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墓被發掘,出土的文物揭開他的真面目,顛覆傳統印象

2022-01-30 鵬說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鵬說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吾乃燕人張翼德」,劉備在長坂坡的大撤退中,張飛在斷橋中以這一聲大吼將20萬曹軍嚇退,並將夏侯傑活活嚇死。這不僅僅是張飛的吼聲大才嚇死曹軍,更是因為張飛之前的勇武讓曹軍心悸。

在民間演義中的固有認知中,燕人張翼德是最符合世人眼中草莽英雄這個定義的人,他打仗勇猛,但在計略上卻很缺失,性格也極其暴躁,對手下的士卒也極其兇狠,經常鞭打士卒,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但20世紀80年代張飛的這個固有印象被打破了,那是在對張飛墓進行挖掘後,考古專家們在張飛的墓葬中發現了大量文字,這些文字改變了人們對張飛的固有印象,那麼真實的張飛是什麼樣子呢?

一、書畫雙全的張飛

張飛是B站鬼畜區中的常客,他以一句「俺也一樣」被人們所喜愛,但在這裡也能看出在大家的印象中,張飛並不是什麼讀書人,反而有些沒文化,但真實的張飛不僅僅勇武異常而且十分喜愛文學。

張飛出身於涿郡,這也是劉關張三人的結交之地,假如我們認真地閱讀桃園結義這一章,就可以了解到張飛的出身。張飛出身於涿郡的富戶,而劉備第一支部隊就是由張飛出錢組織的。

張飛世代居住在涿郡,家裡有豐厚的田產,在那個尊重文學的時代,每個富戶都會讓家裡的子弟去讀書識字,作為富戶的張飛怎麼會不讀書?而讀了這麼多書的張飛又怎麼會沒文化呢?

據史料記載,張飛擊敗張郃後,親自在懸崖上鑿出了兩行隸書「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打破賊首張郃於八濛,立馬勒銘。」這兩行書法一直留存到清朝之時,後因年代過於久遠損毀。

但這兩行書法剛勁有力,力透紙背,在歷史中獲得的評價頗高,元代吳鎮曾說魏國的鐘繇和吳國的皇象在書法上的造詣都不如張飛,明代書法家陳繼儒、曹學佺也都對張飛的書法表示了讚賞。

鍾繇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並且是一個文豪般的人物,他善於寫作纂書、隸書、行書、草書。而張飛在古人口中的評價甚至要比鍾繇更高,這簡直顛覆了張飛在我們眼中的印象。

這一點在張飛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在張飛的墓葬中有大量的石碑,根據石碑的記載,墓中石碑全部由張飛親手刻制。除了書法之外,張飛還善於繪畫,在明朝的《畫髓元詮》中曾評價張飛喜歡畫美人。在清代的書籍中也能找到對張飛喜歡畫美人的記錄,所以張飛不僅是一個識字的人,還是一個書畫雙絕的人。

二、面如冠玉的張飛

張飛在我們的眼中是一個肌肉發達的莽撞人,甚至在後來的民間傳說中還為張飛增加了黑臉這一特性,這就讓張飛的形象很是醜陋,那麼歷史上張飛的長相真的是這樣嗎?

張飛在演義中的形象是豹頭環眼,燕頜虎鬚。那麼還有誰曾得到過這個評價呢?答案就是林衝。但林衝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儒雅的將領,兩個人形容詞相同,為什麼他們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不一樣呢?

其實這是由於兩人性格的差異引起的,人們會為自己想像中的人物增加性格,並會根據人們的性格來「優化」自己腦中的形象,這導致了兩人在人們腦中的形象出現了巨大的差異。

張飛在演義中的形象是魯莽急躁的,加上豹頭環眼的形容詞,這讓人們心中形成了一個粗獷漢子的形象。而三國演這部劇也深入人心,這就讓張飛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徹底定格成為一個絡腮鬍子的莽漢。

而林衝是一個悲情人物,並且林衝的性格也是懦弱的,這讓林衝在人們的心中有一個文雅瘦弱的形象。所以張飛和林衝雖然有相同的形容詞但卻有不同的原因,但歷史上的張飛真的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歷史上的張飛並不是一個醜陋的莽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張飛的妻兒、史料和張飛墓中的一些壁畫中獲得佐證,這些佐證讓我們了解了一個真正的張飛形象。

張飛的兩個女兒都是蜀漢的皇后,在古代如果要成為妃子,容貌是不能忽視的必要條件,這就讓我們不能不懷疑民間傳說對張飛的形容,至少張飛的形象絕對不會那麼不堪。

張飛的妻子是夏侯家的小姐,出身極好。張飛與其相遇於野外,後兩人便結為夫妻,作為夏侯家的大小姐遇到的假如是一個醜陋的將軍,大小姐怎麼會輕鬆地決定嫁給這個人呢?

