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長篇小說《暫坐》:現代都市女性的紅樓餘韻

2021-02-19 文藝報1949

暌違兩年,繼50萬字的《山本》後,賈平凹又推出了他的最新長篇小說《暫坐》。這部小說僅21萬字,但關注的問題卻並不小,深切時代脈搏。作為賈平凹再次觸碰城市題材的作品,《暫坐》與《廢都》《高興》等構成了「西京城市小說系列」三部曲,使其關注的主體廣泛涉及知識分子、農民工和女性。尤其對《紅樓夢》寫法和風格的繼承,使小說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現代都市女性的紅樓餘韻」。

城市及其鄉村性和時代性

作為中國鄉土文學的佼佼者,賈平凹以書寫文學的商州世界而聞名,由此也奠定了他一整套寫作的筆墨,即便此後轉移到城市文學的題材,也帶著濃重的鄉土味。《廢都》中因為「城鄉結合部/城鄉交叉地帶」的逼近、通聯城市,西京這個地方明顯是鄉村大地上的一座孤島,飄搖在熱烈的鄉土氛圍中。隨著城鎮化發展的加劇,西京逐漸將鄉村推為遠景。但殊不知,推為遠景的只不過是更遠的鄉村,近處曾包圍城市的鄉村一變而為「城中村」,非但沒有遠離,反而深入城市的肌理,化為其一部分。這在《高興》中最為明顯。及至《暫坐》,小說中西京的「鄉土味」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精神氣質的存在。這也讓寫於三個時間段的三部城市題材作品,完整地描摹了從上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來長達30年的中國城市發展的進程。

作為反映西京變化的最新作品,《暫坐》跳離了城市中鄉村具象的書寫,而以「鄉村氣」「鄉土味」氤氳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作為表現方式。鄉村的泥巴房、土路、菜園子、莊稼地等,都可以在現代資本的運作下很快轉換為城市的「巨大建築、會堂、圖書館和劇院」,但是紮根於此的人則帶著「土裡土氣」的品性繼續生於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瑣事也帶著鄉村氣、鄉土味。且不說那些還在拆遷中的棚戶區、大雜院,即便是混跡於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也帶著還未完成的身份轉變,夾雜著城市的時興與鄉村的泥土。賈平凹的書寫方式也攜帶著「鄉土味」,他的遣詞造句中透露著家長裡短的氣度,故事講述的雞零狗碎與《秦腔》如出一轍、人物塑造的方式也都帶著故舊的鄉村情懷。

所謂城市的鄉土性,更在於城市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鄉村氣、鄉土味;所謂城市的時代性,便在於從城鄉交叉地帶到城中村再到鄉土味的轉變。這不僅僅是一個作家的書寫,也是30多年來中國城市發展的縮影,它們在時代的變遷中與鄉村產生著無法擺脫的糾葛。

「西京十塊玉」

如果說「城市」是解讀《暫坐》的第一個關鍵詞,那麼第二個關鍵詞就是「女性」。賈平凹書寫鄉村女性之時,明顯地有著兩個人物譜系:其一,是溫婉的、敦厚的,甚至是忍辱負重的,極力付出卻不求回報,顯得光輝照人,按照賈平凹的說法,就是「菩薩」的類型,典型如《浮躁》中的小水;其二,是叛逆的、挑戰的,有些甚至離經叛道,對傳統道德不屑一顧並對新生活充滿嚮往,如《雞窩窪人家》中的煙峰等。然而一俟寫到城市女性,賈平凹似乎筆墨吝嗇,女性形象也變得很模糊。且不說《廢都》中的女性基本都淪為男性的玩物,較少有自己的個性,即便是《高興》中也鮮有濃墨重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似乎是為了推翻這種刻板印象,《暫坐》全然以「女兒國」的形式,描摹一幹城市女性,她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暫坐茶館一變而為「西京大觀園」。

