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行業熱點
盡在醫趨勢的午間新聞
上周醫療行業重磅不斷:
艾爾建美學任命原艾爾建中國區總裁王煒為全球副總裁;首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組合獲批!BMS O藥+Yervoy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獲FDA批准;受疫情影響,史賽克47億美元收購案或生變……
01
【時事】最新疫情簡報:WHO:控制住疫情或需要5年;日本發現2019初的新冠抗體
截至北京時間5月18日7時02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479.8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31.6萬例。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最多,超過152.6萬例,佔比全球超30%,累計死亡病例超過9萬例,佔比全球超30%。
5月13日,據《金融時報》報導,WHO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博士表示:「可能還需要4~5年的時間,我們才有希望能夠控制新冠疫情。」
Swaminathan 表示,目前來看,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是應該是疫苗,但是還是有很多 「如果/那麼,雖然/但是」 的可能性存在,包括疫苗的安全性、產量和均等分配問題。
5月15日,據日本媒體報導,該國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在發言中說到:日本政府從2019年年初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的抗體!這一言論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
02
【人事】艾爾建美學任命原艾爾建中國區總裁王煒為全球副總裁
5月13日,艾伯維與艾爾建合併後,以原艾爾建醫美業務為基礎組建而成的新公司艾爾建美學宣布了最新的人事變動:原艾爾建中國區總裁王煒於2020年5月9日正式出任艾爾建美學副總裁、日本及亞太地區負責人,將直接向艾爾建美學國際部總裁施傑盛(Jason Smith)匯報。艾爾建美學屬於艾伯維的子公司。
同時宣布的另一項任命為:原艾爾建中國大陸醫美事業部總經理丘漢華於2020年5月9日正式升任艾爾建美學中國大陸總經理,向王煒直接匯報。
▲王煒
公開資料顯示,王煒於2018年9月3日加入艾爾建擔任中國區總裁職務,在此之前,其曾在諾華製藥工作七年時間,任職經歷包括疾病領域負責人、市場部總監、中國區副總裁等一系列職務,負責三個治療領域和香港地區業務的管理和運營,曾多次參與全球新產品上市等項目。
此外,王煒還擁有阿斯利康和BMS的工作經歷。總計共15年的醫療健康行業工作經驗以及跨國公司管理經歷。
03
【人事】平安好醫生換帥:平安集團「老將」方蔚豪出任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兼CEO
5月15日,平安好醫生發布公告,由於王濤先生的個人原因,董事會決定免去其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長職務。同日,董事會委任方蔚豪先生出任執行董事、臨時董事會主席、執行長,自2020年5月15日起為期三年。
▲方蔚豪
此外,公告顯示,免去林源女士聯席公司秘書職務。公告顯示,方蔚豪現任平安醫保科技聯席董事長兼CEO,平安租賃董事長兼CEO,於2012年8月加入中國平安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高層調整消息發布前,平安好醫生剛剛市值突破千億,截至2020年5月15日,市值近1200億港元。平安好醫生表示,管理層的變動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和管理。
據平安好醫生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尚不知「換帥」具體原因,但據分析,在公司成功帶入資本市場、搭建好結構與商業模式之後,已經進入第二個發展的階段。
而第二階段需要進一步融匯平安集團內外資源,形成超級協同效應,尤其是與保險、金融以及更多要素資源的融合,這就涉及到與集團、兄弟單位之間的整合與協同。
04
【政策】第三批國家集採最新消息流出,最快7月份或將啟動
5月15日,據業內消息,關於第三批國家帶量採購的會議在上海召開,國家醫保局和部分省市醫保局分管招採的負責人參加。
據悉,第三批藥品集採的規則與第二批相比不會有多少變化,個別細節會做微調(具體微調的內容尚未最終確定)。
在時間方面,據悉最快可以在7月份就啟動帶量採購,而集採涉及的品種目錄統計工作截至6月底。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第二批集採部分品種供應可能會面臨問題,再加上疫情影響經濟走勢,第三批集採時間是否會推遲還待進一步確認。
05
【政策】醫保局最新文件:藥品、耗材全國最低中標價將公開
近日,網傳一份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文件,內容為關於徵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採管理業務流程規範》意見的函。明確了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採管理的諸多業務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明確了「藥品和醫用耗材全國最低中標價管理和查詢」,國家醫保局將通過省級平臺交換庫定期採集各地方醫保局開展招標採購項目產生的最低中標價,並將收集的最低中標價匯總後下發給地方醫保局,為地方醫保局開展招標採購項目提供參考。
