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最暢銷戲曲唱片大獎,TVB直播

2021-02-10 天藝音樂平臺

《春風吻上我的臉》

---天藝唱片HQCDⅡ冉天豪《春風吻上我的臉》

作曲:姚敏 作詞:陳蝶衣 編曲:冉天豪

編曲理念

現在的你還願意感受春風拂面的訊息嗎?它不只是溫度與溼度的改變,你的皮膚應該要傳遞更多訊息給你的腦袋,讓想像力解放吧。

冉天豪•合唱作品選《春風吻上我的臉》榮獲

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最暢銷、戲曲唱片大獎

(2014年3月28日曾於TVB電視臺播出頒獎大會)

冉天豪

當今中文合唱界及音樂劇壇最具影響力也是最有活力的作曲家。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傾情演繹冉天豪13部原創和改編歌曲作品

冉天豪

作曲/編曲

1973年生於臺北,畢業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現為全職音樂創作者、天作之合劇場藝術總監、臺灣實踐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致力於中文音樂劇與合唱音樂兩大領域。

1994年開始從事合唱作曲/編曲,至今已發表超過百首作品,作品廣為海內外華人合唱團演出。近期重要作品包括《尋夢者》(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委約)、《青天的韻腳-夢與追尋之旅》(青韻合唱團委約)、《深別晚天-林徽音詩四首》(國立臺灣大學合唱團委約)、《蔣勳詩三首》(臺北愛樂合唱團委約)、《風雪戀星-徐志摩詩四首》(臺北室內合唱團委約)、《致愛-愛情安魂曲》(木樓合唱團委約)等。曾任福爾摩沙合唱團、臺北男聲合唱團、T42 Singers駐團編曲,現為臺北愛樂合唱團、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特約編曲。2003年開始從事管弦樂團編曲,為長榮交響樂團、廣藝愛樂管弦樂團等特約編曲。近期作品包括《大稻埕進行曲》、交響詩《少年太魯閣》等。

2001年開始投入中文音樂劇作曲,至今已完成十五部全本音樂劇,近期重要作品包括天作之合劇場《天堂邊緣》、音樂時代劇場《少年臺灣》、《渭水春風》、《隔壁親家》、《四月望雨》、臺北愛樂《雙城戀曲》等。戲劇配樂作品則有果陀劇場《公寓春光》、可以演戲劇團《我們》。2006年底與劇場同好成立天作之合劇場,首創華人世界全中文音樂劇演唱會,擔任藝術總監與駐團作曲,2013年推出創團音樂劇《天堂邊緣》,致力於開拓華文原創音樂劇。

音樂創作之外,亦不定期撰寫專欄並舉辦講座,曾任《古典音樂雜誌》歌劇暨聲樂主筆、華納唱片古典部企劃。2002年獲臺灣重唱大賽最佳編曲獎,2010年受邀擔任母校政治大學駐校藝術家,2011年獲選為中國時報「臺灣潛力100」,現任教於實踐大學音樂系。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唱來熱情充沛,正是年輕人的精神可貴之處。」-李歐梵《明報》

中大合唱團於1972年由一班中大學生自發成立,早期由學生擔任指揮。九十年代起設立固定音樂總監兼指揮一職,歷任總監有伍德榮、葉長盛及現任朱振威。從參加學聯之夜歌唱比賽到每年主辦一場周年公演,現在中大合唱團每年演出活動已擴展至包括每年兩場公演、免費校園音樂會、海外交流演出、聖誕演出、指揮工作坊、公益外展演出不等。

多年來曾與中大合唱團合作的本地及海外藝人不計其數,近期例子有本地敲擊演奏家邵俊傑、作曲家楊嘉輝、臺灣指揮家杜黑、古育仲、保加利亞指揮家帕羅薇琪(Theodora Pavlovitch)、美國指揮家韓多普(Paul Hondorp)、艾力史達克(Eric Stark)及爵士樂大師侯活麥格尼(HowardMcCrary)等。自1970年代起,中大合唱團持續與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各地合唱團作音樂交流,曾到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臺北、臺南、馬尼拉、曼谷、新加坡、新山等。除交流活動,合唱團也多次應邀以客席演出者身份參與外地演出,如2006年澳門國際音樂節及2013年暹羅愛樂樂團馬勒第八交響曲泰國首演。

