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墓被發掘,出土的文物揭開了他的真面目,顛覆傳統認知!

2021-12-31 徽臉


黑衣黑馬黑面龐,這是世人對燕人張翼德最直觀的認識,連國粹京劇中張飛的臉譜形象都是個黑的,意義為草莽英雄,可能是三國演義中的固有認識,我們都感覺張飛是莽漢一條,性格暴躁,動不動就鞭打士卒。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到底是個什麼性格的人呢,直到張飛的陵墓被挖掘後,墓中的文物揭開了他的真面目,顛覆了傳統的認知,和我們印象之中的張飛,簡直是判若兩人。

羅貫中筆下的張飛

從三國演義中看,張飛這粗魯急躁的性格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從遇見關羽開始,兩人就因為豬肉問題,二話不說就當街動起手來,由此可見三爺的脾氣還是很暴躁的。

而後來在劉備的勸說下二人和解,到張飛莊上飲酒敘談,三人意氣相投正欲結拜之際,關羽說「所謂擇木之禽,得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一系列文縐縐的話語過後,鏡頭給向張飛之時只是「渴望知識的眼神」然後無奈地來一句「俺也一樣」。

這句話還經常被人們拿來玩梗嬉戲,可見在羅貫中筆下張飛的文化程度也不高,而後來對張飛的描寫雖說粗中有細,但是魯莽急躁沒文化的主要性格為主,可能是劇情需要,張飛的這種性格貫穿始終,甚至連最後的死亡都是由於自己暴躁的性格導致。

由於羅貫中的描寫,加上三國演義的經典程度,這種張飛的形象先入為主的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甚至可以直觀地說,張飛就是這樣,但是後來經過考古學家對張飛墓的發掘,徹底的改變了這一固有觀點。

令人糾結的是張飛墓

首先要知道在古代,朝中重要人物死之後墓中多有陪葬品,根據官階大小其陪葬品自然有所不同,此外,陪葬品都和生前的職位掛鈎,所以文武官員的陪葬品也是有較大差距的。

武官對陪葬品就有點看不上眼了,主要是石獅,石馬,等一系列坐騎,此外還有就是鐵騎等一系列普通金屬,也就是說當時的君王希望這些武將死後還能繼續為國家作戰。

而文官的墓就有所不同了,和武將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除了竹簡,刀劍,書畫,陪葬僕人之外,還有令人瞠目結舌的玉器,金器等值錢的貴金屬,而且容易保存,研究價值極大,所以起初張飛的墓並沒有得到考古工作人員的重視。

顛覆認知的大發現

雖說張飛作為昭烈皇帝劉備的弟弟,墓裡面的東西肯定不少,但是從人們正常地理解看來,終歸是一員武將,裡面的鐵器等東西或許早已因為年代久遠而化為烏有了,所以並沒有受到考古方面人才的重視。

張飛墓地位於閬中古城,考古隊不挖自然有人挖,說好聽點叫摸金校尉,專業術語叫倒鬥的,其實就是盜墓賊,這一類人不管是誰的墓都敢去挖的,於是就將手伸向了張飛墓。

話說這些盜墓賊只是為了求財,絕對不會採取什麼保護措施,不管怎麼樣只要把東西弄出來賣錢就行了,人們所認為的武將張飛的墓,竟然接連遭受了好幾批盜墓賊的光顧,馬上都要破壞殆盡的時候,才引起了相關人員的重視。

他們不知道一個武將的墓究竟有什麼吸引力,能引來那麼多人盜取,反正也遭到破壞了,於是在有保護措施的前提下進行開採研究,這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張飛墓中,竟然是大量的成品畫作和書法作品。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張飛嗎?

全才張飛

有人肯定質疑了,說這絕對是張飛死後的陪葬品,畢竟是蜀漢皇上的弟弟嘛,也陪劉備打了天下,一步一步讓劉備坐上皇位,陪葬品多一點也算不得什麼。但是這一看法很快就被考古研究學者否定了。

經過不斷地研究證明,這些精緻的畫作和書法作品全都是出自張飛之手,也就是說,張飛並不只是我們所認為的那個徵戰四方的威猛將軍,同時也是一位能寫能畫的全能人才。

首先,從早期張飛的家庭狀況看,張飛是有這個能力的,三國開始時所謂的頗有田莊,賣酒屠豬,足以說明張飛的家境,在當時那個戰亂的年代,連皇族血脈的劉備都只是個賣草鞋的,所以張飛的經濟狀況來看,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土豪級別的人物。

畢竟那麼多的豬肉說送就送,此外,張飛總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整天咋咋呼呼喝酒吧,其家裡並不缺錢,那個戰亂的年代又沒事幹,所以閒暇之餘學一學書畫也不是沒有可能。也不排除腹有詩書的張飛後來遇到國家叛亂,以一身武藝四處徵戰,埋沒了書畫造詣的可能。