小說以茶館老闆海若為中心,聚集了馮迎、應麗後、司一楠、徐棲、陸以可、希立水、虞本溫、向其語、嚴念初、夏自花、辛起、伊娃等女性。在小說剛開始不久,因其中10人都佩戴了一塊玉而被戲謔地稱為「西京十塊玉」,再加上辛起與伊娃,其所比照的是「金陵十二釵」。這些女性或因離婚,或因未婚,全部保持單身,努力追求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非但如此,她們也保持著心理、精神和思想的獨立,相互之間以抱團取暖的方式互幫互助,從而經營著一種較為自在的生活方式。在她們的生活中,一個名叫羿光的大作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女性中的大多數與他保持著性往來,卻都秘而不宣。他儼然成了「西京大觀園」裡的賈寶玉,與一群天生麗質、獨具思想的女性相聚在暫坐茶館。

賈平凹似乎故意要向《紅樓夢》致敬,整篇小說只關注女性的衣食住行,關注諸多女性話題。小說勝在把她們聚集在一起,寫其穿著及對服飾的考究,也寫聚餐所吃的食物,甚至在暫坐茶館小聚時三五成群聊天的神態。她們討論青春貌美和身材,她們把最凡俗的日子過得別有滋味。最終,12個女性無法阻擋命運的降臨,先是久病不起的夏自花趕赴冥府,接著馬航事件使馮迎命殞藍天,直到暫坐茶館一場無名的爆炸,把「西京十塊玉」的姐妹佳話炸得粉碎,令人唏噓。也仿若《紅樓夢》結局處,一場白雪茫然了整個人生。

暫坐:茶或者人生

小說中夏自花從始至終都躺在病床上,在死神懸臨的時日中,海若及其他姐妹們輪流照顧她和她的幼女老母。男性幾乎都是不負責任的,他們不但在這群女子的生活中缺席,且都滿是負心漢、薄情郎的齷齪行徑。以至辛起試圖過上獨立自主的生活,她身邊甩不掉的男人竟然跑到茶館大鬧一通,那種自私自利、毫無教養的粗俗鄙陋,連同小說中其他男性的猥瑣、好色又貪婪的一面,映襯了她們的思想:對於女性而言,男性只不過是她們人生的「暫坐」!男人不會是她們生命的永恆,更不可能成為她們的依託。

人生對於她們而言,同樣如似「暫坐」。繁華如過眼煙雲,即便親姐妹的友情也會出現問題。表面上看,她們在城市中如魚得水,開紅木家具店、茶館,或者做投資,生活得有滋有味。但這背後卻是不為人知的辛酸和艱險。應麗後通過好姐妹嚴念初牽線搭橋,投資了一千多萬的生意,卻不想一夜之間本息俱無。待到她找專業討債公司追討,卻又被這幫人訛詐了30萬,以至於因金錢而與好姐妹發生齟齬,人生忽然大落而悽涼慘澹。主人公海若更是如此。當年開茶館因為與市長的秘書搭上關係,低價盤下了店鋪,一旦市長東窗事發,拔起蘿蔔帶起泥,把她也給卷進去,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十塊玉」也只好做鳥獸散,正與《紅樓夢》中樹倒猢猻散的結局是一致的。

人生本來匆促,忽如暫坐,所有永恆都變成短暫的瞬間,滄海一粟,渺無定痕,難以覓其蹤跡。那他突如其來且不明原因的爆炸,如同生活中其它突然爆出的各種人生困境、生活挫折,大者足以改變一生,小者也能讓生活充滿折磨。也許賈平凹並不願意她們的人生如此悽涼,因而用辛起和伊娃在夢中奔赴聖彼得堡、欲要尋求下一個新天地的委婉筆法,為小說作了結束。非真似夢,非夢似真,文字間流淌著昔日喧譁與此刻悽冷的對比,滿是慨嘆、唏噓與說不盡的「天涼好個秋」。

在我70歲前,《暫坐》可能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酷暑才過,書稿剛完。字數是21萬吧,整整寫了兩年,這比以往的任何一部書都寫得慢,以往的書稿多是寫兩遍,它寫了四遍。年紀大了,愛彈嫌,彈嫌別人,更彈嫌自己,總覺得這樣寫著不行,那樣寫著欠妥,越是時間不夠用,越是浪費時間。

《暫坐》寫城裡事,其中的城名和街巷名都是在西安。在西安已經生活了40多年,對它的熟悉,如在我家裡,從客廳到廚房,由這個房間到那個房間,無論多少拐角和門窗,黑夜中也出入自由。但似乎寫它的小說不多,許多人認為,我是鄉村題材的作家,其實現在的小說哪能非城即鄉,21世紀以來,城鄉都交織在一起,人不是兩地人了,城鄉也成了我們身份的兩面。

