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願再來的佛菩薩,不是我們想像的樣子

2021-02-19 彌陀與我心連心


眾生因以何身得度,佛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會變成我們看得到的樣子,來到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佛不一定顯示成很智慧,神通無礙的形象,有可能是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條小狗、一隻豬,佛也要順應眾生,不能顯得太奇異。

佛以各種身份,潛伏在娑婆世界救度眾生,一旦身份被人知道,就會離開。

如果有人自己說是古佛再來,我們就要思考一下真假了。

如果阿彌陀佛真的來了,也不會自己說自己是阿彌陀佛化身的。

包括善導大師,我們說他是阿彌陀佛化身,但是他也沒有說自己是阿彌陀佛,他在寫《觀經》的時候,也要去請聖僧來證明。

他雖然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但是也不自稱是阿彌陀佛,他也只是示現凡夫的樣子,最後說:我是請西方聖僧來為我證明的,請阿彌陀佛來證明。

不僅不稱自己是阿彌陀佛,還說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他把自己當成跟我們一樣的凡夫,也需要念阿彌陀佛來往生極樂世界。

這就是祖師的慈悲。

歷史上,除了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還有一位祖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就是永明延壽大師。

現在的阿彌陀佛聖誕,真的是我們的阿彌陀佛生日嗎?其實是以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作為阿彌陀佛的聖誕,因為永明延壽大師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這裡有一個公案。

永明延壽大師,五代國師,吳越王非常信佛,有一次供千僧齋,一般只要有千僧齋,就會有聖者來應供,至少是阿羅漢。因此,皇帝就留了一個高位,這個位置本來是想給永明延壽大師,他是國師,但是他沒有去坐,其他的僧人也謙虛退讓,都不去坐。

正在大家謙讓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耳朵大大的和尚,二話不說,直接就坐到上座,而且立即開始用齋。這時候大家眼睜睜地瞪著,心裡很驚訝:這個和尚如此不客氣!但大家也只是心裡想想而已。當然國王看了也惱火,他想這個位置是留給國師的,當然也不敢叫和尚離開,只能心裡憋屈,想著這次千僧齋被這個和尚給破壞了。

用齋過後,他就去問永明延壽大師:「今天這次千僧齋有沒有聖者來應供呢?」

永明延壽大師就說:"有啊,燃燈古佛就來了。"

燃燈古佛是誰?就是錠光如來,在《無量壽經》裡說到:過去久遠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釋迦牟尼佛也是在燃燈佛的授記下成佛的。

國王一聽,就特別高興,說明這場應供很殊勝,都有燃燈古佛來應供了,自己的福報也很大。就問是哪一位?永明延壽大師就說:"就是耳朵大大的,坐在上座的那一位。"

皇帝就想請燃燈佛到宮中來供養,立刻派人去請。一路上就去問哪裡有個大耳朵、穿得破破爛爛的和尚,他們找了很遠,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看到了大耳朵的和尚,馬上禮拜,請和尚回宮,還說:"我們有眼不識泰山,我們皇帝懺悔了請您跟我們回宮。"

此時,大耳朵和尚說了一句:彌陀饒舌。

什麼意思?就是說彌陀佛多話了,把我的身份說出來了,他就坐化圓寂了。

這些人雖然很遺憾,想到透露燃燈佛身份的是永明延壽大師,豈不是說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於是就高興地回去向皇帝報告。皇帝知道了,也特別高興,原來一直在身邊的國師,居然是佛的化身,立即叫人去請,誰知剛出門,就有一個人匆匆忙忙跑進來,兩人一撞,就跟皇帝報告:"不好了,永明延壽大師也圓寂了。"

可見,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界,一旦身份被人知道了,他就要走了。

不能再以佛的身份在這裡,坐著等大家把他當佛供養著,這樣就不符合世間的規律了。

佛來娑婆世界度眾生,有可能就是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看著沒修行的。

還有一個彌陀化身的是誰?就是天台山的豐幹大師,現在有座橋,叫豐幹橋。

古代天台山有三位僧人——寒山拾得和豐幹,三個人都是在國清寺打雜,打什麼叫打雜,就在裡面燒火、劈柴,平時看著就是沒有修行,什麼也不懂的,大家也不怎麼看得起他們,也沒有什麼學問,穿的也破破爛爛的,經常被別人謾罵。

