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走的第N天,想他,想他,想他……
宗主這多愁多病的身,全拜「火寒毒」所賜。《琅琊榜》裡說:火寒之毒 ,為天下第一奇毒。傷者全身燒傷,火毒攻心,本已無生理,但恰巧跌入雪窩之中,被寒蚧蟲咬噬全身,此蟲只有梅嶺附近才有,它們專食焦肉,同時吐出毒素,以冰寒之氣扼住了火毒,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奇毒,那便是火寒之毒。
「火寒毒」比較深奧,今天我們且斷章取義,談談這個「火」吧。暫不說宗主最後是中了毒,可以肯定的是,他被燒傷了!
問:宗主的燒傷面積是多少?
答:渾身上下……
問:迷妹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答:整個江左盟那麼大……
平生所心愛,愛火兼憐雪.
火是臘天春,雪為陰夜月.
何謂燒傷?
由熱力所引起的組織損傷統稱燒傷,如火焰、熱液、熱蒸汽、熱金屬等等。燒傷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指皮膚和/或黏膜,嚴重者也可傷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組織,如肌肉、骨、關節甚至內臟。由電、化學物質所致的損傷,也屬燒傷範疇,因有某些特性,今天我們暫不談。
「烈火焚燒若等閒」麼?誰燒誰知道啊!
對傷情的判斷是很重要的。它包括燒傷面積、深度兩方面。
燒傷面積估算
燒傷面積習慣上以相對於人體體表面積的百分率來表示。中國新九分法為我國成人燒傷面積估算的一種方法。具體計算方法為:成人頭頸部體表面積為9%(1個九);雙上肢為18%(2個九);軀幹(含會陰1%)為27%(胸腹前側13%,背部13%)(3個九);雙下肢(含臀部)為46%(5個九+1);共為11*9%+1%=100%。
燒傷深度識別
I°燒傷: 僅傷及表皮。局部呈現紅腫,故又稱紅斑性燒傷;有疼痛和燒灼感,皮溫稍增高。3~5日可好轉痊癒,脫屑而不留瘢痕。
Ⅱ°燒傷: 深達真皮,局部出現水泡,故又稱水泡性燒傷。
①淺Ⅱ°者僅傷及真皮淺層,一部分生發層健存。因滲出較多,水泡較飽滿,破裂後創面滲液明顯;創底腫脹發紅;有劇痛和感覺過敏;皮溫增高。若無感染等併發症,約2周可愈。愈後不留癱痕,短期內可有色素沉著,皮膚功能良好。
②深Ⅱ°者傷及真皮深層,尚殘留皮膚附件。因變質的表層組織稍厚,水泡較小或較扁薄,感覺稍遲鈍,皮溫也可稍低。去表皮後創面呈淺紅或紅白相間,或可見網狀栓塞血管;表面滲液少,但底部腫脹明顯。若無感染等併發症,3~4周可愈。因修復過程中間有部分肉芽組織,故留有瘢痕,但基本保存了皮膚功能。
Ⅲ°燒傷: 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深達皮下、肌肉、骨等。皮膚壞死、脫水後可形成焦痂、故又稱焦痂性燒傷。創面無水泡,蠟白或焦黃,或可見樹枝狀栓塞血管;觸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覺消失;皮溫低。自然愈回甚緩慢,須持焦痂脫落,肉芽組織生長而後形成瘢痕,僅邊緣有上皮,不僅喪失皮膚功能,而且常造成畸形。有的創面甚至難以自愈。
燒傷程度
輕度燒傷:Ⅱ°燒傷面積9%以下。
中度燒傷:Ⅱ°燒傷面積10%~29%;或Ⅲ°燒傷面積不足10%。
重度燒傷:總面積30%~49%;或Ⅲ°燒傷面積10%~19%;或Ⅱ°、Ⅲ°燒傷面積雖不達上述百分比,但已發生休克等併發症、呼吸道燒傷或有較重的複合傷。
特重燒傷:總面積50%以上;或Ⅲ°燒傷20%以上;或已有嚴重併發症。
被燒傷如何自救和救人?
①儘快脫去著火或沸液浸溼的衣服,特別是化纖衣服,以免著火或衣服上的熱液繼續作用,使創面加深。
②用水將火澆滅,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溝內。
③就地打滾壓滅火焰,禁止站立或奔跑呼叫,防止頭面部燒傷或吸入性損傷。
④立即離開密閉和通風不良的現場,以免發生吸入性損傷和窒息。
⑤用不易燃材料滅火。
⑥冷療。
燒傷的治療原則
小面積、淺表燒傷,通過清創、保護創面,可以自然癒合。
大面積、深度燒傷,全身反應中,其治療原則是:
作者:張放 北京協和醫院
郭樹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醫學科普傳播專家團團長
中華醫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委會主任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媒體聯盟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
編輯:張放 北京協和醫院
注: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中華醫學科普平臺」獨家用稿,
轉載前請先與我們取得聯繫,
歡迎您給中華醫學科普平臺投稿:
zgyxkp@163.com
並轉發我們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