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電影沒有交代的幾個結局

2020-11-16 騰訊網

正文:

近段時間電影《八佰》在院線上映,網上也關於掀起了這部電影討論的熱潮。很多人看完電影後不知會不會跟我一樣有很多的疑慮?為什麼這個四行倉庫會出名?為什麼電影裡租界的人們那麼多人看熱鬧而不去報效祖國?為什麼他們最後會撤退?謝晉元後來怎麼樣了?後來那四百戰士怎麼樣了?......等等。

在這裡首先要說的是,我們不是在批判電影。因為很多看過相關故事資料的人可能會說,這部電影不尊重歷史事實。其實不用糾結,商業電影畢竟不是紀錄片,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這裡為了更好的過審,為了更好的故事陳述,為了更好的觀影效果,做藝術處理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不是槓精,沒有必要去計較電影劇情和歷史真實之間的符不符合這些小問題。但這些問題,我們在看完電影《八佰》之後,可以一起來聊聊關於電影《八佰》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先說說四行倉庫。四行倉庫這個蘇州河邊的一棟建築之所以會這麼出名,到現在還被人搬上大熒幕,是跟當時的大環境有關,為了引起國際上注意這些我就不細說了,電影裡都有交代。重點講講後面的,四行倉庫這麼著名,跟後來的國府大規模造英雄有關,報紙電臺輪番宣傳,希望通過這事鼓舞抗戰決心,這個事件的規格就越來越高。就這個事的本身而言,在當時抗戰時期,其實比這慘烈的事比比皆是。之所以他們最後成了英雄,主要是因為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孤軍奮戰」。這種精神不管在什麼年代都是會被空前認可的。

在電影裡,租界的燈紅酒綠的生活與河對岸倉庫發生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和視覺衝擊。這一點可能很多人就問了。那麼多人在隔岸觀火,難道就不住地組織起來去戰鬥?

其實在電影裡謝晉元有交代,之所以抱著必死的決心跟日軍死磕,是為了喚醒對岸的幾百萬甚至中國四萬萬民眾的抗戰決心。「民族主義精神」,在抗戰初期,其實還沒完全形成。除了一些士大夫和少數知識分子讀書讀的多的有這種民族精神,不願做亡國奴之外,老百姓當時是沒有這種意識的。古往今來,對老百姓而言,打仗打來打去最後,只是換了個皇帝而已,誰來做皇帝無所謂,日子還是得照過。所以,才會出現電影裡那一幕,軍人負責打仗,老百姓還是為自己的日子在忙碌著。只有極少數有文化的青年民族主義開始覺醒,這個時候也才是覺醒而已,像電影裡的送國旗的姑娘,像賭場管事小刀這樣的代表。直到抗戰中後期,日本人在中華大地上的種種殘暴,上海淪陷後,後面是南京,還發生了大屠殺。這時老百姓看日本人是「外族」,民族主義精神集中爆發,民心就是抗戰到底。這你可能就知道了為什麼開始蔣在東北讓漢卿不抵抗,到後來不得不抵抗,那是沒辦法。因為到了中後期,老百姓看誰不抗戰誰就失去合法性了。

四行倉庫保衛戰當時確實打的也比較慘烈,打了四天四夜,但別看電影裡人仰馬翻的,像是死了無數人似的,那是電影渲染效果,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呢?謝晉元報告給孫元良說是打死日軍150到200人,這是孫元良說的。孫元良是誰呢?就是電影裡88師的師長。當然也可能也是孫元良自己編的,孫元良這人可能有點信不得,電影裡有個橋段,外國記者問倉庫裡有多少人?一個小士兵說420人,謝晉元說800人。這個800的數字就是孫元良報告給上面的,其實就是420人嘛,孫還說這800人全是特種部隊,實際全是一些雜牌軍跟新兵蛋子,甚至還有很多是小孩。日軍自己說是傷了40個,死了1個。不過據謝晉元手下的一名營長楊瑞符的回憶錄記載,打死日軍20多人。這個應該還是比較可信的,畢竟這位營長當時是在現場的。

電影裡有個情節是抓了幾個日軍俘虜給新兵蛋子練膽量。這個純粹是虛構的,因為在1937年抗戰前期時期,是日軍的單兵作戰素質的巔峰。那個時候你想抓一個日軍俘虜比幹掉二十個日軍還難。他寧願飲彈自盡也絕不投降做俘虜的,所以經常在電影電視裡看到日軍來不來就搞個切腹自盡。

電影結尾有點草草收尾的意思,謝晉元過橋中彈,後面也沒交代怎麼了,那四百戰士後來到了租界被英軍繳了械後,後來怎麼樣了也沒交代,當然可能處於過審的問題省略了。四百英雄壯士後面在英租界一直被關押著,被關了整整四年時間。直到1941年日本跟美國開戰,日本跟英國人也鬧翻了,租界被日本人給佔了,這四百人被送到各地做苦力,一直幹到1946年日本投降,這些人才陸續回到上海,中間已經死傷無數。

謝團長最後也沒有死,在英租界被關的幾年裡,他還寫了回憶錄。後來汪精衛成立新南京政府,想拉攏謝晉元這樣的英雄,被謝給拒絕了,畢竟謝是跟日本人拼過刺刀的人,怎麼可能去給日本人賣命?汪的「76」號買通了幾個士兵把謝晉元給殺害了。當時謝晉元死的時候,上海已經淪陷,還有25萬上街給謝英雄送行。

最後說一個關鍵點,當時淞滬會戰中國投入了70個師7個旅近70萬人,被日本9個師團1個旅近30萬人幹的是慘不忍睹、潰不成軍。而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打日本簡直是打人打小孩似的,一個美國大兵可以換5個日本兵。而十多年後,在鴨綠江邊上,還是中國這波人卻攆著美帝跑?是不是有點我們小時候玩的那「棒打虎,虎吃人,人吃雞,雞吃蟲,蟲鑽棒」遊戲似的?難道一物降一物?

