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擔二擔移交金門 戰地最前線將變身旅遊勝地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曾經是臺灣戰地最前線的大擔(上圖)和二擔島,6月30日正式從臺軍方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預計明年7月,就會對島內民眾開放。

  只留數十兵力駐守

  臺灣行政部門當天宣布,為促進金門觀光,大、二擔島正式從軍方移交,除留駐必要兵力外,金門縣政府將自7月1日起正式接管大、二擔島。

  大擔島位於金門縣烈嶼鄉(小金門)西南方,是面積0.79平方公裡的花崗巖島,距離金門約10.2公裡。與大陸廈門島白石炮臺相距約4.4公裡。二擔島北距大擔島約300米,面積僅0.28平方公裡。

  臺灣陸軍司令部25日表示,大二擔位金門西側,是金門防衛作戰的戰鬥前哨,具軍事價值,依防衛需求,兩島留駐必要兵力。配合地方政府及兼顧作戰防務需求,除檢討現役超量裝備回運外,將汰廢的地區防衛武器M36驅逐炮車、M42防炮車等,移交納入歷史陳展。

  據了解,大擔島將留駐約60名輕裝步兵,隱身在島上高處據點,平日組成待命班,執行二線守島工作。大、二擔島岸際、海域執法月底正式交接給登島的海巡、金門縣警局執行。

  島上文化資源多

  大、二擔島素有「前線中的前線」之稱,一般人不準登島。島上無居民僅有駐軍,一般人都不太清楚,島上景色秀美,廟宇眾多。

  大擔島上許多大小寺廟,原是兩岸炮戰期間,部隊長為「安撫軍心」而下令所屬自力興建;曾於大擔島上服役的孫志遠對媒體表示,那段「單打雙不打」的日子裡,島上官兵除挖坑道,就是興建寺廟。

  根據民俗學者的統計,小小的大擔島上共有176座廟宇。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擔島制高點上的「大擔寺」,裡面供奉觀世音菩薩。此外,島上還有北安寺、寶靈寺等。

  大擔島上還有許多古石碑。據介紹,早年間寺廟香火旺盛,許多文人騷客常常登島飲酒作賦,墨寶留崗巖石上就成了碑刻。如今,不少古碑已經損毀,現存的都是重要遺產。島內文化部門建議,將島上現存的清代碑碣群指定為古蹟。

  大擔島上還有個「神泉」。傳說鄭成功也曾登島一遊,並把寶劍插在地上,地下立即湧出泉水。神奇的是,若是百姓前來,泉水會流出來,如果壞人登島,水就乾涸,於是人們認為神泉可以「明善惡」。

  見證滄海桑田

  暢銷書《我們臺灣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日前推出新作,其中記述了一位臺灣青年,為愛情去大擔島服兵役,因為他的網戀女友是廈門大學學生,而大擔離廈門很近。「在大擔島連講電話,『中華電信』都會自動跳成中國移動,都變漫遊了」,「在大擔島拿個高倍數望遠鏡,我都能清楚看到白城(指廈門白城)沙灘上的泳裝美女了,你就知道離大陸多近!」

  在這名士兵的回憶中,「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上面又下了一條電話命令,就是臨海據點見到大陸旅遊船,不可以朝他們丟石頭,要『友善回應』。所以呢,每次有大陸的觀光船接近,我們都要揮揮手表示友善。」