而後經過研究嘛,發現張飛不僅僅是會畫畫,而且是擅長甚至精通於作畫,從其畫作中精彩豐富的內容和流暢的線條來看,張飛的作畫還是有一定功底的。

除此之外,要不斷完成高質量的化作,沒有相當的耐力是不行的,由此可見張飛的耐力也是非比尋常的,與我們認知中急躁不安的性格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此外,還有個驚人的發現就是在其中找到了人物的畫像,在經過多方面的考量研究之後確定其就是張飛本人,畫中的人清秀帥氣,與我們在劇中看到的張飛形象形成巨大反差,雖然所在畫自己時總是或多或少的帶有感情色彩,自動美化。

但是就畫中張飛的形象,絕對可以算是當時顏值不輸給周瑜的美男子,除此之外,墓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書法作品,也是出自張飛之手,雖說大都是臨摹,但是時間長了,僅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同樣不容小覷。

由此可見張飛的愛好廣泛,涉獵眾多,並非我們傳統刻板印象中的只會打仗,看來三爺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通過張飛墓的發掘,綜合來看,張飛不但殺豬的生意做得好,為人爽快,而且是一個武藝高強,徵戰四方的將軍,除此之外,作畫書法樣樣精通,另外,還是一位顏值相當高的美男子。

如此完美的一個男人,還是我們印象中的張飛嗎?



