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晚上不想睡,白天不想起?|生物鐘の奧秘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為什麼總是晚上不想睡,白天不想起?|生物鐘の奧秘

年少無知時,誰沒經歷過每年兩次 「熬夜揣著教科書,清晨提筆上考場」 的日子。再長大一點, 「熬夜」 卻從被動轉成了主動, 仿佛只有夜深人靜時,我們才有機會和自 (shou) 己 (ji) 獨處。你也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到底是哪裡不好?今天,這篇對生物鐘的解讀會給你答案。

睡覺,這件小事

____ __

不知從哪年起,國內大學的學生社團類別裡流行起一個聽起來很奇葩的名字: 床協。 以北大為首,全國各地高校紛紛效仿。

「床協」 全名 「起床協會」。 別誤會,床是那張床,但幹的可不是你想的那回事這是一群起床困難戶之間的守望相助,用打卡、晨跑等方式記錄成員的早起行為,並鼓勵交友

也許是隨著成功學書籍的泛濫,人們有志一同地認為, 早起,就代表了自律和勤奮, 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素養。

科比一句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王健林一張 「全網流傳的日程表」,在許多年輕人中引發了早起大躍進。

▲ 傳說中王健林某一天的日程表,大寫加粗的 4:00起床 可以說是很讓人佩服了

雖然 「早起」 並不一定真的能讓我們事業進步,走上人生巔峰,但堅持早睡早起,至少會讓我們更了解和珍惜自己的身體,把握地球的規律。這也是今年拿到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所研究的命題:生物節律。

▲ 三位獲獎人 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Michael W. Young

· 身體裡的那一座鐘 ·

「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給予人的溫柔和令人想念的看護 」 莎士比亞還曾把睡眠比作生命宴席上的滋補品

所謂 生物節律 ( biological rhythms), 說的是生物不同的生命行為(如呼吸、心跳、體溫等),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按順序發生的規律性震蕩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 晝夜節律 ( circadian rhythms),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

向日葵為什麼向陽?魚為什麼會在固定時間排卵?我們為什麼到了晚上一定時間就會覺得困? 這些都是因為地球會24小時自轉的周期所導致。

▲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太陽下山之後的向日葵該面朝哪個方向呢?事實上,向日葵並不總是元氣滿滿地追趕太陽,它面朝東方,是因為一種叫 「生長素」 的物質,而生長素就是向日葵生物節律的產物之一

就是地球的自轉,帶來了晝夜交替,也讓幾乎所有生物都在體內進化出了一座24小時的鐘。

▲ 著名的 「28小時實驗」 是由 Nathaniel Kleitman 本人和學生在洞穴內,按照28小時一輪的生物鐘,共同生活了32天:9小時睡覺,10小時工作,9小時休息,這個實驗為後來的生物節律實驗奠定了基礎

早在1938年,就有學者用實驗證明,即使強行打亂作息,按照28小時來生活, 人體的激素分泌和體溫變化仍以24小時為周期上下波動, 誤差不會超過11分鐘。

▲ 而科學家還發現, 褪黑素 (一種對睡眠至關重要的激素)的分泌也只在24小時的生物鐘內運行正常,所以必然,作息紊亂的人更難入睡

· 我們為什麼會睡不著 ·

「黑夜是如此安全而溫暖,讓你想被永遠收留,誰會需要光亮 」 作家是高失眠率的群體,他們最擅長賦予黑夜以意義

那麼,為什麼說早睡早起對身體更好呢? 同樣是睡8個小時, 為什麼 22:00-6:00 的睡眠時間要比 2:00-10:00 的睡眠來得更健康?