  從向對岸扔炮彈,到向大陸輪船揮手致意,再到變身旅遊勝地,大擔和二擔島的角色演變,折射出兩岸關係幾十年的歷史變化。閔 喆

相關焦點

  • 臺灣大擔二擔島後年9月擬開放觀光
    原標題:臺灣大擔二擔島後年9月擬開放觀光   臺海網10月28日訊 據《中國時報》報導,針對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大膽二膽島(大陸稱大擔二擔島),臺灣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27日跨海視察,敲定原則上明年6月底以前,由軍方一次性將管轄權移交金門縣,但仍保留適當兵力。
  • 臺灣將從金門附近兩島撤軍 擬對大陸遊客開放
    大擔島即將開放給陸客旅遊原標題:臺軍方拒絕「被觀光」 將從大、二擔島全面撤軍華夏經緯網9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配合金門縣發展旅遊產業,臺灣防衛部門6日上午證實,軍方將在明年中從距離金門僅數千米的大擔島、二擔島(1951年,臺灣將其更名為大膽島、二膽島)撤軍。
  • 金門所屬大擔二擔島擬撤軍 曾是兩岸對峙最前線
    廈門島對岸的大擔島和二擔島,屬於金門市管轄。CFP圖片。  據中新社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金門防衛司令部烈嶼(小金門島)指揮部管轄的大擔島、二擔島(臺灣稱大膽島、二膽島),曾是兩岸對峙最前線,歷任臺灣當局領導人都到過此島,臺灣主動釋出撤軍論,金門人最為欣喜。因為接著可能是小金門撤軍,建設環保觀光島。
  • 大、二擔島明年7月開放觀光 江宜樺體驗電子打靶
    人民網6月3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二擔島今天移交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臺「行政院長」江宜樺今日主持交接儀式,並視察觀光設施。     大擔島位在金門縣烈嶼鄉(小金門)西南方,是面積0.79平方公裡的花崗巖島,距離金門約10公裡2000公尺,與廈門最近處相距約4400公尺。二擔島北距大擔島約300公尺,標高56公尺,僅0.28平方公裡。
  • 臺軍方拒絕「被觀光」 將從大、二擔島全面撤軍
    華夏經緯網9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配合金門縣發展旅遊產業,臺灣防衛部門6日上午證實,軍方將在明年中從距離金門僅數千米的大擔島、二擔島(1951年,臺灣將其更名為大膽島、二膽島)撤軍。   臺灣防衛部門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大、二擔島將移交金門縣府管理,未來由警察機關或海巡部隊,負責島上與周邊海域治安與守備任務,戰時再由陸軍金門防衛部全面接管。
  • 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的金門大擔島開放 將陸客拒之門外
    金門大擔島長期以來都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聯合報系資料照)【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金門大擔島(臺灣方面稱為「大膽島」)長期以來都被臺軍視為「戰勝共軍」的精神指標,在維持其「神秘面紗」超過60年之後,今天(26日)起正式對公眾部分開放,提供事先申請的團客登島參訪。
  • 金門大擔島二擔島即將開放 劃定為文化景觀區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金門縣大擔島(臺灣稱大膽島)、二擔島(臺灣稱二膽島)即將移交縣府,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昨日實地勘查後決議先劃定為文化景觀區,調查報告出爐後再對細節進行規劃。大擔、二擔島作為原先的駐防地,預定2014年6月30日完成全面移交,2015年6月30日完成基本設施整建,2015年7月1日到8月31日試營運,2015年9月1日到2017年8月31日正式對臺灣青少年團體、學校學生或曾在島上服役的退役官兵項目開放,2017年9月1日起檢討全面開放的可行性。
  • 臺大擔二擔島擬開放觀光 國臺辦:對兩岸都是好事
    (攝影:鄧志慧)  點擊進入圖文直播回放頁面 視頻直播頁面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方曄雲 賈文婷)日前臺灣方面表示,未來三年將從大擔二擔島撤軍,並開放觀光旅遊。對此,國臺辦發言人範麗青在今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兩岸「小三通」來往非常密切,金門也在兩岸的往來和觀光方面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 臺媒:臺當局在大、二膽島減兵 向大陸遞橄欖枝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6月30日自金門搭乘臺灣軍方的海龍快艇前往大膽島,主持大、二膽島移交金門縣政府開放觀光典禮。江宜樺表示,當前兩岸關係日趨和緩,大、二膽島雖以其軍事歷史文化資產開放觀光,但臺方絕不會撤軍。  報導稱,在江宜樺的見證下,金門縣長李沃士與臺軍金門防務部指揮官潘家宇完成移交證書籤署,正式宣告自7月1日起,大、二膽島除臺軍駐防兵力戰備及生活範圍仍由臺軍持續管制外,其餘範圍均移交金門縣政府接管。
  • 老安遊金門之二︱這裡,最有特色的是戰地風光
