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所謂婚姻,就是【捨得】與【相伴】的綜合體

2020-12-26 喜書芳菲

吉姆和黛拉看起來或許並不聰明,他們損失了家裡的兩件寶物。但是我要告訴你,他們其實很聰明。像吉姆和黛拉這樣的人往往比別人聰明——不管在哪兒。因為他們就是麥琪。——《麥琪的禮物》

歐·亨利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與契訶夫、莫泊桑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的文字樸實無華,語言充滿了詼諧色彩,故事情節往往出人意料,小說的結構新穎,構思巧妙。他善於描寫美國社會中普通人民的生活,很接地氣,具有強烈的大眾氣息,深受讀者喜愛。

《麥琪的禮物》這篇小說所描述的是在一個聖誕節期間,發生在家庭中的一則小故事。乍看之下,小說中的結局,很多讀者可能除了深感意外或者遺憾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對這對夫妻的嘲諷或者可憐了罷。然而,屏息凝神,幾經深思,又會別有一番感受。下面,我來試著解讀一下:

舍【頭髮】得【表鏈】,舍【金表】得【梳子】,戲劇性的結局,收穫了愛的忠貞

文中對主人公的家庭作了簡單描寫:破舊的長沙發;破舊的桌椅;有信箱無郵件;有門無門鈴。不難看出,主人公的家庭並不富裕,甚至還很貧窮。但是,夫妻二人分別有一樣很珍貴的寶物:【頭髮】【金表】。在聖誕節期間,妻子賣了【頭髮】為丈夫買了【表鏈】;丈夫卻賣了【金表】為妻子買了【梳子】。他們都為對方捨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價值了。

01 愛的初心

可以知曉和猜測的是,夫妻雙方在為對方挑選禮物的時候,或者說準備給對方買禮物的時候,他們都是想給對方一個驚喜。既然是驚喜,之前並沒有告知對方,而且還是用自己最珍貴的寶物來換取對方最搭配的禮物。結局越是戲劇,就越能考驗夫妻雙方對彼此愛的初心是否真摯。

試想一下,如果一方提前告知了想為對方購買聖誕禮物的意願,那麼相信就不會出現所謂的【戲劇性】的結局了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看似戲劇性的結局,卻往往能夠收穫意料之外的東西。愛情如是,婚姻如是。

02 愛的反應

當妻子得知丈夫為她購買了高檔的梳子的時候,妻子【先是笑了,繼而又哭了起來】。而後,她又說道:

「哦,吉姆,它們真可愛!我的頭髮長得快,你知道。」

當丈夫得知妻子為他購買了亮晶晶的表鏈的時候,丈夫【兩手放在腦後,笑了】。而後,他溫聲地說道:

「咱們還是先把這些禮物收起來吧。它們實在是太好了,咱們現在還不能受用。我把表賣了,給你買的梳子。來吧,咱們吃飯。」

可以看出,他們雙方的反應並沒有因為禮物的【無意義】【無價值】而變得異常激烈。即使在他們內心深處或多或少會有點失望,但雙方依然給予對方舒心的安慰。這時候,【愛情】的力量高於【禮物】。他們的反應越是平淡,就越能證明他們對婚姻的信任!對彼此愛的真摯!

因此,雖然夫妻雙方都【捨棄】了最珍貴的寶物,卻【獲得】了彼此愛的【忠貞】。

《麥琪的禮物》:【金錢】無非是婚姻的附屬品,【相伴】才是一生最珍貴的禮物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黛拉則是一位賢惠善良的家庭主婦。他們沒有奢侈豪華宮殿般的生活,僅有破舊的長沙發和桌椅作為生活的陪襯;他們也沒有富裕的金錢,僅有那零星的【一元八角七】。就連聖誕節的禮物,也是採取不得已的【兌換】來獲取的。可見,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對生活的希望,更沒有因此而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和婚姻。

01 在感情面前,【物質】是附庸,平平淡淡才是真,粗茶淡飯也是愛

《麥琪的禮物》,文中的夫妻是幸福的,是快樂的。雖然他們的收入僅能維持基本生活,但已足矣。他們對雙方彼此的愛並不貧窮,並且還充滿了奉獻精神。

可以想像一下,每天早上妻子做好簡單的早餐,夫妻二人對坐入席,伴著和煦的朝陽,在歡聲笑語中共進早餐,開啟美好的一天。妻子一個擁抱、一個熱吻相送,丈夫提著公文包,出門上班。妻子靜待在家,備好一桌溫暖的飯菜,兩杯溫酒,以待歸來的丈夫,共進晚餐。你為我添飯,我為你斟茶,溫言細雨,閨中情話,在屋中四壁激蕩。哪怕是紅薯糟糠度日,又有何妨!

