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數據,覺得很有意思,所以第一時間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數據是關於限競房的:北京限競房已經入市尚未網籤的產品有大約3萬套,而等待入市的限競房則高達2萬套,也就是說目前我們還能選擇的限競房高達5萬套。
5萬套是什麼概念?
不妨先來看下北京限競房的網籤量,2020年1-11月,北京限競房網籤量是27000套。平均每月2400多套,按照這個速度,50000套的限競房去化周期需要整整20個月。
也就是說,在不計算以後限競房增量的情況下,現有的限競房要賣完還得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更何況,雖然數量少,但後續限競房肯定還會陸陸續續有供給不是?而且大量不限價地塊的入市也會一定程度上分流限競房購買人群,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去化周期。
於是,有粉絲拿著這個數據問幫主,你看限競房還有這麼多,我是不是再等等?
再等等,是很多買房人的口頭禪。一個數據、一個現象、乃至別人飄飄的一句話都能成為再等等的理由。
1
而幫主想說的是,你到底在等什麼呢?
等地段更優的限競房出來?
如果是這個原因,幫主不予置評。畢竟,從今年供應的7宗限競房地塊的位置來看,無論碼農集散地的東小口、朱辛莊還是城六區的東壩,亦或者是五環沿線的西紅門,每個項目位置都不錯。
所以,等一等,後續不排除會有位置更好的限競房出來。
但,僅限於不差錢的土豪大大們。
因為你需要明白的是,即便後續有位置更好的限競房,你的上車成本大概率是增加的。
限競房限制在慢慢寬鬆:7090規定從「套型」變為「套內」,理論上講後續的限競房主力戶型只要控制在112-120平米就能符合要求。據說,有意向拍下周東壩地塊的企業,或多或少都透出了會將主力定位100多平米的意思。
面積多了十幾平米,按照北京平均5萬的房價計算,總價多出了將近100萬。同時,契稅也會漲一點。按當下的規則,北京新房90㎡以內首套契稅是1%,90㎡以上是1.5%。也就是說,未來契稅也要多出來0.5%的成本,大概3萬多塊錢吧。
兩者疊加,將會擠壓一百萬的總價空間。 如果位置更好的代價是多出了一百多萬,你還願意等嗎?
如果你在等限競房降價,幫主覺得duck不必。
大部分限競房都利潤有限,開發商降價的空間微乎其微。即便降價,也都是提供各種優惠或者折扣,特價房也有,但都是樓層與戶型相對較差的房源。
而這,基本就是限競房價格的極限了。
換句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真有限競房明目張胆大降價甩賣,你真的敢買嗎?
2
為了對這5萬套限競房有更清晰的認識,幫主將目前市面上還有較多產品在售以及等待入市的項目列了一個表格。可能不太全,但基本能概括這5萬套房源的一個大體情況。
從這個表格,我們大致可以判斷3萬套存量限競房+2萬套潛在供應限競房一個大致的格局:
1、大興、房山、亦莊、順義四個片區,是限競房的紅海,剩餘的5萬套供應也多集中在這四個片區。
2、北京北部購房需求最旺盛的區域,同時又是選擇最少的。西山錦繡府、昌平東小口、萬橡悅府等幾個項目的熱銷,一次一次讓我們見證了北部人群的購買力。然而目前可供選擇的項目屈指可數。華樾北京、京投發展嵐山銷售受到限制,西山錦繡府現在以大戶型為主,奧海明月、奧森One已經被收割了一茬,萬橡悅府所剩房源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華樾國際即將開盤,可選擇的房源已經越來越少。
3、城六區做減法,郊區做加法。石景山除了五裡坨三兄弟除了萬科翡翠山曉,另外兩個都是下躍和疊拼了、朝陽目前最主要的選擇集中在即將開盤的華樾國際、東西城可以忽略,目前唯一還有充足供應的只剩一個豐臺。
4、五環以裡還能買到的限競房只剩6個(郭公莊三兄弟、西紅門兩個、舊宮電建洺悅灣),大部分房源集中在六環沿線。
5、說點表格沒有體現的,很多項目雖說還在售,但所剩基本不多,可選擇的樓棟、樓層更是少之又少,比如溫泉鎮的紫郡蘭園等。另外,很多高低配項目平層基本售罄了,只有別墅或者類別墅在售,比如石景山五裡坨的西府海棠、豐臺的翡翠西湖等。
囉嗦了這麼多,最想說的是,買房人心裡必要要有一桿秤。你最想選擇的區域-最想選擇的項目-最想選擇的樓棟和戶型-最想選擇的樓層,一步步按照節奏緊鑼密鼓的來。
要知道在你觀望的時候,理智的人在行動,再等等的結果大概率是,你只能看著最想要的樓層-最喜歡的戶型-最喜歡的樓棟-最喜歡的項目一個個消失,對於限競房挑挑揀揀,也就到此為止了。無論是優質限競房,還是矮子裡面挑高個兒,都被挑走了。
哪怕還有5萬套的供應,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