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在本周五的《海王》之前,最近有一部暑期在美國火得一塌糊塗的電影在國內上線了。
為什麼你會不知道呢。
可能是因為口碑剛過及格線▼▼▼
上映好幾天了,票房還不到千萬▼▼▼
品品和北美的差距▼▼▼
這部電影就是全亞裔出演的——
《摘金奇緣》
在北美火到什麼程度?
自2018年8月15日上映後,五天就收回了3000萬美元的成本。
不僅周末票房三連貫,目前在全球拿下了2.4億美元的票房,在浪漫喜劇片裡是北美影史第六位▼▼▼
獲得美國主流媒體壓倒性的好評,IMDB7.2,「爛番茄」92%的專業好評度▼▼▼
連嚴苛的MTC都有74分▼▼▼
你們大概可以理解為,是類似於小成本片《超時空同居》的歡迎程度。
但從劇情上呢?
如果你興致勃勃地去電影院,會發現自己看了一本……
美國版《小時代》
開頭就是1995年的倫敦,被淋成落湯雞的楊紫瓊,深夜帶著家人來到一家老牌高檔酒店▼▼▼
卻遭到了經理的白眼和歧視▼▼▼
楊紫瓊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在提出借用電話被拒之後,她跑到外面用公用電話給了老公一個call▼▼▼
再回到酒店,酒店老闆立刻穿著睡衣跑下來歡迎▼▼▼
怎麼了呢?
一通電話的時間,人家把酒店買下來了▼▼▼
這不就是都市爽文慣用的打臉情節嗎
鋪墊完,到了2018年的紐約,男女主登場了。
在紐約土生土長的年輕華裔朱瑞秋(吳恬敏飾),是紐約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演員選得真得很ABC#▼▼▼
談了一年多戀愛的男友楊尼克(亨利·戈爾丁飾)要帶她回新加坡參加好朋友的婚禮,順便見見家人▼▼▼
直到上了頭等艙▼▼▼
瑞秋才知道日常有點摳門的男友,竟然是一個超級富豪?!!▼▼▼#怎麼覺得又是一個奇葩說似曾相識的辯題#
他的家族差不多控制著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經濟命脈吧,還是歷史悠久的貴族▼▼▼
而楊紫瓊就是他媽媽▼▼▼
瑞秋的美式性格和價值觀,與楊紫瓊為代表的東方家族產生了激烈的碰撞▼▼▼
接下來講的就是她要怎麼克服階級鴻溝,打好這場愛情保衛戰。
這也是看慣了宮鬥劇、倫理劇的許多國內觀眾覺得這片子沒勁的原因,不就是一婆媳鬥法麼▼▼▼
然後中間還有一大段描寫他們的crazy rich,感受一下有錢人的婚禮前單身party▼▼▼
搞了個特別low的免費搶購,一針見血:越有錢的人越喜歡免費的▼▼▼
甚至瑞秋的大學閨蜜家,都是典型的暴發戶▼▼▼
大BOSS還是男友家。
新加坡豪華別墅莊園,一個讓經濟學教授(薛兆豐?)也瞬間變成傻白甜的地方▼▼▼
重點節目,是看曇花一現▼▼▼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血觀音》,如果要走中式風格,那權貴世家的party真的可以要多高級有多高級▼▼▼
而不是用看曇花一現這樣的膚淺途徑。
《摘金奇緣》的crazy rich是「小時代」式的,只給人留下了極致奢華的瑪麗蘇印象▼▼▼
而它在歐美這麼受歡迎,則要分成兩塊來看。
首先,這是一部標準的「美式小妞」電影,非常符合歐美觀眾審美。
內核還是美國人熟悉的故事和文化傳統及真愛至上的價值觀▼▼▼
瑞秋是位高知的教授,經濟獨立,而非以往影片等待被拯救的灰姑娘形象。
