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2021-01-10 文字的二三事

小時候不懂愛情,以為怦然心動是愛情的雛形。

青春期則似懂非懂,以為一見鍾情是白頭偕老的永恆。

如今雖已略懂,但心裡似乎沒有了點燃愛情的火種,偶然遇到,也已辨不清是友情還是即將錯過的愛情。

愛情是什麼?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在描繪一幅幅愛情畫卷的同時,給出了問題的答案。愛情是唐代詩人元稹「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是清代沈復與陳芸的同甘共苦,琴瑟和鳴;是《邊城》裡翠翠的心有所屬,緘默不語;是《紅與黑》中於連生命最後一刻的幡然醒悟,悔不當初;也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的執著追求與殷切想望。

歸結起來,愛情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沿途的風景誠然教人回味,但更重要的是空想落實的決然和縱使孤獨,也不回頭的勇敢。

世間有太多的愛情,無論如何不同,也會在千差萬別中找出共性,就好像模樣各異的面孔,五官是標配。

歐·亨利的《愛的奉獻》與《麥琪的禮物》,儘管有著不一樣的故事情節,但是其中的愛情卻殊途同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01.似曾相識的愛情,別出心裁的表現方式

(1)《愛的奉獻》:藝術的背後,是愛情的默默付出,再苦也值得原本天各一方的喬與德麗雅,因為藝術,相識相知,進而喜結連理。喬擅長繪畫,德麗雅愛好音樂,兩個人都希望有朝一日學有所成,在各自的領域取得出色的成績。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喬和德麗雅由於資金短缺,不久將支付不起繪畫課與鋼琴課的高昂學費。賺錢成了當務之急。

德麗雅本來想找一份與音樂相關的工作,但因為找尋未果和現實的緊迫,她就在一家洗衣店做起了熨燙衣服的活兒,卻對喬謊稱在一位將軍家裡教授其女兒鋼琴。同樣地,喬以每天外出畫畫的名義在同一家洗衣店的地下室負責燒鍋爐,把賺來的錢說成是賣畫所得。

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謊言無論多麼天衣無縫,終有被識破的一天。德麗雅燙傷的手所用的面紗正是喬從洗衣店機房送到樓上的。喬發現這一細節時,便是兩個人的謊言被揭穿之時。

起初,德麗雅以「為了藝術,付出再多也不覺得苦」的心態開啟了求職之旅。然而,在理想無法變為現實時,為了生計,也為了喬能夠繼續學習繪畫,德麗雅不得不接受慘澹的現實,謀了一份與興趣毫不沾邊的工作,她的信念也由「為了藝術」一改而為「為了愛情」,但她並未對喬說出實情,只是依託謊言默默付出。喬同樣用謊言編織美麗的夢,在德麗雅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燒鍋爐為他們的生活分擔憂愁。這便是題目「愛的奉獻」的由來。

(2)《麥琪的禮物》:禮物的背後,是愛情的傾其所有,再貴也值得聖誕節前夕,為了給吉姆準備一件像樣的禮物,德拉忍痛割愛,賣掉了長及膝蓋、狀如瀑布的棕色頭髮,用換來的20美元和現有的一塊八毛七分錢為吉姆買了一條鉑金表鏈。德拉滿以為吉姆會喜歡這件聖誕節禮物,但不曾想吉姆竟然賣掉了他的金表,用所得的錢給她買了一整套她所中意的發卡。

棕色頭髮和祖傳三代的金表分別是德拉和吉姆引以為傲的東西,可他們甘願將其化作保持愛情新鮮感的養料。德拉和吉姆的行為雖然稍顯魯莽,但所折射的是濃濃的情意和傾其所有的慷慨。

由此可知,《愛的奉獻》和《麥琪的禮物》是同一主題的兩種詮釋,體現的是愛情的無私和為愛所做的犧牲。

圖片源自網絡

02.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愛的奉獻》中,喬和德麗雅當初懷揣著夢想從兩個不同的地方相聚在一起,愛情的萌生使彼此的抱負多了一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有一句歌詞是:「身邊沒有你,就算夢實現也沒意義。」喬和德麗雅各自的抱負也是如此,如果缺少一方的參與,無論誰的抱負實現,也是沒有意義的。這就不難理解在德麗雅暫停追逐夢想、外出打工掙錢時,喬也不再學習繪畫,而是像德麗雅一樣,偷偷地謀生,為他們的小家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從另一個角度看,喬和德裡雅雖然在實現抱負的路上拉開了距離,但是在生活這堂課上卻做到了同步,使平淡的生活因為愛情的存在而具有意義。

