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養老護理員將享受最高1500元/月崗位津貼 職業技能等級與崗位...

2020-12-24 公益時報網

  北京市養老服務行業首次將崗位補貼與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掛鈎,專職從事養老護理服務且取得相關資質的養老護理員將享受每人每月500元至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

  11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正式發布《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並對政策解讀。《實施辦法》規定,養老護理獎勵津貼共設五個等級,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直接發放給養老護理員本人。

  據悉,《實施辦法》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護理員分5等級獎勵

  據了解,2021年1月1日《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將正式實施。

  《實施辦法》規定,養老護理崗位將設立獎勵津貼制度。津貼分為5個檔次,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直接發放給養老護理員本人。

  領取崗位獎勵津貼的養老護理員需在養老機構內籤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含勞務派遣協議)、專職從事養老護理服務,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經民政部門核實後,方可發放。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委員、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表示,「崗位津貼的設立目的並非為一線護理員漲工資,更多是通過這種形式推動護理員向職業等級的方向發展,促進護理員不斷成長學習,在職業技能等級上不斷進步,提升北京市的養老服務質量。

  《實施辦法》還明確提出建立市、區、養老服務機構分級分層培訓體系,每年對養老服務人才開展一次全員輪訓。

  有資料表明,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達到4000多萬。按照國際公認養老護理員照料4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來看,我國目前約需養老護理人員1000多萬。民政部今年3月發布數據顯示,現在全國有200多萬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工作人員只有37萬,37萬人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可見,養老護理員人員缺口巨大。

  李紅兵在發布會現場提供的一組數據也印證了養老業人才的不足。

  「北京市一線護理員70%左右為初中以下文化,近60%的養老服務機構院長為高中以下文化,這樣的教育背景制約了養老服務的質量,也限制了行業發展,難以滿足老人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李紅兵說。

  下一步,北京市將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強化養老護理人才職業技能和照護能力。培訓合格取得結業證書的,按照每人1500元標準給予培訓機構培訓補貼,所需資金從北京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列支。

  認定標準源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根據北京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以《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為基本認定依據。此次獎勵津貼的發放,直接與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掛鈎,更加重視養老護理員的實操技能水平。

  《公益時報》記者通過查詢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職業編碼:4-10-01-05)養老護理員(2019年版)看到,2019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民政部組織制定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即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

  登記鑑定標準分為「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綜合評審」三大部分。理論知識考試以筆試、機考等方式為主,針對參加五級考試的未取得小學畢業證書的人員,必要時可採用口試的方式進行,主要考核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應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技能考核主要採用現場操作、模擬操作等方式進行,主要考核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應具備的技能水平;綜合評審主要針對技師和高級技師,通常採取審閱申報材料、答辯等方式進行全面評議和審查。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和綜合評審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含)以上者為合格。

  其中,對於工作要求部分,標準對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的要求。

  五級/初級工職業功能為生活照顧、基礎服務、康復服務;四級/中級工職業功能為生活照顧、基礎服務、康復服務、心理支持;三級/高級工職業功能為基礎服務、康復服務、心理支持、培訓指導;二級/技師職業功能為康復服務、照顧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一級/高級技師職業功能為照顧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

  養老業人才缺乏 畢業生入行有獎

  針對當前養老行業供需不均的現狀,養老人才的補充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明年1月1日起,入職北京市養老行業的高校畢業生將享受資金補貼支持。

  同時,《實施辦法》中也對畢業生入職獎勵做出規定。

  有數據表明,北京市養老服務隊伍大約在16000人左右,其中一線護理員有9000多人,營養師、社工、輔具適配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不到1000人,人才缺口非常大。

  目前多數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畢業生進入養老服務行業就業意願不強,《實施辦法》提出,國家統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或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的標準,發放入職獎勵。該獎勵將在申請人入職養老服務機構工作滿一年後,按照補貼標準的30%、30%、40%分三年發放,直接發放給畢業生本人。

  畢業生入職獎勵的設立,旨在大力吸引和鼓勵畢業生進入。

  據悉,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營養調配、心理諮詢、技術培訓、能力評估、服務規劃等養老服務相關領域都將成為畢業生入職獎勵的範圍,這將極大的提升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綜合素質。

