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首次「練兵」

2020-12-27 浙江在線

2020-10-14 20:2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秦正長 通訊員 姜曉明 黃佳辰

金秋十月,背負科技興農鴻鵠之志的碧桂園農業控股,正式向外界展示公司發展的階段性重大成果。11日,碧桂園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在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 

現場共有44臺/件農機設備集中亮相,向人們展示了水稻收割、接運糧環節的無人化農機協同作業,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以及無人化旱田滅茬、翻、耙、起壟、播種、噴藥等 20多項農機作業,過程涵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從春到秋的全周期作業。此次演示會集中展示了項目近一年來取得的最新成果,標誌著碧桂園農業在無人化農場領域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就。 

去年10月由北大荒和碧桂園兩大實力龍頭企業牽頭,並聯合數十家國內外農機製造企業共同參與打造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從現代化農場應用場景實際需求出發,重點突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協同、多機聯動、自動避障、集群調度、遠程控制、智能決策等關鍵環節,建設一個前所未有、技術領先的無人化試驗示範農場。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碧桂園農業建設無人農場的目標,是希望從現代化農場應用場景出發,系統整合先進智慧農業科技、智能農機裝備,構建一套覆蓋主要農作物耕種管收全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高效協同的無人化生產系統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插上高科技翅膀,搶佔未來農業科技制高點,並將無人化農場先進技術和經驗帶向全國乃至世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在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引入先進技術模式發展無人化農場,為中國農業插上高科技翅膀 

在七星農場無人化農場項目的田地裡,來自不同廠家的拖拉機正在進行泡田打漿築埂等作業,這些拖拉機能夠實現無人駕駛,包括自動走直線,農具自動落下、抬起,到了地頭自動轉彎、轉向、調頭,每一個無人化操作環節都越來越精準有序、平穩順暢。 

據透露,這個項目建成後總面積將超過1萬畝,位居全世界同類農場規模之首。這裡還將建設一個超級「終端大腦」來管控這些農機,真正實現自動化集約化管控。更有價值的是,項目取得的成果還將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推廣應用,助推中國農業科技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

無人農場作為全球農業發展的一種全新模式,正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科學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使用,美國、英國、以色列、荷蘭、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爭相推動無人大田農場、無人豬場、無人漁場項目。在國內,山東、福建、北京等地也相繼開始了無人大田農場、無人豬場的探索。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提出,隨著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農業走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加快布局「無人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將成為佔據全球農業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據建三江演示現場專家介紹,作為農業產業中的全新賽道,無人農場仍處於摸索階段,國內一些項目通常是相關廠商、政府農技推广部門、科研院所牽頭試驗、示範和推廣,往往僅涉及單一場景、單一作物或部分環節,缺乏全系統整合和規模化實際應用。放眼海外,農機領域一些龍頭企業則重點聚焦農機的自動化、大型化、一機多能等方向,成本高昂,也還沒有實現商業化。 

因此,無人農場想要大力推廣遍地開花,仍有待資本與技術的聯合突圍。2020 年初,碧桂園農業依託碧桂園集團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強強聯合,重點突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協同、多機聯動、自動避障、集群調度、遠程控制、智能決策等關鍵環節,在建三江建設大型無人駕駛作業試驗示範農場,最終構建主要農作物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 

碧桂園和北大荒兩大巨頭合力推動,使得項目能夠依據現代化大農場的實際需求來牽引整合、增強協同、改進提升、過程驗證、加速落地,系統集成整合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裝備等領域前沿技術,真正實現大規模農業生產全作業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和高效協同。 

國家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巡視員許增泰表示:「北大荒、碧桂園雙方合作共同組織實施無人化農場項目,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一種範式。雙方的合作對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推動農機智能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無人化農場有效落實「藏糧於技」,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在有關專家看來,無人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引用和推廣意義重大。目前,中國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80 後」不想種地,「90 後」不懂種地,「00 後」不問種地,農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農村勞動力適齡人口數量將繼續下降,未來誰來種地,這是鄉村振興中急需破解的問題。 

為了解決未來農業勞動力不足的這一痛點,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計劃用 3 年時間實現耕種管收全過程的少人化和無人化,用高效的科技手段減少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為解決農村人口老齡化、農業勞動力短缺問題尋找突破口。

更為重要的是,用先進技術實現中國傳統農業作業方式的更新迭代,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力,是保障13億中國人「飯碗」的根本問題。 

碧桂園大力建設和推廣無人化農場技術,完全契合國家農業產業發展方向,真正有效落實了「藏糧於技」。楊國強建議:以企業為主體,試點打造規模化無人農場,提高農業生產力,「依託國內外重點農業企業智能化領域系統集成優勢,在國內外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規模化、有重大影響力的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和無人農場。」

