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一知名西餐廳
眾人聯合報案「被騙」事件引起關注
常州警方已經立案調查
來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
常州市區某知名西餐廳「合伙人」聯名報案稱生意很好,但投資看不到回頭錢,疑似被騙!
他們當中有的投了68萬,有的投了34萬,還有留學生投了42萬……結果運營一年都看不到回頭錢!他們中不少人開始都以為自己是和「大股東」單線合作,西餐廳就是「他們倆」合開的。可後來卻意外發現,「大股東」的合伙人還不少,故意隱瞞了很多其他合伙人,導致其他合伙人之間彼此並不知曉。結果,當合伙人們坐下來一算,發現總投資號稱150萬或170萬的項目,他們自己就投了171萬,「大股東」仿佛自己根本沒投錢!
多位合伙人日前已聯合報案,目前警方也已立案,案件還在調查之中。前些天,一位合伙人樸女士找到媒體,反映了她和其他幾位合伙人的奇葩遭遇!(文中除律師外均系化名)
要好的朋友介紹認識了新朋友
出於信任投68萬合開常州知名西餐廳
2018年10月底,樸女士經要好的朋友介紹認識了戴先生。相聚幾次後,戴先生告知樸女士,他手頭有個項目,打算在常州某知名街區籌建一家高端的西餐廳,餐廳位置選好了也談得差不多了,主廚還是從「上海米其林二星西餐廳」請來的。如果有興趣,可以合夥來做這個項目。
網絡配圖
樸女士本身是做高端化妝品生意的,看到這個西餐廳定位很高,選址也很好,便詢問是「怎樣的合作模式」?戴先生表示,這個西餐廳目前還在籌備,第一期項目啟動打算投100萬,二期再追加50萬到70萬。如果合適,現在就可以讓樸女士參與進來,按照6:4的出資比例合作。樸女士認為是要好的朋友介紹的朋友,人自然也不差,聽後便答應了下來。
「我當時心想,這個餐廳落成,今後自已也有個好地方可以招待客戶,還可以涉獵一下西餐廳生意。何樂而不為呢?」 樸女士告訴媒體,很快,他們雙方籤了合作協議,2018年12月7日,便將40萬打給了戴先生。一轉眼,項目進入了裝修階段。2019年4月開始到9月開業,她每周會到西餐廳內兩三次看裝修進展,並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其間,戴先生提出項目進入二期階段,還要追加70萬,包括開業前期運營費用,樸女士便於當年的7月8日,打款28萬,完成二期追加款項。至此,二人以170萬總投資,按6:4出資比例籤訂完整的合作協議。
復工後人均四百的餐廳天天爆滿
但開張一年卻「不見回頭錢」
本來他們倆計劃著成立餐廳公司,寫清楚合作人之間的佔股比。但沒想到,戴先生突然申領了「個體戶的營業執照」。
「我當時問他為什麼突然變主意了,辦了個體戶,他解釋說『街區裝修』申請比較嚴格,申請要看營業執照,為了方便行事,就先領個個體戶執照。這樣今後也方便合理避稅。因為成立餐飲公司開餐飲發票稅費比個體戶要高不少。」 樸女士告訴媒體,當時聽戴先生講得頭頭是道也在理,便沒多想。可沒想到,這個個體戶執照恰恰是戴先生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前期做好的準備。
網絡配圖
「我們這個西餐廳2019年9月正式開張,人均消費大概在300元到450元,起初天天坐不滿,生意好的時候西餐廳內也就坐到一半。」 樸女士告訴媒體,見到生意也不是太好,開始運營三個月她也一直沒好意思問店內收支情況。後來到了2020年年初,遇到了疫情,更加沒好意思問。直到4月份,西餐廳復工出現報復性消費,天天客滿。5月份的時候,戴先生主動對她說,這個月盈利20萬。看到西餐廳有奔頭了,起初她還是很開心的,可是沒想到這個是噩夢的開始。因為一直到2020年9月份,投資68萬,她都沒見過回頭錢!
西餐廳虧損說是「主廚吃回扣」
跟店長發火才發現還有5個合伙人
「4月到9月,天天客滿,但是他(戴先生)老婆做了個財務報表顯示,只有4月到5月是盈利的,其他都在虧損,問他原因,他總是找理由搪塞,後來說是因為主廚吃回扣。再後來8月底、9月初的樣子,他直接把主廚開了,這才引起了我的警覺!」 樸女士說,這個西餐廳的成功和主廚是分不開的。8月的時候,戴先生提出要過開掉主廚,給她的理由就是主廚吃回扣導致飯店經營不善。她當時堅持不能開掉主廚,但是戴先生一意孤行,她就意識到不對勁了。西餐廳連主廚都沒了這還怎麼開?於是,2020年9月,她繞開戴先生,找到店長才得知,原來店長祁先生也是合伙人,他投了17萬,但是平時只負責店堂管理,對於帳目也不清楚。
「我後來和店長一深聊,發現事情的嚴重性了。我一直以為這個店就是我和他(戴先生)合開的,他出資了102萬,但店長卻表示,這個店是很多人合夥開的!而這些合伙人我根本不知情!」 樸女士說,店長祁先生講,他一直知道有哪些「合伙人」,但對具體出資情況並不知道,一聽樸女士出資68萬,總投資170萬,他也感覺不對勁了。因為在他的協議中,店總投資是150萬,但樸女士協議中總投資是170萬,連他一起算上出資的還有5個合伙人,那其他人又出了多少錢?店總投資額到底是多少?