▲ 中國睡眠研究會日前發布的《2017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點擊查看大圖

今年一項針對18-44歲青年的睡眠質量調查顯示,僅10%的人能一覺睡到天亮, 而近80%參與者 曾有失眠經歷。這其中,上海、廣州、長沙、北京比例最高。

大部分人失眠的原因,是對於現實生活的焦慮和壓力。但是,這種不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反過來會加重壓力和焦慮,形成 惡性循環。

很多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規律的睡眠只是生物鐘的一種表現,而 生物鐘所影響的身體機能是全方面的, 包括心跳、體溫、血壓、激素水平、神經遞質水平等。

▲ 時差的發生,就是我們的生理節律與外界的時間衝突的結果

很多人會辯解說,只要長期保持定量的睡眠時間,晚睡晚起就相當於在中國過美國時間。但事實上,生物節律是被光照所控制的,除非能夠完全模擬美國的光照、溫度、溼度、氣壓,並且不接觸現實世界中的其他人, 否則就無法騙過身體內的那座鐘。

· 長期熬夜,會給身體帶去什麼 ·

皮質醇 首先就是,無法消解的壓力。

長期熬夜,會讓機體處在慢性壓力下,不斷分泌皮質醇。皮質醇能夠幫我們在壓力狀態下維持血壓和血糖的穩定,可如果長期大量釋放皮質醇,會提高肝臟對營養的代謝,生成過量脂肪,而且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導致胃潰瘍。

癌細胞 熬夜是世界公認的致癌因素之一。

生物節律被打破時,細胞的增殖能力也會改變,導致癌細胞更容易增長。已經有數據證明,作息不規律的人得乳腺癌、腸癌、前列腺癌、肝癌、白血病等癌症的機率更高。

腦內代謝廢物 有損記憶力、注意力等。

大腦是一個很複雜的器官,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代謝產物,就像生活垃圾,如果不清除,就會傷害腦細胞。最新研究已經證明,只有在睡眠時,這些有毒的代謝產物才會被清除。

▲ 焦慮讓人熬夜,可熬夜,又讓人更焦慮

不能早睡早起,或許也不怪你

____ __

「 比情商更重要的是睡商。」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最早提出了 「睡商」 這一概念,用來衡量人的睡眠質量和其智力及健康狀況的比例。

▲ 生物節律是一個精確而又強大的系統,但就像我們體內的其它生理系統一樣,它的決定因素仍然是基因

也許你聽過 「晨型人」( morningness )和「夜型人」( eveningness ), 心理學家形象地將這兩種人稱為 「百靈鳥」 和 「貓頭鷹」。

· 百靈鳥 or 貓頭鷹 ·

▲ 百靈鳥習慣早起,一到晚上就犯困,很容易就能進入熟睡狀態,貓頭鷹則是到晚上才會精神抖擻,而且不易入睡,更沒辦法早起

不如,我們先來測試一下,

你到底偏向於 「百靈鳥」 還是 「貓頭鷹」 ?

① 你在早上6點起床是否精力充沛? ② 晚上9點上床,是否能很快入睡? ③ 到半夜才睡對你來說是否很困難?

如果你對上述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那麼你就是 百靈鳥型

① 你是否晚上11點睡覺,才能保證醒來時精力充沛? ② 在午夜前入睡,是否對你來說會有困難? ③ 凌晨1點上床,你能不能能很快入睡?

如果你對上述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那麼你就是 貓頭鷹型。

▲ 思維版畫大師 M. C. Escher 名作 Day and Night

調查顯示,成年人中,典型的晨型人(百靈鳥)約佔總人口的 24.7%, 而典型的夜型人(貓頭鷹)佔 26.4%, 而其餘大部分人都處於兩者之間,有些人偏向於晨型,有些人則更偏向於夜型, 這是基因選擇的結果。

夜型人的生物鐘要比24小時一天的節奏慢一些,晨型人的生物鐘則是要快一些。

▲ 有研究顯示, 夜型人的智力和創造力普遍比晨型人要高,但夜型人的學業成績卻相對落後, 也就是說,你比別人更聰明,但你的成績卻比別人差,這是因為學校的作息往往更傾向於晨型人的設置

對夜型人來說,要適應職場、學校朝九晚五的時間表,就像身在一場沒有盡頭的飛行中, 永遠和世界有幾個小時的時差。

可難道,夜型人就真的沒救了嗎?當然不是。

· 如何調整作息 ·

相信你在生活中見過一種人,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精力充沛,鬥志昂揚,即使全天候要處理龐大的信息量,幾乎都不會有顯露疲態的時候。(好巧,我們辦公室就有一位)

