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愛妾王朝雲寫的悼亡詩,哀怨悽婉,令人不忍卒讀

2020-12-23 三順說名著

自從西晉美男子潘安開創了「悼亡詩」這種題材,就產生了許多不朽的詩作。最著名的「悼亡詩」,莫過於蘇軾為亡妻王弗寫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後人評價這首詞,「真情鬱勃,句句沉痛,而音響悽厲,誠後山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也。」

王弗是蘇軾的人生中,第一位紅顏知己,只可惜她太早亡故,沒能陪伴蘇軾走太遠。後來的王閏之,也沒能陪伴蘇軾走到最後,當蘇軾被貶惠州的時候,他的身邊只剩下愛妾王朝雲。

這個比蘇軾小了二十多歲的女子,卻也沒能陪著蘇軾走到最後,到惠州沒多久,王朝雲就感染了時疫,蘇軾看著王朝雲日漸憔悴,痛心不已,寫下了《三部樂·美人如月》,不久之後,王朝雲病故,蘇軾更是痛斷肝腸,為愛妾寫下了《雨中花慢·嫩臉羞蛾》來悼念王朝雲——

雨中花慢

嫩臉羞蛾,因甚化作行雲,卻返巫陽。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床。長記當初,乍諧雲雨,便學鸞凰。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霜。

丹青入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愁腸。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餘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後思量。算應負你,枕前珠淚,萬點千行。

譯文:你還如此的年輕貌美,為什麼就急匆匆化作行雲,返回巫陽了呢?只留下我一人,在寒冷的夜晚,與青燈相伴。縱然依舊皓月當空,我卻孤枕難眠,輾轉反側。常想起當初,我們才剛成親的時候,就像老夫妻一般恩愛。那時候怎麼可能想得到,正如三春桃李一樣鮮豔明媚的你,會突然就被冰雪覆蓋?

我看著我為你畫的畫,音容宛在,卻無言無笑。這一切,讓我更加愁腸百結。我的襟袖上,還殘留著你的妝痕,只是香味卻越來越淡了。我想借著喝醉了把你忘了,奈何酒醒之後卻依然想你。細細想來,應該算是我負了你(跟著我顛沛流離),忍不住淚流如雨。

蘇軾一生屢遭貶謫,每一次貶謫都難免讓蘇軾心灰意冷。此時的蘇軾,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被貶到人跡罕至的嶺南,更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而王朝雲,給了蘇軾極大的藉慰。然而,也就是在這個蘇軾最需要王朝雲的時候,她染病身亡。對於蘇軾來說,他此時的痛心,比失去髮妻王弗的時候,更加痛不可擋。

不久之後,蘇軾再一次寫下一首了《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首詞表面上是寫梅花,實際上也是蘇軾在悼念愛妾王朝雲,尤其是一句「高情已逐曉雲空」,更是道出了蘇軾的寂落和心痛。

不久之後,王朝雲被安葬在棲禪山寺,蘇軾陸續又為王朝雲寫下了《悼朝雲詩並序》,《惠州薦朝雲疏》,《丙子重九詩》等等。

提起悼亡詩,人們往往會立刻就想起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但其實,蘇軾為愛妾王朝雲寫的這首《雨中花慢·嫩臉羞蛾》,也一樣哀怨悽婉,寄託了蘇軾無限的哀思,令人不忍卒讀。