突然想寫《暫坐》緣於我樓下的那個茶莊搬走了。茶莊在的那些年,我每日兩次都在那裡喝茶,一次是午飯前,一次是晚飯後。喝了好茶就只能再好,不能將就,我已經被培養成喝茶貴族了,茶莊卻搬走了。人在身體好的時候並不覺得呼吸有多重要,一旦病了,才知道呼吸的重要,且一呼一吸是那樣的緊迫,一刻不停。

茶莊賣著全城最好的茶,老闆竟是一位女的,人長得漂亮,但從不施粉黛,裝束和打扮也都很中性。我是從那時候,醒悟了中性的人往往是人中之鳳。她還有一大群閨蜜,個個優遊自尊,儀態高貴。我曾經納悶:為什麼男的沒有,女的卻有閨蜜呢?而且她的閨蜜還那麼多?後來我也醒悟了,女的比男的有更多的心事,無論多麼了不起的女的,她們都需要傾訴,閨蜜就是來做傾訴的。那些閨蜜們隔三差五地來茶莊聚會,那是非常熱鬧和華麗的場面。就如一個模特在街上走,或許有人回頭看,而十多個模特列隊在街上走,那就滿街注目。我是在茶莊看見了她和她的閨蜜,她們的美豔帶著火焰,令你怯於走近,走近了,她們的笑聲和連珠的妙語,又使你無法接應。

她們充滿活力,享受時尚,不願羈絆,永遠自我。簡直是,你有多高的山,她們就有多深的溝;你有雲,雲中有多少鳥,她們就有水,水中就有多少魚。她們是一個世界。

現在,茶莊搬走了,不知是因經濟下滑,還是強有力的反腐,作為奢侈品的高檔茶已越來越難賣了,或者因房租太貴,員工的工資一再上漲,經營再也無法為繼?而留給我的只是嘆息,看茶碗在渴著,看蠟燭要燒死。

她們有太多的故事,但故事並不就是《暫坐》的文本。《暫坐》以一個生病住院直到離世的夏自花為線索,鋪設了十多個女子的關係,她們各自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相互間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在關係的脈絡裡尋找著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正如一段古文所寫:「牆東一隙地,可二畝許,誅茅夷險,繚以土垣,垣外雜種榆柳,夾桃花其中。」這是她們的生存狀態,亦是精神狀態。而菟絲女蘿蔓延橫生,日光漏葉瑩如琉璃,敘述以氣流布,凝聚為精則是結構之處。其中更有著陸以可的再生人父親出現的奇異,有著馮迎幽靈縈繞的迷離,使這人間的人確實有了兩種:人類和非人類。也時空轉換著,一切都有了起伏不定、黑白無常的想像可能。

《暫坐》中仍是日子的潑煩瑣碎,這是我一貫的小說作法,不同的是這次人物更多在說話。話有開會的,有報告的,有交代和叮嚀,有訴說和爭論,再就是說是非。

《暫坐》裡雖然沒有「我」,我就在茶莊之上,如燕不離人又不在人中,巢築屋梁,萬象在下。聽那眾姊妹在說自己的事,說別人的事,說社會上的事,說別人在說她們的事,風雨冰雪、陰晴寒暑、吃喝拉撒、柴米油鹽、生死離別、喜怒哀樂,明白了凡是生活,便是生死離別的周而復始的受苦,在隨著時空流轉過程的善惡行為來感受種種環境和生命的果報,也明白了有眾生始有宇宙,眾生之相即是文學,寫出了這眾生相,必然會產生對這個世界的「識」,「識」亦便是文學中的意義、哲理和詩性。