《麥琪的禮物》中,德拉和吉姆一樣有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愛情。否則,他們就不會默契地賣掉各自珍貴的東西,轉而為對方買來渴盼的聖誕節禮物。

圖片源自網絡

(2)聰明的智者,麥琪的化身《聖經》裡記載,耶穌誕生時,東方三王(即麥琪)送來了象徵尊貴與聖潔的黃金,乳香和沒藥。

《麥琪的禮物》中,德拉和吉姆被歐·亨利稱為笨小孩,因為他們在互不告知的前提下,做出了不明智的行為,造成了悔恨與遺憾交織的後果。

然而,德拉和吉姆又被歐·亨利稱為最聰明的人,因為他們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成了聖誕節禮物,尊貴與聖潔的愛情蘊藏其中。

小說結尾,德拉和吉姆被歐·亨利稱為麥琪,麥琪是智者的代名詞,由此可知,儘管兩人的行為並非明智之舉,但他們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純粹卻是睿智的。

《愛的奉獻》中,繪畫與音樂分別是喬和德麗雅從小就有的才能。對他們而言,自身的天賦是在紐約立足的根本,是無形的財富。然而,為了愛情,喬和德麗雅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天然的資產,投身於愛的奉獻中。他們如同《麥琪的禮物》裡的主人公,捨棄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將其化作無形的禮物送給了彼此。所以,喬和德麗雅也是智者,也是麥琪。

03.兩部小說所蘊含的愛情哲學

(1)愛情是藝術,我們應該以對待藝術的態度對待愛情《愛的奉獻》中,歐·亨利在小說開篇處寫道:「在一個人熱愛著他的藝術時,付出再多也似乎不會覺得苦。」

這是小說的前提,卻是錯誤的前提。

通讀全篇,我們了解到,這裡的「藝術」其實指的是愛情。喬和德麗雅把愛情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像學習藝術那般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付出再多也不覺得苦。

他們以美麗的謊言掩飾各自的付出,買喬的畫的比奧裡亞人和德麗雅的品克尼將軍是使謊言豐滿圓潤的必要角色,也是以藝術為名的愛情的產物。

藝術是神聖的,高雅的。同樣,愛情也是令人尊崇而不應被輕易褻瀆的。

(2)愛情是貧寒裡的一束光,彌補了物質匱乏所帶來的欠缺不管是喬和德麗雅,還是德拉和吉姆,無不在狹小的公寓房裡過著蝸居的生活。

歐·亨利在《愛的奉獻》中表示,只要家庭幸福,房間小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家庭不幸福,房間再大又能怎樣呢?在《麥琪的禮物》中,歐·亨利提出了相似的問題,每星期8美元的房租與每年一百萬美元的房租,有什麼區別呢?此外,他還寫道:

「這是一條鉑金表鏈,設計簡單大方,完全是以其質地的純良而不是花哨的裝飾來表明其非凡的價值——所有的好東西都理應如此。」

由此可知,歐·亨利所要闡釋的,是愛情的價值遠勝過作為身外之物的財富——側重於內心充盈的精神生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歐·亨利筆下的主人公便是沿著他設計的思路,在貧寒的生活裡因愛情而甘之如飴,不在乎物質多寡,只關注情感體驗。

《浮生六記》裡的沈復與陳芸便過著物質匱乏、情感豐富的詩意生活。我們沒有看到沈復夫婦整日為柴米油鹽的短缺而愁眉苦臉,相反,他們以青梅竹馬的愛情為支撐,即使拮据,也為單調的生活繪上了絢麗的色彩。

鬱達夫曾說:「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作家在創造作品裡的人物時,難免會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

