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養老服務行業首次將崗位補貼與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掛鈎,專職從事養老護理服務且取得相關資質的養老護理員將享受每人每月500元至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
11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正式發布《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並對政策解讀。《實施辦法》規定,養老護理獎勵津貼共設五個等級,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直接發放給養老護理員本人。
據悉,《實施辦法》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護理員分5等級獎勵
據了解,2021年1月1日《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將正式實施。
《實施辦法》規定,養老護理崗位將設立獎勵津貼制度。津貼分為5個檔次,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直接發放給養老護理員本人。
領取崗位獎勵津貼的養老護理員需在養老機構內籤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含勞務派遣協議)、專職從事養老護理服務,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經民政部門核實後,方可發放。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委員、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表示,「崗位津貼的設立目的並非為一線護理員漲工資,更多是通過這種形式推動護理員向職業等級的方向發展,促進護理員不斷成長學習,在職業技能等級上不斷進步,提升北京市的養老服務質量。
《實施辦法》還明確提出建立市、區、養老服務機構分級分層培訓體系,每年對養老服務人才開展一次全員輪訓。
有資料表明,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達到4000多萬。按照國際公認養老護理員照料4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來看,我國目前約需養老護理人員1000多萬。民政部今年3月發布數據顯示,現在全國有200多萬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工作人員只有37萬,37萬人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可見,養老護理員人員缺口巨大。
李紅兵在發布會現場提供的一組數據也印證了養老業人才的不足。
「北京市一線護理員70%左右為初中以下文化,近60%的養老服務機構院長為高中以下文化,這樣的教育背景制約了養老服務的質量,也限制了行業發展,難以滿足老人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李紅兵說。
下一步,北京市將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強化養老護理人才職業技能和照護能力。培訓合格取得結業證書的,按照每人1500元標準給予培訓機構培訓補貼,所需資金從北京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列支。
認定標準源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根據北京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以《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為基本認定依據。此次獎勵津貼的發放,直接與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掛鈎,更加重視養老護理員的實操技能水平。
《公益時報》記者通過查詢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職業編碼:4-10-01-05)養老護理員(2019年版)看到,2019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民政部組織制定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即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
登記鑑定標準分為「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綜合評審」三大部分。理論知識考試以筆試、機考等方式為主,針對參加五級考試的未取得小學畢業證書的人員,必要時可採用口試的方式進行,主要考核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應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技能考核主要採用現場操作、模擬操作等方式進行,主要考核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應具備的技能水平;綜合評審主要針對技師和高級技師,通常採取審閱申報材料、答辯等方式進行全面評議和審查。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和綜合評審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含)以上者為合格。
其中,對於工作要求部分,標準對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的要求。
五級/初級工職業功能為生活照顧、基礎服務、康復服務;四級/中級工職業功能為生活照顧、基礎服務、康復服務、心理支持;三級/高級工職業功能為基礎服務、康復服務、心理支持、培訓指導;二級/技師職業功能為康復服務、照顧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一級/高級技師職業功能為照顧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
養老業人才缺乏 畢業生入行有獎
針對當前養老行業供需不均的現狀,養老人才的補充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明年1月1日起,入職北京市養老行業的高校畢業生將享受資金補貼支持。
同時,《實施辦法》中也對畢業生入職獎勵做出規定。
有數據表明,北京市養老服務隊伍大約在16000人左右,其中一線護理員有9000多人,營養師、社工、輔具適配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不到1000人,人才缺口非常大。
目前多數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畢業生進入養老服務行業就業意願不強,《實施辦法》提出,國家統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或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的標準,發放入職獎勵。該獎勵將在申請人入職養老服務機構工作滿一年後,按照補貼標準的30%、30%、40%分三年發放,直接發放給畢業生本人。
畢業生入職獎勵的設立,旨在大力吸引和鼓勵畢業生進入。
據悉,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營養調配、心理諮詢、技術培訓、能力評估、服務規劃等養老服務相關領域都將成為畢業生入職獎勵的範圍,這將極大的提升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綜合素質。
李紅兵表示,入職獎勵不僅限於一線護理員,也包括養老服務機構的行政、管理等崗位。他強調,入職獎勵是工資之外的補貼,不允許衝抵工資,如有這種情況發生,將予以查處。
與此同時,10月18日,北京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聯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共同發布的《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也顯示,將統籌建立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制度。北京市整合多項制度,建立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新政策擴大了老年人覆蓋範圍、提高了補貼標準,重點幫助經濟困難、失能、高齡等老年人及其家庭提高支付能力。
《實施辦法》7月公開徵求意見
早在今年7月間,北京市民政局就牽頭起草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規定,對於國家統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有望獲得入職獎勵,最高6萬元。北京市還擬為在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發放每人每月1000元的一線養老護理服務獎勵津貼。
徵求意見稿明確,「養老服務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養老服務的養老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養老管理人員以及家庭照護人員、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機構的評估人員。
按照徵求意見稿,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專業技術培訓、養老服務基地實訓等方式開展。養老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時間不少於24學時,在取得培訓結業證書後,按900元/人的標準給予培訓機構培訓補貼。
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培訓機構在申報過程中存在虛報補貼人數、虛報補貼資金等弄虛作假行為的,經核查屬實的,取消培訓資格,追繳相關補助資助,並錄入養老服務誠信體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據悉,《實施辦法》擬定實施期限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