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的真實結局,其實比電影裡還悲慘

2020-09-11 清風曉文苑

《八佰》這部電影,我看了有些時日了。其實,我是觀影之後喜歡寫點影評的人,這次卻遲遲沒有寫,的確有一點不好下筆的感覺。

如果我不知道這一段歷史,或許我會絲毫不帶猶豫地去大書特書影片裡所表達的人物光環,故事裡最高潮的激動與感動。

因為疫情的原因,電影院已經好久沒有去光顧了。前不久,參加一場直播課程,聽一位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八佰》這部電影。這位老師是一位資深電視製片人,對《八佰》評價很高,說是國產電影裡堪稱經典的一部影片。

奔著這個口碑,我帶妻兒一起走進了影院。

影片一開始是以逃兵為主要素材而展開的,通過這些收攏過來的逃兵,一步步演繹抗日英雄的崇高形象,又是通過一條蘇州河來劃分南北兩界,演繹著天堂與地獄的巨大區別。

應該說這部電影,導演是花了一定功夫的,從製作上也可以用精良來形容。

但我最不爽的地方,是片尾部分。歷史上的撤退,是沒有什麼傷亡的,而是撤退之後這些勇士們有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這些內容卻在影片裡沒有表達,反而篡改了這段歷史。

篡改了就篡改了吧,但這撤退,卻是顯得特不專業,特不匹配這些將士的軍事素養。

面對日軍的火力封鎖,國軍將士僅以血肉之軀就那樣橫穿而過,這樣的撤退,同送死有何區別?假如現實情況真的如此,還不如死守四行倉庫,與敵軍作生死抗爭,即便是死,也要拉幾個日本人來墊背吧。

電影裡這樣的情節實在令人無法接受,尤其是撤退的行動,難道不能更為專業一點嗎?

只能說這最後一段,成功地將謝晉元等將士的軍事素養貶得一無是處。

我記得影片中,有一段日軍在向四行倉庫發起衝鋒的場景,當時的日軍個個手持盾牌,交替掩護,有序進攻,體現了非常高的戰術素養。

真不知道在最後撤退環節,導演的安排,令人怎麼都覺得我方將士非常無能,且很無腦。哪怕找一些門板來也可以抵擋下敵人亂飛的子彈,沒有,導演的目的,就是讓這些人去死,去作無謂的犧牲。

好在整部影片,絕大部分還是較好地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

真實的《八佰》,後來的撤退是沒有傷亡的。這些將士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向英租界撤退,也得到了日軍的許可。

只是日軍在得知四行倉庫不滿800人就造成他們200多人的陣亡,感覺面上無光。日本人的心眼很小,咽不下這口氣,遂無恥要求英方:當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否則,這支部隊退到哪裡,日本皇軍將追擊到哪裡……

租界當局屈服了,當謝晉元率部隊撤退到英租界之後,槍械被全部解除,同時,他們都被送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

隔離區是租借當局用來收容難民的地方,到處是垃圾堆、汙水溝,高高低低,環境非常惡劣。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孤軍營」生活。

雖然被隔離,但在謝晉元的帶領下,他們創立了學校,學習文化知識,並每天堅持體育鍛鍊,並始終保持著部隊的作風與傳統。

1938年8月,為了紀念「八一三」淞滬會戰一周年,四行孤軍決定舉行一次升旗儀式,但就因為這一次升旗儀式,被租界100多名白俄軍人圍攻,面對暴行,四行孤軍奮起還擊。這次的租界暴行造成四行孤軍二百多人被打傷,4人犧牲。

事後租界當局把四行孤軍排長以上軍官關押到上海中央銀行,大家忍無可忍,以絕食抗爭,3天後租界被迫放人。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謝晉元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將會關押多久,但他們始終對未來充滿期望,儘管外邊傳來南京失守,蔣介石跑到重慶等不好的消息,也沒有喪失對未來的憧憬,他們每天唱誦國歌,並熱切期盼有一天能夠回歸戰場,大殺四方。

遺憾的是,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按例率官兵早操,被4名汪偽76號特務收買的兵痞當場刺死,年僅37歲。團副上官志標見狀上前捉拿兇手時,亦被刺成重傷。謝晉元之死震驚了上海各界人士,大家個個自發前往弔唁,一時竟達25萬人之多。

謝團長死後至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襲珍珠港,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軍乘機佔領了公共租界,四行孤軍營被日軍接管,這些官兵隨之便被押送到寶山月浦機場,後轉「龍華遊民習藝所」做苦工,後又轉到南京老虎橋第一監獄。

即便是在監獄,但四行孤軍的官兵們仍然團結在一起,每天堅持操練,日軍對些既怕又恨,便強迫他們做苦力,並用盡一切手段折磨他們。

有一個叫鄧貴清的湖北籍士兵,是個非常有個性的漢子,在面對他們的羞辱折磨時,心裡痛恨異常,乘敵不備,順手抄起身邊的扁擔,一揮手就打斷了一日軍的手臂。日軍也許自知理虧,沒有當場報復,但在後來鄧貴清被派到鼓樓做苦力時,在一座橋上被日本兵用槍託活活打死。

後來,日軍為了瓦解孤軍,對他們實施分散看管,把大家分別派往多個不同地域做苦力。

直到1946年,名揚天下的「八百壯士」才從各地回到上海,只不過回來的人卻只有100餘人了。回歸後的他們,請回謝晉元老團長的遺孀,並在老團長的陵墓四周搭棚子住了下來。

三年內戰開始後,「八百壯士」的倖存者們,不願中國人打中國人,有的當了車夫,有的當了警察,有的選擇去做了苦力。

這才是真實版的《八佰》結局!