1887年,歐·亨利經一位牧師徵婚,與阿索爾·埃斯蒂斯結婚。然而,女方的母親希望她嫁個有錢人。於是在盛怒之下,女方的母親對那位牧師不理不睬,多日未去教堂。因此,《愛的奉獻》與《麥琪的禮物》所展現的經濟基礎不牢固的愛情以及對這種愛情的稱許,可看作是歐·亨利通過文字所尋求的慰藉。

現實有時是殘酷的,文學作品自然成了一些作家寄託情感的心靈棲息地。

相關焦點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一個充滿治癒的愛情小故事
    麥琪,是聖子耶穌誕生時前來送禮的三位智慧的賢人。他們首創了聖誕節饋贈禮物的風俗。在西方人看來,聖誕禮物是最可珍貴的,因而也希望自己獲得的禮物是最有價值的「麥琪的禮物」。《麥琪的禮物》是美國著名文學家歐·亨利寫的一篇短篇小說。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就會知道它曾經被入選高中語文教材,只是當時並沒有深度挖掘其中的情感,或者當時的我們只是以看故事的心態讀完的吧。
  • 《麥琪的禮物》淺析:禮物有價,真愛無價
    他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說,「麥琪的禮物」意為主人公互贈聖誕禮物就像麥琪送給基督的禮物一樣聖潔、完美,令人羨慕和讚嘆,是世間最寶貴的禮物。《麥琪的禮物》運用獨特的語言來講述一對可憐的年輕夫婦在聖誕節之際給對方買送禮物的曲折情節,故事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韻味深長。
  • 《麥琪的禮物》:超越苦難的愛情,彌足珍貴
    更多時候,我們會因為現實的殘酷,而打破對愛情的種種幻想。愛情,始終要從初見時的怦然心動,走向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而婚姻就是平淡生活的開始,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在平淡的生活中,陪伴彼此,不忘初心和堅守愛情。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是世人傳誦的佳作。
  • 《麥琪的禮物》:所謂婚姻,就是【捨得】與【相伴】的綜合體
    愛情如是,婚姻如是。02 愛的反應當妻子得知丈夫為她購買了高檔的梳子的時候,妻子【先是笑了,繼而又哭了起來】。而後,她又說道:「哦,吉姆,它們真可愛!我的頭髮長得快,你知道。」這時候,【愛情】的力量高於【禮物】。他們的反應越是平淡,就越能證明他們對婚姻的信任!對彼此愛的真摯!因此,雖然夫妻雙方都【捨棄】了最珍貴的寶物,卻【獲得】了彼此愛的【忠貞】。
  • 《麥琪的禮物》:真正的愛情與金錢無關,家財萬貫不如夫妻恩愛
    這就是愛:我們捨去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來一件對方用不上的禮物。因為用不上,只能被珍藏。――《麥琪的禮物》1、故事原型:艱難的底層人物之真心愛情歐亨利是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與莫泊桑、契訶夫齊名。
  • 麥琪的禮物
    今天慕容為大家帶來的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這個故事最早發表於1905年12月10日的The New York Sunday World 。後於1906年收入歐亨利選集「四百萬」(The Four Million)。「麥琪的禮物」幾乎是人人皆知的經典的聖誕故事。上一次讀它還是在中學時的語文課本裡。
  • 麥琪的禮物:不可不知的聖經故事
    Henry)的著名作品《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講述了一個簡單而溫馨的故事:聖誕將至,手頭拮据的年輕夫妻Della和Jim苦於沒有錢給自己的伴侶置辦禮物。Jim賣掉了自己的金表給妻子買了梳子,而Della剪掉了一頭長髮給丈夫的金表配了表鏈。陰差陽錯,兩人的犧牲使原本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他們之間的愛情得到了最好的印證。這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是聖誕節之禮,也是尊貴聖潔的人性禮花
    命運是捉弄人的,但同時也在預示著,即使失去最珍貴的東西,但還有彼此,還有「愛」。這或許是那個「飢餓」的年代,最豐沛的情感。麥琪的禮物,是聖誕節之禮,也是尊貴聖潔的人性禮花據《聖經》記載,「麥琪」是耶穌出生時,從東方前來朝拜送禮的三個賢人,而他們所帶來的禮物則代表了尊貴、聖潔和希望。
  • 《麥琪的禮物》:普通人的平凡愛情,就是盡我所能把我最好的給你
    這兩天,閱讀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經典之作《麥琪的禮物》,幾次讀到情深處時,都為主人公平凡、樸實的愛情感動的鼻子發酸,也情不自禁地想起很多青春年少時初遇愛情的往事,合上書卷,還是忍不住想說:那些能為一毛錢犯愁的愛情,才是我們年輕時遇到的最真摯的愛情,才是真正待在人間的、普通又現實的愛情啊:雖然有時候爆棚的幸福也裹挾著物質匱乏的心酸
  • 《麥琪的禮物》:如果你讀懂這個故事,也就讀懂了幸福婚姻的秘訣