有一次豐幹大師外出參學,遇到一位縣令生了一場重病,怎麼都治不好,就去找到豐幹大師治療,一會兒就治好了,就問:「法師這麼厲害,是從哪裡來?」

他說:「我是從天台山國清寺下來的。」

縣令想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出家人都這麼厲害,寺院一定有很多高僧,就想去拜訪、供養,就問:「你們寺院還有什麼高僧嗎?我要去拜見他。」

豐幹大師也不謙虛,直接說:「有啊!文殊菩薩在那裡,普賢菩薩也在那裡,你就可以去拜訪。」

他就問:「哪個是文殊普賢?」

大師直接回答:"你去了那裡,只要去找寒山拾得就可以了,他們就是文殊普賢菩薩。"

後來他帶著人去國清寺,找寒山拾得,但是大家都說,兩個小和尚在劈柴,他一進去,就向他們禮拜,然後說你們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旁邊的人都驚呆了,平時最不起眼的小和尚,居然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示現,他們也想禮拜,誰知他們早已經跑掉了,跑掉之前就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

就是說,阿彌陀佛在那裡搗亂,把我的身份透露!原來豐幹和尚還是阿彌陀佛,他們要想去把豐幹和尚找回來,也都不見了,憑空消失掉了。

佛菩薩來我們世界,一定是悄無聲息的。

有可能是我們身邊很不起眼的一個出家人,有可能是街上的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條小狗,還有可能是一條豬!

不是有一個薄荷豬的故事嗎?

有一個人去五臺山,碰上了一個很奇怪的僧人,僧人就給了一封信,叫他去把這封信交給一個叫薄荷的人。他就奇怪了,信裡面地址沒寫具體,去哪裡找這個薄荷呢?他就在半路把信打開來一看,信中的意思就是說:娑婆世界不好玩,你們的使命差不多完成了,趕緊回去吧。

他就知道是佛菩薩來到這個世界示現,時間差不多到了,該回到佛國去了。

有一天,經過一個村莊,看見一群小孩在玩,在叫"薄荷,薄荷"。他想可能就是要找的人了,趕緊跑去一看,沒有看到人,反而看到一頭豬,他就把信仍到豬的身上,豬就站起來,然後把信合掌打開,一看就把信吞到肚子裡,然後合掌站著往生了。

然後他就去問關於薄荷豬的事,才知道,這隻豬很愛乾淨,其他的都不吃,只吃薄荷,所以主人就叫它薄荷。

而且這頭豬很特別,平時殺豬,豬都會很痛苦,叫得很慘烈,有了這頭豬之後,哪個地方殺豬,把這頭豬帶去繞一圈,那些豬被殺,都沒有痛苦,像證得無生法忍一樣,很安眠的就被殺掉了,一點痛苦都沒有!主人就不捨得殺這隻豬,一直把它養得乾乾淨淨的。

佛菩薩也會化身為豬來度這些豬眾生,那些豬被殺,多痛苦,只要有這頭豬,被殺的時候就不痛苦,就會被度化了。

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在十方法界,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動物。乃至一隻小螞蟻、小蚊子、小蟑螂,我們都不要去輕視、傷害,有可能就是阿彌陀佛的示現。

經文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西方只是順了我們凡夫執著的心,指方立相,給我們指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又因為西方是太陽落山的地方,是一個歸宿,相當於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我們要回家了。

如果阿彌陀佛只在西方,其他地方的眾生,他怎麼救呢?

其實,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礙光,遍十方法界,都沒有障礙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阿彌陀佛的佛心、佛身,只有這樣才能把十方世界、乃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一個不落的救到極樂世界,只要有一個小地方阿彌陀佛沒有到,是不是就會漏了一個小眾生。

所以,阿彌陀佛既在西方,是為了指方立相,實乃遍布十方法界, 分身無數,用光明去救度眾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相關焦點

