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困晚上醒,早上起床成了「國寶」?3招幫你調整好睡眠

2020-12-23 健康早彈

你是不是那種白天容易困,晚上卻很精神的哪一種人?就好像出國回來,時差還沒調整回來,但你明明沒出過國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睡覺都睡不好,實在是太折磨人了。看看下面的例子,是不是跟你很像。

小倩別看她是一個女生,但她確實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程式設計師,從畢業到現在已經5年了,一直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著,非常努力,所以才有今天的這番成就。不過按小倩的說法,如果給她一次重來的機會,就絕對不會再選擇計算機這個專業,更不會選擇當一個程式設計師。

小倩說,程式設計師真的是一個「要命」的職業,每天要加班不說,下班回家睡覺的時候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BUG就會被叫起來,立馬改好,可以說一周的時間裡面每天睡覺的時間平均只有5小時。小倩也因此養成了一種不健康的作息習慣,每天睡得晚,還醒得早,睡眠的時間嚴重不足,而且在休息日的時候也是如此,凌晨兩三點才會有睡意,然後6點多就醒了。

小倩因為睡不好,也出現了很多的健康問題。最明顯的就是脫髮了,這幾乎是每一個程式設計師的通病了,除了太耗腦子脫髮,當我們的睡眠不足的時候,內分泌失調,就容易人體機能出現問題,造成脫髮、早衰、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白天黑眼圈特別明顯,顯得皮膚質量很差,小倩現在很困擾,明明現在還不到30歲,在別人眼裡就像40歲的中年大媽一樣,現在小倩很擔心自己能不能嫁出去。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長期的睡眠不足或者失眠,會有以下的負面後果

1、脫髮

長期失眠,導致腦部得不到休息,消耗的養分就會比較多,導致身體血虛,就可能會引起脫髮。

2、早衰

長期的失眠,能夠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這就容易導致皮膚的質量變差,生皺紋、痘痘、色斑等,是典型的變老現象。

3、白天精神不佳

失眠就意味著休息不夠,白天身體活動的時候就會易疲勞,精神不佳,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容易陷入到失眠的死循環當中。工作不順導致加班,壓力大造成失眠,睡眠又會讓工作不順,如此循環往復,簡直是太折磨人了。

當然失眠造成的危害遠遠不止上面這些,所以對於失眠我們應該重視起來,好好調養。

長期失眠不要慌,3招幫你慢慢恢復正常睡眠

1、試試給自己放個假

如果你感覺到身體很累了,不妨給自己的身體放個假吧,不要說請不了假,命重要還是錢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身子休息好了,精神就可以更加集中,對於工作反而更加有幫助。

2、注意飲食調養

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很多種食物是藥食同源的,也就是說會有一定的療效,就比如棘仁、銀耳、桂圓、百合、蓮子等,就拿棘仁來說它能夠幫助平復情緒,安撫精神,能夠幫助治療虛煩不眠,用它做成伽馬棘仁草本液,每天喝一喝,助眠的效果就很不錯。

3、換一套舒服的睡眠裝備

很多人晚上睡覺睡不舒服,休息不好,其實很有可能是寢具不適合造成的。這裡給你一個建議,枕頭建議選可以把脖子墊高12釐米左右的,這樣會比較貼合頸部的肌肉;床墊可以不要太軟的,能有支撐住肢體比較好,不容易使睡眠姿勢改變,睡眠更穩定;冬天到了,被子也不要選太重的,這樣會壓迫身體,影響睡眠質量。