在張飛的墓中也出土了大量形容張飛相貌的文字,更有張飛的壁畫在墓中出現。墓中的張飛形象是一個美男子,甚至可以形容為貌比潘安,所以說張飛是一位顏值相當高的美男子。

三、智勇雙全的張飛

張飛的作戰在演義中的形容就是莽撞,雖然有時粗中有細,但仍然是一個魯莽之輩,甚至最後張飛的死亡也是因為暴虐,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但是歷史上對張飛的評價並不是這樣的。

五胡十六國期間的閻負曾經評價張飛:驍勇善戰並且善於謀略戰鬥,進攻則一定會得到目標,戰鬥就一定會獲得勝利。明代的馮夢龍也評價張飛說,他釋放嚴顏、智取馬超,都是細心的表現。

史書中稱張飛的治軍策略是:「暴而無恩」,這個評價並不是說張飛治軍暴躁,而是說張飛治軍嚴苛,但我們並不能說張飛管理軍隊的方法是錯誤的,甚至可以說張飛擁有良好的軍事素養。

而在戰場上,張飛被稱為萬人敵,這個萬人敵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打一萬個人,而是說張飛擁有很高的指揮能力。在張飛墓中也曾經發現了很多的兵書,這些也都能證明張飛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將軍。

四、總結

歷史上很多的人物都會被後世的文學作品進行主觀的刻畫,這些刻畫會讓人物的民間形象和史書中的形象有所差異,假如我們想探究真實的歷史就要將史書和通俗形象相結合,這樣才能找尋到全面的歷史人物。

