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因以何身得度,佛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會變成我們看得到的樣子,來到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佛不一定顯示成很智慧,神通無礙的形象,有可能是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條小狗、一隻豬,佛也要順應眾生,不能顯得太奇異。
佛以各種身份,潛伏在娑婆世界救度眾生,一旦身份被人知道,就會離開。
如果有人自己說是古佛再來,我們就要思考一下真假了。
如果阿彌陀佛真的來了,也不會自己說自己是阿彌陀佛化身的。
包括善導大師,我們說他是阿彌陀佛化身,但是他也沒有說自己是阿彌陀佛,他在寫《觀經》的時候,也要去請聖僧來證明。
他雖然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但是也不自稱是阿彌陀佛,他也只是示現凡夫的樣子,最後說:我是請西方聖僧來為我證明的,請阿彌陀佛來證明。
不僅不稱自己是阿彌陀佛,還說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他把自己當成跟我們一樣的凡夫,也需要念阿彌陀佛來往生極樂世界。
這就是祖師的慈悲。
歷史上,除了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還有一位祖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就是永明延壽大師。
現在的阿彌陀佛聖誕,真的是我們的阿彌陀佛生日嗎?其實是以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作為阿彌陀佛的聖誕,因為永明延壽大師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這裡有一個公案。
永明延壽大師,五代國師,吳越王非常信佛,有一次供千僧齋,一般只要有千僧齋,就會有聖者來應供,至少是阿羅漢。因此,皇帝就留了一個高位,這個位置本來是想給永明延壽大師,他是國師,但是他沒有去坐,其他的僧人也謙虛退讓,都不去坐。
正在大家謙讓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耳朵大大的和尚,二話不說,直接就坐到上座,而且立即開始用齋。這時候大家眼睜睜地瞪著,心裡很驚訝:這個和尚如此不客氣!但大家也只是心裡想想而已。當然國王看了也惱火,他想這個位置是留給國師的,當然也不敢叫和尚離開,只能心裡憋屈,想著這次千僧齋被這個和尚給破壞了。
用齋過後,他就去問永明延壽大師:「今天這次千僧齋有沒有聖者來應供呢?」
永明延壽大師就說:"有啊,燃燈古佛就來了。"
燃燈古佛是誰?就是錠光如來,在《無量壽經》裡說到:過去久遠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釋迦牟尼佛也是在燃燈佛的授記下成佛的。
國王一聽,就特別高興,說明這場應供很殊勝,都有燃燈古佛來應供了,自己的福報也很大。就問是哪一位?永明延壽大師就說:"就是耳朵大大的,坐在上座的那一位。"
皇帝就想請燃燈佛到宮中來供養,立刻派人去請。一路上就去問哪裡有個大耳朵、穿得破破爛爛的和尚,他們找了很遠,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看到了大耳朵的和尚,馬上禮拜,請和尚回宮,還說:"我們有眼不識泰山,我們皇帝懺悔了請您跟我們回宮。"
此時,大耳朵和尚說了一句:彌陀饒舌。
什麼意思?就是說彌陀佛多話了,把我的身份說出來了,他就坐化圓寂了。
這些人雖然很遺憾,想到透露燃燈佛身份的是永明延壽大師,豈不是說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於是就高興地回去向皇帝報告。皇帝知道了,也特別高興,原來一直在身邊的國師,居然是佛的化身,立即叫人去請,誰知剛出門,就有一個人匆匆忙忙跑進來,兩人一撞,就跟皇帝報告:"不好了,永明延壽大師也圓寂了。"
可見,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界,一旦身份被人知道了,他就要走了。
不能再以佛的身份在這裡,坐著等大家把他當佛供養著,這樣就不符合世間的規律了。
佛來娑婆世界度眾生,有可能就是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看著沒修行的。
還有一個彌陀化身的是誰?就是天台山的豐幹大師,現在有座橋,叫豐幹橋。