  李紅兵表示,入職獎勵不僅限於一線護理員,也包括養老服務機構的行政、管理等崗位。他強調,入職獎勵是工資之外的補貼,不允許衝抵工資,如有這種情況發生,將予以查處。

  與此同時,10月18日,北京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聯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共同發布的《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也顯示,將統籌建立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制度。北京市整合多項制度,建立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新政策擴大了老年人覆蓋範圍、提高了補貼標準,重點幫助經濟困難、失能、高齡等老年人及其家庭提高支付能力。

  《實施辦法》7月公開徵求意見

  早在今年7月間,北京市民政局就牽頭起草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規定,對於國家統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有望獲得入職獎勵,最高6萬元。北京市還擬為在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發放每人每月1000元的一線養老護理服務獎勵津貼。

  徵求意見稿明確,「養老服務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養老服務的養老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養老管理人員以及家庭照護人員、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機構的評估人員。

  按照徵求意見稿,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專業技術培訓、養老服務基地實訓等方式開展。養老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時間不少於24學時,在取得培訓結業證書後,按900元/人的標準給予培訓機構培訓補貼。

  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培訓機構在申報過程中存在虛報補貼人數、虛報補貼資金等弄虛作假行為的,經核查屬實的,取消培訓資格,追繳相關補助資助,並錄入養老服務誠信體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據悉,《實施辦法》擬定實施期限為5年。