其實,這類人並不是擺脫了生物鐘的控制,只是更懂得去利用生物鐘。

BBC 紀錄片《睡眠十律》中介紹過生物鐘調節方法

注意力的節律性

對成年人而言,存在著一種 90-120分鐘的次晝夜節律,從60分鐘起,心率、肌肉緊張度等生理活動就會漸漸減弱,90分鐘後,表現出來容易走神、伸懶腰和遲鈍。

所以,在白天工作和學習的時候,每90分鐘休息一會兒,反而會比全心全意撲在桌子上更高效。

進食的節律性

對生物鐘有著不可或缺作用的還有進食時間。已經有實驗證明,就算全天攝入的熱量減少,但 只要在夜間進食,體重就不會減輕, 而且還會影響睡眠。

所以, 如果能夠好好利用進食時間的調整,還有助於克服時差,你可以設定抵達目的地後的第一個早晨起床時間為A時,在A時前的16個小時內,儘量不要進食;A時前的6個小時,儘量保持在睡眠狀態。

▲ 舉個例子,如果從上海飛紐約,落地時間為當地時間12月11日晚上6點,那麼第一個早晨就是12月12日,假設你想要在12日的早晨8點起床,那麼11日的下午4點起,就不要再吃東西了。這樣,只要能在12日早上準時起床,就能迅速適應美國時間了

▲ 人體生物節律(生物鐘)的複雜性和穩定性遠超想像。 今年的三位諾獎得主花了30餘年才研究出果蠅的 DNA 內某種蛋白質的生成和作用,會被光照直接影響,這是果蠅生物鐘的關鍵,但這種蛋白質如果對應到人體內,所產生的對生物節律系統的影響,卻最多只有半個小時

雖然我們還可以列出一些調整生物鐘的技巧,但其實生物鐘的奧秘,還遠遠沒有被解開。在過去的幾千、幾萬年,我們尚不知道生物鐘生理機制的那些歲月裡,人類走了一條很長的進化之路,才最終成為現在的樣子。

