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老年人的益友一手杖,體弱的老年人常離不開手杖,在散步或行走時,需要依靠手杖來支持身體重量,穩定身體的重心,維持身體平衡。當雙腿疲勞、路面不平或上臺階時,手杖既可探路,又可以用手杖來支撐身體。有的老年人甚至以杖為友,形影不離。一般來說,人到老年,常步態蹣跚,行動遲緩,這是由於下肢肌力減退,神經傳導衝動的速度變慢,以及反射弓反應能力降低的緣故。此外,患過中風,下肢關節有病,視力和聽力減退,這些情況都需要手杖的幫助。
有人曾對老年人的手杖作過研究,從調查結果來看,老年人使用的手杖,主要毛病是長度不合適,尤其是太長。在調查過的老年人當中,使用手杖跌過跤的24人裡,有18人的手杖長度不合適,這表明長度不合適,能給老年人帶來跌跤的危險。日前,測定手杖的合適長度,有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腳上穿鞋,取立正姿勢,測量手腕處橫紋(或尺骨莖突關節)到地面的距離。另一種是測量股骨大粗隆到地面的距離。這兩種測量方法,以腕部到地面的距離(釐米數),作為手杖的長度較好,這是因為後--種方法,長度略大一些。
老年人的手杖,一般是竹、藤或鋁合金製品,多為親朋贈送,或從商店買來,長度往往不適合用者,所以儘可能地根據自測所需長度,加以改制,例如可將著地端截短。有的老年人初用手杖,覺得是個累贅,很不習慣,從心理上又覺得自己看上去更加老邁,其實這只是個習慣問題,經常使用習慣了,就會覺得手杖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
近年來,國外有人設計出一種能夠兼作凳子使用的手杖,可以使老年人在野外、公園或路旁,依靠手杖坐下休息.這種手杖的手柄放平後,好似自行車的鞍座,手杖的杆能根據使用者的意願,調節高低。如把手杖插入土地10釐米,坐在「鞍座」上,加上兩隻腳,共成三條腿,可以坐得很穩。由於這種手杖利於休息,所以很受老年人喜愛。精神樂觀。長壽老人普遍心胸開朗,性情溫靜,無憂無慮,很少計較個人問題,也不和人爭吵。
其次可見愉快的精神有助於延年益壽。長壽老人仍保有青年時的腸道菌株。日本醫學家古守豐甫發現,長壽村的長壽老人腸道仍保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雙叉菌,這種細菌只見於乳幼兒或青少年,而一般地區老年人腸道細菌是有害於人體健康的產氣莢膜桿菌。古守豐甫認為,雙叉菌是使老人長壽的因素之一。
最後長期堅持勞動,生活規律。據調查,新疆百歲老人中,終身從事本力勞動的佔98.5%,他們從青年起就參加體力勞動,年老後仍堅持活動,經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鋼原長壽村老人則以勞動為天職,過著順應自然的生活。由於經常從事體力活動,對健康長壽有良好的影響,大多數老人耳聰目明,思維敏捷、步履穩健、精神良好。老人們生活定時,常聚到一起聊天,沒有孤獨感,失眠的人極少。#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