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

要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根本轉變,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應用以及雄厚資本的積極推動落實。目前,隨著北鬥衛星導航定位、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人工智慧、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和在農業領域的推廣應用,發展大型無人化農業有了更為堅實的科技支撐,以無人化農場為代表的先進生產方式和新型農業模式,必將引發農業生產關係的深刻變革,進而大大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務實深耕現代農業、科技農業,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顯著國情,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的耕地面積呈持續性減少趨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6畝/人,比世界人均耕地面積2.89畝/人少了1.43畝/人。不僅如此,我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也偏低。

未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將不斷提升。在此趨勢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積,滿足不斷增長的剛性需求,將是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突出矛盾,為此,大力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科技農業,將是唯一出路。 

基於此,碧桂園在多元業務方向的選擇上,將現代農業確立為集團發展三大主業之一,並為此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資源。早在2018年,碧桂園集團便揭牌成立了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布局現代農業。 

創立兩年多,碧桂園農業控股低調且務實。今年3月,該集團宣布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碧桂園表示,此次合作將依託碧桂園在資金及市場資源上的優勢,以及華大農業在前沿技術上的領先成果,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與農業龍頭企業北大荒和華大農業的合作,均顯示碧桂園以實際行動投身現代農業產業,並非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而這在很大層面上體現了集團創始人楊國強積極響應國家實施鄉村振興偉大號召的社會責任和企業家情懷。楊國強公開表示:「42年前我種田,42年後我還是回去種田」,希望未來用更多精力為國家做一些事。 

碧桂園農業的目標是要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商,採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以土地、技術、設備、生產加工和渠道銷售等一站式方式,布局農業全產業鏈,包括前端研發、中端生產組織和以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

碧桂園發展農業的優勢在於其自身體量大,積累的各類資源足夠豐富,各個業務板塊之間能夠起到相互協同和支持的作用。但碧桂園並非傳統的農業類公司,與龍頭農業企業進行合作,是碧桂園發展現代農業最快捷有效的方式。 

近一年來,碧桂園農業與中國農科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等權威機構,華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溝通合作,在農業設備、農產品安全、農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尋找合作夥伴。 

在有心又有力的前提下,碧桂園的現代農業業務穩步推進,除了邁出打造無人化農場這重要一步外,該公司還在武漢建立「中國種穀」,推進中國種業發展,並攜手湖南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實現糧食安全。

中國農業現代化升級,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碧桂園以高度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助力中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體現了這家世界500強企業及其創始人對中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前景的深刻思考與擔當。