在寫這些說話的時候,你怎麼說,我怎麼說,你一句,我一句,平鋪直敘地下來,確實是有些笨了,沒有那些刻意變異和荒誕,沒有那些華麗的裝飾和渲染,可能會有人翻讀上幾頁便背過身去。但我偏要這樣敘述。在這個年代,沒有大的視野,沒有現代主義的意識,小說已難以寫下去。這道理每個作家都懂,並且在很長時間裡,我們都在讓自己由土變洋,變得更現實主義。可越是了解現實主義就越了解超現實主義,越是了解超現實主義也越是了解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是文學的長河,在這條長河上有上遊中遊下遊,以及灣、灘、潭、峽谷和渡口。超現實主義是生活迷茫、懷疑、叛逆、掙脫的文學表現,這種迷茫、懷疑、叛逆、掙脫,是身處時代的、社會的、環境的原因,更是生命的、生命青春階段的原因。處理這些說話,一勁地平穩、笨著、憨著、澀著,拿捏得住,我覺得更顯得肯定和有力量,也更能保持它長久的味道。盡力地去汲取一切超現實主義的元素,豐富自己,加強自己,來從事適合國情和自況的寫作。視野決定著器量,器量大了,怎麼著都從容。

寫過那麼多的小說,總要一部和一部不同。風格不是重複,支撐的只有風骨。《暫坐》就試著來做撐竿跳,能跳高一釐米就一釐米。它的突破每每以失敗為標誌,俄羅斯的那個伊辛巴耶娃似乎從沒有見好就收。

齊白石在他晚年的繪畫中,落款總是要寫上八十幾歲或九十幾歲,這是一種釋然,還是一種炫耀?而《暫坐》之所以敢純寫一群女的,實在是我不自信使然。寫作中,常常不是我在寫她們,而是她們在寫我,這種矛盾和分裂隨處可見。寫到了最後,困擾我的是,這些女人是最會戀愛的,為什麼她們都是不結婚或離異後不再結婚?世上的事千變萬化,而情感是不會變的嗎?還是如看到的那句話: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只是都餓了。我就這麼疑惑著,猶如這個城市在整個冬季和春季所瀰漫的霧霾,滿天空都是個謎團。

