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真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
山東省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氣候宜人、依山傍海,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然而,這些傳統優勢在近年來面臨新的挑戰,傳統要素的配置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傳統產業模式難以有效激發鄉村經濟活力。為了促進要素的有效利用,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升級鄉村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威海市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並將其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相結合,以黨建為引領,鼓勵多方參與,在政府統籌下構建市域特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黨建引領、政府統籌,由點及面搭建服務網絡
威海市政府統籌整合行政、市場和信息服務資源,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政策支持。在財政政策方面,允許各區(市)打破行業部門限制,統籌安排使用財政專項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用於扶持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和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撥付該方面財政專項資金平均每村不低於30萬元,除據實結算的普惠性資金外,其他涉農資金撥付比例在30%以上。金融政策方面,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文登區政府與山東供銷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為涉農經營主體提供合計5億元規模的融資擔保額度。
以「鎮」為基本單位,政府牽頭建設鎮級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結合鎮級機構改革,整合鎮農業、畜牧、農機等涉農服務部門和服務資源,搭建鎮級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48處,每個中心服務半徑3公裡,輻射農田3萬-5萬畝,覆蓋「線上」「線下」兩個平臺。
充分發揮黨支部紐帶作用,以黨建引領市域社會化服務網絡建設。具體而言,地方黨委把土地流轉或託管的後備支持工作納入村級考核;各村黨支部成立2-3支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立土地流轉服務崗。黨支部之間密切聯繫,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多方參與、市場化運作,由虛到實開展經營服務
市域網絡的搭建完成,只為社會化服務體系搭建了框架,政府、村集體、公司、服務組織等多方主體的市場運營才能真正激活並實現要素的自由流動。
充分發揮村集體「統」的作用。村集體把土地集中起來,促進了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可以選擇「土地流轉服務」「全託管」「半託管」3種模式。對於「土地流轉服務」而言,農戶收益為租金。「全託管」和「半託管」,農戶收益均為土地經營。
同時,村集體把農民組織起來,優化了勞動力配置。組織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具備專業技術的農民加入專業合作社,組建勞務合作社,整合勞務資源,為全市大數據信息中心提供勞動力供給方面信息。
當前,處於起步階段的專業服務公司的主要盈利渠道有3條。首先是固定資產運營收入,出租公司所有的農機具等設備產生的租金收益,或是配備農產品深加工生產線獲得的增值收益。其次是涉農項目運營收入,另外還有協調管理收入。
同時,引進多樣化服務組織,統籌協調各組織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專業化服務公司聯合農資供應公司、政府農技部門和各類合作社具體開展服務。山東供銷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元化金融機構提供多種金融保險服務。
在張家產鎮,政府統籌建設了總投資6000萬元、佔地1.1萬平方米的張家產鎮西洋參交易中心(鎮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引進威海市文登區道地參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化運營。這一模式下,全鎮西洋參種植戶實現了優質技能培訓和免費質檢,並享受西洋參種植保險;公司參與了《西洋參商品規格登記規範》等行業標準制定,並引進重點建設項目,打造了「文登西洋參」品牌;中心建立了線上線下交易平臺,化解了交易信息不暢的難題。
社會化服務成效初顯,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可期
多元主體迸發活力,要素流動更加自由,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19年底,威海市共有合作社1093家,家庭農場727處,龍頭企業151家,其他服務組織284家;共建設服務中心48個,土地全託42021.7畝,半託127958畝,流轉33073.7畝,統一農資銷售3128.4萬元,統一農產品銷售2554.1萬元,統一質量檢測19539次。
對此,有必要加強農民教育,短期內注重農民職業教育和信息服務平臺操作技能普及等,長期上注重基礎教育和教育質量的提升,吸引優秀人才返鄉進鄉工作;有必要提升多元服務主體自主經營能力,重點培育市場化運作能力,引進職業經理,制定長效市場運營規劃,充分發揮其公益性和經營性結合的作用;有必要同時關注產業鏈單一環節的專業化水平和全程社會化服務的規模化效益,推動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大限度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強大能量。
文稿來源:農民日報
微信編輯:塗成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靳諾教授,院長兼首席專家為校長劉偉教授。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併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端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係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諮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紮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於建設成為「最懂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微博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