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日本人的送禮文化,過年回禮時小心「好心辦壞事」

2021-02-08 職得日本


若是你將展開在日本的新生活,除了全新的工作學習環境、不一樣的人文習俗也會讓你「不知所措」。比如送禮文化會是你將面臨的一大挑戰。不管在任何時候或是任何地方,你都可能收到禮物或是需要送禮,這在日本算是家常便飯。所以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日本人送禮的習慣,了解日本這一特殊習俗。

在日本,送禮物通常會與不同場合拉上關係。不過日本人從小就接受這種「送禮物與表達感激之情」的教導,並且行之已久,不會覺得奇怪。但對於我們而言,可能因為與自己國家習俗有所不同而不適應。


例如婚禮、小生命的誕生,甚至是在醫院坐月子,你都會從日本人家庭和朋友收到禮物。一年當中,日本人會互送禮物的固定時間很多,我們來看幾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


在新的一年開始,我們送禮表達新年祝賀之意的對象有很多,包括老闆,父母和朋友等等。禮物有可能是各式各樣的小點心、毛巾或者其他。親手交給對方、感謝對方並祝福他們在新的一年萬事順心。禮物通常會包裝的很精美,並寫上祝福語。


我們姑且跳過情人節、白色情人節。我們先說一些日本傳統時節的傳統禮物。所以下一個需要送禮的便是夏季禮物。

夏季送禮的目的是感謝幫助過我們的人,意義大概與新年差不多。日本人會特別挑選一些與夏季有關的東西當做禮物,或是送些可以讓對方更舒服地渡過炎炎夏日的東西。作為夏季禮物,啤酒通常是個熱門之選。


在年末時,日本也有送禮的文化習慣。雖說很快新年又要再送一次禮,但就像上面介紹過的,我們禮物常常都是送給一樣的人,所以值得再仔細挑選禮物。若是他們喜歡海鮮,這個時候送螃蟹就是個很大氣的禮物。


其實從年初送到年尾,送禮時刻還有很多。像是女兒節、入學式、入社式、中元節等等都會送禮,以感謝平日在各方面照顧自己的人。

除了固定節日之外,也有很多人情世故的送禮場合。例如婚禮、生小孩、畢業、新居落成、開業誌慶、喪葬等等更是少不了。

另外,送禮的文化還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生病感冒休息了一個禮拜之後,病好了回到工作崗位,日本人會帶一點小禮物回到公司,這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又或者是出差休假,也會順手帶一些伴手禮到公司或是給親朋好友。

所以在日本,當你收到禮物時,回禮以向送禮之人表達感激非常重要。為了避免回錯禮或是送錯禮的尷尬場面,讓我們好好的來研究一下關於在日本的贈禮習俗吧!


在日本要表達感激,言語上的謝謝和「感恩之情」固然重要,但也有要以一份合適的禮物作為回應的良好禮尚往來,這種心態非常重要。

基於這樣的行為,人們彼此間會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當收到他人贈予之物時,會以回贈方式作平衡以維持良好關係。回贈禮物對一些人來說也是壓力,因為送出的禮物如果價值還不到收到的一半的話,或許會給對方一個壞印象。


送禮物時也會考慮到一些迷信觀念。例如,有些人認為以手帕作為禮物送人意味著送禮者想要斷絕關係,因為手帕可意味著哭泣。

剪刀」永遠不能成為婚禮上的贈禮!因為這意味著「為喜事帶來不幸」。在葬禮的場合時,「茶葉」是一種恰當的禮物,以表銘記和過世者在茶桌上談及的美好回憶。

在日本,傳統上以掛紙(kakegami) 或熨鬥紙(oshigami)包裝禮物。所系的「水引結(mizuhiki) 」的顏色和款式依用途而定。

蝴蝶結在重複性場合,如生日和初次上學時。而平結則只會在單一性事情,如婚禮和葬體時使用。紅和白色只在節慶場合使用。

以上這些是日本人在表達謝意時的回禮文化,說是習俗,其實更像是一種責任和義務。禮尚往來,實際上是強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當你有機會在日本社會中贈禮會回禮時,請好好的體驗一下吧。