相關焦點

  • 張飛墓被發掘,出土的文物揭開了他的真面目,顛覆傳統認知!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到底是個什麼性格的人呢,直到張飛的陵墓被挖掘後,墓中的文物揭開了他的真面目,顛覆了傳統的認知,和我們印象之中的張飛,簡直是判若兩人。由於羅貫中的描寫,加上三國演義的經典程度,這種張飛的形象先入為主的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甚至可以直觀地說,張飛就是這樣,但是後來經過考古學家對張飛墓的發掘,徹底的改變了這一固有觀點。
  • 四川發現張飛墓,墓中一物揭開張飛真面目,專家:顛覆了傳統認知
    但歷史上張飛的形象是如此嗎?非也!四川發現張飛墓,墓中一物揭開張飛真面目,顛覆了專家的認知。然而在中國四川地區,考古學家們偶然發現了張飛的墳墓,在張飛墓的保護性挖掘中,專家們發現了張飛墓中存在著以前歷史中從沒提到過一些東西,那便是張飛本人親自所寫的許多書法作品。雖然有其他模仿張飛文字的文物,但與張飛墓中的官方正品相比,現存的文物並不能反映張飛書法的精髓。
  • 四川挖出張飛墓,墓中墨寶揭開了張飛真實面目,顛覆了傳統認知
    東漢末年,三國亂世,張飛魯莽性格深入人心。然現今社會,張飛墓重現於世,令世人顛覆關於張飛認知。古語有云:亂世之中出英雄。在三國亂世內,便曾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提到三國時期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想必人們都是非常熟悉的,在這段故事中,劉備、關羽和張飛的兄弟情誼令人動容,而他們三人也成為了後世研究的重點對象。
  • 張飛墓被挖掘後,墓中的文物揭開了他的真面目,顛覆了傳統的認知
    面如冠玉、濃眉細目、鼻似玉柱、口賽丹朱……三國中的張飛絕對算得上是讓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 四川發現張飛墓,墓門大開但陪葬品卻一件未丟,專家:這不可能
    張飛死後,鄉親們又在他墳墓前面修建了一座祠堂,數千年來,也是屢廢屢興,現在的張飛祠堂是一組四合庭式明清古建築群,佔地六千六百多平方米,如今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有一次當地的文物工作者在清理張飛墓時,發現張飛墓的門已經被打開了,這讓專家大感不妙,他們都怕盜墓賊進了張飛墓,於是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然而這一發掘,疑惑就更加深了,直呼:不可能。
  • 」張飛墓「內驚現兩副銅皮棺材,意外揭開一段真歷史...
    同年,為報結義二弟關羽被孫權殺害之仇,派三弟張飛出兵江州,攻打孫吳。誰也沒有想到,因為張飛說話太衝,平時又不會哄下屬,臨出兵前,被部下張達﹑範彊謀殺,將他的頭割下來,拎著投奔孫權。劉備收屍,給張飛製作了一個頭安上,下葬,追諡「桓侯」。
  •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原型 2020-12-03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出土的驚世文物
    自2018年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市石峁遺址管理處對臺頂進行發掘,在臺頂東部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建築臺基,分布大量建築基址,暫稱「大臺基」。經2018至2019年發掘,大臺基輪廓逐漸清晰。大臺基南護牆處最為重要的發現是70餘件精美石雕。石雕多數出土於牆體的倒塌石塊內,部分還鑲嵌在南護牆牆面上。
  • 繼青龍偃月刀出土後,張飛的丈八蛇矛也被專家挖出?
    比如說,關羽專屬武器青龍偃月刀,在此刀沒出土之前,很少有人懷疑青龍刀是否是關羽的真實武器,但是在後來考古發掘中,青龍刀被考古專家門挖掘出來,經過專家鑑定,明確了青龍刀最早出現於宋代。這一史實證明了在三國時期,關羽的青龍刀很可能是羅貫中為塑造關公形象,強行附加給關公的!也許有人會質疑,認為關羽是使用青龍刀的,只是還沒被發掘出來而已,這看上去有點道理。
  • 衢州的一座宋墓,出土精美銀盒,盒內文物竟是一個金「童子」
    古墓出土的文物,一直是很多人爭相關注的熱門話題。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專家們曾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銀盒子,銀盒子內的文物很特殊,它還破解了一個古代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吳覺得自己要發財了,他趕忙胡亂挖了一通,並將所有器物全部搬回家中。到了半夜時分,老吳偷偷拿出寶貝自己觀賞,雖然自己沒有太多的文化,可是他思來想去之後,覺得這樣挖出古墓中的寶貝,然後佔為己有,有些不妥,老吳經過思想鬥爭,第二天,他就打電話,將此事告知給文物部門。
  • 程咬金墓出土國寶級文物,揭示其真實身世背景:我們都被演義騙了
    而在文學作品中多有程咬金出現,在小說中程咬金是一個出身草莽的混世魔王,並且實實在在的擔任了一個莽夫的角色,他可愛、忠誠、勇武,使用笨重的斧子,還與仙人習得三招,利用這三招打遍天下。也是因為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人們對程咬金的印象就是一個喜劇包袱不斷,有點小聰明的大老粗形象,類似《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水滸傳》中的李逵。
  • 妲己墓曾在河南出土,真實面目被揭開,我們冤枉她3000多年
    所以,歷史是被蒙上了面紗,我們要能抽絲剝繭,尋求歷史的真相,而最能讓人們信服的便是出土的文物以及上面記載的銘文。四大妖姬之一的妲己墓,就曾在河南出土,而她的真實面目也被揭開,其實是我們冤枉她3000多年。我們一起來看。
  • 南越王墓出土的精美文物!高清圖片
    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西漢南越王墓已開闢為博物館。王墓出土各種玉璧56件,僅主棺室就 有47件,說明墓主對玉壁的喜愛。
  • 山西首次出土漢簡 墓主或為西漢代王(圖)
    原標題:山西首次出土漢簡,墓主或為西漢代王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內發現大量竹簡,有5000枚之多;而近日,山西太原東山恆大悅龍臺6號西漢墓(又稱「祔葬墓M6」)內也出土了大量的西漢木質簡牘。可以說這是近年來漢簡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 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導讀:一枚小小的印章揭開兩座墓墓主人神秘的面紗,再現了西漢梁國那段輝煌歷史!那麼,當一座墓葬被發掘後,考古學家都是怎麼判斷墓主人身份的呢。通常考古學家會查看該墓是否有墓志銘出土,墓志銘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
  • 陝西出土上官婉兒墓,墓誌揭開她真面目,專家:我們誤會她1000年
    201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發現了一座帶有5個天井的唐代墓葬,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全長36.5米,甬道和墓室遭到了大規模破壞,但沒有發現盜洞,考古專家猜測,這是一場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屬於「官方(唐代)毀墓」。
  • 山西境內首次出土漢簡,推測為西漢代王墓
    2017年該地所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修建樓盤,文物考古部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主墓M6未經盜擾保存完好,從種種跡象和隨後出土的部分文物判斷,推測主墓可能屬於西漢代王及王后。代王,西漢王爵之一,是中國古代使用最長的王爵。
  • 川醫有座張飛墓
    聯想到土堆所處位置,已被湮沒的記憶忽然打開,莫不是兒時曾在此嬉戲過而被叫作皇墳的張飛墓?趕緊走攏。亭後坡腳矗立著一個厚大的紅砂石碑,但碑面風化及其厲害,已看不清任何字跡。亭內則有一小石牌,上書「成漢墓」,標明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公布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可圍牆外宿舍樓的門牌明明寫著「桓侯巷XX號」、「放生池XX號」,也就是張飛墓所在地,咋會冒出個成漢墓?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 曹操墓文物首度海外揭秘!中日全新「三國志大展」,170件文物還原真三國
    董卓掌權後,東漢晚期軍閥鏖戰揭開序幕,群雄割據,整個社會陷入混亂之中。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刻銘石牌,59件中有8件對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據,均為現場發掘出土,含有「魏武王」字樣——「魏武王」即曹操。其中,最完整的是「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和「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石牌。
  • 又見大墓!洛陽再次出土有液體的青銅方壺,是美酒還是「仙藥」?
    西漢家族墓大景洛陽又又又挖出古墓了!出土的青銅方壺裡還存有半壺液體,這次是美酒還是「仙藥」?工作人員正在清理西漢家族墓內的文物青銅方壺內發現液體,不知是美酒還是「仙藥」為配合項目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今年4月以來,洛陽市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西工區一工地內的古墓群進行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