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詩經》的神秘面紗,誕生之初它可能就是一首《大約在冬季》

2021-01-09 晉公子

本期話題

說起《詩經》,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部中國文學史上最古老的詩集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但實際上,在中國詩歌的歷史上,詩很多時候就是從當時的流行歌曲衍化而來的,比如《召南》中的那一首《殷其靁》,在它剛剛誕生之初,可能就是一首類似於《大約在冬季》的歌曲。

今天,我雖然身為一名教師站在中文系的講臺上,但在內心深處,我其實更嚮往講臺下面的那些位置。

20年前,當我還處在講臺下的他們的年紀,我曾經多麼希望中文系的教室裡能有一個屬於我的座位。遺憾的是,所有那些中文系本科生應該修習的課程,我這個法律系的學生都不得不依靠自學來完成。

因此,上一個月,當教研室提議讓我「越俎代庖」,接手「古代漢語」這門課程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雖然古代漢語的知識我不能說不知道,但我完全不清楚作為一門課程,老師該怎麼講。從來就沒有老師給我講過哪怕一堂古代漢語課。

想當年,我可是在「民法課」、「刑法課」和「刑事訴訟法課」上,把王力先生編纂的四卷本《古代漢語》掩在課本下頭,以開小差、打遊擊的方式啃完它的。

就因為這樣,我很樂意做回一個學生,去聽聽我的同事或者同行們講一些與我的專業研究方向相距較遠的課程,比如講講外國文學,或者文藝學。

周一早晨,我在上班的路上打開「喜馬拉雅」,饒有興致地聽著華中師大的一位老師講《文學理論》。他正在聊詩歌作為一種文學文本的特點呢,突然話題一拐,冒出來這麼一句感嘆來:

「現在真是奇怪,新出的詩基本沒什麼看頭,倒是流行歌曲的歌詞寫得不錯。」

我不太清楚研究文藝學的老師怎麼看待這回事兒,但是以我研究古代文學的角度來看,流行歌曲的風頭蓋過詩歌,似乎也不能算是冠履倒置。作為中國文學的開山鼻祖,《詩經》中的相當一部分作品就脫胎於民歌。

而如果我們願意把「詩歌」的概念再放寬一點,曲子詞這類長短不齊的詩,它在宋朝人的生活裡扮演的角色可不就是流行歌曲嗎?宋人眼中的柳永、姜夔,跟我們眼中的林夕、方文山其實沒什麼兩樣。

那些被贊為「比詩更好」的流行歌詞,焉知道百年之後不會堂而皇之地走進大學講堂,搖身一變成了詩歌?

詩之與歌,血濃於水,是誰也離不了誰。別的不說,單就吟唱的主題而言,歌詞與詩詞也往往具有高度的相通性:

輕輕地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你問我何時回故裡,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在有生以來的記憶中,這是我最早聽到的流行歌曲——當然,我知道很多人最初記住「齊秦」這個名字,都是因為腳踏永久牌自行車,在大街上一路蹓躂,一路跟著車龍頭上掛著的板磚兒一樣的錄音機,唱著「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

只可惜餘生也晚,小哥1985年發行那張《狼的專輯》的時候,我才剛剛過了穿開襠褲的年紀——最初聽見這首歌的時候,我總忍不住琢磨,他最後到底回來了沒有呢?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真是幼稚得可笑呢。

後來我知道,這首《大約在冬季》是小哥為了思念分隔異地的戀人王祖賢而在15分鐘內裡寫成的作品,「他回來沒有」這種問題是大可不必問的。大人們複雜的感情糾葛,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孩子當然不能理解,可是我最初聽見這首歌的時候,那個人最終能否回來的不確定性,卻情不自禁地牽起朦朧的傷感。

對愛情這件事兒來說,最美妙、也最讓人煎熬的或許就是它的不確定性。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無論是歌詞還是詩詞,寫到愛情,往往都會在「不確定」三個字上做文章。

小哥的《大約在冬季》要是翻作文言,它的前身會是一首怎樣的詩歌?我想大概是這樣的: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靁,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詩·召南·殷其靁》

漢代的《毛詩傳》說,這首詩寫一位遠行從政的召南大夫公務繁忙,不遑寧處。而太太體恤他的辛勞,也在期盼著丈夫能早日事畢還家。我把這首詩比作《大約在冬季》,是因為我覺得詩裡的那位丈夫,他在哪裡,何時能夠回來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但我這麼說,別人卻不見得會贊同,至少寫《言詩翼》的凌濛初不會答應。這本書裡說:

古者戍役,仲春而歸,此時雷乃發聲,蟄蟲始振,故殷雷草蟲,俱實時即景,而言閨中思婦,於此時獨切見婦人性情之正處。——《詩經匯評》

上面這段分析說,古時候的朝廷興起勞役,一定要考慮避讓農時。為了不妨礙農人春耕秋收,勞役往往要趕在春耕開始前結束。詩中的女主人翁聽見春雷陣陣,意識到丈夫歸期將近,於是才生出了殷切地期盼:「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他會在春雷響起的時候回來」——這話聽起來好像也有點兒道理。只不過順著這條思路想下去,有個問題是不大好解釋的:

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毛公述《傳》,獨標興體」。意思是只要《詩經》中的作品使用了起興,《毛詩傳》就會特別做出標識。可是,「殷其靁,在南山之陽」這一句後,《毛傳》並沒有標註「興也」二字。言下之意,這兩句並非起興。

因此竹添光鴻撰《毛詩會箋》的時候徑直將這一句視為「比」而非「興」。「比」或者「興」在這裡的區別是——如果這一句是起興,那麼我們還原詩歌的場景,才能將它描述為:在這個時候,女主人翁聽到了陣陣的春雷,因而聯想到丈夫歸期將近。

如果開篇兩句是「比」而非「興」,那就意味著春雷不是女主人翁實實在在聽到的動靜兒,而很可能只是她為了表達某種想法借來打比方的一個意象而已。她借來這個意象,究竟要比方什麼?

清人孫鳳城說,這個比方讓他聯想到下面的幾句詩:

去年離別日,只道往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南書。

對遠行的那個人,當你以為他還在桐廬的時候,人已經到了廣南。而廣南的消息雖說傳了回來,焉知道這早晚他沒有再度啟程,前往另一個未知的地方……

那人飄忽如風的行蹤,就像陣陣春雷一樣:你雖然聽得到它,它卻忽而似在「南山之陽」,忽而又在「南山之側」。

當然了,他在哪兒都還不能確定,那他什麼時候能回來?恐怕也只好強答一句「大約在冬季」吧。

參考文獻:孔穎達《毛詩正義》;竹添光鴻《毛詩會箋》;張洪海輯著《詩經匯評》。

本文系晉公子原創。已籤約維權騎士,對原創版權進行保護,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它將揭開神秘面紗...
    它將揭開神秘面紗...歷史悠久的五龍宮即將逐步揭開神秘的面紗穿越時光長河與我們相見一起去開工現場看看首次大規模發掘武當古建昨日上午,2020年湖北省最大的考古發掘項目——武當山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開工儀式舉行。
  • 熱血之書院:揭開男主的神秘面紗
    熱血書院:讓我們一同揭開男主的神秘面紗。最近,一部火到不能再火的古裝懸疑探案神劇在小編的朋友圈以及生活中圍繞著,還是3D立體環繞,不得不說小編也被這部電視劇迷的七葷八素的,這裡面有很多讓小編無法忍住的故事情節,以及懸念還有人物神秘的面紗。
  •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正式出版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正式出版 20-11-11 09:04
  • 《大約在冬季》大約在冬季影評
    看過太多前半部分劇情拖沓,後半部分劇情有走的飛起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裡現實與過去交織,時間線仍然清晰,每一幕劇情都有它的目的所在,沒有哪一個鏡頭是不為了推動劇情的,得益於導演和編劇對於電影節奏的把控,這部電影敘事風格還是相當成功的。《大約在冬季》電影觀後感上世紀80、90年代,港臺流行音樂在大陸盛行,一批港臺歌手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
  • 揭開「黑洞之王」的神秘面紗
    (資料圖片)追逐茫茫宇宙中那個遙遠神秘天體,數百年來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11月28日凌晨,我國科學家宣布: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成功「活捉」一「黑洞之王」。這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宇宙神秘面紗正一點點向世人揭開。
  • 揭開上海安徒生博物館的神秘面紗
    近在眼前的神秘的建築遠在彼端的安徒生大師超越時空的羈絆即將為大家呈現2017年4月2日這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212年前的那天童話大師安徒生誕生於丹麥212年後的這天中國首家安徒生博物館即將落戶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毗鄰新江灣溼地公園因此我們命名它為
  • 《大約在冬季電影全記錄》一部劇,一段穿越時空的追夢之旅
    《大約在冬季》,那時的齊秦被譽為來自北方的狼,那時的我還很年輕,那時的同齡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喜歡哼唱這首歌。仿佛這就是一種時髦,又仿佛這歌詞能夠詮釋自己的內心。只是,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直到此刻,而立之年,再度咀嚼這句歌詞裡的意思,內心裡又多了幾分感觸與惆悵。甚至搖頭輕笑那時的年少輕狂,分明是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屁孩,卻非得將歌詞掛嘴邊,偽裝出另類的「滄桑」。真正是應了那句: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 在這裡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茶友們必看!
    盛極近千年的汝窯,已被公認為茶具之首。北宋時,鬥茶之風盛行,高至皇家筵席,下至百姓案榻,茶的影子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連。有茶,自有茶具。汝窯之美,心神而往之。汝窯茶具,接憧而至,至今,風靡全球。小編在此就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以青澹家的茶具為例,慢慢闡述此問題。當汝窯蓋碗經過茶水的滋養,內杯外杯皆以現出開片紋路。碗蓋、杯身,底座,已潤物細無聲般地鋪上了閒時的歲月記憶,從淺至淡,清新大雅。開片,記憶著歲月,記錄著茶水,當然,也承載了每一次的品茗香雅。古樸雅致,為開片獨有、特有。