  • 三個故事告訴你:乘願再來的佛菩薩,是什麼樣的?
    不一定是我們想像的樣子眾生因以何身得度,佛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會變成我們看得到的樣子,來到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佛不一定顯示成很智慧,神通無礙的形象,有可能是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隻小狗、一頭豬,佛也要順應眾生,不能顯得太奇異。佛以各種身份,潛伏在娑婆世界救度眾生,一旦身份被人知道,就會離開。如果有人自己說是古佛再來,我們就要思考一下真假了。如果阿彌陀佛真的來了,也不會自己說自己是阿彌陀佛化身的。
  •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 願大家生歡喜心,與佛結歡喜緣
    這種不定一法的精神,唯佛與佛乃能證知,非凡夫、二乘、權位菩薩,所能勝過,故名曰無能勝。)、《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西晉的月氏三藏竺法護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五部經為主(合稱「彌勒五經」)以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楞嚴經·彌勒菩薩圓通章》來正確地引導、啟發、幫助、教育在家人修行,給在家人正確地講經說法。
  •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俱來在會作廣大供養。圍繞承事合掌恭敬。  爾時世尊處於眾會。譬如須彌顯於大海。是時五髻乾闥婆王。與七十二百千乾闥婆女。作種種妓樂來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願聞利益之事。唯願世尊為我宣說。彼聖多羅菩薩。即是諸佛如來之慈心。是大明王降魔最勝。是大持明是大輪王。廣顯甚深具大勢力。
  • 願眾生皆成佛,不要再麻煩地藏菩薩!
    無量劫來,一直在地獄中,救度眾生,不知多少次將我們從地獄中救拔出來,也許每一次都會囑咐我們:孩子啊,等你到了人間,有緣遇到佛法,就要好好聽佛的話,依教奉行,解脫生死,不要再來我這裡了,這裡太苦了。我雖然可以救你出到人間,甚至到天上,但不能讓你出輪迴啊!
  • 佛教人物第六:地藏王菩薩——和我們這個世界最有緣的大菩薩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聊佛教人物,今天要介紹的是地藏王菩薩。各位師兄都知道我們漢傳佛法有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一位大菩薩的道場——金五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銀普陀大悲觀音菩薩,銅峨眉大行普賢菩薩,以及鐵九華大願地藏王菩薩。
  • 大慈彌勒菩薩十二大願
    2、《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中彌勒(於因地時)發願:「如來之身不可思議,巍巍如是,光色妙好,威神照曜,吉祥之德以為莊飾,願令我後當來之世,得身具足如是光色威神照曜,吉祥之德而自莊嚴。」彌勒兜率淨土之所以殊勝,是因為它不像其他的佛國淨土,距離我們的娑婆世界很遠。兜率淨土就在欲界,發願往生的人,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也能成就。
  • 佛菩薩顯聖的真偽
    ,叫我鑑別真偽,我說拜菩薩最緊要虔敬勿泥於相,但此照真偽應看清,拿這張六寸乘三寸的黑白照片明信片一看,我很容易就看出,這是一張在黑房內弄了手腳的合併疊影照片!這幅照片的偽造工夫差到這樣子,任何人一眼都可看出這是一張偽照假相,那條龍,甚至於不是瓷像或雕像,只是一幅水墨畫,作偽者竟將一座日本瓷製的觀音像和一幅拙劣的水墨畫蒼龍,疊影起來,再加上一幅颱風雲的照片作為背景,三合一,偽造成了這幅所謂「觀音菩薩顯現於雲端」之像!
  • 佛說:皈依瞻禮,供養讚嘆地藏菩薩現象,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
    眾僧也都說,你的願望和目標只是見到地藏菩薩,而不是以出離為目的,因此菩薩才說你「意氣何短」。說白了,菩薩的意思就是說,你的目標太短淺了。定法禪師於是發菩提心,欣求無上道果。又感地藏菩薩出現在夢中說『前沙門者,是地藏菩薩也。汝求見我,不發菩提心,是故覺悟汝,汝模畫我像多,永不墮三惡道,舍壽生兜率天,慈尊下生日,得授佛記。
  • 春節祈福四部曲來啦!這樣祈願佛菩薩更看好你~
    我們都知道,佛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發願要救度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煩惱。因此,向佛菩薩誠心祈願,是有可能得到加持和幫助的。 但這些願望絕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慾、私利,甚至損害他人來謀取自身的利益,必須是發善心、行正道,自利利他的願望。
  • 《普賢行願品》5: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
