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晉美男子潘安開創了「悼亡詩」這種題材,就產生了許多不朽的詩作。最著名的「悼亡詩」,莫過於蘇軾為亡妻王弗寫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後人評價這首詞,「真情鬱勃,句句沉痛,而音響悽厲,誠後山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也。」
王弗是蘇軾的人生中,第一位紅顏知己,只可惜她太早亡故,沒能陪伴蘇軾走太遠。後來的王閏之,也沒能陪伴蘇軾走到最後,當蘇軾被貶惠州的時候,他的身邊只剩下愛妾王朝雲。
這個比蘇軾小了二十多歲的女子,卻也沒能陪著蘇軾走到最後,到惠州沒多久,王朝雲就感染了時疫,蘇軾看著王朝雲日漸憔悴,痛心不已,寫下了《三部樂·美人如月》,不久之後,王朝雲病故,蘇軾更是痛斷肝腸,為愛妾寫下了《雨中花慢·嫩臉羞蛾》來悼念王朝雲——
雨中花慢
嫩臉羞蛾,因甚化作行雲,卻返巫陽。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床。長記當初,乍諧雲雨,便學鸞凰。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霜。
丹青入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愁腸。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餘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後思量。算應負你,枕前珠淚,萬點千行。
譯文:你還如此的年輕貌美,為什麼就急匆匆化作行雲,返回巫陽了呢?只留下我一人,在寒冷的夜晚,與青燈相伴。縱然依舊皓月當空,我卻孤枕難眠,輾轉反側。常想起當初,我們才剛成親的時候,就像老夫妻一般恩愛。那時候怎麼可能想得到,正如三春桃李一樣鮮豔明媚的你,會突然就被冰雪覆蓋?
我看著我為你畫的畫,音容宛在,卻無言無笑。這一切,讓我更加愁腸百結。我的襟袖上,還殘留著你的妝痕,只是香味卻越來越淡了。我想借著喝醉了把你忘了,奈何酒醒之後卻依然想你。細細想來,應該算是我負了你(跟著我顛沛流離),忍不住淚流如雨。
蘇軾一生屢遭貶謫,每一次貶謫都難免讓蘇軾心灰意冷。此時的蘇軾,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被貶到人跡罕至的嶺南,更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而王朝雲,給了蘇軾極大的藉慰。然而,也就是在這個蘇軾最需要王朝雲的時候,她染病身亡。對於蘇軾來說,他此時的痛心,比失去髮妻王弗的時候,更加痛不可擋。
不久之後,蘇軾再一次寫下一首了《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首詞表面上是寫梅花,實際上也是蘇軾在悼念愛妾王朝雲,尤其是一句「高情已逐曉雲空」,更是道出了蘇軾的寂落和心痛。
不久之後,王朝雲被安葬在棲禪山寺,蘇軾陸續又為王朝雲寫下了《悼朝雲詩並序》,《惠州薦朝雲疏》,《丙子重九詩》等等。
提起悼亡詩,人們往往會立刻就想起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但其實,蘇軾為愛妾王朝雲寫的這首《雨中花慢·嫩臉羞蛾》,也一樣哀怨悽婉,寄託了蘇軾無限的哀思,令人不忍卒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