從成立之始,推動香港合唱創作就是中大合唱團的使命之一。合唱團不斷邀請香港作曲家如胡銘堯、楊嘉輝、蘇梓安、鄧樂妍、伍華晞譜寫新曲,現時維持一年一部作品的速度,為建立屬於香港的獨特合唱之聲而努力。除了對本地合唱團開拓曲目發揮影響力,更藉著網絡將影響伸至全球--2009年以色列《新消息報》(Yedioth Ahronoth)專題報導,中大合唱團的一段YouTube錄像在當時於世界各地猶太人間流傳,引發巨大迴響。

為了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持續發展永不止息的藝術追求,2012年1月合唱團以慈善團體有限公司形式成立「中大合唱協會」。透過藝術、管理、行政三部份的分工,讓源自中大、立足中大的中大合唱團,能夠在中大本科生、研究生及校友三方面的同心協力下,繼續翻過一座又一座的藝術高峰。http://www.cuchorus.org.hk

朱振威

指揮

朱振威 2006 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音樂總監,先後帶領合唱團踏足香港、中國大陸、臺灣及馬來西亞舞臺。今天,這一支主要由熱心學生組成的隊伍已成為香港最佳大學合唱團之一,在朱氏的領導下,合唱團更藉由一系列演出錄像得到國際媒體的注意。朱氏以指揮、敲擊樂手、音樂及文化評論人身份活躍本地藝壇。2003 年從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畢業後,他先後應邀成為多個合唱團與樂團的指揮。作為樂評人,他的文章散見於各主要中文報章包括《明報》、《信報財經新聞》、《香港經濟日報》,也為雜誌如《HiFi音響》、《art plus》、《美樂集》及臺灣《謬斯客》撰寫文章。2008 年他應邀為商業電臺雷霆 881 及香港公開大學合辦之《一人一大學》「音樂無國界」節目擔任主持。朱氏曾隨蔡立德學習敲擊樂及隨林俊學習聲樂,也先後受業於挪威指揮家Kåre Hanken、保加利亞指揮家TheodoraPavlovitch、葡萄牙指揮家Pedro Monteiro及匈牙利指揮家Gábor Hollerung,深造指揮技巧。

李巧靈
鋼琴

現為香港演藝學院鋼琴伴奏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客席鍵盤樂師的李巧靈,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就讀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期間,隨紀戴維教授學習鋼琴,張明遠學習大提琴。大學畢業後,曾獲鋼琴家毛翔宇私人授課。2003年起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鋼琴伴奏,一年後獲頒專業文憑。隨後獲英國文化協會志奮領獎學金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香港獎學金之全費獎學金,到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 London)攻讀碩士,隨Prof.Andrew Ball研習鋼琴演奏,以及隨古鋼琴演奏家David Ward學藝,在英期間曾贏得Amadeus Fortepiano Prize。2006年返港後曾與多個樂團,包括凝藝愛樂樂團及香港大專生樂團合作演出《黃河》協奏曲、巴赫D小調鋼琴協奏曲BWV 1052以及歌舒詠《藍色狂想曲》等曲目。2009年1月,李巧靈聯同單簧管演奏家方曉佳,首次於美國卡內基音樂廳演出, 二人亦曾於香港電臺《室樂雅聚》、《The Works》及《藝坊星期天》等節目中獻技。2013年李巧靈與指揮石信之合作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同年遠赴烏克蘭與哈爾科夫愛樂樂團演奏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她的演出足跡遍及維也納、薩爾斯堡、倫敦、肯特、紐約、臺北、澳門及廣州等地。

幾年前在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認識了朱振威,他掛著大相機,滿臉笑容與熱情,在觀眾席將我攔下要求合照,表明他是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的指揮,也就是Facebook上那位常常發訊息給我的熱血合唱青年,那時我心想「此人除了粵語腔,很不像印象中的香港人啊」。後來幾年我認識了中大合唱團其他團員,朱振威常常將他們的練習錄音傳給我聽,希望我給予一些建議,而我也常常藉由Facebook看到他們所關切的生活大小事,不只是對於音樂藝術的純粹喜愛,還有知識分子對於國家社會的嚴正關懷。我的感覺很清楚,這群年輕人足以證明,當今香港已不同於我過去的刻板印象,他們重新拾起了夢想,一種被淡忘許久的、炙熱而沉著的夢想。身為未來的社會中堅份子,他們並沒有不可一世的驕氣,或是孤傲自賞的冷漠,尤其他們對於合唱這種在香港不那麼受重視的藝術,帶著極大的熱情,更甚而,是一種堅定的生活信仰。