相關焦點

  • 崇川啟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21日,來自主城區40家養老機構的120餘名護理員分別在陽光老年公寓、市北護理院兩個考點,接受養老護理員中級(四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此次認定工作將持續3天,據了解,還將有近300名養老護理員接受初級(五級)等級認定。  崇川區民政局副局長嚴學峰介紹,此次考試合格人員將取得相應的等級技能證書,可享受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獲證補貼。
  • 養老護理員初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開考
    7月31日,廣東省首期養老護理員初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順利開展。廣州越秀康養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越秀康養」)的22名員工參加了認定考試,考試合格後,他們將成為首批獲得「養老護理員初級」證書的專業護理人員。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多地出臺獎勵措施,護理員每月最高可獲津貼1500元,畢業生最高可獲6萬元入職獎勵「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閱讀提示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
  • 《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發布 入職獎勵分三年發放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財政局近日聯合印發《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公布用「錢」引人、留人的獎勵政策。對應屆畢業生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的,將分三年發放入職獎勵,本科及以上獎勵6萬元,專科(高職)獎勵5萬元,中職獎勵4萬元。對養老護理崗位在職人員,結合其職業技能等級,按照500元至1500元不等五個檔位,直接向本人發放津貼。
  • 養老專業招生難、行業人員緊缺……誰幫我們養老?
    預計可能到2022年左右,我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正式進入「老齡社會」。面對即將到來的「老齡社會」,我們該如何應對?誰幫我們養老?據官方統計,北京市養老護理員每年的流動率、也就是人員進進出出的比例大概在40%。各種因素導致年輕人和中年人兩支隊伍雙線告急,這也成為養老機構負責人的一大困擾。北京首開寸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小龍:其實說實話,我也很無奈。養老實際上它是個微利,就是高風險、低利潤。
  • 這3個職業工資較高!山東2019年技能崗位工資價位發布
    大眾日報 記者 張春曉 近日,山東省人社廳在對2019年度我省18個行業門類11170戶企業、183萬名職工薪酬調查的基礎上,發布2019年50個技能崗位和崗位等級工資價位信息,引導企業與市場信息進行對標,加強成本管理,按照職工工作崗位和技能水平
  • 養老院,拿什麼留住護理員?
    截至2015年9月底,民政部組織了300餘次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鑑定考試,共有25000餘人次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其中21542人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理應讓養老護理員這個職業非常搶手。然而,記者近期在養老機構調研中看到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養老護理員勞動強度高、工資待遇差、社會地位低,正成為養老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 無錫市首屆「最佳養老機構院長」和「最美養老護理員」選樹活動...
    經各地自薦推薦、民政部門初審,共產生22名「最佳養老機構院長」和41名「最美養老護理員」候選人。現將候選對象事跡材料予以公布,請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投票,選出您心目中的「最佳養老機構院長」和「最美養老護理員」人選。
  • 門檻降至「無學歷要求」,養老護理員缺口如何補,是什麼讓他們離開?
    養老護理員新標準:無學歷要求、初級工所需從業時間縮短近日,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的皖北經濟技術學校開設育嬰月嫂、養老護工、電子商務等行業培訓班,吸引了80多名學員前來報名。學員經考核合格,將輸送到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城市就業。9月11日,參培學員在養老護工培訓課堂上進行實操護理知識學習。
  • 廣東福彩公益金 助力養老服務提質增效
    ■廣東首批「最美養老護理員」、廣州市黃埔區老人院養老護理員李彩燕悉心照料老人。■新快報記者 陸妍思 通訊員 莫冠婷廣州:發放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就業補貼、崗位補貼最高每人2萬元近日,廣州市民政局官網發布《廣州市民政局 廣州市財政局關於印發廣州市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就業補貼及崗位補貼試行辦法的通知》,明確對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發放就業補貼及崗位補貼,資金來源從市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
  • 2020年國考面試熱點解析:養老護理員巨大缺口如何補?
    養老護理員巨大缺口巨大。 據民政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統計,我國目前有2.49億老年人、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有30萬名,反差極大的三個數字揭示了養老護理人員目前的巨大缺口。而除了數量少,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專業能力有限、流動性大等也成為困擾這個行業發展的難題。
  • 甘肅省調整工傷人員傷殘津貼 一級傷殘者每月增加122元
    我省調整工傷人員傷殘津貼 一級傷殘者每月增加122元每日甘肅網9月3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9月2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我省決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對全省行業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工傷人員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水平進行調整。
  • 最高津貼1000元/月
    11月17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教師對自己職業發展最關心的兩件事,一個是評「職稱」,一個是拿「績效」,這也是激發教師隊伍活力的抓手。
  • 東莞市養老護理員照護技能大賽舉行
    在一聲聲提醒中,養老護理員們推著輪椅接受綜合操作考核。11月25日,由東莞市衛生健康局、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莞市民政局和東莞市總工會主辦,東莞市護理學會承辦,東莞市東坑醫院協辦的「2020年東莞市養老護理員照護技能大賽」,在東坑醫院舉辦。63名選手參加,24名選手獲獎。為什麼要舉辦此次比賽?
  • 國家公務員考試2021年時事政治:國考國內時政(11月28日)
    更多時事政治請點擊查看>>>   1、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供有效指引。
  • 洞察心理很重要 養老護理員不止是打掃衛生照顧起居
    原標題: 理想型養老護理員需具備何種技能?(記者錢培堅)經過3天的競技,11月21日,「2020年首屆長三角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在上海圓滿落下帷幕。在此次面向長三角地區近8000家養老機構的15萬名養老護理員發起預選的大賽中,來自上海市第一社會福利院的趙瓊瓊獲得一等獎。據介紹,本屆大賽致力於落實國務院關於完善養老護理體系、多渠道加快培養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社會地位等決策部署,也致力於為2021年中國技能大賽——第十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養老護理員職業競賽儲備人才。
  • 嶽塘區舉辦首屆殘疾人職業技能崗位精英賽
    1月12日,嶽塘區第一屆殘疾人職業技能崗位精英賽舉行。比賽現場,參賽選手們通過辦公數據處理、辦公文本處理、民間工藝品製作、保健按摩四個職業技能項目展開角逐。最終評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4 名、三等獎2名,共10名精英選手。
  • 【總會風採】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護理員的春節: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堅守
    在杭州的福利機構護理員年齡普遍偏大,且勞動強度大,收入卻普遍偏低。即便如此,他們依然默默堅守崗位,用自己的行動溫暖老人與小孩。 其實,像李大媽這樣的護工還有很多,他們是「一老一少」生活的打理者,是身體健康的守護者,更是心靈情感的傾聽者!
  • 推進職業資格等級與職稱制度銜接!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助理級職稱;取得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中級職稱;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副高級職稱。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應在現工作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2.強化技能貢獻。
  • 養老護理員何海元:,我願做棵小草,守護老人的晚年時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5日訊 (記者 劉夢婷 實習記者 陽佳玲 樂佳鑫)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十九年,春節期間未回一次老家,何海元把養老院當成自己家,把老人們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2001年,彼時正在湖北做建築工人的何海元,由於工資被拖欠,為了養家餬口,當聽到老鄉提起深圳羅湖福利中心招男護工,工資穩定,抱著試一試的心態,34歲的何海元選擇南下深圳。來到護理中心的當天,何海元見到一排排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據護理中心部長介紹,他們大部分中風偏癱無法行走,有的老人臥床不起需要通過胃管進食,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