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養育小寶寶有多辛苦就不用多說了吧?如果你親身體驗過,就知道什麼叫全天24小時待命了。
因此,為了讓自己也能睡個好覺,無數寶媽們在培養孩子睡整覺的路上奮鬥著。
然而寶寶的睡眠規律豈是那麼好改變的?尤其是小月齡寶寶,他們能讓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絕望。
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晝夜顛倒,白天多覺叫不醒,晚上又特別精神不睡覺,需要大人陪著一起玩,折騰到凌晨幾點。
孩子白天可以盡情地睡,可大人折騰不起,白天需要忙工作或家務,沒有可以休息的時間。
即便在家當全職媽媽,對生理和心理也是種煎熬,畢竟大人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的生物鐘已經形成好幾十年了,晚上整夜整夜熬著不睡覺,肯定是受不了的。
光是這一個問題,後臺就收到了好多私信,看來每個深夜陪寶寶熬著的寶媽都不少呀。
01為什麼娃會晝夜顛倒,白天睡覺晚上清醒?
其實,寶媽也不要責怪寶寶,他們出現晝夜顛倒的情況是有原因的,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發展的限制。
1)大腦發育尚未適應外界環境
儘管孕32周時,寶寶的腦神經通路就已經接通,形成了脂質鞘,開始對外界刺激有感覺並區分白天黑夜了。
但由於子宮裡黑漆漆一片,因此出生後他們無法很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白天和黑夜變化。
2)胃容量太小,無法支持寶寶睡整覺
從剛出生開始,寶寶的胃容量是不斷發展的,但大小仍然無法讓他們堅持睡很長時間。
因此,小月齡的寶寶最多睡兩個小時左右就要起來喝奶,即便晚上也是如此。就算他想睡,胃也不允許呀!
滿月後寶寶的胃容量會增大不少,可以堅持睡覺更長時間,狀態也會安穩許多,但要想睡整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在此之前最重要的是,讓寶寶改掉晝夜顛倒的習慣。畢竟跟著寶寶這樣堅持,媽媽會崩潰的,內分泌紊亂不利於身體健康。
02寶寶的晝夜顛倒問題,到一定月齡就該調整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寶寶的睡眠周期發展。
滿月寶寶每天存在16~20個睡眠周期,到2月齡就減少成6個了,即白天睡4次,晚上睡兩次。白天每次1.5~兩個小時,晚上的兩次,總共在10~11個小時左右。
關於糾正寶寶晝夜顛倒問題的時間節點,目前不同的育兒專家也都存在不同觀點,主要分為兩種:6周和3個月。
根據寶寶胃容量和睡眠標準的變化,其實6周就差不多了,畢竟要熬三個月的話,大人也經受不住。
換言之,寶寶到了一個半月大時,晝夜顛倒的情況就需要調整了。
然而,很多爸媽做出的舉動都是錯誤的,不僅沒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反而使情況越來越嚴重。
比如放任寶寶不管,晚上不睡就輪流陪著玩,完全根據寶寶的意願來,這種情況下指望寶寶自己適應白天和黑夜,是做不到的。還有的寶媽乾脆簡單粗暴地強行帶著寶寶改變,比如寶寶白天睡覺時強行把他叫醒,甚至還會採用搖晃這樣的極端方式。而寶寶晚上折騰鬧覺也不安撫,就等他哭鬧到精疲力盡,累得睡著了為止。這種方式對小月齡寶寶來說無疑是不適合的,會破壞他們的安全感。當然,更多的寶媽為了讓寶寶晚上睡著,都會抱著他在房子裡走來走去,如果這招再不管用就奶睡。事實上,這種做法屬於過度哄睡,不僅無法改善黑白顛倒的情況,還可能讓孩子養成錯誤的睡眠習慣。
03如何正確調整寶寶的生物鐘?
1)調節寶寶的身體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白天增加寶寶的活動量,清醒時就讓他多趴著,鍛鍊鍛鍊頭頸部力量。或者家長給寶寶做主被動操,帶寶寶釋放能量。
睡覺之前先給寶寶洗個澡,然後再做撫觸,寶寶的身體放鬆下來後,能更快進入睡眠環境。
另外,英國曾經進行過一項研究,白天帶寶寶接受日光照射,能促進晚上睡眠。
因此,家長上午9:00~11:00、下午4:00~5:00這兩個期間,可以帶孩子曬曬太陽,在陽臺上或外出都可以。
2)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
白天千萬不要讓寶寶睡太長時間,超過2~3個小時就要通過撓腳心、捏耳垂等輕柔的方式叫醒,另外黃昏覺也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而且,早上也要早一點把寶寶叫醒,並餵一次奶、更換尿布、洗個臉,陪他玩一個小時之後再繼續睡。
3)控制睡眠環境
為了讓寶寶認識到白天與黑夜的區別,白天睡眠時不要拉上窗簾,只要不強烈,保持自然光線就可以了。
而晚上睡覺時,就要給他營造黑暗的氣氛,千萬不要開著屋裡的燈。
4)使用正確的哄睡方式
孩子晚上精神千萬不要陪玩,也不要抱著他在屋裡走來走去,即使寶寶哭也只開一個昏暗的小燈,或者拍拍後背,用一些溫柔的方式哄睡。
這種情況做起來有些難,但為了避免讓寶寶形成錯誤的睡眠習慣,家長還是要有耐心才行。
總之,寶寶的成長都存在規律,但面對一些不好的習慣家長也要及時做出調整,不要放任不管,越早重視越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