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走鋼索的人》:是成是敗,三步之遙,沒結束就不要輕易鬆懈

2021-01-08 西西為您講電影

《走鋼索的人》取材自法國著名鋼索人Philippe Petit在1974年橫越在雙子星大樓的偉大事跡,說到Philippe Petit你必能想到他在2008年所被拍攝的紀錄片《偷天鋼索人》,一條鋼索的緊張,一條性命的賭注,是成是敗,在真實的紀錄片底下都赤裸裸呈現出來,不僅是此壯舉的膽識,在《走鋼索的人》中,走鋼索這件事讓它進而升華成一件藝術,每一步為觀眾、每一步為雙子星、每一步為自己和一生所奉獻的藝術,當下完成的感動和驚嘆,讓人目瞪口呆也使人潸然!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走鋼索的人》導演Robert Zemeckis,縱使拍過《阿甘正傳》,沒了幽默感墊底,拍過《浩劫重生》,沒了悲壯感襯底,《走鋼索的人》基本上劇本還是稍嫌拙劣簡單,開門見山的以說書人的固定場景從頭到尾,前期的故事鋪墊很是平淡,多數只能運用的旁白語言張力,來支撐故事的主幹,更別說所謂的汗水成就感。

因為劇本初初已將Philippe Petit打造成一位極具天賦的街頭藝人,也因為這樣在電影中所呈現的危機挫敗感,也僅僅是雲淡風輕,例如血漬、時間緊迫、困難阻礙、最後的鼓動,都感覺差了這麼一點,主線過於單一,方向過於簡單,讓電影只是在說一個故事,許多緊張感的鋪墊或是「三步」最後的意義,反而沒有既有的張力,只讓觀眾見證一個成就的誕生,整體上的起伏失落還是差了點。

不過成就達成,回回往往的鋼索之路,從糾纏懼怕到藝術升華豁然,算是電影裡最成功之處。最讓我喜歡的段落是「鞠躬」的意義,對天對地對自己對藝術!而當他躺在他一生摯愛的鋼索上,一切時間仿佛靜止了。

而電影的特色當然在於那些特效,想當然爾,特效在處理高度上的鳥瞰感是挺令人壯觀的,只是許多之處還是感覺些許瑕疵,讓特效基本上就成為特效,不太擬真,也就少了真實感的存在,更別說很多場景的一再重複,也看不到電影裡過多的變化,倒是3D所做出的距離感,是讓電影加分的地方。

而稍微有一些小巧思,例如紐約背景的雲霧天氣變化,不過能將已不復存在的雙子星大樓打造幾近一模一樣,還是挺令人讚賞。有趣的是,配樂Alan Silvestri利用弦樂營造出的緊張氣氛還算不錯,加入法式元素吉他清新的結合,還帶有點趣味般的提點,像是放入經典名曲《給愛麗絲》,實在是一絕。

演員方面,在劇本的受限下,Joseph Gordon-Levitt的內心情感是較無可以發揮的,反而是他的語言情緒和肢體表達,都呈現相當不錯的效果,更別說他的語言天賦和口音,十足像個法國人!因為劇本是以一人為架構,所以其他成員倒只是所謂的輔助,Charlotte Le Bon和César Domboy是在電影中有較為突出的演技。

藝術的成功,是需要克服層層關卡,並且天時地利人和,是成是敗,三步之遙,還沒結束就不要輕易鬆懈,Philippe Petit帶著眾人的幫助和自己的信念,成功留下了永留歷史的大師藝術,然而感慨的是當年的雙子星大樓已消失殆盡,那份感動,或許只能繼續留在紐約的雲霧之中吧!