相關焦點

  • 蘇軾一首悼亡詞,讓人不忍卒讀,原來思念這麼傷!
    然而,當一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橫空出世,瞬間顛覆了人們對蘇軾的印象,沒料到一向豁達慣了的蘇東坡,竟能寫出如此令人不忍卒讀的宋詞,而詞中況味,更令人唏噓感嘆,原來思念這麼傷!這首有名的悼亡詞,是蘇軾為髮妻王弗所作。當27歲的妻子王弗去世後,蘇軾這段只持續了十餘載的婚姻,便匆匆宣告結束。然而,這段感情卻讓蘇軾終生難忘,多年後的一次夢境裡,蘇軾夢見了王弗,醒來寫下這首詞。詞的上片,側重抒情。
  • 歷史上這3首著名的悼亡詩詞,和蘇軾的《江城子》一樣感人
    悼亡詩詞,是一種特殊題材,最初的悼亡詩,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是丈夫為懷念故去的妻子而作,但是,隨著後世的發展,悼亡詩詞,已經不僅限於對亡妻的懷念了,對於親人、好友也可以抒寫悼亡之作。其實,這首詞,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簡單的語言,便抒發了最為深痛的感情,讀之令人落淚。除了蘇軾的這首「千古第一悼亡」詞之外,歷史上,其實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千古名作」,此處我舉三例,供大家閱讀。
  • 王朝雲病重,蘇軾寫下一首詞,情真意切,令人肝腸寸斷
    王朝雲在十二歲的時候,被蘇軾收為侍女,因為冰雪聰明,善解人意,在18歲的時候,成為蘇軾的侍妾。王閏之過世之後,王朝雲就成了蘇軾身邊最重要的女子。 蘇軾被貶惠州,身邊的姬妾都各自散去,只有王朝雲緊緊相隨。在蘇軾最落魄的時候,王朝雲雖為侍妾,卻承擔了妻子的職責,她成為蘇軾此時最重要的紅顏知己。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丨周末讀詩
    從題目可以得知,本次展覽有意涵蓋蘇軾的詩畫、書法、交友、生活等各方面,讓觀眾相對全面地了解蘇軾。而另一條可以進入蘇軾精神核心的途徑,自然是品讀其詩詞,用開放、敏感的姿態經驗其留存在文字中的情感與思緒。本期周末讀詩,我們與你分享蘇軾的兩首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看蘇軾對親情和思念之情的極致演繹。
  • 蘇軾花式秀恩愛,為愛妾王朝雲,寫了一首詩,充滿了愛情的美好
    或許今日我們還能夠看到更多有關於蘇軾和歌妓、舞姬之間的故事。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蘇軾和這些浪跡天涯女子之間的愛恨糾葛和難解難分之緣。王朝雲作為唯一一個獲得了蘇軾妾的正式地位的歌妓,在蘇軾的人生之中也比較特殊。其他的歌妓、舞姬大多如走馬觀花一般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 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但如果要你舉出這些題材中最讓人不忍卒讀的一種,你還能舉得出來嗎?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老師可不會講蘇軾這首詩的背景
    春色將盡,令人無限傷感。然而低頭望去,大地綠草如茵,芳草連天,又是別有一番喜悅上心頭。縱觀蘇軾的一生,雖然三起三落,但他生性豪放,為人率真,進可安天下退能山水怡情,一生都在演繹著超曠豁達的生命傳奇。公元1074年,蘇軾應邀與友人一同暢遊西湖,竟然真的遇到一生中最美的那株「芳草」。
  • 李賀最為悲傷愁苦的一首詩,名曰《傷心行》,令人不忍卒讀
    瀰漫著奄奄待斃的氣息, 讓人不忍卒讀。不知李賀經歷了怎樣的絕望,而寫出這樣悲觀的詩。活得這樣抑鬱愁苦,也難怪李賀27歲便死去了。須知道,李賀少年時便有詩名,七歲時援筆寫就《高軒過》一詩,震驚大文豪韓愈。由於韓愈的延譽,使他聲名遠揚。在大唐,有著那樣的才華,而李賀一生卻極不順利。或許由於他對自己期望過高,失望時的悲愁也就非常的重。
  • 清明,讀幾首史上最著名悼亡詩
    【背景】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韋叢為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女,二十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後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背景】: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蘇軾剛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縣鄉貢進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婚後,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
  • 他名不見經傳,愛妾去世後寫下一首悼亡詞,哀痛至極催人淚下!