相關焦點

  • 寶寶總是很晚才睡覺,白天很晚起床,會有這幾個壞處,要及時調整
    最近小王特別的累,因為她的孩子最近總是睡反覺,總是晚上很晚才睡覺,白天又很晚才會起床。到了晚上小王和女兒躺在床上,女兒還不聽話,小王陪女兒玩玩具,給她講故事,女兒才會聽話,但是女兒睡覺的時間也差不多是在凌晨快3點了。
  • 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了?這4個小訣竅幫你秒變睡美人
    拿我自己舉例子吧:二十多歲的我,絕對晚睡晚起型,本來就加班多,工作日到家都已經八點,再磨蹭磨蹭,或者有時晚上出去跳個舞、做個DJ,肯定過12點才睡。然後,第二天早上永遠都是「起床困難戶」。那時不跳舞了,但是每晚忙著刷美劇,天天看到深更半夜,早上起床時恨不得五個鬧鐘一起響。好巧不巧,隔壁住了一對老年夫婦,偏偏喜歡每天早上五點起床。這還不算,他們還喜歡一起床就開始打掃衛生,桌子椅子推來挪去、乒桌球乓的,再加上老式房子隔音效果差,分分鐘把我吵醒;尤其雙休日小鄭想睡個懶覺的時候,簡直就是要命!我曾經嘗試和他們溝通,結果發現他們居然耳!背!
  • 睡眠專題:熊孩子每天早醒怎麼破
    對百靈鳥型的父母,寶寶早上5:30醒來,可能剛剛好。對於夜貓子型的父母,即使寶寶七點半才醒,那也叫擾了清夢。考慮到中國大多數家庭的作息情況,我們一般把早於六點醒來稱為「早醒」。除了起床時間,還要綜合孩子的精神狀態來考量。設想一個寶寶6點起床,經歷了良好的晚上睡眠,精神抖擻的開始新的一天,我們就不認為這樣的寶寶是「早醒」。
  • 5個睡眠要點,讓你告別「無效睡眠」!
    如何改善睡眠?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五個睡眠要點:早上不賴床:窗簾拉開一條縫晚上睡前可以把窗簾拉開一條縫,這樣天亮後,早晨的光線能照射進臥室內,可以幫助喚醒大腦,這樣大腦就不會長時間處於迷糊狀態,睡的時間過長。
  • 晚上11點睡,早晨幾點醒比較好?睡眠不達標,小心「命比紙薄」
    失眠包括三種情況,分別是入睡困難、早醒和睡眠質量差。入睡困難是指每天躺在床上後,需要30分鐘以上才能睡著。早醒是指每天醒得比較早。成年人每天需要睡7—8個小時才算達標,若你雖然能夠輕易地睡著,但睡眠時間短,睡不足6個小時就會醒,比如說每天10點入睡,第二天凌晨三點左右就行了,這就屬於早醒,算失眠。
  • 晚上早早地就入睡了卻凌晨就醒?跟什麼原因有關呢?
    有些人的生物鐘就是與常人不同,明明晚上7、8點的時候,就困得眼皮子直打架,但真的早早入睡了,卻又凌晨1、2點就醒了。而且還是那種醒來之後就精神得不得了,想再入眠難上加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說是生物鐘紊亂?
  • 寶寶的生物鐘顛倒,白天叫不醒晚上睡不著,到這個月齡就要調整了
    如果你親身體驗過,就知道什麼叫全天24小時待命了。因此,為了讓自己也能睡個好覺,無數寶媽們在培養孩子睡整覺的路上奮鬥著。然而寶寶的睡眠規律豈是那麼好改變的?尤其是小月齡寶寶,他們能讓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絕望。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晝夜顛倒,白天多覺叫不醒,晚上又特別精神不睡覺,需要大人陪著一起玩,折騰到凌晨幾點。
  • 寶寶很精神意味不困?睡醒了就要馬上玩?嬰兒睡眠的誤區被你踩了
    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家長可以播放一些比較舒緩的音樂,控制好分貝即可。2、白天睡很多,晚上就不用睡了從小老人就告訴我們,「白天睡那麼多,晚上遲一點睡也無所謂」,言外之意就是時間湊足了就行,事實真的如此嗎?這不僅會拉低寶寶的睡眠質量,還會造成他們半夜頻繁驚醒、大哭。家長可以在孩子的房間裡安裝一些小燈,調整好光線強度,在保證孩子能看到東西的同時,又不刺眼。
  • 不到10點就睡覺,早上起床還是很困?提醒:一般與4個因素有關
    不到10點就睡覺,早上起床還是很困?提醒:一般與4個因素有關充分的睡眠時間,是人體獲取健康必不可少的條件。一般情況下,人體在每24小時內,就需要保持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人體還能得到最好的修復。人的一生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於睡眠的。所以,睡眠才是人生最大的「工程」。據統計,如果在晚上10點以前能夠入睡,人體可以很快進入睡眠狀態,同時人體處於深度睡眠的時間也最長,最有利於人體各個部分器官的修復及其代謝。然而,有時候會發現,儘管每天堅持在10點以前睡覺,早上起床時依然感覺到很累。讓人感覺到很納悶,也很煩躁。
  • 晚上睡不著,早上睡不醒?3招教你擺脫失眠困擾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統計,全國已經有3億多人受失眠困擾,而且失眠人數逐年遞增。這幾年來,失眠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越來越多年輕群體加入失眠大軍,和老年人一樣看著天花板徹夜難眠。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不過,不良的睡眠習慣和精神壓力是年輕人失眠的元兇。