也許,跟隨白晝黑夜來調節作息規律,順應身體節奏,是我們為數不多、每天都能做到的、敬畏自然的方式。

鼓勵原創,歡迎打賞小編

「 今天打賞 1塊錢,明天清爽一整天 」

——新媒體編輯 拉風

環保 | 自然 | 簡單 | 健康

相關焦點

  • 寶寶的生物鐘顛倒,白天叫不醒晚上睡不著,到這個月齡就要調整了
    因此,為了讓自己也能睡個好覺,無數寶媽們在培養孩子睡整覺的路上奮鬥著。然而寶寶的睡眠規律豈是那麼好改變的?尤其是小月齡寶寶,他們能讓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絕望。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晝夜顛倒,白天多覺叫不醒,晚上又特別精神不睡覺,需要大人陪著一起玩,折騰到凌晨幾點。孩子白天可以盡情地睡,可大人折騰不起,白天需要忙工作或家務,沒有可以休息的時間。
  • 為什麼晚上老是睡不著?怎麼辦?
    晚上老是睡不著怎麼辦睡覺就跟吃飯一樣,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行為。然而,對於一部分人來說,飯可以隨意選擇什麼時候吃,但覺卻不能決定什麼時候睡。沒錯,說的就是晚上失眠的人。大家都知道,人體是有生物鐘存在的,人體生物鐘實際上是身體對我們日常生活習慣的一種自適應。例如,如果你養成中午午睡的習慣,一到午睡時間你就自然會覺得困,這是生物鐘對你午睡習慣的自適應。如果你作息不規律,睡覺經常不定時,那麼就很容易打亂生物鐘,造成失眠。如果你養成晚上定時睡覺的習慣,讓生物鐘調節好,自然而然就能改善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 晚上睡不著覺怎麼辦,晚上睡不著覺怎麼回事
    首先來了解一下晚上睡不著應該怎麼辦。1. 形成生物鐘很不多人經常失眠是因為他們的作息不規律,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在固定的時間點起床和入睡,尤其是在周末和假期,也要保持下去,這樣時間長了之後,就會形成一個固定的生物鐘,從而很難出現失眠的症狀。2.
  •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為什麼?
    晚上打遊戲、看小說、追劇,不亦樂乎,根本停不下來。於是,睡覺的時間越拖越晚,一開始是凌晨一兩點,後來是三四點,再後來乾脆通宵不睡。與「一到晚上,人就特別精神」相對的,一到白天,人就特別萎靡。所以,他特別抗拒白天的時間。
  • 晚上睡不著早晨起不來?用這個智能燈來調節你的生物鐘吧
    比如你11點就躺在床上了盯著天花板但就是睡不著,怎麼都睡不著輾轉反側,焦慮睡不著的夜晚,你在幹什麼呢?有朋友說她一直都有聽著音樂入睡的習慣睡不著的時候就會戴上耳機聽聽自己喜歡的輕柔音樂放空自己但還是比較苦惱因為她經常就是開幾張專輯一聽就是到天亮然後白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上班朋友A君最近跟瞄妹分享:夏天超多蚊子,總是半夜把老娘吵醒好不容易再睡著蚊子又跑過來
  • 為什麼有幾年你總是睡不醒,尤其是初高中讀書的時候?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為什麼初中高中生在早上總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是他們晚上貪玩不睡覺嗎?是他們早上太懶不想起床嗎?其實他們也不想這樣,這些都是「生物鐘」在作怪。是生物鐘讓你晚起床人體內有個管你日常作息的鐘,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床,都已經安排好了。孩子到青春期這個時段,生物鐘設定的模式會和青春期一樣「叛逆」。
  • 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了?這4個小訣竅幫你秒變睡美人
    尤其幾年前因為各種各樣原因,養成了睡眠的好習慣後(後面會解釋),我更加覺得精力旺盛,白天忙得有效率,晚上躺下就著。但是,現代人鴨梨那麼大,並不是想睡就能睡的啊!比如20多歲的兼職助理向日葵小妹妹就表示:
  •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怎麼辦?
    有新聞曾經報導過,至少三億中國人存在睡眠障礙,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常態。睡覺明明是人類天生的本能行為,在現代社會為何成為許多人的困擾?對許多人來說,睡個好覺,似乎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 「媽媽,好睏,老師沒讓我睡夠」,開學在即,寶寶生物鐘如何調?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媽媽,我好睏,幼兒園老師不讓我睡夠。剛上學一天,丁丁就跟媽媽告狀。老師對此的解釋是:吃完午飯丁丁在床上翻來覆去不睡覺,好容易哄睡了,到起床時間,丁丁沒睡夠,還鬧了一陣起床氣。
  • 晚上不睡覺的貓能有多狂野?
    1.貓晚上不睡覺能有多狂野?先看看可愛的貓主人們,在晚上不睡覺的時候,會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1.趁主人睡覺的時候,一巴掌把主人拍醒。你體驗過這種感覺嗎?我經歷過,不只是在清晨的經歷,我早上沒起床,我的貓主人就變成了"移動鬧鐘";他用腳掌拍了拍我的臉,在我耳邊喵喵叫了起來。這時,我才知道,我的貓不是無聊了,需要我撫摸,就是餓了,需要我餵養。自從養了貓,手機根本不用調鬧鐘,因為貓每天早上醒來,晚上睡不好是常有的事。即使你的頭在被子裡,貓也有辦法讓你保持清醒。
