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一生創作了幾百個短篇小說,作品題材豐富,自成系統,堪稱美國社會的小型百科全書。
他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說,「麥琪的禮物」意為主人公互贈聖誕禮物就像麥琪送給基督的禮物一樣聖潔、完美,令人羨慕和讚嘆,是世間最寶貴的禮物。
《麥琪的禮物》運用獨特的語言來講述一對可憐的年輕夫婦在聖誕節之際給對方買送禮物的曲折情節,故事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韻味深長。
文中儘管描寫了當時社會的無情冷酷,平民生活的無奈悽慘,但人類最樸素而美好的情感—愛,卻被作者保留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吉姆與德拉夫婦身上。
他們帶給彼此的是融融暖意和真誠的愛,每個讀者都真實地感受到了小說傳達出的真愛分量,表達了作者對人性之美的高度讚揚。
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闡釋人性美在小說中的彰顯,進而挖掘歐·亨利短篇小說真愛無價的主題。
一、《麥琪的禮物》中細節表達的愛情
「一塊八毛七分錢,全在這兒了。其中六毛錢還是銅子兒湊起來的。這些銅子兒是每次一個、兩個向雜貨鋪、菜販和肉店老闆那兒死乞白賴地硬扣下來的;」德拉數了三遍。數來數去還是一塊八毛七分錢,而第二天就是聖誕節了。
這段話體現了一種矛盾,即貧困的生活與愛情之間的矛盾,當前社會上也有很多類似的矛盾,一邊是感情,一邊是麵包。小說中對數字細節的描述,說明了德拉與吉姆在生活上的艱辛與困難。
在對德拉賣頭髮買表鏈的描述中,作者用大量的筆墨來對德拉的內心世界進行描述,從她沒有賣頭髮之前內心的沮喪和焦慮,到賣頭髮時內心的不忍與難過,到拿了錢去給吉姆選禮物時內心的興奮與激動…這些內心世界的刻畫是作者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
再如德拉在為吉姆選禮物的時候,「搜索了所有的鋪子」「把所有的商店都攪翻了一遍」,這是作者對德拉選購過程的描述,突出了德拉在為吉姆選擇禮物過程中的用心。
「我是賣了金表換了錢給你買的發梳。」這是吉姆對德拉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來也是極其平淡的,但是我們在讀這部小說的時候,也可以想像吉姆在賣掉手錶為德拉選擇發梳的過程中,他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歐·亨利在整部小說中,通過對人物形象的細緻刻畫,來揭示超越了物質的愛情。
二、《麥琪的禮物》中巧合表達的真情
德拉想送給吉姆一件「精緻、珍奇而真正有價值」的禮物,然而因為囊中羞澀, 她沒有辦法,,只好將自己最珍愛的一頭秀髮賣掉,換來丈夫的禮物— 一條能配得上他手錶的表鏈。
吉姆想給妻子的禮物是「那原是在百老匯的櫥窗裡,德拉渴望了好久的東西」。一套發梳,他賣掉了祖傳的手錶。
夫妻倆為了給對方一件合心意的禮物,不惜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作者進行了巧妙的構思,這看起來是悲劇的,禮物變得無用了。這是一種巧合, 也是一種喜劇式的悲劇。
但是結局卻很溫馨,儘管他們都失去了物質上的寶貴東西,但是他們獲得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超越物質的愛。
這種命運裡的巧合,剛好也符合了愛情當中的一種不謀而合的命運機緣的情趣。這種機緣巧合, 仿佛在萬人之中,偏偏就揀選了這樣的一個伴侶,這種心靈之間的靈動和心有靈犀的巧妙, 恰恰就是這種愛情巧妙和真摯的地方。
三、《麥琪的禮物》中現實與愛情的結合
德拉深愛著吉姆,她很擔心賣掉自己最驕傲的如海藻般的長髮後,她在吉姆眼中不再像從前那般美麗了,也知道吉姆喜歡她的長髮,害怕吉姆有所責備,但為了表達對丈夫的愛,還是下決心做出了犧牲。
當吉姆回家後,發現德拉的頭髮剪掉了,他很困惑,也很驚訝,因為他已經賣掉了金表為德拉買了梳子。然而怕德拉傷心還是安慰她,對她的愛情絕對不會減少,在他的心中,她仍然是最美麗的女人。
現在沒有手錶來匹配高貴的白金表鏈,也沒有棕色的長髮以搭配一套靚麗的梳子。吉姆和德拉卻有著同樣的想法,只希望通過他們的犧牲能夠讓彼此感到快樂。
珍貴的禮物暫時用不上了,他們依然還是在溫飽中掙扎,這種現實並沒有因為他們互相贈送的禮物而得到擺脫,最終也提高不了他們的生活檔次。但是德拉和吉姆並沒有因為眼前的窘迫而放棄自己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他們依然對生活抱有熱切的希望,依然敢於追求理想中的浪漫生活。
最後:作者能通過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情來探尋不尋常的社會意義,來揭示人生深刻的哲理。他試圖幫助人們尋找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而《麥琪的禮物》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真正的愛情是無價的,他們的奉獻、付出,目的只有一個——讓他們愛的人感到幸福。
瓦西列夫在《情愛論》中曾說過:
愛的最高境界是以對方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