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21:1--4
基督教所崇尚的愛是真愛,真愛才是愛,真愛無價。
路加在福音書中記著說:「耶穌抬頭觀看,見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又見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21:1--4)
窮寡婦投的兩個小錢,依人看,那算什麼呢?就其數量而言,是微乎其微,與財主的捐項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主卻看見而稱讚她說:「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主耶穌用的是「比眾人還多」,但沒有具體說多多少。主耶穌為什麼不用具體的數字來衡量?因為窮寡婦的奉獻是「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這樣的奉獻無法用具體數字來衡量,這樣完全的、真實的奉獻表明的是無價的愛!
人的看法與主的看法何等不一樣,人看的往往是拿出的數量,主看的是拿出之人的那顆心!人看的是拿出多少,主看的是為自己留下多少!奉獻什麼、奉獻多少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奉獻時所存的真心,所表現的真愛!是的,真愛無價!
窮寡婦奉獻的是兩個小錢,但顯出的是真誠愛主的心!為了愛,她可以拿出所有而毫不保留,把自己的需要置之度外!她不因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別人擁有的較多而作比較,不因為別人投入的多而自己擁有的少就羞於奉獻,更不以自己貧窮當作理由、藉口而選擇不奉獻。
如果她選擇不奉獻,我想,耶穌不會責備她不愛主,門徒也不應該不理解她的苦情,就是今天的我們也沒理由對她說三道四。窮寡婦基於對主強烈的愛、對聖殿高度的責任心,毅然作出了傾其所有「投了兩個小錢」的選擇。
窮寡婦在物質方面貧窮,但愛主的心卻不缺乏,她是一位看似貧窮實則富足的屬靈人。她雖然沒有豐富的物質供應,沒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沒有美滿幸福的家庭,但這一切影響不了她愛主的心。因為真愛不是一種等量交換,更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經,真愛本身就是無所求。若有人藉奉獻作為要從主那裡得到些什麼的方法,那就不是奉獻,也不是愛!無所求的愛才是無價的愛!你可以不是財主,但你可以成就無價的愛!窮寡婦可以做到的事,為什麼成千上萬的優於她的人卻做不到呢?這不是能力的問題,不是條件的問題,而是缺少真愛的問題!
反觀今日少數教會,缺少耶穌那樣的眼光來看人。有些人的眼睛總喜歡定睛在有錢之人身上,只喜歡那「奉獻」百元大鈔的人,喜歡把這樣的人放在重要位置上,把沒有多少錢卻真正愛主的弟兄姊妹根本不放在眼裡,更不要說對他們的奉獻稱讚!
聖經中還記載了另一位愛主的榜樣馬利亞。《約翰福音》12:1—8記載了馬利亞將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跟著又拿自己的頭髮去擦,全屋滿了香氣,這是馬利亞對主真愛的表現。極貴的香膏要用很多的錢才能買到,馬利亞不是一個有錢的人,但為了愛主,她甘願付出了所有!耶穌因此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紀念。」由此可見,愛主不但不是吃虧,反而是最大的福分。
馬利亞抹主的腳用了一整斤真哪噠香膏,她原可以只用一點兒,因為一點兒香膏就已經很香了,但馬利亞並沒有這樣想,因她對主的愛是真的,真愛是從不會斤斤計較的。
反觀今日有的信徒,對主處處打算盤,在奉獻上掙扎,為主很吝嗇,為自己吃穿住用卻很大方,動輒出手幾百、幾千、幾萬也不惜!穿的是國際名牌,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高雅別墅,開的是豪華轎車……馬利亞為自己捨不得吃穿住用,但對主卻自然、甘心、完全獻上!
在教會歷史上,有一個叫約翰•衛斯理的屬靈偉人,是英國一間最好大學的畢業生。剛開始事奉時,薪水很低,但他拿出百分之八十來奉獻,後來升到年薪一千英磅,他仍然奉獻百分之八十!大約在二百五十年前,人們發現了他的遺囑:內中只提到他的牧師袍、書及保留的懷表,這就是他的遺產!在他一生中,經過他手的錢不計其數,但都用在了主的工作上。
馬利亞為什麼將極貴的真香膏抹在主的腳上(參約12:3),而不抹在主的頭上呢?因為,她深感自己不配。不但如此,她還用自己的頭髮擦主的腳。頭髮是女子最重視的,是女子的榮耀,馬利亞竟然用頭髮去擦主的腳,這真是將主放在第一位。馬利亞在主身上所做的,是何等謙卑的愛呀!
被稱為信心之父的亞伯拉罕,也是存非常謙卑的態度事奉神。當耶和華再一次向他顯現時,他不但俯伏在地迎接,而且把事奉神當作是一件蒙恩的事,甚至把擺上的一隻牛犢看成是一點點(參創18:2—5、7—8)。亞伯拉罕之所以看這牛犢僅是「一點點」,是因他有謙卑的心,以為這樣事奉神、愛神是理所當然的!