    劉弇是宋神宗年間進士,在詩詞界名氣不大,相信很多網友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他有一個愛妾美麗動人,能歌善舞,兩人十分恩愛,但好景不長一場大病奪走了愛妾的性命,劉弇非常傷感寫下一首詞表達對愛妾的思念。「依舊」二字展現了一種時間的縱深感,為全詞蒙上了一層懷舊的色彩。從前詞人與愛妾曾共賞此景,而如今景色依舊,而美人已逝。其中包含著詞人無盡傷心。「著意」兩字,更把東風擬人化,仿佛在嗔怪愛妾,東風對楊柳尚如此多情,而你卻無情離去,扔下我孤零零一人在這世上。「搓得鵝兒黃欲就」,這一句承接東風拂柳而來,寫柳色。「搓」,即將成還未成。
  • 蘇軾第一悼亡詞,字字句句讓人感到悲痛,寫出了多少人內心的痛苦
    從古至今,別離詩悼亡詞都是文人騷客抒發自己情感的一種形式,其中也不缺乏寫的出彩的詩詞,但配得上「第一悼亡詞」這個名聲的,也只有蘇軾寫的那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眼看心愛的人死在自己的眼前,這樣的痛苦竟持續了十年,每每想起自己故去的妻子,「縱使相逢應不識」,即便是再見面,想必舊人已經不再記得我,夢中相見,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髮妻王弗:蘇軾,不要你「千古第一悼亡詞」,只願此生與你長相守
    自古悼亡詩,從詩經《綠衣》、《葛生》到潘嶽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對亡人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思念一直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即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 此心安處是吾鄉——密州為官,蘇軾依舊「詩酒趁年華」
    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自杭州調知密州,時三十九歲。為政期間,他滅蝗除盜,鑿井祈雨,收置棄嬰,密州百姓無不稱讚。做為樂天派的文人,他自然少不了吟詩作詞,也好讓當地的「蘇粉」不至於失望。密州城北的城牆上有個土臺,蘇軾到任後加以維修,復加棟宇,做登眺之所。蘇轍為其命名為」超然臺」,並著《超然臺賦》贈兄。
  • 宋代蘇軾,不僅為妻寫詞,也曾為愛妾作詞,男人讀完都表示理解
    在這樣一個時代裡,蘇軾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他不像歐陽修一般門徒無數尊為大家,也不像王安石一般叱吒官場推行新政。但是他在文壇之中的地位,卻從未動搖。蘇軾的詞,以豪放為主。這種豪放不是辛棄疾的家國情仇,而是屬於自己性格上的率性豪放。
  • 中元節|十大悼亡詩欣賞,震撼人心的絕美詩詞
    西晉詩人潘嶽首以悼亡為題,開啟了文人悼亡詩先河,後世詩人懷著同樣的失侶之痛,沿襲潘嶽悼亡詩的範式,吟唱出一曲曲哀婉悽絕、感人至深的傷悼之歌.其中,尤以中唐詩人元稹和宋代詞人蘇軾成就最為顯著。以下精選十首悼亡之作,堪稱詩詞史上的經典篇章。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蘇軾:40歲寫下千古悼亡詞,他可以豪情萬丈,更可以情深意長
    他的詞作格局宏大、波瀾壯闊,同時,他在詩、文、書、畫等方面的造詣也極高。他一生深耕,在北宋文壇上大放光輝。任其時褒時貶,顛沛流離,卻始終寄情懷於詩詞中,留下傳世佳作無數,他無愧「唐宋八大家」之名,更無愧北宋中期「文壇領袖」之譽。
  • 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便是經典名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
    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便是經典名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後的封建時期,古人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究詩詞、專研學問上。雖然他們沒有紅酒玫瑰巧克力般的浪漫,卻有「生死契闊、死生不離」的深情。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一句就令人潸然淚下、動容不已,這句絕唱千百年來無人超越,它是什麼?悼念的又是誰?作者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我叫蘇軾,我愛過很多人
    今天周日,我們不妨一起賞析一位千年前大家的經歷與作品。此人名叫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的《江城子》一開頭,就讓人潸然淚下,每每讀到,都想跳過去,不忍讀完。這首千古第一悼亡詞對象不是別人,正是蘇軾第一任妻子王弗,她十六歲就嫁給蘇軾,年輕貌美,溫柔賢惠,那年蘇軾十九歲,夫妻恩愛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