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場英雄結局悲慘,《八佰》當中的軍人們最後結局如何?

2020-09-21 畫了一個瓢

9月20日,電影《八佰》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宣布該片累計全國票房達28.83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在疫情情況複雜、電影市場遭受衝擊的大背景下,《八佰》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不易,這也充分說明電影品質並非浪得虛名。



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想知道,影片最後那個身上中彈卻仍在強力支撐著身體幫助戰士們過橋撤進公共租界的團長謝晉元是否犧牲了,或者迎接他的將是怎樣的結局?

懷著這種疑問,筆者翻看了下資料,發現這位英勇無比的團長最終的結局真是令人唏噓不已。作為團長,他奉命領軍留守上海閘北,帶領四百多名戰士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五夜,原本抱著必死的決心要與日軍周旋到底,以期喚醒國民、激發鬥志,沒想到自己與一眾戰士們的堅守只是被當局定義為一場給對岸殖民國家觀看的表演。



在這種所謂的「戰爭背後都是政治」的意識操弄下,謝晉元無奈聽從撤退命令,組織四百多名軍人,以「留存火種」的名義從四行倉庫沿公共租界撤退。

原本租界方同意這支部隊只是借道租界退歸組織,可是日軍威脅,如果讓這支部隊攜帶武器歸隊,將帶人進入租界追擊,所以租界方出爾反爾,謝晉元的部隊一進入租界就被繳械,部隊不從,無奈當局下令同意,結果這四百多人剛放下手中的武器就被租界部隊羈押,關入所謂的「孤軍營」,這些在槍林彈雨中倖存下來的戰士就這樣在孤軍營裡關了四年。

即便被羈押,謝晉元仍是保持著軍人的優良風格,每天堅持操練部隊、整飭軍紀,時刻準備再赴疆場,殺敵報國,不料汪偽政府多次派人誘降謝晉元,許以高官厚祿,被謝晉元嚴辭拒絕,眼看招降無望,日軍便安排收買軍營裡的四名漢奸,趁謝晉元沒有防備,將其殺害,這四名漢奸也沒什麼好下場,當即被擊斃。



就在謝晉元身亡後的同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佔領了公共租界。而在公共租界裡被隔離的這群士兵們,被日軍派遣到各地做苦工、挖壕溝。日軍將孤軍的長官和士兵分開,其中100人押往杭州養馬;把其中的36名各級官長送到紐幾內亞做苦工,所幸20人最後活了下來,被澳大利亞軍隊送回中國;另外87人被押往安徽蕪湖做苦工;還有67人押到孝陵衛,另外100多人一直在老虎橋、莫愁湖做苦工;最後日軍和偽軍又把在中國境內的孤軍全部集中,輾轉到上海修路。