相關焦點

  • 張飛墓被發掘,出土的文物揭開他的真面目,顛覆傳統印象
    這不僅僅是張飛的吼聲大才嚇死曹軍,更是因為張飛之前的勇武讓曹軍心悸。在民間演義中的固有認知中,燕人張翼德是最符合世人眼中草莽英雄這個定義的人,他打仗勇猛,但在計略上卻很缺失,性格也極其暴躁,對手下的士卒也極其兇狠,經常鞭打士卒,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 四川發現張飛墓,墓中一物揭開張飛真面目,專家:顛覆了傳統認知
    但歷史上張飛的形象是如此嗎?非也!四川發現張飛墓,墓中一物揭開張飛真面目,顛覆了專家的認知。然而在中國四川地區,考古學家們偶然發現了張飛的墳墓,在張飛墓的保護性挖掘中,專家們發現了張飛墓中存在著以前歷史中從沒提到過一些東西,那便是張飛本人親自所寫的許多書法作品。雖然有其他模仿張飛文字的文物,但與張飛墓中的官方正品相比,現存的文物並不能反映張飛書法的精髓。
  • 四川挖出張飛墓,墓中墨寶揭開了張飛真實面目,顛覆了傳統認知
    東漢末年,三國亂世,張飛魯莽性格深入人心。然現今社會,張飛墓重現於世,令世人顛覆關於張飛認知。古語有云:亂世之中出英雄。在三國亂世內,便曾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提到三國時期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想必人們都是非常熟悉的,在這段故事中,劉備、關羽和張飛的兄弟情誼令人動容,而他們三人也成為了後世研究的重點對象。
  • 張飛墓被挖掘後,墓中的文物揭開了他的真面目,顛覆了傳統的認知
    一根筋還暴脾氣的傻大個人物,沒有任何光輝的歷史,也不是什麼當朝者,墓中又有什麼能貢獻出歷史價值的東西?二者結合下,張飛的墓陵則被「扔」在了一旁,沒有進行任何的保護措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是這種心理,盜墓賊偏偏不這樣想,不動手實踐怎麼能知道是真是假?
  • 四川發現張飛墓,墓門大開但陪葬品卻一件未丟,專家:這不可能
    張飛死後,鄉親們又在他墳墓前面修建了一座祠堂,數千年來,也是屢廢屢興,現在的張飛祠堂是一組四合庭式明清古建築群,佔地六千六百多平方米,如今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有一次當地的文物工作者在清理張飛墓時,發現張飛墓的門已經被打開了,這讓專家大感不妙,他們都怕盜墓賊進了張飛墓,於是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然而這一發掘,疑惑就更加深了,直呼:不可能。
  • 」張飛墓「內驚現兩副銅皮棺材,意外揭開一段真歷史...
    同年,為報結義二弟關羽被孫權殺害之仇,派三弟張飛出兵江州,攻打孫吳。誰也沒有想到,因為張飛說話太衝,平時又不會哄下屬,臨出兵前,被部下張達﹑範彊謀殺,將他的頭割下來,拎著投奔孫權。劉備收屍,給張飛製作了一個頭安上,下葬,追諡「桓侯」。
  • 2019年出土的驚世文物
    為科學地界定梁思永先生確立的昂昂溪文化內涵、性質與年代,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2013年至2017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對洪河遺址進行了4次發掘,明確了洪河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與昂昂溪文化屬於同一類遺存,是昂昂溪文化的典型遺址、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2018—2019年的發掘進一步明晰了遺址布局,推進了對黑龍江流域早期社會面貌的認知。
  •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原型 2020-12-03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考古挖出蘇麻喇姑墓,專家打開墓室後,顛覆了歷史認知
    就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來說,在位時間最長的人就是康熙帝了,他足過了61年的帝王生活。客觀來說,康熙帝為人也算文武兼備:力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回臺灣,親徵葛爾丹,打敗了俄國侵略者。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康熙再次火了一把,而他身邊的美女蘇麻喇姑也跟著紅了起來。
  • 繼青龍偃月刀出土後,張飛的丈八蛇矛也被專家挖出?
    比如說,關羽專屬武器青龍偃月刀,在此刀沒出土之前,很少有人懷疑青龍刀是否是關羽的真實武器,但是在後來考古發掘中,青龍刀被考古專家門挖掘出來,經過專家鑑定,明確了青龍刀最早出現於宋代。這一史實證明了在三國時期,關羽的青龍刀很可能是羅貫中為塑造關公形象,強行附加給關公的!也許有人會質疑,認為關羽是使用青龍刀的,只是還沒被發掘出來而已,這看上去有點道理。
  • 衢州的一座宋墓,出土精美銀盒,盒內文物竟是一個金「童子」
    古墓出土的文物,一直是很多人爭相關注的熱門話題。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專家們曾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銀盒子,銀盒子內的文物很特殊,它還破解了一個古代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吳覺得自己要發財了,他趕忙胡亂挖了一通,並將所有器物全部搬回家中。到了半夜時分,老吳偷偷拿出寶貝自己觀賞,雖然自己沒有太多的文化,可是他思來想去之後,覺得這樣挖出古墓中的寶貝,然後佔為己有,有些不妥,老吳經過思想鬥爭,第二天,他就打電話,將此事告知給文物部門。
  • 南越王墓出土的精美文物!高清圖片
    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西漢南越王墓已開闢為博物館。王墓出土各種玉璧56件,僅主棺室就 有47件,說明墓主對玉壁的喜愛。
  • 陝西出土一唐將墓誌碑,因其上25字的罕見字體,成為國家一級文物
    所以專家們就是希望對昭陵附近的陪葬墓進行保護性發掘,看看這些已經被盜墓賊毀壞殆盡的古墓裡,還有沒有什麼有歷史價值的文物以及構造發現。 他們對於這種發掘自然不會抱有太大的信心,因為許多珍貴的文物可能已經被盜墓賊都搶走了。
  • 程咬金墓出土國寶級文物,揭示其真實身世背景:我們都被演義騙了
    而在文學作品中多有程咬金出現,在小說中程咬金是一個出身草莽的混世魔王,並且實實在在的擔任了一個莽夫的角色,他可愛、忠誠、勇武,使用笨重的斧子,還與仙人習得三招,利用這三招打遍天下。也是因為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人們對程咬金的印象就是一個喜劇包袱不斷,有點小聰明的大老粗形象,類似《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水滸傳》中的李逵。
  • 山西首次出土漢簡 墓主或為西漢代王(圖)
    原標題:山西首次出土漢簡,墓主或為西漢代王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內發現大量竹簡,有5000枚之多;而近日,山西太原東山恆大悅龍臺6號西漢墓(又稱「祔葬墓M6」)內也出土了大量的西漢木質簡牘。可以說這是近年來漢簡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 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導讀:一枚小小的印章揭開兩座墓墓主人神秘的面紗,再現了西漢梁國那段輝煌歷史!那麼,當一座墓葬被發掘後,考古學家都是怎麼判斷墓主人身份的呢。通常考古學家會查看該墓是否有墓志銘出土,墓志銘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
  • 陝西出土上官婉兒墓,墓誌揭開她真面目,專家:我們誤會她1000年
    201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發現了一座帶有5個天井的唐代墓葬,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全長36.5米,甬道和墓室遭到了大規模破壞,但沒有發現盜洞,考古專家猜測,這是一場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屬於「官方(唐代)毀墓」。
  • 山西境內首次出土漢簡,推測為西漢代王墓
    2017年該地所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修建樓盤,文物考古部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主墓M6未經盜擾保存完好,從種種跡象和隨後出土的部分文物判斷,推測主墓可能屬於西漢代王及王后。代王,西漢王爵之一,是中國古代使用最長的王爵。
  • 妲己墓曾在河南出土,真實面目被揭開,我們冤枉她3000多年
    所以,歷史是被蒙上了面紗,我們要能抽絲剝繭,尋求歷史的真相,而最能讓人們信服的便是出土的文物以及上面記載的銘文。四大妖姬之一的妲己墓,就曾在河南出土,而她的真實面目也被揭開,其實是我們冤枉她3000多年。我們一起來看。
  • 川醫有座張飛墓
    聯想到土堆所處位置,已被湮沒的記憶忽然打開,莫不是兒時曾在此嬉戲過而被叫作皇墳的張飛墓?趕緊走攏。亭後坡腳矗立著一個厚大的紅砂石碑,但碑面風化及其厲害,已看不清任何字跡。亭內則有一小石牌,上書「成漢墓」,標明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公布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可圍牆外宿舍樓的門牌明明寫著「桓侯巷XX號」、「放生池XX號」,也就是張飛墓所在地,咋會冒出個成漢墓?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