就這樣,祁先生把合伙人挨個詢問了一遍才發現,樸女士出了68萬,陸先生出了42萬,王先生出了10萬,蔡先生夫妻倆出了34萬,店長祁先生自己出了17萬。
「我們按照出資情況算,6個出資的合伙人總投資都有171萬了。那他(戴先生)等於就沒投錢,幾乎從頭到尾就是『空手套白狼』!」樸女士如是說。
前兩天,媒體在西餐廳內見到了店長祁先生及其他幾位合伙人以及趙主廚,西餐廳的店招已經摘除了,戴先生也躲著他們不在店裡。
確實如樸女士所述的那樣,合伙人們都反饋,大家投資出去後,就沒有見到過「回頭錢」,問題幾乎都出在了5月和6月的財報,並且每個人看到的「還不太一樣」。但大家都感到奇怪,「4月到5月是盈利的,後來是虧損的,為什麼西餐廳生意這麼好,卻一直顯示虧損?」戴先生對此始終講不出個所以然,最後便把責任推給了趙主廚!但大家對這個說法是不認同的。
大家選擇相信是因為其「品鑑造詣」
如今感嘆「都怪自己心太大」
「我們不參與經營,選擇相信他,是覺得他在描繪未來西餐廳藍圖的時候講得頭頭是道,同時又感覺他平日裡為人比較大方,時不時請吃請喝,送禮物,就放鬆了其他方面的警惕性。」據多位合伙人講,他們與戴先生相識的情況各不一樣,他們當中有的是辦廠的老闆,有的是在他老婆公司上班的同事,有的是多年前認識的朋友,有的是一同在國外留學的朋友。大夥選擇信任他,是覺得他在西餐、紅酒、威士忌、白蘭地等洋酒的品鑑上特別有說服力。品評幾萬塊錢的洋酒,講得頭頭是道。由於西餐等吃喝方面的知識面遠超出了所有合伙人的認知範疇,大家都覺得戴先生這個人挺牛的。於是合作是在信任的基礎上開展的。
圖源:紫牛新聞
從眾合伙人講述及提供的書面協議材料中了解到,樸女士、蔡先生夫妻以為他們和戴先生是一對一合作。陸先生是外國留學時的朋友,在國外就很信任戴先生,投錢以為他的合伙人只有祁店長和戴先生,因為之前他們在常州還開過一個清吧,雖然虧損了。祁店長比較特殊,之前和戴先生開過清吧,最後虧了,鬧了點意見,最後又到店裡來負責日常運營,但他以為陸先生和戴先生是「大股東」,其他的一幫合伙人應該都是投點錢玩玩的,沒想到大家投了這麼多錢。而王先生是戴先生老婆的同事,他是有閒錢,礙於同事面子,參與進來玩玩,覺得反正自己投的少,盈利或者虧本也不是很看重。
「我們平時帶朋友來消費,一頓飯四五千很常見,自己的店都沒什麼折扣。也沒多想,沒想到不參與經營,不問收支,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大的損失!」眾合伙人講,如今錢投了不少,西餐廳卻處於停業狀態,他們紛紛陷入被動,「都怪自己心太大」。
最特殊的合伙人是主廚趙先生,他負責從上海採購食材等,並且對店內員工開支也很清晰,因此對盈利情況能算出個大概,說店裡5月到8月是虧損的肯定是有問題的。他告訴媒體,他和戴先生是多年前在上海認識的,2018年,戴先生找到他講了想開這個西餐廳的想法並邀請他做主廚,並且承諾每年給10%的盈利分紅。考慮到自己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出菜品,且給出的2.2萬元的月薪還加上10%的盈利分紅,於是他便欣然接受了邀請。前面就如樸女士講的那樣,大家也沒發現什麼大問題,但是到了6月份,整個事情就不對了!
網絡配圖
「2020年5月份的時候,老闆(戴先生)說整個4月到5月盈利20萬,這和我私底下算的帳是比較接近的,因為我要比其他股東更看重分紅,除了工資,就靠年底分紅當獎金!可是到了6月份,我發現他硬是把盈利逐月提升的店,把財報做虧!我當時就覺得他開始不老實了。後來,月月生意爆滿,但財報月月虧,我提出正當理由交涉。他都不理不睬,再後來直接跟我說理念合不來,把我開了!」趙主廚講,他被開除了起初也沒多想,直到後來店長聯繫他,才發現他還被冠以「吃回扣」的壞名聲。就這樣,他才來給眾合伙人說道說道。對於「吃回扣」的說法,趙主廚表示他是非常惱火的,甚至會追究其法律責任。
眾合伙人告訴媒體,他們從2020年9月份發現問題後,就開始準備搜集證據。於10月份聯合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已經受理案件並且立案,並邀請檢察院提前介入案件。從常州市公安局獲悉,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合作主體最好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出現
便於了解股東構成、出資情況等
江蘇慎韜律師事務所丁毅律師提醒:與他人進行合作經營,作為承擔出資義務的一方,應當重視自身的資金安全。
首先,要做好合作項目和合作方的背景調查,對於了解不深,背景不清,項目不明的經營項目要謹慎投資。
其次,要在法律框架內明確合作方式和各方權利義務,規範各方合同文本,並最好經由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和審核。
第三,合作主體最好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出現。以便於投資人能查閱工商資料,便於了解股東構成、出資情況等經營信息。謹慎選擇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股權代持等合作形式。
第四,在合作過程中不要做甩手掌柜,要多留意多跟蹤,及時獲取合作項目的經營信息和財務狀況。
第五,如遇糾紛,要及時固定證據,以合法合規的形式進行維權。
投資做生意要當心
別花了心血錢卻連本也撈不回
就算是身邊認識的人
規範法律程序還是很有必要的
萬不能做甩手掌柜
大家說是不是呢?
來源:揚子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