相關焦點

  • 徐駿:走鋼索的人
    就如同在鋼索之上前行,每一步都可能關乎存亡。[騰訊汽車原創報導 畢然]雖然時常要出席各種正式場合,徐駿卻從來不穿正裝鞋。「我全是休閒鞋,因為不管到哪裡去,我都在不斷的走路。」4萬步、30公裡,對於徐駿而言,是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走路之外,徐駿更多的時間裡都在思考,尋找作為一個後來的豪華品牌,DS的出路和前途。
  • 《走鋼索的人》——周旋於家庭與事業的女性
    走鋼索的人的技巧大學時很喜歡李泉的一首《走鋼索的人》「走在半空中,要人命的風,就快要把我吹落;走鋼索的人,不害怕犧牲,只求你一句,愛我;往前時解脫,後退時自由,我應不應該如果把我們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女性比喻成走鋼索的人,我乾脆就集結了幾條平衡技巧,希望給你們一些啟發:1、清楚事業和家庭的優先級不是固定的,而是因時機而變化的我們不要做那種上班時想著孩子,下班了又想著沒完成的工作的媽媽,因為上班時工作的優先級最高,下班後家庭的優先級最高。
  • 李泉 走鋼索的人
    李泉鋼琴彈奏版《很苦》1995年,推出第一張國語專輯《上海夢》,並錄製鋼琴交響樂版《羅大佑作品》精選集,同時為周冰倩、黃格選、杜德偉等歌手創作歌曲。 之後相繼推出個人專輯《心世界》、《走鋼索的人》、《島中央》、《2046》,2005年10月推出最新國語專輯《劃火柴的女孩》,2009年5月20日,李泉全新雙語專輯《她在北緯26°》(《釣魚島》)於北京問世,除此之外,期間還為眾多歌手製作歌曲。
  • 看不懂此電影的都是文盲,《一步之遙》影評
  • 再讀姜文神作《一步之遙》,我們沒看懂?還是導演沒講清楚
    作為姜文四年磨一劍的《一步之遙》,無論是評分還是票房,都是很讓人失望的。上映之初評論更是兩極分化嚴重,有的人拍手叫好,有的人直呼看不懂。其口碑和票房與《讓子彈飛》相比差距很大,豆瓣評分也是姜文導演作品裡評分最低的。但是《一步之遙》真有那麼差勁兒嗎?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部電影。
  • 歌手3孫楠韓紅黃麗玲三首發走鋼索
    蕭煌奇演唱《你是我的眼》不免會程序化,即使他自己極力避免,編曲也可以幫他適當規避,可當自己寫出的段落音符到來之時,不要說是唱法,就連他拿麥克風的角度,麥克風與嘴的距離都是幾乎相似的,他看不見舞臺,他就會把所有的舞臺都當作一個舞臺,失去了隨著舞臺的不同燈光和臺下觀眾不同的目光,即興調動的現場音樂。
  • 楊思卓:《一步之遙》影評,教你如何看懂電影
    而多數人評價,和讓子彈飛相比,差了十個非常勿擾,甚至有人評價它為年度最爛片。 我的看法是,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差,姜文還是姜文。首先問一句,說沒看懂就是觀眾沒有料的人,你真的看懂了嗎?如果你說不出好在哪裡,其實也是不懂裝懂。 思卓以為,觀眾沒看明白,絕對是姜文沒說明白,這道理就像多數學生沒學明白,就是老師沒講明白一樣。
  • 系安全繩撿垃圾 長江邊上有群「走鋼索的人」
    △繫著安全繩下堡坎撿垃圾 受訪者供圖慢新聞消息,腰上系一根安全繩,40來歲的錢光洪就像一個走鋼索的人一樣,小心翼翼地在坡度70度的九濱路上行走著。安全繩的另一頭牢牢地栓在岸邊的欄杆上,再由三名工人緊緊拽住繩索,這裡的坡度平均70度左右,離江面有10多米高。只見錢光洪將身子緊貼著坡面,壓低腰身挪動著腳步。遇到有垃圾的地方,便斜著身子用手撿起綠化帶中的垃圾、枯枝和危石,將它們放進提著的袋子裡,再小心地挪向另一個地方。在坡頂的同伴一刻也不敢鬆懈,緊緊地拉著安全繩,隨著坡下的人慢慢移動。
  • 走鋼索的《花樣男團》不走尋常路
    【導語】在眾多真人秀中,《花樣男團》很像一個走鋼索的人,在喜劇和真人秀之間
  • 走鋼索的人——致敬疫情前線的白衣天使
    駕駛的體驗,如同走鋼索的人;平靜而心細,不要在風中顫抖;方向盤的前方,承載著多少美好。遵循尺度的規章,遊戲今天的美好;夕陽醉了-南海旅遊島享受親朋的溫暖,憧憬明天的福報;不要大愛的空城,只要小家的歡笑。
  • 人一生有三錯,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你敗在了第幾步?
    《左傳》中有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就是說人不是聖賢,不能避免自己不犯錯。聖賢是生而知之的人,這樣的人百裡挑一,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都是普通人,不能避免不犯錯。再說了,就算是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