拍過《舞出我人生》系列的華裔導演朱浩偉,把很多場景拍得像浪漫的歌舞音樂片▼▼▼
美國觀眾被眼花繚亂的美食、浪漫華麗的愛情、以及盛大的異域奇觀傾倒▼▼▼
一向毒舌的影評人稱讚它是「通向更偉大作品的開端,超棒的約會電影」▼▼▼
但它的主要受眾並不是約會的情侶,而是歐美主婦。
朋友們,全世界的主婦都熱愛瑪麗蘇,而幾乎全世界的票房都被主婦左右著。
原著小說作者、新加坡作家關凱文都說了:「最忠實的讀者是德州和紐約的家庭主婦」▼▼▼
其次,也更為重要的是
這部電影擁有著亞裔血統
遙想好萊塢拍攝的上一部全亞裔出演的、講述亞裔生活的電影,已經是25年前的《喜福會》了▼▼▼
雖然《摘金奇緣》劇情一度浮誇到不切實際,但朱浩偉的確在愛情故事背後加入了對東西方文化的討論。
視角也從以前文化夾縫中生存的第一代移民,轉變為那些在國外出生、沒有回過家鄉的第二代移民。
楊紫瓊之所以不接受瑞秋,並不是因為嫌她窮,而是東西方價值觀的對立。
兩個女人在廚房的首次見面非常精彩,瑞秋很自豪地談起自己的職業和做房產中介的母親▼▼▼
我教經濟學,我媽媽沒有上過大學,當她移民去美國的時候,她其實不太會說英語,但是她真的很努力去學習,她的秦奮使她順利獲得了地產中介執照,同時她還在當服務員,養活家庭,現在可以說,她是法拉盛最好的房地產中介了。
但在楊紫瓊看來,她就是不門當戶對的人。
貴族就是貴族,不會有禮儀上的缺失,她看似毫不在意地在廚房遊走試菜▼▼▼
卻以很微妙的態度顯示自己的力量和不滿,沒有一句正面斥責已然讓你很不舒服了▼▼▼
一位自力更生的女人,她一定為你感到非常自豪吧,你媽媽真是非常開明,不像這樣,父母特別喜歡為孩子鋪路。
意思是你沒有為家庭犧牲的觀念,永遠將自己擺在第一位▼▼▼
這算是好萊塢對於東方文化的最直觀理解:
壓抑個體、集體主義、重家庭、親血緣
但《摘金奇緣》是有顛覆的。
電影的最高潮,導演加了一個華人最熟悉的場景——打麻將,來表現婆媳二人的博弈。
*劇透線*
瑞秋摸到了八條,可以和▼▼▼
但她知道楊紫瓊也和這一張,猶豫了一下打出去▼▼▼
送給楊紫瓊和了▼▼▼
結合對話,等於是說我可以奪走你的兒子,但我愛他,不想讓他因為我而失去了母親,所以我拒絕了他▼▼▼
他昨天向我求婚了,他說他會遠離家庭,別擔心,我拒絕了他,我離開並不是因為我害怕,或我認為我配不上,是因為這可能是我人生第一次,如此確信,會這麼愛一個人,我不想讓他再次失去他的母親
她的「自我犧牲」,也是後來楊紫瓊願意與她和解的原因▼▼▼
個體沒有逼迫,家庭也合理退讓,真的算得上是個完美happy ending▼▼▼
這是內容上的。
《摘金奇緣》之所以能爆,最大的原因是長期以來,亞裔在好萊塢總是以各種刻板形象和邊緣人物出現▼▼▼
但這部電影裡,他們是正常的。
正常的談戀愛、吵架、回家看父母,最後還難得擁有一個正常結局。
很多從小接受美國教育長大,黃皮白心的banana,都深受振奮▼▼▼
「這是一部正常展現亞裔的電影」
他們想要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赫芬頓郵報亞洲版編輯發的一系列觀後感,引起很多亞裔共鳴▼▼▼
主演楊紫瓊表示:
我入行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好萊塢一直很少有真正描寫亞裔的戲。出演這部電影,我曾經壓力巨大,很擔心,甚至害怕,因為如果這部電影不成功,我們可能又會回到25年前。
都已經拔高到這個程度了啊朋友們。