  • 孩子晚上不願睡,早上不願醒怎麼辦?這3招做父母的都應該學學
    要說晚上不願意睡就算了,可是晚上不睡,白天崩潰,早上就是個賴床的小豬,怎麼叫都叫不醒。讓孩子起床就跟上刀山下火海一樣,痛苦又艱難。好不容易把孩子從被窩裡拽起來,鬆手轉頭拿個衣服,孩子又鑽進了被窩裡。這一場「起床拉鋸戰」,消耗了媽媽的不少精氣神,汗都出一身了,最後孩子才磨磨唧唧地起床穿衣。等送到了學校孩子不僅記一個「遲到」,晚上父母還要接到老師電話說「你家孩子上課睡覺」......總感覺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怎麼辦?
  • 「媽媽,好睏,老師沒讓我睡夠」,開學在即,寶寶生物鐘如何調?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媽媽,我好睏,幼兒園老師不讓我睡夠。剛上學一天,丁丁就跟媽媽告狀。老師對此的解釋是:吃完午飯丁丁在床上翻來覆去不睡覺,好容易哄睡了,到起床時間,丁丁沒睡夠,還鬧了一陣起床氣。
  • 87歲失眠專家忠告:早上2堅持,晚上3不要,睡得心安不夜醒
    自從進入冬季之後,氣溫逐漸降低,我們人類雖然是一種恆溫動物,但也難免受到寒冷空氣的影響,往往會更容易萌生困意。但是,在現代社會中,一年四季都飽受失眠困擾的人也不在少數。若是不注意這些習慣的糾正和改善,就難言失眠情況的扭轉和睡眠質量的提升。87歲失眠專家忠告:早上2堅持,晚上3不要,睡得心安不夜醒早上2堅持:1.清晨喝杯牛奶機體在經過一晚的睡眠後,整夜沒有獲得任何營養物質來源,這個時候身體內的營養成分是極為匱乏的。所以,應該在早餐時補充一些高營養價值的食物。
  • 《睡眠革命》:了解你的「睡眠類型」,科學地調整社交時差!
    三、睡眠類型——晚睡星人年輕人的睡眠大多屬於晚睡型。這類群體總是會熬夜到很晚,並且總是渴望能睡個懶覺,但又必須在早上9點鐘上班。這就意味著,TA們往往需要鬧鐘才能起床,因為早晨是TA們正睡得香的時候,由於太困,便一次又一次關掉鬧鈴,於是起床之後手忙腳亂地去上班,在堵車的路途中發著自己根本無法做到的誓:今晚一定早睡。
  • 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調整法」了
    「宅家期間,人們雖然有了支配睡眠的自由,但睡眠質量反而下降了。」《2020全國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國人睡眠時間整體延遲2~3小時,熬夜人群上升到23%。沒了早起上班、上學的壓力,「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著」成了人們的生活常態。
  • 早上的我好痛苦!為何抑鬱症總是白天比晚上痛苦?
    中午-午後:中午之後情緒比早上明顯好轉不少,起碼不像早上那會非常絕望,但依舊還是會抑鬱。下午6時:情緒明顯比白天時好一些,身體的重擔就像有了釋放,不過可能只是和下班不需要再面對不重要的人有關,自己也不需要再偽裝見他們。
  • 來自早晨的靈魂發問:為什麼十個鬧鐘也叫不醒你?
    對很多人來說,早上起床都是一場「自我掙扎」。每當鬧鐘響起,就會上演一出與被窩不離不棄的「苦情劇」,一不留神又睡過去,再醒來就是一個小時之後了。早上起不來怎麼辦?很多人設置多個鬧鐘,每隔5分鐘響一次。其實,這種習慣可能會讓你更累。專家,還你一個神清氣爽的早晨。
  • 返校複課前,3步調整好生物鐘,進入學習狀態
    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起來了又沒精神,這是很多孩子目前在家的狀態。這種晝夜顛倒的生活,不僅讓早起上課上班變得艱難,影響孩子開學後的學習狀態,更會影響孩子的全身健康。所以,返校在即,家長有必要幫孩子們倒一倒「宅」出來的時差。在調整生物鐘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生物鐘。生物鐘是產生和調節生物節律的內在機制。
  • 晝夜顛倒讓生物鐘亂了,學幾招「倒時差」
    早上7點、中午12點、晚上6點是人體消化期,胃分泌酸和酶幫助消化。如果這些時段不進餐,酶會加重消化和腐蝕,帶來黏膜炎症甚至潰瘍,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導致肥胖和糖尿病。4步幫你科學「倒時差」「倒時差」最好提前5~7天開始,讓身體逐步調整適應:比如每天比以前早睡早起的時間提前30分鐘到1小時,直至恢復到與工作時作息時間一致。
  • 各年齡段睡眠時間表,你家孩子睡夠了嗎?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第二天早上起不來,從7點半開始叫起床,叫到8點都不肯起,起來也是一身起床氣,有時候連出門玩兒的心情都被影響。我把這歸結為,沒起對,怨氣總要找到撒氣口。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最終,我下了很大的決心,決定改變作息。8點半開始準備刷牙、洗臉、講故事,一般9點—9點半之間,就能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