    戰地遺蹟就更多了,包括古寧頭、馬山觀測站、獅山炮陣地、將軍堡、反空降堡、建功嶼、翟山坑道、九宮坑道等好多好多坑道。在金門的很多海岸,則有反登陸的軌條砦(慈湖慈堤、北山斷崖、建功嶼、歐厝海灘、成功海灘、馬山觀測所、小金門雙口海灘等處均可看到)。
  • 專訪金門縣長陳福海: 金門廈門是兄弟,要互補
    他說,這個團隊,是建設金門最有幹勁的「引擎」,更是啟動金門鄉親幸福感的「發電機」。  將到福建爭取引水  今年7月開放大擔二擔觀光,遊客將由小金門出入。  金門最大的問題是醫療條件欠缺,陳福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對此做深入了解。他表示,將以優渥薪水、友善環境讓好的醫生、護理人員留下來。
  • 金門大擔島法師超渡國共陣亡將士 系68年來首次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7金門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大法會23日在小金門及大擔島分設法壇,超渡1949年後歷次兩岸戰役犧牲將士。這是小金門及大擔島68年來首次舉行的超渡祈福大法會。據香港中評社8月24日報導,1950年7月26日,解放軍近700人進攻大、二擔島,先在北山南端海灘登陸,進而佔領了北山高地;接著又在南山海灘登陸,佔領了南山高地一部分,與臺軍在大擔島爆發戰爭,但由於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也沒有現代化艦艇,僅靠幾十艘機帆船作為運輸主力,後續部隊受到潮汐限制,無法適時增援,導致失敗,300多位官兵壯烈犧牲。
  • 金門駐軍將只剩三千
    金門駐軍銳減。(資料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將再度精簡金門駐軍兵力,今年7月將裁減到只剩3000餘人,多個離島指揮部將降編為守備隊,金馬澎等3個外島防衛指揮部指揮官的位階未來可能降為少將指揮官。
  • 遊臺灣:在金門,體驗戰地風情
    「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古時金門因固守福建東南海疆而得名。這個與廈門近到肉眼可見對方建築的小島,作為國共最後的交戰陣地而聞名。從金門戰役到金門炮戰,從實彈到宣傳彈,隆隆炮響持續了20年。  記者不久前踏上昔日戰地時,軍事據點已多被開發成觀光之地,金廈炮戰中幾十萬發鋼製炮彈被打造成菜刀。每發炮彈外殼可製成約60把,現有原料還能用好多年。
  • 金門:一個你不想只是路過的地方
    在收看紀錄片、回顧這場充滿大戰略、大氣魄、大智慧的軍事行動的同時,也將思緒帶回到四年前登上金門島的旅行時光。金門縣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離臺灣本島相隔210公裡,與大陸最近距離僅2310米,由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12座島嶼組成,總面積與廈門市相當,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現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廈門在左,金門在右。
  • 【邊疆時空】施沛琳 | 金門戰地文化創意產業初探
    (四)影視與電子商務不僅戰地史跡的開放與活化實例的充實,以戰地歷史為主題的電影、微電影等文創作品也陸續露臉。2014年初上映的劇情式紀錄片《戰酒》,描述金門在1949年後長達29年的炮火連綿歲月中,在胡璉將軍「用高粱換大米」的策略下,從一個資源匱乏的蕞爾小島,轉變成為守護臺灣的幸福城市。
  • 江啟臣重返金門「戰地」:國民黨不懼戰,用最大努力去守護和平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6日走訪金門,1996年臺海危機時,江曾在當地兩棲偵察營服役,如今在特殊時期故地重「遊」。江啟臣到曾是國共戰場的古寧頭和平紀念公園,敲響和平鍾,祈求兩岸和平。2016年,馬英九曾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揭開「和平臺海、繁榮永續」紀念碑。
  • 大擔島二擔島觀光暫不對陸客開放 金門縣民優先
    臺「行政院」同意開放大擔、二擔島觀光,但在觀光的順序上,將以金門縣民優先,其次是曾駐守過大擔、二擔島的官兵,第三是臺灣民眾。開放初期,不考慮大陸觀光客。海西晨報(微博)訊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據透露,日前臺「行政院」原則上已同意「開放大擔、二擔觀光」的政策。
  • 大擔島觀光暫不接納陸客 觀光以金門民為最優先
    【環球時報 記者 折禹衡】被稱為「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的大擔群島開放觀光議題近期被島內媒體持續熱炒,不過金門縣政府希望藉機擴大吸引大陸遊客前往觀光的設想卻暫告落空。據臺灣《聯合報》3日報導,開放大擔、二擔觀光政策即將獲臺「行政院」通過施行。
  • 廣東話百科:擔挑(「擔挑」是什麼?)
    廣東話百科:擔挑  點樣讀:  擔挑(daam tiu)  乜意思:  「擔挑」是指扁擔。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點造句:  我屋企有一個擔挑。(我家裡有一個扁擔。)  而家越嚟越少人用擔挑。(現在越來越少人用扁擔。)  話你知:  在粵語中,「擔挑」是扁擔的意思。此外,粵語中的「擔凳」是搬凳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