而我們呢?為主做了一點點事,就以為很大,很想人知道,很想讓人稱讚一番,誇得不夠,心裡就很不舒服,這是我們常有的心態。與馬利亞和那些愛主的人相比,我們真的羞愧難當。
在法國的君王中,路易十五送了一枚戒指給她的王后,上面刻著:神第一,法國第二,你第三。這也是像馬利亞一樣將主放在最高地位,這是難得的心態!
雖然馬利亞膏抹耶穌用的真哪噠香膏是可以用銀子的數量來衡量的,但她對主的愛是無法用價值來計算的。因馬利亞對耶穌的愛是無價的,她付出的不僅是真香膏,更是真切的心!在像約翰那樣的愛主之人看來,這瓶香膏只能用「極貴」來描寫,而只有像猶大之流才會以為值三十兩銀子!
真愛永遠無法用錢來衡量!家境貧寒的馬利亞在獻上最寶貴的真香膏的同時,她又用自己最榮耀的頭髮來擦!並且在付出真愛的同時,還要面對猶大之流當面的質問和羞辱。
其實,猶大之流「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的目的哪裡是真為窮人?無非像約翰所描述的,不過為自己得到實惠、好處罷了!有馬利亞在,他們就永遠不會自在。有馬利亞的愛主,就顯出他們對主的虧欠。所以,他們會在馬利亞的身上打主意,直到把馬利亞傷得面目全非、心在流血而後快!
你選擇愛,就等於你選擇被傷害!愛是不加害於人,但愛往往被人害,最深的愛是傷得最痛的愛!
猶大的言詞看似「愛心」十足,但一言以蔽之,完全是為自己!也就是說他的愛是虛假的愛,或者說根本不是愛,是停留在口頭上、言語中的愛!他口口聲聲說「周濟窮人」,請問,他自己拿出多少錢要幫助那些需要的人?他真的對窮人有愛嗎?我看並沒有。他不過是想借愛主的馬利亞的奉獻來為自己得個好名、獲點獎勵罷了!自己一分錢不花,就可以擁有「愛心大使」的榮譽!猶大不僅沒有愛窮人的心,而且「心裡不常有主」,他不過是混進耶穌隊伍裡面,借愛主、愛人的言詞,以達到真正愛自己的目的罷了。
不少基督徒和教會組織面對遭遇地震、冰雹等自然災害者、沒錢上學的窮苦孩童們以及鰥寡孤獨者,那真是傾囊相助也不惜,動輒奉獻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都不含糊,這是何等美的事,這是何等美的見證!
但在讓人看起來有愛心的同時,也有讓人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對自己身邊辛勤服侍的傳道人的生活需要熟視無睹?要給他們提高一點點生活的待遇怎麼就那麼難呢!為什麼對教會中貧窮的弟兄姊妹的需要卻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聞而不問!冷漠之心儼然世人不如!
關注鰥寡孤獨、關心處在困境中的世人是基督徒應有的美好品格的表現,但我們要問的是,你奉獻動機純正嗎?如果連自己身邊需要關心的弟兄姊妹都不放在眼裡,其他的所謂奉獻到底為何呢?是否為了揚愛心之名呢?是否為了與其他教會一比高低呢?或者兼而有之吧。
一個愛主的人必是一個先愛主道的人,一個不愛主道的人絕不可能做出真愛主的舉動來,愛主和愛主的道是不能分開的。
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路10:39),這是她愛主、愛主的話的表現,因此得到主的稱讚,說她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馬利亞能夠有膏主這一愛的行動,完全是因為她愛神的話,聽神的話的結果!
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約14:21—23)
一個愛主的人得到主的回報何等豐厚,她不但必蒙父神愛他、蒙耶穌自己愛他,而且特別愛主、對主的認識深於其他之人的人,主要向他顯現,再者神和主耶穌都要與這樣的人同住。
主復活之後,為什麼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因為,抹大拉的馬利亞原來是個罪人,但信主悔改之後非常愛主,她愛主的心深切,所以,主首先向她顯現!主與愛他的人「同住」是指一種密切的關係,愛主的人與神、與主之間有與眾不同的密切關係。
詩人大衛說:「我不肯用自得之物作燔祭獻耶和華我的神。」(撒下24:24)用白白得來的獻給神,他覺得沒有價值,他要付代價,這是大衛愛神的心。
感謝神,歷世歷代以來有許多的人實在為主付了代價!在史達德宣教士的傳記中,第一頁讓我們看見的是他在英國倫敦皇宮似的住宅,而第二頁則是他在非洲宣教時住的小茅屋,下面附著的經文是:「他看為基督所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參來11:26)是啊,為了愛主,為了傳福音,這位宣教士付了很大的代價,真可說是把他的一切獻上了。愛主的人能感動、影響別人愛主,史達德美好的見證就感動了許許多多人做宣教士。
神指著那些愛他之人說:「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賽56:5)這是神的應許!