1602678171000

相關焦點

  • 科技興農,碧桂園農業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展示最新成果
    金秋十月,背負科技興農鴻鵠之志的碧桂園農業控股,正式向外界展示公司發展的階段性重大成果。11日,碧桂園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在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此次演示會集中展示了項目近一年來取得的最新成果,標誌著碧桂園農業在無人化農場領域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就。
  • 沒有先天優勢的荷蘭,如何躋身全球農業強國,一招值得中國借鑑!
    沒有先天優勢的荷蘭,如何躋身全球農業強國,一招值得中國借鑑!荷蘭原本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小國,因為國土面積小,曾一度被認為不適合發展農業,除非「將所有資源投入其中」,但這樣的荷蘭卻通過研究數字農業,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國,還被冠以「彈丸小國,養活世界」的評語。
  • 收購華大農業、推進智慧無人農場 碧桂園高科技農業提速
    碧桂園農業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收購的華大農業將會融入碧桂園農業的研發服務平臺,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而2020年,碧桂園農業將加快黑龍江建三江智慧無人農場等項目的建設。
  • 極飛無人化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保駕護航
    聯合國研究報告甚至發出警告,全球迎來了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連年豐收。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277億斤,人均糧食佔有量474公斤,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安全線。雖然今年遭受新冠疫情等特殊情況衝擊,我國糧食生產仍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用智慧化、無人化科技賦能全球第一產業
    極飛科技新一輪融資的投資方創新工場,其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博士談及極飛時曾表示,「極飛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從一款無人機產品成功切入了農業領域,顛覆性地推動了農業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大幅加快了農業數位化的進程,可以說是全球頂尖的AI+農業的創新企業。」
  • 200畝,500畝,1000畝,甚至上萬畝,農場多大地才適合?
    家庭農場現狀 查詢各種相關文件發現,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適度規模」,但針對怎樣才算是「適度規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指標。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家庭農場約87.7萬個,經營耕地面積1.76億畝,平均經營規模200.2畝。
  • 江蘇推廣小麥優質豐產 「無人化」栽培技術
    科技日報訊 (記者過國忠 實習生常森)記者從揚州大學獲悉,由揚州大學、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濰柴集團等聯合研製的小麥優質豐產「無人化」栽培技術,日前在江蘇大中農場1000畝連片試驗示範攻關方開始推廣。11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對記者說:「我們研製的小麥耕種管整體智能機組,可通過自動規劃作業軌跡,在秸稈還田、精細耕整、精準播種、一次性施肥、自動轉彎掉頭、精確接行續行等方面取得創新突破,率先實現了水稻秸稈全量還田與小麥種植田間作業『無人化』,為未來小麥『怎麼種、靠誰種』,提供顛覆性技術支撐。」
  • 深耕築基口碑至上長期主義,碧桂園2021年這樣開篇
    幾天前,碧桂園剛剛發布的公告,2020年集團及聯營合營企業銷售業績再創新高,累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達5706.6億元,同比增長3.34%。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碧桂園全口徑銷售額繼續穩居行業第一。作為世界500強榜單上的地產行業領軍者,碧桂園繼續顯示了強大的實力與韌性。保持謙卑與敬畏,一百年一百年地做下去一直以來,碧桂園與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同頻共進,如今已邁入第29個年頭。
  • 石家莊家庭農場180畝地一年淨賺20萬
    今年初,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農場的概念,《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條例》也將於11月1日實施。如今,在石家莊經過註冊的家庭農場共有5家,全部在趙縣。昨日,記者見到了石家莊首批農場主之一李素敏,他的創業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了土地生金的希望,讓大家認識到種地真的能發家致富。
  • 有人機「無人化」正席捲全球
    2010年3月,波音公司正式得到美空軍價值6970萬美元的第一階段研製生產合同,負責把6架退役多年、嚴重老化的F-16戰鬥機改裝為無人駕駛靶機。2013年,美國空軍對由退役的F-16戰機改裝而來的QF-16無人靶機成功進行了首次無人駕駛試飛。2014年,QF-16開始正式交付。
  • 天貓雙11全球藥妝店、免稅店、農場酒莊都來了
    今年天貓雙11,許久不見中國遊客的全球海外商家,都紛紛趕來了! 10月21日,天貓雙11預售首日,天貓國際同步開啟「雲出境購物季」,讓中國消費者不出國門,雲逛全球免稅店、藥妝店、百貨商場、海外超市、農場酒莊,享受全球大牌5折起、10億贈品買就送、最快72小時到貨的購物服務。
  • 千尋位置發布全球首個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加速北鬥產業化進程
    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期間,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發布全球首個「時空智能作業系統」,代號為「崑崙鏡」,為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構築時空智能「新基建」底座。千尋位置「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是首個支持城市級大規模時空感知、計算和協同的作業系統,能在廣域、統一的時空基準之上,提供高精準的實時定位、高清晰的動態地圖和高準確的時間同步能力,是城市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新基礎設施。
  • 天貓國際:承包上百個海外農場、牧場、酒莊全球產業帶商品
    以今年雙11為例,天貓國際開啟了最大規模的"雲出境購物節",承包了100多個海外農場、牧場、酒莊的全球產業帶商品。1000噸烏拉圭牛奶、260萬瓶法國名莊葡萄酒、2000畝乳膠林製品、2噸馬來西亞燕窩、160萬升杜拜駱駝奶等以"承包價"惠及消費者。
  • 來五星碧桂園假日半島酒店,體驗萬畝田舍之旅!
    碧桂園假日半島酒店坐落於廣州城郊坐擁萬畝原生態天然湖泊和原生態叢林完美詮釋人居與自然的和諧不必四處尋找風景不出廣州即可體驗田捨生活遠離城市喧譁,洗盡鉛華,放鬆心情清新美景最適合放空度假快帶上家人來玩耍吧
  • 十年芳華,碧桂園與浙江共美好
    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碧桂園緊跟城鎮化步伐,堅持對一至六線城市均衡布局,快速布局全省11地市,擁有項目約200個,成為外來房企中的佼佼者。 十年芳華,碧桂園與浙江共美好。 碧桂園與浙江的10年 2010年,碧桂園首次踏入浙江市場,多數人給其的標籤還是「粵系大鱷」,或者「郊區大盤」。
  • 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PingCAP」完成D輪2.7億美元融資...
    極飛CEO彭斌表示,公司當前的目標是構建無人化的農業生態系統,以更高效的生產方式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老齡化的問題。此次融資後,極飛將加強研發、製造優勢,提升渠道服務能力,加速建設數字農業基礎設施,開發更多智能農業裝備,搭建極飛「無人化農場」。極飛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農業科技領域,並且圍繞「無人化農場」成功拓展出產品矩陣的科技公司。
  • 1000餘畝地塊「待嫁」!湘陰列入湘江新區新片區首次土地招商……
    湘陰融媒訊(記者 蘇揚 郭雨滴)12月15日,我縣舉行2020年重點區域土地開發招商推介會,現場向40多家企業推介我縣6宗1000餘畝優質地塊,這也是我縣被列入湘江新區新片區後的首次土地招商推介。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青松,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林恆求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