    在物質生活與精神之愛表面的衝突之下,人們總結出:沒有愛情的婚姻未必不幸,而不談錢的感情則不會長久。那麼,一段婚姻情感中,物質真的佔據主導性地位嗎?如果不談物質,我們還有沒有獲得幸福婚姻的其他途徑?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先生,在其作品《麥琪的禮物》中給出了具有指導意義的答案。
  • 達言達語 | 《麥琪的禮物》,什麼才是最好的禮物?
    說起歐·亨利,也許許多同學和我一樣,接觸他的第一篇作品就是《麥琪的禮物》。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但其中揭示的小人物生活的艱辛和艱辛生活中真情的動人無不令人印象深刻。「1塊8毛7,就這麼些錢,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銅板,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在雜貨店老闆、菜販子和肉店老闆那兒硬賴來的,每次鬧得臉發臊,深感這種掂斤播兩的交易實在丟人現眼。
  • 【經典小說】歐·亨利:《麥琪的禮物》
    故事簡介《麥琪的禮物》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裡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
  • 《麥琪的禮物》:從表達方式、表現與修辭手法看它的諷刺與溫情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代表作。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妻,為了贈送對方聖誕禮物,而賣掉自己最珍貴物品的故事。結局卻是,他們送給對方的禮物,最終卻成為了毫無用途之物。小說給人一種出乎意料之感,同時卻又暖人心肺。這篇小說將諷刺與溫情融合為一體,引導讀者深刻思考。
  • 名著欣賞:麥琪的禮物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李小託,關注我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麥琪的禮物》只有一元八角七給吉姆買禮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費了多少時日籌劃著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禮物,一件精緻、珍奇、貴重的禮物——至少配得上吉姆的東西才成啊。
  • 這梗和UC震驚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梗和UC震驚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時間:2020-06-26 20:34   來源:咖綠茵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戰神回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和UC震驚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最近可能很多網友都有刷到這句戰神回家,發現五歲女兒住狗窩!一聲令下,華夏十萬退役兒郎襲來,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呢?
  • 《麥琪的禮物》英文原版精讀(完整版)
    希望所有人在今年的聖誕節🎄都收到了自己喜歡的禮物🎁,今天要讀的就是一個跟聖誕禮物有關的故事,來自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O. Henry)的作品 The Gift of the Magi,中文通常譯為《麥琪的禮物》。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他們得到的是愛,那是比任何寶物都珍貴
    讀過歐·亨利,才發現禮物不僅是物質的贈予,所帶來的也不僅是精神的愉悅。而他的短篇,也是送給那個時代小人物的好「禮物」。我所讀到的第一篇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便是《麥琪的禮物》。小夫妻互送禮物,卻陰差陽錯地把自己的珍貴變成了無用。但他們得到的是愛,那是比任何寶物都珍貴的。
  • 《麥琪的禮物》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麥琪的禮物》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裡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表,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髮。
  • 吉林榆樹,麥琪的禮物,一對情人做出天大的虎事?
    作為趙某,根本就不敢穿這件貂皮大衣,但她到底還是接受這件「麥琪的禮物」,並將其郵寄給吉林省遼源市的親屬。民警二話不說,直接到遼源市取回了這件貂皮大衣。於是,本案成了事實充分,證據確鑿的「鐵案」。有人說,這是一起徹頭徹尾的「鬧劇」。
  • 管它凱琪還是麥琪,我都愛
    中學期間,讀過一篇歐·亨利的文章《麥琪的禮物》;大學畢業,讀過一本弗萊明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