可見神是那麼重視、那麼寶貴愛他的人!世上的事都是過眼煙雲,但愛主在主方面和在人方面都不落空,愛主要得主永遠的紀念,這是值得我們謹記的事!
真愛無價!盼望我們無論對神、對基督徒還是對世人的愛都能回歸真、棄掉假,只有這樣才能得神悅,讓人喜!
真愛永遠無法用錢來衡量!家境貧寒的馬利亞在獻上最寶貴的真香膏的同時,她又用自己最榮耀的頭髮來擦!並且在付出真愛的同時,還要面對猶大之流當面的質問和羞辱。
其實,猶大之流「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的目的哪裡是真為窮人?無非像約翰所描述的,不過為自己得到實惠、好處罷了!有馬利亞在,他們就永遠不會自在。有馬利亞的愛主,就顯出他們對主的虧欠。所以,他們會在馬利亞的身上打主意,直到把馬利亞傷得面目全非、心在流血而後快!
你選擇愛,就等於你選擇被傷害!愛是不加害於人,但愛往往被人害,最深的愛是傷得最痛的愛!
猶大的言詞看似「愛心」十足,但一言以蔽之,完全是為自己!也就是說他的愛是虛假的愛,或者說根本不是愛,是停留在口頭上、言語中的愛!他口口聲聲說「周濟窮人」,請問,他自己拿出多少錢要幫助那些需要的人?他真的對窮人有愛嗎?我看並沒有。他不過是想借愛主的馬利亞的奉獻來為自己得個好名、獲點獎勵罷了!自己一分錢不花,就可以擁有「愛心大使」的榮譽!猶大不僅沒有愛窮人的心,而且「心裡不常有主」,他不過是混進耶穌隊伍裡面,借愛主、愛人的言詞,以達到真正愛自己的目的罷了。
不少基督徒和教會組織面對遭遇地震、冰雹等自然災害者、沒錢上學的窮苦孩童們以及鰥寡孤獨者,那真是傾囊相助也不惜,動輒奉獻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都不含糊,這是何等美的事,這是何等美的見證!
但在讓人看起來有愛心的同時,也有讓人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對自己身邊辛勤服侍的傳道人的生活需要熟視無睹?要給他們提高一點點生活的待遇怎麼就那麼難呢!為什麼對教會中貧窮的弟兄姊妹的需要卻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聞而不問!冷漠之心儼然世人不如!
關注鰥寡孤獨、關心處在困境中的世人是基督徒應有的美好品格的表現,但我們要問的是,你奉獻動機純正嗎?如果連自己身邊需要關心的弟兄姊妹都不放在眼裡,其他的所謂奉獻到底為何呢?是否為了揚愛心之名呢?是否為了與其他教會一比高低呢?或者兼而有之吧。
一個愛主的人必是一個先愛主道的人,一個不愛主道的人絕不可能做出真愛主的舉動來,愛主和愛主的道是不能分開的。
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路10:39),這是她愛主、愛主的話的表現,因此得到主的稱讚,說她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馬利亞能夠有膏主這一愛的行動,完全是因為她愛神的話,聽神的話的結果!
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約14:21—23)
一個愛主的人得到主的回報何等豐厚,她不但必蒙父神愛他、蒙耶穌自己愛他,而且特別愛主、對主的認識深於其他之人的人,主要向他顯現,再者神和主耶穌都要與這樣的人同住。
主復活之後,為什麼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因為,抹大拉的馬利亞原來是個罪人,但信主悔改之後非常愛主,她愛主的心深切,所以,主首先向她顯現!主與愛他的人「同住」是指一種密切的關係,愛主的人與神、與主之間有與眾不同的密切關係。
詩人大衛說:「我不肯用自得之物作燔祭獻耶和華我的神。」(撒下24:24)用白白得來的獻給神,他覺得沒有價值,他要付代價,這是大衛愛神的心。
感謝神,歷世歷代以來有許多的人實在為主付了代價!在史達德宣教士的傳記中,第一頁讓我們看見的是他在英國倫敦皇宮似的住宅,而第二頁則是他在非洲宣教時住的小茅屋,下面附著的經文是:「他看為基督所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參來11:26)是啊,為了愛主,為了傳福音,這位宣教士付了很大的代價,真可說是把他的一切獻上了。愛主的人能感動、影響別人愛主,史達德美好的見證就感動了許許多多人做宣教士。
神指著那些愛他之人說:「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賽56:5)這是神的應許!
可見神是那麼重視、那麼寶貴愛他的人!世上的事都是過眼煙雲,但愛主在主方面和在人方面都不落空,愛主要得主永遠的紀念,這是值得我們謹記的事!
真愛無價!盼望我們無論對神、對基督徒還是對世人的愛都能回歸真、棄掉假,只有這樣才能得神悅,讓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