兩個人的世界,無關於【金錢】,無關於【物質】。兩個人,一條心,平平淡淡,是情;粗茶淡飯,是愛。

02 唯有婚姻中的【麥琪】才會明白:【相伴】才是一生中最為珍貴的禮物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是呀,人這一生,能在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之間走到一起,這又是何等的緣與分呀!更何況,一輩子的相處,一輩子的相伴,一輩子的感情,早已融合為同一呼吸,同一命運!哪能用「混濁」的【金錢】、【物質】來衡量的哩!

正所謂:【始於月老,終於孟婆,是為老婆!】在這【始】與【終】之間,或喜、或憂,都無關宏旨,關鍵是共同度過的漫長歲月這個過程呀!

一生一世,【相伴】左右,才是婚姻中最為珍貴的禮物。這是《麥琪的禮物》一文中,最為核心的思想了罷!

結語: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這是英國某傳記作家所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

當年楊絳先生把這句話念給錢鍾書聽,錢老當即回答:

「我和他一樣」。

楊絳先生也不假思索地答曰:

「我也一樣」。

婚姻如斯,何其幸哉!

在平淡簡單的流年裡,夫妻能夠相濡以沫,彼此【捨得奉獻】,生命【相依相伴】,每天可以看到最愛的人的笑臉,這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哩!