    《普賢行願品》: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問:眾生與佛相差懸殊,為何隨順眾生諸佛即歡喜呢?答:因為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本體,看到眾生顛沛流離、迷茫無助,而起了慈悲之心,因為此慈悲心而生起救度所有痛苦眾生的菩提心,因為菩提心而成就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菩薩智慧花果。
  • 這個菩薩是七佛之師,佛經裡提到了他的道場
    四大菩薩及其道場,大家耳熟能詳。每個菩薩的願力不同,都以自己的方式度化不同的眾生。文殊菩薩作為釋迦摩尼佛的大弟子,智慧辯才第一,是眾菩薩之首。文殊師利菩薩在過去世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如來」。為了方便教化,利益眾生,乘願再來,故示現菩薩身。
  • 大願地藏王菩薩-哀悼
    阿彌陀佛淨空法師:往生太容易了,是你想像不到的容易。阿彌陀佛「諸上善人,入正定聚,永離眾苦」,到哪裡去找這地方?上善是指等覺菩薩,法身菩薩裡頭地位最高的,上善,像文殊、普賢、地藏、彌勒、觀音、勢至這些上善,很多。他們給佛當助教,常常在身邊,什麼問題都可以請教。
  • 簡單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十大願」都是哪些
    《紅塵說禪》系列第45篇這一篇咱們來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這部佛經,水平有限,不足之處還望師兄們多多指點。我們主要談兩個方面,第一,簡單的介紹普賢菩薩和這部經;第二,簡介這十大願分別是什麼,好了,閒話不多說,咱們開始。
  • 普賢菩薩行願品
    編者按:《普賢菩薩行願品》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 如何得到諸佛菩薩的灌頂授記加持?
    摘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1、詞典中的灌頂】《佛學大辭典》秘藏記末曰:「灌頂義,灌者諸佛大悲,灌頂者上之義。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是頂義也。」此就後位而釋之。表制集一曰:「灌謂灌持,明諸佛護念,頂謂頭頂,表大行尊高。」秘藏記鈔七曰:「以水灌頂,是五種中甘露灌頂也。
  • 恭迎普賢菩薩聖誕,依靠普賢菩薩的加持,任何善願都可以很快實現
    並誠心向普賢菩薩祈禱,念誦普賢菩薩名號:頂禮供養皈依普賢菩薩摩訶薩!諸佛長子,普賢菩薩一切如來有長子,他的名號叫做普賢。雖然一切菩薩都是佛子,但佛子當中還是有區別的。就像一個家庭的孩子有長幼之別一樣,不管從年齡、學問、智慧、慈悲等哪方面看,普賢菩薩在一切佛子中都是佼佼者,堪稱是諸佛的長子。
  • 31|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也就是說,這裡的念佛有兩種,一種是定善、散善的念佛,一種是非定善非散善的念佛,就我們來講,當然不是定善的念佛,定善的念佛要入定,甚至要斷煩惱,所謂的「事一心不亂」,或者是要破無明,所謂的「理一心不亂」,如果無法理事一心,也要降伏見思二惑,所謂「功夫成片」。不過,這些都屬於要門,這樣的念佛,我們做不到,而且也不需要,因為這不是阿彌陀佛的條件跟要求。
  • 黃帥唱誦:《普賢菩薩行願品》
    代表作有《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楞嚴一笑》、《聽鍾》等,其作品曲風厲澈、意遠清曠。 普賢菩薩,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也是華嚴三聖之一。《普賢行願品》,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原為唐三藏般若譯《四十華嚴》標題,後專指其最後一卷。此經講說普賢菩薩所修十大行願,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傳誦甚廣,列為《淨土四經(五經)》之一。
  • 一佛乘,本解脫(上)
    你看《楞嚴經》破妄顯真,佛陀講了那麼多境界,講到最後,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得,因為空。明白這個之後,就知道生滅是沒有的。虛空花,看著好像有,實際本來都沒生過,本無生滅。佛陀在《佛藏經》中開示: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這就是真實相。唯一佛乘,無有餘乘,是心是佛,這個心就叫淨土,心淨。
  • 我們這個世界藏著數不清的大菩薩,佛在經中說了他們的來由
    於是彌勒菩薩就向釋迦牟尼佛問道:「世尊啊!您以前做太子時,曾為了修道而走出淨飯王的王宮,來到距伽耶城不遠的道場,坐在菩提樹下,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從您成佛以來,至今不過四十餘年。世尊啊!為什麼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您能大做佛事,運用佛的勢力,佛的功德,教化了無數的大菩薩,使他們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世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