其實,在一年之間送禮和收到禮物的次數很多,所以禮物不需要太正式(也不能太隨便)。送禮物是一種表達心意很好的方式,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可是當看到別人收到你精選的禮物時,那種開心或驚喜的表情,自己也會跟著高興起來吧。


更多求職資訊,可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春節送禮禁忌多,別因好心辦壞事~(不看後悔)
    又是一年春節到,走街串巷拜親友,相信春節來臨,讓很多人頗為頭疼的就是「送禮」的問題了。春節送禮可謂既花錢,又費神,一個送不好,還有可能吃力不討好,遭到別人的白眼和厭惡。那麼,春節送禮,都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千萬別好心辦了壞事!
  • 過年的我們真的知道如何送禮和回禮嗎?
    過年了,我們都要走親訪友,每次去別人家都要拿些禮物,而別人來看你時基本上也不會空著雙手
  • 【必看】十大送禮禁忌,春節將至,別好心辦了壞事!
    掉井裡送繩子,掉海裡送木頭,他一定會銘記在心,這是最高境界,不花錢,但能讓對方記你一輩子。但是,有的時候方法不對,時機不對,禮品不妥而事與願違,反而人情未結,結締又生。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花錢卻辦了壞事。春節將至,小編整理了一些送禮禁忌,大家在送禮時應避開這些送禮「陷阱」。無論你的禮物價值1元還是1萬元,都首先要撕掉價籤。
  • 「摳門」的日本人怎麼送禮? 日本人請客送禮為什麼這樣小氣?
    初來日本時朋友不多,和迷玉一家往來較多且對我們關照有加的就要屬隔壁有著一對漂亮乖巧姐妹花的日本媽媽。當然,回禮也是有講究的。因為有回禮的規矩在,所以日本人送禮時很注意分寸——既要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又不能給對方造成太沉重的負擔。為了使並不很昂貴的禮品顯得隆重而飽含盛情,禮品包裝就變得非常重要。這可能也是日本商品特別注重包裝的原因之一吧。
  • 能夠辦成壞事的往往都是好心,能夠做成壞事的往往都是好人
    本篇的主題是:能夠辦成壞事的往往都是好心,能夠做成壞事的往往都是好人。 這是一種洞察。 最能夠證明這個觀點的,首先與父母有關。 幾乎沒有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好,但為什麼世間還有那麼多很不好或者越來越不好的人呢?
  • 給日本人送禮禁忌太多?送不好會得罪人?不知道會出大事兒!
    在日本,送禮是一件十分講究的事情。想要在日本好好生活,與鄰裡、朋友、上司、同事、客戶相處順利,必須要了解日本人送禮的規矩。如果不懂,僅憑個人意志隨意送禮,不僅能把好事辦成壞事,甚至還能將辛苦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搞砸。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在日本送禮時的一些規矩。
  • 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當我聽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納悶了好一陣子,因為我不知道送禮為什麼不能夠送扶桑花,更不知道回禮為什麼不能夠回萬壽瓜,所以,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裡的「說處」是這樣的:一、送禮不送扶桑花扶桑花別名朱槿、佛槿,由於其花色大多數為紅色,因此,在民間也被稱為大紅花。扶桑花為常綠灌木,株高約有1-3米;小枝呈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