身為一個音樂人,而且是臺灣音樂人,我非常熟悉這種感覺,這像極了我們平常的生活狀態,有時我會笑說,「你們已經快比臺灣人更臺灣人了」,相信讀者可以了解這是怎樣的比喻。2012年中大合唱團在香港首演我的《風雪戀星》組曲,特別邀我飛來香港聆聽,那是個難忘的美好夜晚,而在返回臺北的班機上,看著窗外閃爍的香江夜景,我腦袋突然響起鄧麗君三十年前唱紅的《香港之夜》,然後再想到現在早已境過情遷的香港,尤其是回歸中國後的這十幾年,心中油然一念,未來我應該要為這群不一樣的香港年輕人譜寫一首,屬於他們的合唱曲。

這個想法很快就得到實現,也許那正是尋夢者的意念使然。2013年正值中大合唱團四十周年,他們決定在今年籌劃一場以我的合唱作品為主的音樂會,除了半場華語流行歌曲改編回顧,還有半場我的原創詩詞作品,外加一首全新委創作品。循著我的詩詞譜曲計劃清單,很快便決定將八十年前中國新月派詩人戴望舒的《尋夢者》列為首選,這首詩對人生與夢想追尋的層層迭迭、尋尋覓覓,非常接近我對這群熱血青年的想像,似有唐吉軻德般的浪漫逐夢,更有領略人生苦澀的堅毅勇氣。

除了音樂會,他們更灌錄了這張以我的改編作品為主的專輯,專輯名稱叫做《春風吻上我的臉》,我想這應是某種新希望即將到來的預兆吧。

藉由中大合唱團的歌聲,那本來虛幻的香港之夢,似乎越來越真實了。

曲目介紹:

[01] 春風吻上我的臉

[02] 不了情

[03] 靜心等

[04] 今宵多珍重

[05] 愛情樹 *

[06] 玫瑰玫瑰我愛你

[07]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

[08] 秋風夜雨

[09] 綠島小夜曲

[10] 月亮代表我的心

[11] 意難忘

[12] 願 *

[13] 讓生命圓滿 *

特別鳴謝: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特別鳴謝冉天豪先生、劉志剛先生@HiFi音響、林錫堅先生、黎承昌先生、梁沛霖先生(金線梁)、蔣生靈先生(勁旺蔣)、程國平先生@AQCDTechnology、財團法人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李泳傑先生、西貢三育書院、Monica Goan、Carmen Liu、胡銘堯先生、林凱昌先生、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禮拜堂、許敬文教授、吳基培教授、黃順真女士、葉沛盈小姐,以及所有在四十多年來參與或支持中大合唱團的同路人,人數眾多,不能盡錄。

製作團隊:

監製:林錫強

作曲/編曲:冉天豪

指揮:朱振威

鋼琴:李巧靈

演唱: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樂譜出版:

[01] [03]-[06] [09]-[12] 財團法人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02] [08] 福爾摩沙合唱團

[07] 臺北室內合唱團

[13] 作曲家手稿

《秋風夜雨》臺語指導:李泳傑、朱禹

翻譜員:林淑敏、黃芷菁

排練攝影:Monica Goan、Carmen Liu

文本編輯:林凱昌

排版/校對:陳毓堃

市場推廣:黃德基、馮家正

錄音日期:2014年4月13、20及21日

錄音地點:香港西貢三育書院景輝堂

錄音器材:(ask Terence)

錄音/母碟製版:黎承昌

錄音機:Modified Korg MR2000 WSD/DSD Digital Recorder

訊號線材:

1. Aurum Celestial 6N Gold+Silver OCC Alloy Interconnect Cable *2 pairs

2. CC Acoustics Silver Reference Interconnect Cable *1 pairs

電源線:

1. Aurum Celestial 6N Gold+Silver OCC Alloy Power Cable *3 pairs

2.CC Acoustics Silver Reference Power Cable *2 pieces

電源處理器:Aurum Power Conditioner

話筒:

1.A matched pair of DPA 4006 onmi-microphones

2. A matched pair of Audix SCX-one microphones


天藝音樂平臺

微信服務號:13902305499

版權:020-86363485

地址:廣州天河體育西路123號新創舉大廈

網址:http://www.gztne.com/

溫馨提示:留言下方閱讀原文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有30 年歷史的「香港唱片」關店,香港的唱片業愈發慘澹
    圖片來自香港唱片 Facebook 主頁香港唱片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蕭勁展曾是香港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 1985 年因為手臂受傷,他退出樂團,在金鐘廊一間不到 20 平米的鋪頭裡開了一家名為 「Doremi」 的唱片店。 1989 年,Doremi 搬至金鐘的太古廣場,在 1990 年代改名「香港唱片」。這段時間也是香港唱片業的黃金時期。
  • 碧梨《bad guy》成2019年年度最暢銷單曲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繼上周國際唱片業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公布了2019年全球藝人榜Top 10之後,北京時間3月11日凌晨,IFPI公布2019年十大最暢銷單曲,其中「碧梨」Billie Eilish
  • 《處處吻》背後,香港唱片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註:圖片來自《明察天下》,圖中數據來源自IFPI香港會,由於各渠道對香港本地唱片銷售額統計結果口徑不一,故本文所使用的均為《明察天下》、IFPI香港會公布的相關數據)無奈之下,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只得調整了統計銷量的標準,從2008起本地金、白金和雙白金的銷量標準分別改為1.5萬張、3萬張和6萬張及以上,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該標準一直是3 萬張、5萬張和
  • 香港唱片金鐘店結業 時代巨輪下唱片業還有未來嗎?
    他舉例指,雖然光碟隨著時代改變慢慢成為歷史,但科技的進步也讓電影的畫面變得越來越精美,「每一個年代都一樣,最重要的是內容的質素」。只希望好的音樂和電影可以保存。「世界就是朝著這個方向變,不可選擇」曾經光顧過香港唱片的蘇先生也說。眼見香港唱片行越來越少,他只表示覺得少了一間店可以逛。雖然現在也習慣於網上聽音樂和看電影,但他也覺得唱片的音質會比較好。
  • 2010澳唱片工業協會獎揭曉 Angus兄妹組成贏家
    2010年度澳唱片工業協會獎(ARIA Awards)已於11月7日在雪梨歌劇院完美落幕。網易娛樂11月8日報導 北京時間11月8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2010年度澳唱片工業協會獎(ARIA  Awards)已於11月7日在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完美落幕。
  • 防彈少年團專輯再次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白金認證
    11月18日消息,昨日,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在官網表示,防彈少年團專輯《MAP OF THE SOUL : 7》獲得白金唱片認證。此前,防彈少年團重裝版專輯《LOVE YOURSELF 結 Answer》於今年1月獲白金認證,當時創下韓國歌手在此認證之首。
  • 香港hmv全線結業,別了,唱片年代 !
    公司 香港hmv全線結業,別了,唱片年代 !一去不復返的鼎盛年代八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是唱片市場的鼎盛時期,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的統計,香港唱片業在1989年便收穫了25億的收入,這比全球唱片市場進入頂峰時期早了近十年。
  • 美國唱片協會公布音樂產業數據,串流音樂服務佔據總收入的80%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RIAA)日前在 Twitter 上公布的信息顯示,自2010年到2019年上半年,美國唱片業有80%的收入是來自於線上串流音樂服務,付費訂閱的人數從150萬直線攀升到6110萬人。
  • IFPI2017全球音樂報告發布
    倫敦2017年4月25日——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4月25日發布的《2017全球音樂報告》,全球錄製音樂市場在2016年增長了5.9%,
