不能不買,真是左右為難。
  • 「你家孩子偷東西,我要搜身」,寶媽一句話,讓保安啞口無言
    孩子不懂事,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總會拿到手裡,他們沒有關於「物權」的概念,不知道有些東西不能隨便拿,尤其是在超市裡。可很多孩子到了超市後,看到那些新奇的東西,總會愛不釋手。孩子愛拿東西的行為,讓不少寶媽很是痛苦,稍微疏忽了點,寶寶就拿著不少東西,一旦被工作人員發現,結果就會被理解為偷東西。小麗的孩子亮亮今年四歲了,前幾天,亮亮一直嚷嚷著讓媽媽帶他去超市買東西。小麗想著剛好需要買一些生活用品,就帶著孩子來到超市。剛進去後,亮亮就歡快的奔跑,來到糖果區,見到糖果就要抓。小麗立馬阻止,告訴他吃多了糖果容易爛牙,帶他去看其他商品。
  • 當孩子開始偷東西和縱火|反社會傾向青少年養育指南
    皮埃爾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媽媽因為要做工掙錢對他疏於照顧,他產生一些行為問題後(偷竊,數次被公立學校開除),不得不把他送到了「池塘之底」。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在經歷著一種剝奪,被剝奪的是來自環境中的他們發展所需要的積極的、好的部分,而反社會傾向正是對被剝奪的反應,是一種對於幫助的哭喊,是一種SOS——他們渴望找迴環境中好的部分。畢竟孩子的人格發展還處於不穩定時期,依賴環境為他們提供支持。
  • 他們偷東西生存,偷孩子組成家庭,最後卻輸給了偷來的人生
    偷,是《小偷家族》的開篇,也是他們生活裡的最稀鬆平常的事。這部電影,還是導演是枝裕和最擅長的家庭故事。偌大繁華的東京城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有處破舊不堪的小房子。一家人用退休金補貼家用的奶奶初枝,在工地做臨時工的柴田治,做洗衣小時工的信代,在風俗店出賣色相的亞紀,從未上過學只會偷竊的祥太
  • 傅首爾自曝小時候偷鄰居錢:到一定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別怪他偷
    之後,這位爺爺又把她帶到糧站,看著媽媽在辛勞工作,他告訴傅首爾:你不要走彎路,要做一個好孩子。想起我小學關係挺好的一個同學,就曾偷過大人的錢。她家管教態度比較嚴,有次趁著周末放假去爺爺奶奶家玩偷了第一次錢,之後又反覆實行了幾次。直至她媽媽發現孩子總在房間裡偷偷摸摸的,不知道幹些什麼,家裡也莫名其妙少了些錢,翻了她的書包果然找到了十來塊錢,才嚴厲批評,讓她改掉了這個習慣。
  • 孩子出現第一次「偷拿」行為,您的做法很關鍵!
    網絡圖片有一個父親被老師叫到學校,原因是孩子偷拿了別人東西。這位父親表示:沒有臉見人,羞愧難當,家裡並不缺吃,也不缺穿,甚至也會給孩子很多的零花錢,可是孩子總是有意無意地偷拿別人東西,這讓他非常苦惱。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有起因、有想法,這種想法被稱作觀念。在幼小的時候,成人灌輸給他什麼樣的觀念,慢慢地他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孩子第一次偷拿,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而是出於喜歡、愛不釋手或者分不清東西的歸屬,對於你的、我的,這個概念分不清。
  • 孩子偷錢怎麼辦?兩位爸爸的反應截然不同,卻毀了一個孩子的人生
    孩子們小時候道德品質出現問題,不及時糾正很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但是採用當場指責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處理方式。很多孩子都存在過偷東西的行為,讓家長們十分的困擾。作為一名母親,我一開始也感覺非常的疑惑,孩子們為什麼要偷東西呢?孩子們喜歡「偷」是什麼原因?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走過一個賣零食的店時,寶媽進去看看要給兒子買點兒啥,結果兒子伸出小手,拿了人家一塊巧克力。寶媽看到後尷尬地看了看四周,發現店主正直勾勾地盯著看呢。於是她立馬從孩子手裡搶過巧克力,狠狠地放了回去,接著轉頭就抓住孩子的手,使勁兒打了下去,一邊打,一邊罵:「我叫你偷,叫你偷!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我卻不贊成這位媽媽的做法,或者說我不贊成這種用警察叔叔來教育寶寶的方法。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弟子規可是這件事發生在一個5歲小孩身上,就不是這個道理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小孩根本就分不清什麼是「偷」什麼是「拿」。更多的時候孩子出現這種偷拿的行為只是因為喜歡,只是因為感興趣,就把他拿走了。
  • 孩子偷穿高跟鞋?深層的心理需求,家長應當做好了解
    ------題記小麗作為一個女孩子,今年才5歲,喜歡一些新衣服和花裙子。小明喜歡這些東西並沒有錯,但有一次小麗媽媽發現她穿自己的高跟鞋。這才讓小麗媽媽察覺到小麗的反常,之後她就帶著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而對他們來說,高跟鞋就是一個非常古怪又稀奇的東西——高跟鞋的根部細細長長,腳底板的部分鏤空,這個形狀似乎對於孩子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所以這些孩子才會穿媽媽的高跟鞋,以此來滿足自己,從而達到「玩兒」的目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