內容來源:《文藝報》2020年9月14日3版

微信編輯:曉梅

相關焦點

  • 賈平凹長篇小說《暫坐》領銜第五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
    近日,由《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社主辦的「第五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20)暨長篇小說高峰論壇」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行。由九位著名評論家、作家、期刊主編組成的評委會經過投票,選出了本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的五部上榜作品以及五部「特別推薦」作品。
  • 從《廢都》到《暫坐》,賈平凹筆下的都市女性到底想要什麼?
    起初我不是太相信,但讀完賈平凹的作品真的會有這種感受。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幽默、曲折,歷史感還特別強。最重要的他崇尚真情,他曾說過「失去了真情,作品就沒有了靈魂」。因為真情實感的原因,只要他的新作一經問世,就會出現熱銷不斷的局面。這次他帶著他的新作《暫坐》強勢回歸。相信一定會給你一種全新的思想震撼。
  • 一半煙火,一半神仙:賈平凹小說《暫坐》讀札
    此刻賈平凹妙觀山水,怡然自得,乃有閒雲野鶴之夢,然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他在這裡開始了《廢都》的寫作,作為賈平凹第三部長篇小說,實則是自我寫作境界上出之「中年變法」。《廢都》賡續了中國古典小說《金瓶梅》《紅樓夢》一脈含詠承襲之法,對時代轉型歷史語境下文化氣象凋敝,世俗熙攘嘈雜,個體生命迷惘的生存狀態與精神氣質進行了密密麻麻、不嫌其煩地呈現,一派世俗眾生相。
  • 《暫坐》:紅樓夢中有金陵十二釵,這本書就有西京十二玉
    以上這段話來自於賈平凹新書《暫坐》中,茶莊老闆海若在和朋友陸以可聊天時說的話,賈平凹的新書《暫坐》出來以後,這已是我第三次細讀這本書了,倒不是這本書有多麼晦澀難懂,而是對於一本值得思考的書,我更注重情節裡的細節,尤其是人們的語言裡隱藏的「哲理」。賈老說這可能是他70歲前最後一本長篇小說。
  • 賈平凹最新長篇小說《暫坐》
    暫 坐(節選)賈平凹一伊娃·西京城杭州有個山寺,掛著一副門聯:南來北往,有多少人忙忙;爬高走低,何不停下坐坐。坐下做甚?喝茶呀。天下便到處都有了茶莊。西京城裡也就開著一家,名字叫暫坐。正是與這些人生活得太近了,伊娃才在後來結識了暫坐茶莊和暫坐茶莊裡的海若。這時候的伊娃也是搭不上計程車,只好隨著人流,徒步走過舊城的南大街,再是出了城門洞,再是順著護城河沿的大道往東,又往南。天上的太陽已經出來,正在兩座高樓中間的頂空,能看到輪廓,沒有光芒,是了猴子的屁股,是了腿傷裹著的紗布上一團滲血。仍然是車多人稠,前進緩慢。
  • 賈平凹新作,講述紅塵男女的混亂情愛,富婆們孤獨追求生活的心酸
    今年9月,賈平凹的第十七本長篇小說問世,起名《暫坐》。賈平凹說《暫坐》可能是他70歲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歷時兩年,改稿四遍,寫出了賈平凹對人生的感悟,其實書中人物也有對自己情感的映射,來過,看過,醒過。他放棄所有情感重新來過,《暫坐》讓你不再走回頭路。
  • 賈平凹都市題材小說《暫坐》以「西京」為背景,致敬經典的老樹新花
    《暫坐》是賈平凹第二部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與近三十年前的《廢都》,在時間維度上構成了遙相呼應的「兩都賦」。作品以「西京」為背景,以一座茶館為故事發生的主要空間,圍繞一位作家兼書法家身份的文化名人與一群單身獨立女人的交往展開敘事,展現了西京城紅塵滾滾煙火四溢勾心鬥角生死疲勞的當下現實,勾勒出西京城的眾生相與俗世圖,現代與傳統、時興與本土、嶄新與破敗、寬廣與逼仄、光潔與汙濁相混雜的市井風貌在作者的筆下神韻畢現。
  • 賈平凹:女人化妝違背了自然規律,輕賤了自己,化妝應為男人的事
    除了「愛」女人,賈平凹其實也很會「寫」女人!比如說,今年剛出版的長篇小說《暫坐》,就被稱為現代版《紅樓夢》,講述了12個風情萬種的都市麗人,一群或離異或單身的獨立女性在都市奮鬥、沉淪的故事。《暫坐》是賈平凹繼《廢都》後第二部以都市為題材的小說,他將故事置於都市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之中,筆下的這十多個西京女子優遊自尊、時尚、高雅;平日的生活亦搖曳多彩、衣著燦爛亮麗,她們自立自強,勇敢地投身商海,各自成功地經營著「生意」!
  • 《廢都》之後,賈平凹又一部都市小說:10個單身女人的傷心故事
    陝西文壇有過這樣一句話:陳谷陳康陳忠實,假煙假酒賈平凹 。 很多人對於賈平凹的評價就是兩個字「敢寫」。不錯,相對於大部分的作家來說,賈平凹作品中的描寫確實是十分放得開的。
  • 賈平凹《暫坐》大賣,1男12女的情感糾葛,說盡了女性的慾念沉浮
    有人說,《暫坐》中的風流作家羿光就是賈平凹本人,生活中,44歲的賈平凹娶了27歲的模特兼護士當老婆,在書中,他只用了3招就搞定了俄羅斯美女伊娃。伊娃是典型的西方美女,膚白貌美大長腿,羿光第一次見到她眼睛都直了,隨後立馬出口成章段子滿天飛,讓伊娃感受到了自己的才華。