問題出現在哪?其實也不複雜,這十多年裝備和實力懸殊其實都沒啥大的變化,唯一變化的組織能力。這個不難理解吧?你覺得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八佰》電影沒有交代的幾個結局,後來是怎麼樣的?
    正文:近段時間電影《八佰》在院線上映,網上也關於掀起了這部電影討論的熱潮。很多人看完電影後不知會不會跟我一樣有很多的疑慮?為什麼這個四行倉庫會出名?為什麼電影裡租界的人們那麼多人看熱鬧而不去報效祖國?為什麼他們最後會撤退?謝晉元後來怎麼樣了?
  • 《八佰》後續的劇情,電影根本沒有講完,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八佰》這部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看?
    但是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爭議卻越來越大,拋開這部電影是否美化當年的國民政府抗日這種話題不說,《八佰》作為一部電影到底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支持的人說這部電影拍得讓人熱血沸騰,尤其是幾段自我犧牲的片段,比如陳樹生等幾個戰士捆著手榴彈和鬼子同歸於盡這些場面,非常悲壯;反對的人說這部電影胡亂煽情,明明是重口味玄幻電影,一點也不尊重歷史事實,製造了太多沒有事實依據,也缺乏邏輯的段子,把悲劇背景變成了歷史喜劇。
  • 八佰電影中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背後的真實故事感人
    八佰電影中人物結局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如何評價《八佰》這部電影?
    看得出,管虎其實一直很喜歡趙子龍,在其他電影裡也有表現。不過在《八佰》裡,趙子龍這一段可以接受,但不用反覆出現。總體來說,《八佰》這部電影從純粹的業務表現上來說,我個人覺得是合格的。當然,我覺得離「優秀」還有那麼點距離,可惜。現在來說說產生「距離」的原因,也就是我個人覺得的不足之處。
  • 電影中沒有呈現的結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噓
    取消上海電影節首映、撤出暑期檔、重新定檔8月21日,《八佰》顛簸了近463天。要想評價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為這部電影早就陷入到了爭議漩渦之中,似乎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會引來諸多謾罵。今天,小悅閱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真實的「八佰」。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嗎?
    《八佰》 在電影市場低迷的2020年,《八佰》成了「救市」之作。 8月14日《八佰》進行了全國首輪點映。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當天,《八佰》在全國僅放映了7029場,當日排片佔比為3.6%;但卻最終斬獲了1438萬元的單日票房——其上座率幾乎是同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4倍。
  • 《八佰》的真實結局,其實比電影裡還悲慘
    《八佰》這部電影,我看了有些時日了。其實,我是觀影之後喜歡寫點影評的人,這次卻遲遲沒有寫,的確有一點不好下筆的感覺。因為疫情的原因,電影院已經好久沒有去光顧了。前不久,參加一場直播課程,聽一位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八佰》這部電影。這位老師是一位資深電視製片人,對《八佰》評價很高,說是國產電影裡堪稱經典的一部影片。奔著這個口碑,我帶妻兒一起走進了影院。
  • 《八佰》的真實結局,告訴我們跟對領導多麼重要!
    昨天晚上,終於去萬達影城看了這部《八佰》,每個人物都刻畫地鮮明生動,戰爭也描寫地很激烈,一條河兩岸,一邊是殘酷的戰爭,一邊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整部電影也觸及了不同人物的內心,引人感慨。但看到結局卻讓人有些意外,只演到部隊撤退到了英租界裡就戛然而止,我覺得似乎故事沒有交代完。
  •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 八佰真實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電影《八佰》為什麼只拍了一半,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電影《八佰》為什麼只拍了一半,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電影《八佰》中的壯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團長謝晉元,黃埔軍校畢業,本是八十八師二六二旅的參謀主任,後來到五二四團當了副團長,團長犧牲後接任團長,奉命堅守在第88師原師部所在地四行倉庫,掩護主力撤退。
  • 電影《八佰》中的勇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
  • 電影《八佰》的前世今生,沒有呈現的結局更加悲壯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中所沒有呈現、也無法呈現的後續——在真實的歷史中,撤兵後,團長謝晉元和倖存將士又經歷了什麼?>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1.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衝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 電影八佰刪了多少分鐘什麼內容 結局羊拐和老鐵去哪裡了劇情解析
    《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只是後來沒有剪到正片裡
  • 《八佰》是一部膚淺的電影
    《八佰》此前曾引起輿論喧囂,原因在於它是以國民黨軍隊堅守上海四行倉庫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拍攝,激起了「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誰發揮更大作用」的爭論。爭論過後,《八佰》上映,說明有關機構認可了這部電影的歷史敘事。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
  • 《八佰》被刪13分鐘,黃志忠被俘虜,敢死隊的結局都沒了
    八佰》上映後,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好評,但同時也有很多觀眾對於電影當中出現的劇情脫節和結構散亂問題提出了質疑。據傳電影《八佰》為了過審,對劇情進行了13分鐘的刪減。《八佰》原剪輯片長應該為160分鐘,但在公映的版本中實際只有147分鐘。在這被剪掉的13分鐘裡面,有哪一些細節被去掉了呢,讓我們一塊來捋一捋。
  • 末路英雄,電影不忍說出的結局,《八佰》背後的故事
    《八佰》這部電影我已經等了很久,從聽到有人拍了這樣一部電影,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導演是誰,但因為那時的舊事,一直非常期待。上映一波三折,但那些英雄不該被世人遺忘。電影《八佰》海報朋友是給我打了預防針的,說因為被剪的厲害,可能不會有想像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