古代天台山有三位僧人——寒山拾得和豐幹,三個人都是在國清寺打雜,打什麼叫打雜,就在裡面燒火、劈柴,平時看著就是沒有修行,什麼也不懂的,大家也不怎麼看得起他們,也沒有什麼學問,穿的也破破爛爛的,經常被別人謾罵。
有一次豐幹大師外出參學,遇到一位縣令生了一場重病,怎麼都治不好,就去找到豐幹大師治療,一會兒就治好了,就問:「法師這麼厲害,是從哪裡來?」
他說:「我是從天台山國清寺下來的。」
縣令想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出家人都這麼厲害,寺院一定有很多高僧,就想去拜訪、供養,就問:「你們寺院還有什麼高僧嗎?我要去拜見他。」
豐幹大師也不謙虛,直接說:「有啊!文殊菩薩在那裡,普賢菩薩也在那裡,你就可以去拜訪。」
他就問:「哪個是文殊普賢?」
大師直接回答:"你去了那裡,只要去找寒山拾得就可以了,他們就是文殊普賢菩薩。"
後來他帶著人去國清寺,找寒山拾得,但是大家都說,兩個小和尚在劈柴,他一進去,就向他們禮拜,然後說你們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旁邊的人都驚呆了,平時最不起眼的小和尚,居然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示現,他們也想禮拜,誰知他們早已經跑掉了,跑掉之前就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
就是說,阿彌陀佛在那裡搗亂,把我的身份透露!原來豐幹和尚還是阿彌陀佛,他們要想去把豐幹和尚找回來,也都不見了,憑空消失掉了。
佛菩薩來我們世界,一定是悄無聲息的。
有可能是我們身邊很不起眼的一個出家人,有可能是街上的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條小狗,還有可能是一條豬!
不是有一個薄荷豬的故事嗎?
有一個人去五臺山,碰上了一個很奇怪的僧人,僧人就給了一封信,叫他去把這封信交給一個叫薄荷的人。他就奇怪了,信裡面地址沒寫具體,去哪裡找這個薄荷呢?他就在半路把信打開來一看,信中的意思就是說:娑婆世界不好玩,你們的使命差不多完成了,趕緊回去吧。
他就知道是佛菩薩來到這個世界示現,時間差不多到了,該回到佛國去了。
有一天,經過一個村莊,看見一群小孩在玩,在叫"薄荷,薄荷"。他想可能就是要找的人了,趕緊跑去一看,沒有看到人,反而看到一頭豬,他就把信仍到豬的身上,豬就站起來,然後把信合掌打開,一看就把信吞到肚子裡,然後合掌站著往生了。
然後他就去問關於薄荷豬的事,才知道,這隻豬很愛乾淨,其他的都不吃,只吃薄荷,所以主人就叫它薄荷。
而且這頭豬很特別,平時殺豬,豬都會很痛苦,叫得很慘烈,有了這頭豬之後,哪個地方殺豬,把這頭豬帶去繞一圈,那些豬被殺,都沒有痛苦,像證得無生法忍一樣,很安眠的就被殺掉了,一點痛苦都沒有!主人就不捨得殺這隻豬,一直把它養得乾乾淨淨的。
佛菩薩也會化身為豬來度這些豬眾生,那些豬被殺,多痛苦,只要有這頭豬,被殺的時候就不痛苦,就會被度化了。
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在十方法界,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動物。乃至一隻小螞蟻、小蚊子、小蟑螂,我們都不要去輕視、傷害,有可能就是阿彌陀佛的示現。
經文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西方只是順了我們凡夫執著的心,指方立相,給我們指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又因為西方是太陽落山的地方,是一個歸宿,相當於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我們要回家了。
如果阿彌陀佛只在西方,其他地方的眾生,他怎麼救呢?
其實,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礙光,遍十方法界,都沒有障礙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阿彌陀佛的佛心、佛身,只有這樣才能把十方世界、乃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一個不落的救到極樂世界,只要有一個小地方阿彌陀佛沒有到,是不是就會漏了一個小眾生。
所以,阿彌陀佛既在西方,是為了指方立相,實乃遍布十方法界, 分身無數,用光明去救度眾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