  • 賈平凹《暫坐》:在貪慾世界瘋狂的這群女子,失去的僅僅是尊嚴?
    賈平凹《暫坐》:在貪慾世界狂歡的這群女子,失去的又何止是尊嚴《暫坐》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第十七部長篇小說,他用頗細膩的筆觸,講述了西安城內一群女老闆的生存狀態。《廢都》獲得法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費米娜文學獎",在國內卻只有一家小報登了短短幾句話,說賈平凹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法國獲獎,都沒敢提《廢都》的名字。《廢都》之後,賈平凹又創作了《白夜》、《秦腔》、《古爐》等著作,但是火爆程度都不及當年《廢都》鼎盛時期的盛況。
  • 賈平凹: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場「暫坐」
    《暫坐》是賈平凹的第十八部長篇小說,刊發於《當代》雜誌2020年第三期,也是1993年出版的《廢都》之後的第二部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他在鄉村題材上長期深耕與豐厚積累,這次小說題材上的遷徙,又一次直面現代城市生活:以悲憫仁厚的目光注視著身旁人來人往的西京古城,以生動細緻的筆觸勾勒著人物悲歡離合的命運軌跡。
  • 中國小說學會2020年度小說排行榜揭曉 賈平凹《暫坐》入選長篇小說...
    其中,胡學文的《有生》、賈平凹的《暫坐》、遲子建的《煙火漫捲》等5部作品入選長篇小說排行榜,孫頻的《騎白馬者》等10部作品入選中篇小說排行榜,莫言的《一鬥閣筆記六則》等10部作品入選短篇小說排行榜,陸濤聲的《古玉古盤古硯》等10篇作品入選小小說微型小說排行榜,會潛水的烏賊的《詭秘之主》等10部作品入選網絡小說排行榜。
  • 暫坐:每個人都有難以啟齒的秘密,每個人也都極不容易
    有一次,賈平凹在南京參加演講,他忘我的講了差不多一個鐘頭,突然和觀眾交流起來「你們能聽懂我說的話嗎?」誰知,觀眾席上眾口一詞說「沒聽懂!」這就有點尷尬了。關於賈平凹的普通話可謂是「有口皆碑」,作為出生於商洛的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大多數公開場合出現,基本上都用的是方言講話。
  • 賈平凹《暫坐》:女人獲得經濟獨立就能自由?這其實是一個謊言
    1952年出生的賈平凹是一位「耐力型作家」,人稱「鬼才」,創作力驚人,他基本以每年一部長篇小說的速度寫作,如此筆耕不輟,實屬難得。《暫坐》是賈平凹的第17部作品,也是繼《廢都》之後的第二篇城市題材小說。
  • 《暫坐》:都市靚女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是寂寞的,無處安放的靈魂
    本來以為《廢都》以及後來的《秦腔》已經是賈平凹的巔峰之作,沒想到2020年賈平凹又帶著他的全新力作《暫坐》重新回歸,為讀者獻上了堪比《廢都》的精彩絕倫的故事,將人性中的欲望、貪婪、無奈刻畫得淋漓盡致,極致深刻,將都市題材小說重新推上巔峰。
  • 《暫坐》:人生在世,不過是暫坐一回,賈平凹此書道盡命運之謎
    人在世間,也不過是暫坐一回,賈平凹此書可謂道盡命運之謎!《暫坐》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小說以西安城為大背景,講述了一群自立的都市女性彼此之間心靈交流的故事。小說以生病住院直到離世的夏自花為線索,以暫坐茶莊的老闆海若為中心,以夏娃為主要視角,描寫了西安市的風土人情。
  • 賈平凹《暫坐》:追求經濟獨立的女人,卻陷入貪慾之中
    說到賈平凹,很多人會想到「鬼才」。因為他的創作獨居一格,時常讓人捉摸不透。作為讀者來說,讀懂賈平凹的作品,是需要時間的。他的作品有濃厚的特色和個人風格,表達著情慾和道德的交鋒。如今賈平凹攜新作歸來,這是事隔27年,又一部都市題材小說,背景還是在熟悉的西安。賈平凹已經在西安生活了40多年,他說對西安的熟悉,就跟在家裡一樣。
  • 《暫坐》中為什麼要以一群女子的日常生活作為寫作對象?
    這是賈平凹新書《暫坐》裡的片段,這位俄羅斯女人叫伊娃,她來自彼得堡,來西安已經5年了,說了一口帶西安口音的普通話。她已經習慣了西安的生活,習慣了這裡的煙火氣。畢業後,她回到了彼得堡,經歷過男朋友背叛,母親離世,她又選擇了回到西安。除了喜歡這裡的煙火氣,更重要的是她在這有11個好閨蜜,有一處讓你內心安定的地方,那就是她們聚會之地---暫坐茶樓。
  • 賈平凹遲子建出新作,《琅琊榜》《慶餘年》入藏國圖
    4◆ 賈平凹連推兩部新作,首寫都市女性視角 作家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新作——《暫坐》《醬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其中,《暫坐》是賈平凹第二部城市小說,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視角小說,靈感來源於賈平凹常去的一家茶室,講述了西安城內一群獨立奮鬥的女性相互依偎成長的故事。 《醬豆》則以《廢都》的修訂再版為開端,回顧了《廢都》的創作歷程及出版後的境遇。小說虛實結合,「賈平凹」作為小說人物出現,是作者對往昔的追憶,也是對時代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