相關焦點

  • 《麥琪的禮物》:超越苦難的愛情,彌足珍貴
    而婚姻就是平淡生活的開始,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在平淡的生活中,陪伴彼此,不忘初心和堅守愛情。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是世人傳誦的佳作。小說為我們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妻的婚姻故事,很溫暖卻又有一些遺憾。
  • 《麥琪的禮物》:普通人的平凡愛情,就是盡我所能把我最好的給你
    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年輕時期普通人的平凡愛情,生活也許很窮,但我願意盡我所能把我最好的給你!今天的分享,就以「凡人的愛情」這個角度,來解讀《麥琪的禮物》這部經典帶給我們的婚姻愛情的啟示。01、故事與禮物的解讀:生活可以貧窮,但愛不清貧;我不富有,甚至很窮,但我可以傾盡我所有,給你我可以給你的。
  • 麥琪的禮物
    今天慕容為大家帶來的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這個故事最早發表於1905年12月10日的The New York Sunday World 。後於1906年收入歐亨利選集「四百萬」(The Four Million)。「麥琪的禮物」幾乎是人人皆知的經典的聖誕故事。上一次讀它還是在中學時的語文課本裡。
  • 《麥琪的禮物》:如果你讀懂這個故事,也就讀懂了幸福婚姻的秘訣
    在物質生活與精神之愛表面的衝突之下,人們總結出:沒有愛情的婚姻未必不幸,而不談錢的感情則不會長久。那麼,一段婚姻情感中,物質真的佔據主導性地位嗎?如果不談物質,我們還有沒有獲得幸福婚姻的其他途徑?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先生,在其作品《麥琪的禮物》中給出了具有指導意義的答案。
  • 《麥琪的禮物》淺析:禮物有價,真愛無價
    他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說,「麥琪的禮物」意為主人公互贈聖誕禮物就像麥琪送給基督的禮物一樣聖潔、完美,令人羨慕和讚嘆,是世間最寶貴的禮物。《麥琪的禮物》運用獨特的語言來講述一對可憐的年輕夫婦在聖誕節之際給對方買送禮物的曲折情節,故事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韻味深長。
  • 達言達語 | 《麥琪的禮物》,什麼才是最好的禮物?
    說起歐·亨利,也許許多同學和我一樣,接觸他的第一篇作品就是《麥琪的禮物》。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但其中揭示的小人物生活的艱辛和艱辛生活中真情的動人無不令人印象深刻。「1塊8毛7,就這麼些錢,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銅板,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在雜貨店老闆、菜販子和肉店老闆那兒硬賴來的,每次鬧得臉發臊,深感這種掂斤播兩的交易實在丟人現眼。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一個充滿治癒的愛情小故事
    麥琪,是聖子耶穌誕生時前來送禮的三位智慧的賢人。他們首創了聖誕節饋贈禮物的風俗。在西方人看來,聖誕禮物是最可珍貴的,因而也希望自己獲得的禮物是最有價值的「麥琪的禮物」。《麥琪的禮物》是美國著名文學家歐·亨利寫的一篇短篇小說。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就會知道它曾經被入選高中語文教材,只是當時並沒有深度挖掘其中的情感,或者當時的我們只是以看故事的心態讀完的吧。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是聖誕節之禮,也是尊貴聖潔的人性禮花
    一則是吉姆的金表,這是他家族的傳家寶;二則就是德拉美麗的長髮。而在這個重要的節日中,德拉決心用自己的頭髮,給丈夫換來一條表鏈。在聖誕節的當天,德拉和吉姆都各自為對方準備了心目中最珍貴的禮物。結局反轉:故事接近尾聲,德拉開心地取出禮物,伸手給吉姆看,然而,此時的吉姆更多的是錯愕。
  • 麥琪的禮物:不可不知的聖經故事
    Henry)的著名作品《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講述了一個簡單而溫馨的故事:聖誕將至,手頭拮据的年輕夫妻Della和Jim苦於沒有錢給自己的伴侶置辦禮物。Jim賣掉了自己的金表給妻子買了梳子,而Della剪掉了一頭長髮給丈夫的金表配了表鏈。陰差陽錯,兩人的犧牲使原本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他們之間的愛情得到了最好的印證。這
  • 《麥琪的禮物》:真正的愛情與金錢無關,家財萬貫不如夫妻恩愛
    這就是愛:我們捨去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來一件對方用不上的禮物。因為用不上,只能被珍藏。――《麥琪的禮物》1、故事原型:艱難的底層人物之真心愛情歐亨利是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與莫泊桑、契訶夫齊名。
  •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2)《麥琪的禮物》:禮物的背後,是愛情的傾其所有,再貴也值得聖誕節前夕,為了給吉姆準備一件像樣的禮物,德拉忍痛割愛,賣掉了長及膝蓋、狀如瀑布的棕色頭髮,用換來的20美元和現有的一塊八毛七分錢為吉姆買了一條鉑金表鏈。德拉滿以為吉姆會喜歡這件聖誕節禮物,但不曾想吉姆竟然賣掉了他的金表,用所得的錢給她買了一整套她所中意的發卡。
  • 名著欣賞:麥琪的禮物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李小託,關注我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麥琪的禮物》只有一元八角七給吉姆買禮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費了多少時日籌劃著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禮物,一件精緻、珍奇、貴重的禮物——至少配得上吉姆的東西才成啊。
  • 《麥琪的禮物》英文原版精讀(完整版)
    希望所有人在今年的聖誕節🎄都收到了自己喜歡的禮物🎁,今天要讀的就是一個跟聖誕禮物有關的故事,來自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O. Henry)的作品 The Gift of the Magi,中文通常譯為《麥琪的禮物》。
  • 《麥琪的禮物》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麥琪的禮物》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裡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表,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髮。
  • 《麥琪的禮物》:從表達方式、表現與修辭手法看它的諷刺與溫情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代表作。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妻,為了贈送對方聖誕禮物,而賣掉自己最珍貴物品的故事。結局卻是,他們送給對方的禮物,最終卻成為了毫無用途之物。小說給人一種出乎意料之感,同時卻又暖人心肺。這篇小說將諷刺與溫情融合為一體,引導讀者深刻思考。
  • 賣漂亮頭髮,只是為了給老公買個禮物
    例如,黛拉在《麥琪的禮物》中,她付出擁有最珍貴的頭髮,卻擁有她最喜歡的梳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黛拉的付出實際上是一種獲取。在婚姻關係中,「得到」和「付出」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為一種正常的生活。當我們習慣於接受伴侶的付出並以懶惰的態度對待伴侶時,這種心態會逐漸降低婚姻的熱情,成為摧毀婚姻的最致命武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 熊黛林曬郭可頌相伴時光獲好評:已婚女人狀態,就是婚姻的照妖鏡
    在郭富城頻頻追生時,熊黛林依舊處於頭胎狀態,9月10日一家四口相伴左右的時光令無數人羨慕已婚女人臉是婚姻的照妖鏡,這句話放在明星身上不太適用。對於明星來說已婚後的生活狀態才是最能看出婚姻好壞的。不再想著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完美的人,大概就是她因為在婚姻裡得到了足夠多的愛,不再需要外界的認可去尋求所謂的滿足感。
  • 熊黛林曬郭可頌相伴時光獲全好評:已婚女人狀態,就是婚姻照妖鏡
    在郭富城頻頻追生時,熊黛林依舊處於頭胎狀態,9月10日一家四口相伴左右的時光令無數人羨慕。已婚女人臉是婚姻的照妖鏡,這句話放在明星身上不太適用。對於明星來說已婚後的生活狀態才是最能看出婚姻好壞的。不再想著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完美的人,大概就是她因為在婚姻裡得到了足夠多的愛,不再需要外界的認可去尋求所謂的滿足感。
  • 【經典小說】歐·亨利:《麥琪的禮物》
    故事簡介《麥琪的禮物》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裡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
  • 吉林榆樹,麥琪的禮物,一對情人做出天大的虎事?
    作為趙某,根本就不敢穿這件貂皮大衣,但她到底還是接受這件「麥琪的禮物」,並將其郵寄給吉林省遼源市的親屬。民警二話不說,直接到遼源市取回了這件貂皮大衣。於是,本案成了事實充分,證據確鑿的「鐵案」。有人說,這是一起徹頭徹尾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