  • 為什麼白天犯困,晚上又睡不著?簡單方法去春困,一整天元氣滿滿
    到了春季,幾乎大部分人都會成為起床困難戶,睡醒了後迷迷糊糊的不想起來。到了午後就開始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特別低,晚上則是非常活躍的時候,經常興奮得睡不著覺(自己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興奮)。民間把這些問題集中歸結為兩個字:春困!
  • 為什麼孕婦在白天感覺到的胎動沒有晚上活躍?原因有3點,別大意
    玲玲已經懷孕快7個月了,這天她正準備給經常上晚班的老公展示一下肚子裡的寶寶動的有多厲害,誰知孕肚一點變化都沒有,玲玲疑惑了:為什麼寶寶晚上那麼活躍,白天卻沒了「動靜」,變得那麼安靜了呢?一,為什麼孕婦在白天感覺到的胎動沒有晚上那麼活躍1、環境因素孕婦在白天感覺到的胎動沒有晚上活躍,其實跟周圍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試想白天車水馬龍,準媽媽即使不出門也會在家裡看看電視刷刷劇什麼的,環境自然不會多安靜。
  • 老祖宗告誡「不想短命莫睡三覺」,很多年輕人不在意,經常那麼睡
    談起養生,老祖宗認為睡眠是第一大補,俗語「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睡)補」就是這樣來的,當我們在晚上休息好後,第二天精力充沛,當我們徹夜難眠時,第二天往往倍感疲憊,用老子的說法就是白天工作消耗精力,晚上睡眠吸收能量,這一陰一陽缺一不可。
  • 你為什麼睡不著?
    《我們為什麼睡不著?》為我們揭示了失眠背後的原因——人體的晝夜節律決定了睡眠,而失眠就是晝夜節律失調。那麼,什麼是晝夜節律?早在18世紀,就有科學家發現含羞草的葉子會在白天向著太陽打開,在黃昏時合攏。後來,其他科學家發現不只是植物,動物和人類也有生物鐘幫助自身生理狀態適應環境的日常變化。這種常規性適應被稱為晝夜節律。
  • 白天疲憊靠咖啡「續命」晚上卻睡不著
    原標題:白天疲憊靠咖啡「續命」晚上卻睡不著   頭昏腦漲、腰酸背痛脖子疼、白天疲憊不堪只能靠咖啡「續命」、到了晚上卻輾轉難眠……都市中的你,有沒有被「點穴」的
  • 新生兒為什麼白天總睡,晚上總醒來玩?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我的文章,這是小編的榮幸,這裡每天都會免費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喜歡的別忘了點擊上方的藍色字體「愛豆兒貓」,多多關注轉發呦6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總是有很多問題4.嗜睡期( drowsy)的嬰兒有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呼吸不規律,目光較呆滯,反應較遲純,有時睜眼有時又閉眼,通常嗜睡期的嬰兒對外界互動有限5.活動睡眠期( active slee)的特徵是眼球快速轉動,身體和臉部抽動及不規律的呼吸,很容易醒過來。這個能力對嬰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很重要,尤其是考慮到嬰兒若無法輕易清醒可能和嬰兒意外猝死有關。
  • 初生嬰兒白天睡覺總醒來?孩子睡短覺,家長要遵循這6點
    作者\木木編輯\Cici相信很多新生兒的寶媽都有一個困擾,那就是:孩子白天睡覺總醒來。儘管嘗試了很多方法來改變這個問題,但孩子睡短覺的現象依然沒有改善,這可讓寶媽們操碎了心。別著急,只要遵循這六點原則,你家寶寶一定不睡短覺了!
  • 黃磊吐槽哄孩子睡覺太崩潰:「家有睡渣娃,我快要活不下去了!」
    就在前段時間,黃磊因為哄睡孩子被折磨到崩潰,黃磊說:「因為白天「放電」不充分,孩子在晚上就沒法及時「斷電」並進行「充電」,然後他就會上床進行一系列的騷操作,要哄他睡覺難如登天。」當家長的眼皮似乎總有千斤重,腦殼天天想睡到發暈,一缺覺就氣虛,可偏偏娃精神啊,該嚎嚎該玩玩,拿親娘親爸當玩具,摸臉摳鼻孔扯頭髮……輪流上演,想裝睡都不行,哄娃睡覺,真的是太難了。難道我們遇到晚上不睡覺的「小魔頭」,寶媽寶爸就要乖乖束手就擒了嗎?那也未必,今天芽芽媽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寶寶睡覺的奧秘,破解無法哄睡成功的困局。
  • 白天無精打採,總是睡不醒的感覺,要警惕這些病症
    有些人白天看起來沒精打採,總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就算每天晚上睡得很充足,但白天睡不醒,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生活中如果長期總是犯困,就要小心健康出了毛病,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中醫健康警報,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看看到底是身體哪方面的健康有了問題,希望大家千萬不能對此大意。
  • 早上總是睡不醒?這8種原因最好了解一下,最後2種不是小事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其實晚上睡得很好,但早晨總是睡不醒,全身無力且沒有任何精神。偶爾一兩次可能是太勞累,若經常出現這個問題,說明疾病到來。為什麼早晨總是睡不醒?1、生物鐘紊亂總是熬夜或出差會擾亂生物鐘,影響體溫調節和血液循環,對激素分泌產生不利影響,降低睡眠質量。此類情況下可以服用維生素B12來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