電影《八佰》當中這位英雄團長和英勇的戰士們,最終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結局悲慘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八佰》這部影片吧!《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
  • 末路英雄,電影不忍說出的結局,《八佰》背後的故事
    《八佰》這部電影我已經等了很久,從聽到有人拍了這樣一部電影,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導演是誰,但因為那時的舊事,一直非常期待。上映一波三折,但那些英雄不該被世人遺忘。我知道不能精彩並不全歸責於剪片,本就是個英雄末路的故事,國難之下,人人都以為英雄必殺身取義,哪怕敗走麥城,也是死得其所。而「八百壯士」的結局卻令人唏噓,導演管虎怕也是不忍細說,讓故事戛然而止。
  • 《八佰》的真實結局,其實比電影裡還悲慘
    《八佰》這部電影,我看了有些時日了。其實,我是觀影之後喜歡寫點影評的人,這次卻遲遲沒有寫,的確有一點不好下筆的感覺。前不久,參加一場直播課程,聽一位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八佰》這部電影。這位老師是一位資深電視製片人,對《八佰》評價很高,說是國產電影裡堪稱經典的一部影片。奔著這個口碑,我帶妻兒一起走進了影院。
  • 八佰團長謝晉元,帶領壯士們從四行倉庫退往租界後,結局如何?
    最近的熱播電影《八佰》,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縱然在網上有很多人對這部電影並不是很看好,說它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其實我對這事兒並不是太在意,因為這本身就是一部商業電影,而不是一部具有真實歷史參考的紀錄片。從商業電影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確很不錯,值得一看。
  • 電影中沒有呈現的結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噓
    這場戰爭的意義本身就在於拿抗日英雄們的鮮血去博取帝國主義同情,想通過一場慘烈表演戰來爭取租界列強介入調停。而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衝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結局悲慘。
  • 戰爭巨作《八佰》,體現出軍人職業的哪些殘酷真相?
    《八佰》這部影片,講述了淞滬會戰期間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影片放棄了國產電影喜歡使用的宏大敘事,反而以一種更貼近後現代的手法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軍人的無奈。單從影片本身的技巧來說,《八佰》這部劇作,無疑是對得起票房的。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原本孫元良準備留下一個團下來,左思右想之後,又打了一個折扣,最後只留下一個加強營,共計四百人。這四百人就是上級一層層篩選留下來「表演」的精英們,成為政治的犧牲品。這留下來的四百人就是電影《八佰》中的英雄們,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四百人卻要叫八佰呢?
  • 《八佰》結局為什麼要衝橋?真的是敗筆嗎?其實這些細節你沒看懂
    》是一部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電影,大部分觀眾都是被戰士們的犧牲精神所打動,但是對於《八佰》電影結局為什麼要衝橋卻被觀眾們所詬病。好的電影總會引起討論,那對於《八佰》最後衝橋的片段到底隱藏著哪些原因呢? 有的人說,電影結局的衝橋片段就是多餘,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敗筆。 原因是影片的結尾處,謝晉元將軍應上級命令,冒死率眾衝橋撤退,以至於很多人吐槽了這一點。
  • 八佰山東兵結局死沒死 山東兵最後畫面什麼意思
    《八佰》這部電影點映票房已經破億,等正式上映後,相信會有更多觀眾進到影院觀看。《八佰》雖然本身具有一定的爭議,但就從戰爭電影出發,《八佰》絕對算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只是想表達的東西沒有面面俱到,畢竟刪了十幾分鐘的內容,多多少少會有些影響。
  • 《八佰》影片中,真實的士兵的結局如何了?
    在疫情後,影片《八佰》的上映,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影片《八佰》的原型,是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抗日的戰役。影片《八佰》從湖北保安團支援淞滬會戰開始,以天為單位來進行敘事,講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間發生的事情,影片的最後以國民革命軍524團退入租界為結局。
  • 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是什麼 八百壯士原型故事揭秘
    八佰原型結局電影《八佰》受到了很多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部影片真實的還原了一段歷史故事,讓大家感受到了戰爭的慘烈與殘酷。《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更是慘烈,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 想不到《八佰》壯士真實結局如此悲慘,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昨天,管虎導演的巨製《八佰》點映引發觀影熱潮,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舊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冷門紀念館進入了很多人的視線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
  • 《八佰》裡面的士兵最後結局是什麼? 「八佰壯士」結局被軟禁四年
    《八佰》裡面的士兵最後結局是什麼?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我方人數壓倒性優勢,但由於武器,裝備,種種差距,在三個月會戰中,我方打得特別艱難。
  • 電影《八佰》的前世今生,沒有呈現的結局更加悲壯
    沒有人願意相信:這些為國抗戰、不畏生死的英雄後續的命運竟會如此悲慘。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衝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撤兵後「八佰壯士」被囚於「孤軍營」,結局悲慘「八佰壯士」自四行倉庫撤兵後,進入英國租界領域,英軍之前原本答應「負責掩護孤軍撤退」,使「孤軍由租界到滬西歸隊」。可當孤軍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以與四晝夜血戰一般大的代價進入租界時,卻立即被英軍勒令收繳武器。
  • 《八佰》的隱藏結局,進入租界後的英雄們怎麼樣了?
    電影《八佰》的上映,讓享譽中外的「八百壯士」再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其實《八佰》只把「四行孤軍」的故事講出了一半,電影裡未呈現的英雄們的後半段故事,才是真的讓人痛心。在田際鈿老人的講述中,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些為國抗戰、不畏生死的英雄後續的命運竟如此悲慘……以下,為「八百壯士」倖存者——田際鈿老人對「孤軍營」的追憶:
  • 《八佰》結局爛尾?被導演隱藏的真相,八百戰士真的撤退成功了?
    電影《八佰》的最終結局一直備受期待。結局是什麼?誰在最終的結局之中倖存下來?這次戰役獲勝了嗎?」《八佰》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結局早已註定!《八佰》是根據1937年淞滬會戰改編的。它講述了被稱為「八百壯士」的中國士兵堅守蘇州河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故土燃燒誓衛家國《八佰》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國盡忠為宜
    《八佰》由姜武 張譯 王千源 黃志忠 張俊一 歐豪 張承 杜淳 陸思宇 張宥浩 魏晨 李晨白恩 餘皚磊 俞灝明 等主演,管虎導演的戰爭題材電影。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 阻擊日軍的故事。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但也許是前面情緒太過飽滿,導致後面結尾並未掀起高潮,稍微有點遺憾,不過這並不影響《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影片點映期間,馮小剛曾評價《八佰》:「非常感動,這是一個非常有大義的電影」。聽到馮小剛這樣評價,難免讓人想起他2007年執導的《集結號》,豆瓣評分8.1,比7.9分的《八佰》還要高。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歸去來、一曲戰歌縈,英雄賦。為此,老蔣原本讓戰士們在此抵抗七天以達成政治目的,最後的結果是,一場戰鬥甚至整個中國的抗戰,在西方列強眼裡根本不當回事。所以當八百壯士抱著以身殉國的決心與日寇戰鬥到底時,面對日寇的飛機大炮和坦克的瘋狂進攻,阻擊了四天四夜而使其一籌莫展,寸步難行,此時,上級卻下死命令讓剩下的壯士們不得不含恨撤退到租界內。
  • 《集結號》和《八佰》:一個讓軍人真實死去,一個讓軍人真實活著
    把《集結號》和《八佰》擺在一起,是因為他們是中國戰爭片中,對歷史、對人性的敘述最特別的兩個。《八佰》的片尾,那些帶著生的希望,衝過彈林到達橋那邊的戰士,後續的命運依舊悽慘,它們最後也許如願用自己殘存的生命喚醒了租界百姓原本麻木的抗日熱枕,但卻沒能挽救他們的生命。此戰殘酷到何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