勇士們的結局很悲慘,被關押日子很憋屈,生不如死,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或許正因如此,導演在結尾處才會作出如此安排。若果真如此,倒也能理解了導演的一番心意了。

只是希望,多一點專業性!那樣的犧牲,不值得。倒不如在最後同敵人來一場同歸於盡,更有感染力。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

《八佰》將士,了不得!

作者:清風曉

相關焦點

  •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結局悲慘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八佰》這部影片吧!《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
  • 八佰電影中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背後的真實故事感人
    八佰電影中人物結局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是什麼 八百壯士原型故事揭秘
    八佰原型結局電影《八佰》受到了很多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部影片真實的還原了一段歷史故事,讓大家感受到了戰爭的慘烈與殘酷。《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更是慘烈,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 電影《八佰》,展現了一場真實的戰爭
    電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根據貓眼數據,《八佰》是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是以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截止至8月29號,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億。回到電影本身,聊聊它作為電影的好與壞。電影《八佰》在質量上來說,應該可以排在國內的抗日戰爭題材影視劇中的前列。首先是在電影鏡頭的調度上,《八佰》的鏡頭和畫面都是有過設計的。
  • 《八佰》後續的劇情,電影根本沒有講完,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電影《八佰》為什麼只拍了一半,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電影《八佰》為什麼只拍了一半,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電影中沒有呈現的結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噓
    取消上海電影節首映、撤出暑期檔、重新定檔8月21日,《八佰》顛簸了近463天。要想評價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為這部電影早就陷入到了爭議漩渦之中,似乎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會引來諸多謾罵。今天,小悅閱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真實的「八佰」。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如果所有的國軍都能像《八佰》中的勇士那樣,也不可能會造成南京淪陷後的歷史上最慘局面,也不可能導致大半個中國的淪陷,也不可能出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當然電影只演繹到八百勇士撒出四行倉庫也就結束了,但壯士們的後述真實歷史更為悲慘。他們一撤進租界便被繳械,四行倉庫保衛戰指揮官謝晉元後來被暗殺。
  • 電影裡沒拍,《八佰》壯士的悲慘結局
    這兩天,看了熱門電影《八佰》的點映。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今年第一檔的國產電影。電影說的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的一個加強營,孤軍死守上海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電影裡,國軍表現英勇,以必死之決心,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但最後還是聽從上級命令,撤退了。
  • 《八佰》結局爛尾?被導演隱藏的真相,八百戰士真的撤退成功了?
    電影《八佰》的最終結局一直備受期待。結局是什麼?誰在最終的結局之中倖存下來?這次戰役獲勝了嗎?」《八佰》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結局早已註定!《八佰》是根據1937年淞滬會戰改編的。它講述了被稱為「八百壯士」的中國士兵堅守蘇州河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八佰》真實的結局,團長謝晉元被暗殺,其他人被日軍送去做苦力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 八佰真實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
  • 想不到《八佰》壯士真實結局如此悲慘,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昨天,管虎導演的巨製《八佰》點映引發觀影熱潮,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舊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冷門紀念館進入了很多人的視線,相信隨著電影的熱映,這裡會成為很多人到上海的一個新的打卡點。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
  • 電影《八佰》中的壯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團長謝晉元,黃埔軍校畢業,本是八十八師二六二旅的參謀主任,後來到五二四團當了副團長,團長犧牲後接任團長,奉命堅守在第88師原師部所在地四行倉庫,掩護主力撤退。
  • 電影《八佰》中的勇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
  • 《八佰》|電影故事與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不少人看完之後對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對於電影,我們要做的是透過故事去探索真正的歷史,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15歲的中國姑娘楊慧敏,身纏一面青天白日旗,潛入中國守軍的陣地,中國軍人臨時找到兩根竹竿作為旗杆,將旗升起,正值黎明時分,曙色微茫中,軍人們肅立敬禮,沒有音樂,只有一兩聲冷槍,外面是即將發動新一輪進攻的敵人。
  • 沙場英雄結局悲慘,《八佰》當中的軍人們最後結局如何?
    9月20日,電影《八佰》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宣布該片累計全國票房達28.83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在疫情情況複雜、電影市場遭受衝擊的大背景下,《八佰》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不易,這也充分說明電影品質並非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