  • IFPI 公布 10 大暢銷專輯,亞洲藝人首度登頂
    昨晚,IFPI (國際唱片協會)公布了 2019 年的十大暢銷專輯列表。
  • 發燒碟打開市場 香港唱片業又見活力
    圖為樂迷播放唱片。(資料圖片)  粵語金曲曾經是華語圈的流行標配,但隨著近些年來唱片業的衰落,香港唱片銷量大不如前。不過,隨著高價發燒碟在市場上掀起一股「暖流」,香港唱片業又恢復活力。  唱片不會變古董  歌曲數碼化的潮流,讓網上聽歌越來越方便,樂迷很少再掏腰包去買實體專輯。上一次香港唱片銷量達到「雙白金」標準(即銷量達6萬張),已經要追溯到2008年了。如今,香港的知名歌手方大同、農夫樂隊等都陸續宣布不再推出實體專輯。
  • 唱片業聯合起訴YouTube-mp3:向流媒體翻錄開刀
    @zhichanli.com日前,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等行業協會代表環球唱片、索尼音樂、華納兄弟等國際大唱片公司對一家人氣網站YouTube-mp3.org提起訴訟。美國唱片業協會、英國唱片業協會等行業協會對此服務讚譽有加。而YouTube-mp3.org則是通過首頁廣告營利,並不向用戶收費,也不向著作權人付費。美國唱片業協會主席兼CEO Cary Sherman這樣說道: YouTube-mp3.org正躺在音樂人背上賺大錢。
  • 【熱門榜單】達人藝典年度最暢銷唱片TOP10
    官方音響示範專輯的音像品牌「達人藝典」,成立以來給音樂愛好者帶來了很多演錄俱佳的作品,不僅多次受到權威樂評人和音響雜誌推薦,更屢獲多項大獎,廣受讚譽。下面介紹的是享樂商城年度最暢銷的10款達人藝典唱片。當中囊括西樂、民樂、人聲、鼓樂等多種音樂體裁,聆賞價值高,且能試測音響器材的不同方面素質。1.
  • 黴黴獲全美音樂四項大獎,頒獎典禮上控訴版權被霸凌者買走
    2019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落下帷幕,28歲的黴黴(泰勒·斯威夫特)獲得年度藝人、最受歡迎流行女歌手、年度巡演和年度專輯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以23座全美音樂獎獎盃,成為歷史上全美音樂獎獎盃最多的女藝人。
  • 分享 |【熱門榜單】達人藝典年度最暢銷唱片TOP10
    官方音響示範專輯的音像品牌「達人藝典」,成立以來給音樂愛好者帶來了很多演錄俱佳的作品,不僅多次受到權威樂評人和音響雜誌推薦,更屢獲多項大獎,廣受讚譽。下面介紹的是享樂商城年度最暢銷的10款達人藝典唱片。當中囊括西樂、民樂、人聲、鼓樂等多種音樂體裁,聆賞價值高,且能試測音響器材的不同方面素質。1.
  • 環球 唱片大獎知多少
    文/賈非言10月初,德國「回聲古典」大獎(Echo Klassik)決出了今年最後一個獎項。美國的格萊美獨樹一幟,雖然其中古典音樂比例歷來微乎其微,但仍舊藉助格萊美其名成為業內霸主。歐洲則另有打算與混戰。老牌的《留聲機》大獎、與之叫板的《BBC音樂大獎》、全英古典大獎、由MIDEM改制的ICMA大獎、德國的回聲古典大獎、法國的維多利亞與金唱片獎,還有由各家古典音樂雜誌推行的唱片榮譽制度,比如德國的「德意志唱片大獎」等,都像一份份導購手冊一樣,呈現五花八門和七嘴八舌之態。
  • 「嵐」精選專輯熱銷 被吉尼斯認定為2019年最暢銷專輯
    「嵐」精選專輯被吉尼斯認定為2019年最暢銷專輯人民網東京8月13日電 據《體育報知》報導,從2019年6月開始發售的日本男子偶像團體「嵐」精選專輯《5×20 All the BEST!1999-2019》,以330萬張的銷售業績成為2019年最暢銷專輯,並得到金氏世界紀錄的認定。吉尼斯官網(英文版)日前發布了這一消息。作為一張時隔10年推出的「嵐」精選專輯,裡面收錄了該團體的63張單曲以及20周年紀念主題曲《5×20》等共計64首歌曲。
  • 在「盜版時代」倖存下來的唱片店,被「白嫖時代」殺死了
    2000年左右,香港有約500-600間唱片零售店,到2017年,只剩下100-150間,銳減四分之三。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的數據,香港的音樂產業收入和實體唱片銷量都在急速下降。1990年1月1日,痴迷音樂的張家裔在香港開辦首間二手CD店,取名雷射唱片。張家裔會在每張唱片的邊角貼上「黃紙仔」,一筆一畫地手寫下專輯的簡短簡介,或是自己聽完後的感受。熟客則喜歡直接找他吹水(聊天),買他推薦的唱片。自此後雷射唱片經歷多次搬遷,每次越搬越小,到最後只剩下這麼一個方寸之地,他自嘲這是全宇宙最小的唱片店。
  • 十九世紀末留聲機和唱片傳到中國,在中國唱片業,是歷史性的進步
    第一部分、唱片的角色轉換二十世紀初,當唱片和留聲機方才傳入中國時,就被看成「唱戲機械」,引起了中國大眾的極大樂趣。一九一七年,上海西方百代唱片廠投產,中國從此開端自行創造唱片。自此當前,英、美等國資源前後在中國投資唱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