就像年初全非裔的《黑豹》弄的#BlackPantherChallenge,非裔觀眾爭相包場,《摘金奇緣》導演朱浩偉:「這不止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場文化運動。」
100多名亞裔金融家和名人聯手,在社交網絡上使用#GoldOpen 進行宣傳▼▼▼
從紐約到洛杉磯、從科技富豪到小老闆,全美亞裔動員集資包場觀看▼▼▼
很快,越來越多亞裔人士開始響應,還免費分發電影票▼▼▼
所以一開始,第一批去影院看《摘金奇緣》的亞裔觀眾高達38%,而通常這個佔比不足10%——
100多名亞裔金融家、KOL等精英人士聯手為其包下了多家電影院,排片量一度高達30%。平時2141萬美國亞裔群體中,只有8%到10%常看電影,這次卻為《摘金奇緣》傾巢出動。亞裔美國人最集中的大洛杉磯地區影院貢獻了總票房的21%。
@娛樂資本論
「名利場」的編輯Radhika Jones、Twitch聯合創始人林士斌、爛番茄的創始人Patrick Lee、都是購買票房支持電影的人。
9月王力宏還在洛杉磯包了一場,並邀來導演朱浩偉、製片人和《喜福會》男主王盛德▼▼▼
而參與者除了買票,還瘋狂刷社交網站和打分平臺的分數,形成了口碑和票房的狂歡▼▼▼
執導過《速7》和《海王》的亞裔導演溫子仁也發文力挺:
之前我從來沒有看過一部好萊塢主流電影,裡面所有角色都長得像我和我的家人。我甚至無法形容我有多喜歡《摘金奇緣》。
於是後期大量白人觀眾也被吸引來一探究竟,實現了電影票房的逆增長。
亞裔在美國影視界的弱勢地位,對於我們國人來說,可能太難理解了。
舉個例子,《奇異博士》裡的華裔老人被換成了白人法師▼▼▼
《火星救援》的韓裔科學家還由白人飾演▼▼▼
《攻殼機動隊》這麼大ip也要把女主草雉素子換成斯嘉麗▼▼▼
好不容易今年銀幕上的亞裔面孔才開始多起來,網飛第一部由亞裔主演的影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是亞裔少女做主角的青春愛情片▼▼▼
《網絡謎蹤》的男主是約翰·趙▼▼▼
實際上,在《摘金奇緣》拍攝之前,還有好萊塢公司希望將小說中的新加坡富豪改成美國白人富豪搬上銀幕,但被關凱文拒絕了。
最後在導演朱浩偉的堅持下,華納兄弟大膽啟用全亞裔陣容來拍。
朱浩偉就是個典型的香蕉人,來自開中餐館的華裔家庭▼▼▼
但這一切放到中國來,就都,不那麼成立了。
因為片中對東方文化的理解,真是表面得不行,非常唐人街。
一家人得圍在一起包餃子▼▼▼
喜慶日子就要掛紅燈籠▼▼▼
世紀婚禮還要弄點水稻▼▼▼
以及慶典必須播放《給我一個吻》《何日君再來》等中文歌曲。
——因為這些東西更符合了美國人的想像,黃皮也好,白皮也好。
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即使電影的表演、舞美、鏡頭運用都遠遠高於《小時代》,但還不如看《緋聞女孩》來得開眼。
我們沒有太大的【想在好萊塢電影裡看到正常的亞裔】的欲望,更不要說你塑造的亞裔是美國限定款的香蕉人。
於是有了現在的景象,一部在美國引起亞裔文化運動的現象級電影,在中國卻遇了冷。
其實反過來也一樣。
之前國內評分還不錯的《唐人街探案2》,在北美上映也因為文化差異評價兩級。電影中的紐約,是中國思維下的美國▼▼▼
總之,《摘金奇緣》剛好戳中了美國市場——亞裔也能做主角,也能拍一部通俗化的商業電影,四五線觀眾都被呼籲進來了,就這麼成為了一部現象級的作品。