  • 母親,走鋼索的人
    母親節,我忽然意識到,這個節日也與我有關。我看著她的背影,忽然感到害怕: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誰來告訴我這些問題的答案?大人們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問一些無知的問題:你想不想要有個弟弟或妹妹?我說,如果你們想生,就生;而不是問我想不想。我的答案就是,不要。於是他們會說,獨生子女啊,就是自私。動機恰恰相反。正因我知道自己的出生,為父母帶來了「不公」,讓我充滿自責。
  • 《一步之遙》
    張叔平、柳青他們都很了解上海,完全可以原樣複製一個,但我不要「客觀」,也不想讓歷史「真實再現」,我更喜歡「冒險家」的樂園,上海二十年代集中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奇人奇事,需要一個世界性的大舞臺來展現。  問:你想像過冒險的後果和代價麼?  答:要麼成,要麼出點兒事兒,冒險的樂趣就在這兒。
  • 科幻大片《前哨基地》之成與敗
    《前哨基地》之成與敗《前哨基地》本片主要講述了外星人入侵地球,通過電磁波輻射控制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但不巧的是由於月球的存在,遮擋了部分電磁波輻射,給地球上留下了最後一塊生命區,而人類將依靠這最後的基地發起反擊。而這塊基地正好在俄羅斯某地,由戰鬥民族擔起拯救地球的任務。
  • 《一步之遙》口碑兩極化 會影響票房嗎?
    12月19日23時,騰訊娛樂記者來到某位於中關村的某主流影院,再次觀看《一步之遙》。雖然是周五,但因為時間較晚,上座率僅有3成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放映中,陸續有觀眾退場。特別是當影片演到葛優、文章(微博)、法國人大談「歷史的柱子」的段落時,有幾批觀眾先後離去。當影片結束,燈光亮起時,大廳中只留下20到30人。「帥!」一個女觀眾大聲說,但她馬上又說,「剛睡了一覺」。
  • 【看不懂的點進來】楊思卓:《一步之遙》影評,教你如何看懂電影
    最近上映的一步之遙,看了後就一個字:暈。好多人半場就睡了,楊老師能不能解讀一下這部電影。——答疑解惑,相約思卓私房課。這一步之遙上映之後少數人評價說好到爆,如果你看不懂,是你觀眾沒有料。而多數人評價,和讓子彈飛相比,差了十個非常勿擾,甚至有人評價它為年度最爛片。我的看法是,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差,姜文還是姜文。首先問一句,說沒看懂就是觀眾沒有料的人,你真的看懂了嗎?
  • 《雲中行走》走鋼索的人
    男主是德國人,愛好走鋼索。兒時就已經很喜歡了,屢次失敗都重新挑戰。最後,完成的很出色。男主收穫了很多粉絲。一天他想去美國挑戰。女朋友和兄弟們都很支持他。很開心的為他打包行李。嶽父對他講:不用害怕,我會交給你一些小技巧。你會輕而易舉的完成這次挑戰。男主很生氣。
  • 《一步之遙》一二線城市長線放映 「馬走日回上海」 姜文:《一步之遙》是我最好的電影
    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對於票房不如預期,馬珂表示拍電影有賠有賺太正常,自己很驕傲「冒險」拍了這樣一部值得留下的電影。  經過一周上映,《一步之遙》票房表現出現分化,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上座堅挺逆襲,有望實現長線放映。
  • 《一步之遙》全解讀:一場失敗的後現代影像狂歡
    選出的花國總統完顏英愛上姜文,向姜文索婚,姜文卻不願給出承諾,不想完顏英在吸毒之後死於車禍,馬走日成為被通緝的罪犯,四處躲藏,無奈之下求救於武六。項飛田和武七醜事敗露,欲置馬走日於死地,用文明戲設下圈套,把馬走日緝拿。他們逼迫馬走日一起拍攝電影,欺騙大眾,馬走日不願辱沒完顏英的名聲,不肯就範。武六深愛著馬走日,向他父親吳大帥求助。母親出面阻攔。兩人出逃,被家人追殺。
  • 簡直是《一步之遙》!
    三種可能:第一、男一男二分別叫馬走日,項飛田,懂點象棋的都知道,同樣一次行棋,馬比相少走一步,類比劇種兩人同樣操辦一件事,最後兩人下場確實天壤之別,一步卻也是之遙。好,如果一個電影大家看完後都在聊其他,劇透也沒事,那說明大家都沒「看懂」,看懂不就是比如講了個什麼事,兇手是誰,最後愛了誰等等,聽懂了看過人講的故事那還有意思?正如開篇TO BE OR NOT TO BE莎翁經典開場,就像解讀作品一樣,每個人的哈姆雷特每個人的一步之遙,我倒是覺得看懂看不懂沒必要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