簡單地說,國家醫保局正在集採全國最低價,公開給各地方參考,在此情況下,未來藥品、耗材價格將打破信息孤島,很可能會實現全國最低價聯動。
具體業務流程如下:
06
【政策】6000億化藥注射劑市場將迎來一致性評價大潮
5月14日,國家藥監局正式發布開展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明確表示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品種均需開展一致性評價,正式啟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
自此以後,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從選做題變成了必答題。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和中成藥的注射劑合計銷售額達6920億元,其中,化藥注射劑佔比超過85%,5882億的銷售規模。
但是從過評情況來看,截止目前,僅33個品種過評,其中按「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收錄進上市藥品目錄集的只有普利製藥的注射用阿奇黴素,其他均為視同過評。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一個注射劑有三家過評,很有可能像藥品一樣,納入全國集採範圍,多數注射劑品種將面臨大幅降價,市場洗牌加劇。
07
【上市】市值超150億港元!心臟及神經血管器械公司「沛嘉醫療」港股IPO
5月15日,介入醫療器械公司沛嘉醫療在港上市。開盤價26.8港元,首日上漲超70%,市值超150億港元。
沛嘉醫療成立於2012年,業務聚焦為研發心臟疾病及神經血管疾病的醫療器械。創始人張一博士,在心血管領域擁有著超20年的行業經驗:
1996年至1998年,曾在美敦力任職;1998年至2002年,擔任Guidant Corporation的研發部門的高級工程師,該公司設計及製造人造心臟起搏器;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擔任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Co.Ltd.的執行長,該公司為微創醫療的前身。瓣膜業務中,第一代TAVR產品TaurusOne的確認性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預期於2021年第一或第二季度取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同步在開發的還有第二代和第三代TAVR 產品。
神經介入業務中,電化學解脫彈簧圈與機械解脫彈簧圈及通路類產品已獲證銷售,取栓吸栓產品也在臨床階段。與此同時,一批出血性、缺血性卒中配套產品都在加速研發,不久將會面世。
當前,沛嘉共有26款產品,其中6款已獲得註冊,另外20款處於不同開發階段。
08
【產品】首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組合獲批!BMS O藥+Yervoy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獲FDA批准
5月15日,BMS宣布FDA批准Opdivo (nivolumab) 3 mg/kg +Yervoy (ipilimumab) 1 mg/kg用於一線治療PD-L1陽性(≥1%)、EGFR或ALK陰性的成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據悉,Opdivo+Yervoy是FDA目前批准的首個且唯一一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組合,分別靶向作用於PD-1和CTLA4這兩個不同的免疫檢查點。
Opdivo能幫助T細胞發現和殺傷腫瘤細胞,Yervoy則可以刺激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並且Yervoy刺激的一些T細胞能夠轉化為記憶性T細胞,從而使得免疫應答維持更長的時間。
09
【公司】受疫情影響,史賽克47億美元收購案或生變
5月12日,骨科巨頭史賽克透露,由於疫情大流行的影響,2019年11月計劃以每股30.75美元的價格收購懷特醫療(Wright Medical)的交易或將重新談判。
在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中,懷特醫療的淨銷售額下降了5%,總收入為2.185億美元。Q1業務淨虧損為1160萬美元。
理由多為疫情對行業資金的影響,因此史賽克方面有意向暫緩對懷特醫療的收購。
10
【公司】新增投資1.8億美元,羅氏診斷繼續下注在華布局
近日,羅氏宣布對蘇州工業園區的羅氏診斷亞太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加大投資,擬新增投資總額為1.8億美元,累計投資總額達4.79億美元。
在全球疫情以及貿易爭端尚未明朗的當下,羅氏診斷選擇繼續深化在華的戰略布局,此舉意味深長。
據悉,新增投資將用於包括組織診斷染色平臺試劑和專業診斷試劑在內的各個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建設與產品線轉移項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