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工作中的矛盾,腦海中最有可能閃現的罪魁禍首就是你那不稱職的老闆、消極好鬥的同事或是其他部門資源井噴的同事。我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抱怨這些人,避讓他們甚至與他們發生衝突。但是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中好好處理這些矛盾,一開始就不能與他們任何一人有這些現象發生,因為通常引起衝突的並不只是一個人。如果你想要少些爭鬥,多些和諧、高效的辦公環境,你就必須明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你要做的就是打破因為挫敗、壓力而引發的惡性循環,終結辦公室戰爭。
適量的挫敗感是有益的,它能引發決策和創造力。然而不幸的是,工作中我們常常會被一系列的問題淹沒,而不是偶爾遇到的挫折。我們沒有完成工作所需的資源,但業績指標持續上升。我們責備自己能力不夠,見識短,季度性考核的商業氣候帶來的挫敗感,無止境的改變和合作文化帶來的種種責任。不管什麼原因,工作中大多數人都長期遭受著挫折。
長期的挫敗會轉變成恐懼和易怒——這些是我們處於危險狀況時的早期警告。一旦警報響起,我們的身體馬上進入高度警覺,體內的腎上腺素、荷爾蒙通過血管、繃緊的肌肉導致行動加快,手心出汗,呼吸急促,心臟跳動加快。這些現象如果不經常發生那對我們的身體還是有好處的,它可以讓我們遠離危害。但不幸的是,挫敗、輕微的恐懼、易怒甚至暴怒在我們工作中卻是常事。我們很多人時刻都處於高度警惕狀態,不能正常地發揮自己,擔心被炒魷魚,不能愉快地工作,思維也不能維持正常的狀態。
衝突會讓人生氣、怨恨和苦惱。我們很容易自欺欺人地認為壓力並不全是壞事。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壓力。當我們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我們的思維,邏輯推理和社交技能都會受到影響。我們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和判斷能力也同樣受到影響。我們很難集中精力去思考新的點子,只能用簡單的方式去看待問題。我們對細小的刺激也會反應過度,看每個人每件事都像是帶有威脅。如此一來,別說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同事關係方面。
如果成為了一個無盡頭的圓圈,那就是產生了惡性循環。大家都不再坦誠相待,紛爭四起,每個人都不高興。壓力不斷增加,思維和行動承受的壓力更大。於是我們猛烈抨擊他人,把自己躲藏起來,甚至決定退出。
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可以從以下3步做起:
如果你想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讓工作中的破壞性衝突少一些,第一步就是要多注意你面對壓力和焦慮時的感覺和反應;第二步,要有意識地控制你的情緒;第三步,試著把別人當正常人看待,而不是威脅。
打破挫敗-壓力-衝突之間的循環,首先要找到自己感到受挫、恐懼和受到威脅的原因以及如何導致了衝突。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其實不然,甚至那些很有想法的人也很經常地將這種自我反省流於紙上談兵,他們沒有真正花時間去重視這事。告訴自己,如果不花時間或者不想去「反省」會讓自己在工作中陷入麻煩。相反花點時間帶上自己的好奇心,鼓勵自己去分析各種形勢和各種人的情況,這樣會使自己的工作更順風順水。對誘發你情緒的原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旦你意識到了情緒正驅使著行為,你就能運用另一種重要的情商能力:情緒自我控制力。這種能力能讓我們檢查並疏通情緒,不至於陷入頑固腦垂體操控中。它還能管理負面的情緒,通過清晰的鏡頭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界,當我們感到受到威脅時毫不猶豫地把這種情緒拋之腦後。
最小化工作中的壓力、衝突,把「我、我的」替換成「我們、我們的」,還要從「我們能得到什麼」和「我們能給予別人什麼」中相互審視。這種角色轉換能減少壓力和負面情緒,也能讓關係更和諧更友好,這些東西都是辦公室最需要和最想要的。
除了培養自我認知能力、提高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和重塑辦公室關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還要學會如何處理各種衝突。以下是幾種處理衝突的有效方法。
正念行為有瑜伽、打坐、深呼吸和獨自散步,這些對培養自我認知、管理自我情緒和應對壓力產生的短路行為都行之有效。實踐表明哪怕是一天只有幾次幾分鐘緩慢的深呼吸都能幫助我們清醒頭腦、平復心情和更有意識地選擇我們的行為。
正念行為、自我反省都能極大地幫助我們培養自我認知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然而在這個匆忙的世界我們很難有時間細想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所以從一小段時間開始吧。比如可以在每個周末抽出20分鐘來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但是記得切莫陷入「鞭打自己」的陷阱裡和責備自己不該讓別人這麼做或者自己不應該這麼做等等,這麼分析只會產生更大的壓力。
替他人著想,同情心與同理心會幫助我們生存且茁壯成長。就像自我反省,這股力量可能不會在你工作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但是如果你留意這種做法,那麼它肯定能很快地幫你理解他人的觀點想法。你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他對這種狀況的想法和感覺是什麼?
我和他之間有怎樣的不同?我們怎樣才能統一?
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她對我和對這事感覺好點?
在你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請記住我們都有自己的故事——生活和工作中都會有愛情、悲傷和快樂。可能別人的故事和你的不同,但我們每個人的經歷非常地相似。因工作中暗藏的衝突而去責備他人,不如讓工作更有趣,良好的氛圍有助於我們自身的情感,對我們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有益,這些也是對我們自己的感覺和行為的負責。
安妮·麥基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資深研究員,也是PennCLO 執行博士項目的主管,即將發行新書《How to Be Happy at Work, Primal Leadership》和《ResonantLeadership 》《 Becoming a Resonant Leader》。編輯|王婷tingwang@hb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