  • 揭開《你莫走》歌曲走紅的神秘面紗
    今天,湘江觀事就幫您一一揭開《你莫走》歌曲走紅的神秘面紗。第一層神秘面紗:這首歌第一次在藝術上最真實地表達了一個被社會忽略而又十分顯著的時代特徵。改革開放以來,大批農村青年湧入城市,尤其是年輕女性,在那些偏遠的農村已所剩無幾,剩下一批沒條件、沒膽量去闖蕩城市的男青年。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揭開瑪雅文化的神秘面紗,才能走近它的可愛和殘忍 | 慧婷
    我們總是習慣於對距離遙遠的文明產生神秘主義的傾向,所以對我們來說,這趟墨西哥之旅,更像是揭開瑪雅文化的神秘面紗,重新審視這一民族所創造的複雜的文化體系的過程。而當撕開那層淺薄的神秘感後,隨之而來的強烈的智力衝擊才真正動人。以下是我們探訪過的瑪雅遺址:
  • 揭開皇家加勒比郵輪「海洋量子號」神秘面紗
    【環球網綜合報導】總部位於美國邁阿密的全球領先的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近日揭開了即將問世的豪華郵輪「海洋量子號」的神秘面紗。「海洋量子號」擁有眾多創新特性,尤其是受到了英國倫敦眼的啟發的「北極星」膠囊艙,這吸引了許多狂熱的巡航追隨者。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為大眾展示了即將問世的海洋量子號的計算機映像。
  • 新歌速遞—陳奕迅《黑洞》 MV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陳奕迅《黑洞》 MV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啦!
  • 《中國易經的天文奧秘--揭開河圖洛書的神秘面紗》出版發行儀式
    點擊上方藍字「炎易本命年」 選擇關注公眾號婚姻,財運,事業,學業,起名,測事,人生運勢盡在掌握2019年12月14日下午,《中國易經的天文奧秘--揭開河圖洛書的神秘面紗幾千年來,證明「易經」起源的二張神秘圖案「河圖•洛書」,終於從神話傳說的幔帳後面走了出來,她的天文性、科學性、哲理性、時代性、民族性終於被揭開。
  • 蔣雲從隕石說起,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浩瀚的宇宙,遼闊的星雲,溫暖的太陽,漫天的流星雨......奇蹟和神秘交織的空間,帶來無窮無盡的想像,宇宙的奧秘吸引著每一位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4日上午,在蘇州江蘇書展青少年閱讀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蔣雲帶著她參與翻譯的新書《BBC宇宙三部曲》(宇宙起源、宇宙之光、宇宙星塵),與大家分享了一場「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從天外來客——隕石說起」有趣的科普活動,吸引了眾多讀者和科普迷。
  • 電熱毛巾架簡介 揭開神秘面紗
    今天就帶大家揭開電熱毛巾架的神秘面紗,一探究竟吧。電熱毛巾架是什麼電熱毛巾架顧名思義,就是用電熱的方式來實現毛巾烘乾消毒的毛巾架。一般當做衛浴家電,安裝在浴室使用,只需要把洗漱完的溼毛巾放在上面烘乾,就能每天用上乾爽衛生的毛巾,再也不怕毛巾不幹,細菌滋生,潮溼發臭了。
  • 此山號稱萬祖之山「崑崙山」,常年派重兵把守,神秘面紗終揭開!
    此山號稱萬祖之山「崑崙山」,常年派重兵把守,神秘面紗終揭開!中國自古以來屹立在世界之端,是一個物質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度,或是充滿各種野人傳說的神農架,或是一講話就會雷鳴電閃的聽明湖,或是荒無人煙的西藏無人區…但最能勾起人們好奇心的還是萬祖之山「崑崙山」,此山號稱中國第一大神山。崑崙山作為許多盜墓小說中的「聖地」,也被人們賦予名號「萬祖之山」。
  • 揭開黑膠神秘的面紗,帶你了解它的「真面目」
    下面我們總結了一些黑膠機的基礎知識,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也看看為什麼說黑膠的音質要好過cd和數播。輪動:就是由馬達帶動齒輪轉動,再帶動轉盤下的齒輪從而推動唱盤的轉動。輪動是最早出現的帶動方式,設計也是最簡單的,因為馬達和轉盤是通過齒輪連接的,馬達的振動也會傳遞過去,會對唱盤的發聲造成影響。
  • 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自從某明星推薦了一款益生菌產品之後,身邊好多人都成了「益生軍」,盲目跟風可是不對的哦~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益生菌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益生菌?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菌。益生菌有什麼作用和功效呢?很多人一提起益生菌,就覺得只適合便秘、腹瀉的人,這其實是片面的。其實,益生菌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
  • 《刺客信條》中文故事導覽 揭開聖殿騎士的神秘面紗
    《刺客信條》中文故事導覽 揭開聖殿騎士的神秘面紗視頻欣賞:在本次的故事導覽視頻中,《刺客信條》系列的敘事導演Darby McDevitt向玩家揭秘精於操控且神秘莫測的聖殿騎士,一個視秩序和權力高於一切的神秘組織。視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