本來女主角吳恬敏因為美劇《初來乍到》稍微為人熟知,但沒拍過電影主演▼▼▼
而男主角亨利·戈爾丁之前是BBC的旅遊節目主持人,這也是他第一次拍電影。
電影火了以後,吳恬敏登上了八月的《時代》雜誌封面,配的是:
《摘金奇緣》將改變整個好萊塢
年底,她和電影裡其他女性角色集體上了《娛樂周刊》的2018年度娛樂人物榜▼▼▼
亨利也越來越火,上了GQ年終刊封面▼▼▼
事業一飛沖天,和布蕾克·萊弗利拍了《一個小忙》,與龍媽在拍愛情喜劇《去年聖誕》▼▼▼
還要和馬修·麥康納拍蓋·裡奇的新電影,簡直是一躍變成A咖▼▼▼
接著,一大波亞裔相關影視都在路上了。
華納早早敲定了《摘金奇緣》的第二部,沒錯這個故事發生在上海▼▼▼
順勢成立了以雙11為主題的浪漫喜劇電影計劃▼▼▼
《喜福會》也傳出了將要籌拍續集的消息。
而網飛公司開發了以臺灣移民為主角的電影《虎尾》,有李鴻其、陳衝加盟▼▼▼
可以說,
《摘金奇緣》已經在改變整個好萊塢。
而你我,對這一切均不知曉。
一個人看所以慘兮兮的撰寫 | 金然
和室友去看所以美滋滋的編輯 | 林鳥鳥
【你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男朋友》| 譚維維 | 於曉光 | 趙麗穎 | 周一圍朱丹 | 妻子浪漫旅行 | 我的保姆手冊 | 51000次旋轉 | 雪菜CP | 野生廚房 | 唐嫣 | 王力宏 | 鄧紫棋 | 甦醒|劉天池|蔣雯麗 | 白敬亭 | 影 | 血小板 | 具荷拉 | 明星工作室 | 相聲有新人 | 吳秀波前任 | 江湖兒女 | 陳偉霆 | 蔡維澤 | 包貝爾 | 霍建華 | 左小青 | 郭晉安 | 羅雲熙 | 彭昱暢 | TFBOYS | 謝霆鋒 | 蕭薔 | 結石姐 | 羅雲熙 | 吳青峰 | 秦昊 | 馮紹峰 | 高雲翔 | 王傳君 | 李誕 | 李雨桐 | 徐佳瑩 | 黃景瑜|張一山 | 3unshine | 戚薇 | 男神執事團 | 張靚穎 | 韓宇 | 萬茜 | 秦海璐 | 黃聖依 | 藤原龍也 | 秦奮 | 周銳 | 周渝民 | 黃子韜 | H.O.T. | 陳志朋 | 梁家輝 | 陳數 | 大S | 石原裡美 | 柳雲龍 | 孫淳 | 張一山 | 凌瀟肅 | 宋丹丹 | 鄒市明 | 黃曉明 | 王嘉爾 | 劉昊然 | 李小璐 | 劉國梁 | 吳奇隆 | GAI |袁立 | 文淇 | 林更新 | 張嘉譯 | 劉亦菲 | 周一圍 | 林峰 | 萬茜 | 馮遠徵 | 張學友 | 郝蕾 | 周杰倫小仙女 | 李鍾碩 | 張翰 | 趙麗穎 | 吳彥祖 | 陳小春父子 | jony j | 張韶涵 | 薛之謙 | 潘瑋柏 | 吳昕 | 汪明荃 | 狗善|鄭爽|趙薇|棗莊勞倫斯 | 羅子君 | 陳俊生 | 楊天真 | 吳秀波 | 吳亦凡 | 竇驍 | 黃曉明 | 沈騰 | 姜思達 | 馬薇薇 | 印小天 | 李沁 | 田馥甄 | 陳赫 | 陳羽凡 | 黃磊 | 謝耳朵 | 段奕宏 | 董子健 | 林奕含 | 賴雨濛 | 周冬雨 | 劉奕君 | 陳道明 | 鹿晗 | 許亞軍 | 李佳航 | 靳東 | 井柏然 | 蔡明 | 劉翔 | 高曉松 |楊麗萍 | 瀧澤秀明 | 春夏 | 林俊傑 | 迪瑪希 | 明道 | 劉詩詩 | 陳偉霆 | 周迅 | 梁博 | 柏原崇 | 唐嫣 | 李準基 | 歐陽靖 | 鹿晗 | 黃阿麗 | 新垣結衣 | 小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