  • 送給表妹的二手童裝,隔日出現在垃圾桶,網友: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但是孩子的成長速度很快,很多衣服沒穿幾次甚至還是新的就已經小了,扔了不僅可惜,還怕犯忌諱會對孩子不好,尤其是孩子的貼身衣物,更是不敢隨便扔,甚至不是親近的人都不敢給。但是隨著寶寶的長大,家裡的東西真的是越來越多,如果不經常處理一下,家裡就快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 為什麼老年人總是「好心辦壞事」,問題到底在哪裡?
    但這件事兒把李大爺氣得一個月起不來床,大家說說冤不冤?現在社會上像李大爺這樣「好心辦壞事兒」的例子還真的不少!尤其在這幾類事情上,老年人中招尤其多!長春市六十八歲的楊大爺出門鍛鍊的路上去了趟公廁,出來時發現公廁的大門用繩拴在了掛鈎上,冬日寒風直往裡面鑽。由於近期大雪大風,楊先生為了讓公廁暖和些,想幫忙關上了公廁的大門。沒想到拉門的剎那,大門門栓脫落,整扇玻璃門砸在地上徹底粉碎!聽到響聲公廁管理員趕忙跑了過來,檢查了楊大爺沒受傷以後才說這扇門本來就門栓損壞,正準備找人來修。
  • 寶寶舊衣物可以送人嗎?記住「1送3不送」原則,免得好心辦壞事
    除此之外,孩子的成長發育是很快的,有些衣服還沒穿多久,就已經穿不上了,看著還挺新,扔了也怪可惜的,這個時候,看起來送人是最佳的選擇。但有時候,如果把孩子的舊衣物,送錯了,那麼也會招來沒有必要的麻煩,本來是好心,卻辦了壞事。
  • 在Fate曾好心辦壞事的角色們,蟲爺還記得你原本的目的嗎
    並不是初衷是好意的話,所做的事情就一定會是讓人欣喜的,在Fate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好心辦壞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角色,要麼在多年之後連自己的初衷也遺忘,要麼則是判斷失誤,導致自己的行為造成了惡果。
  • 繼力挺歐陽娜娜之後,何炅又「好心辦壞事」?湖南衛視晚會出事故
    湖南衛視又一次「好心辦壞事」了,新人被「截頭」,也算是一個直播舞臺事故了。何炅上一次「好心辦壞事」,是在《拜託了冰箱》中,當時的飛行嘉賓是歐陽娜娜,何炅在節目中力贊歐陽娜娜的演技,暗諷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惡意剪輯。
  • 她將《我的前半生》裡的「小三」推薦給吳越,好心辦「壞事」?
    吳越精湛的演技,把「凌玲」這個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一大波觀眾入戲太深,人戲不分如此看來,海清是好心辦了「壞事」。觀眾們會慢慢淡忘角色裡的那個人,而更多地記住演員吳越。海清對吳越的閨蜜情,也算是真心真意了,好心辦「壞事」的本意也是為了閨蜜能更好。
  • 做事很心急的3星座,態度輕浮,想要邀功,容易好心辦壞事
    一想到如此,有些人對待做事就很心急了。但做事光是心急有什麼用嗎?並沒有多大的作用,甚至還會因此將事情辦砸了,看起來自己更像是一個笨蛋。像這3星座做事就很心急,態度輕浮,想要邀功,容易好心辦壞事。我們就來看看,哪3個星座做事心急?
  • 日本人送禮時,為什麼都要說這句話「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日本文化小知識是:為什麼日本人送禮物時要說「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我們中國人送禮物時講究禮物的精美、奢華,要最大限度地體現自己的心意。如果說,這份禮物是我特意跑到哪裡哪裡為你選的,收禮物的人會不由自主地開始煩惱,下次輪到我回禮時,我該怎麼準備才能報答這份心意呢?所以說,中國式的表達會給收到禮物的日本人帶來壓力。
  • 元旦給領導送禮被回禮怎麼辦?中警陳釀醬香酒有幾種工藝?
    元旦給領導送禮被回禮怎麼辦?中警陳釀醬香酒有幾種工藝?
  • 凡事有個尺度,好心辦壞事的例子還少嗎?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寫完了以後別再犯啦!不憤不啟:除非這個人非常努力想弄明白,想被指點,否則別去開導他!不悱不發:除非他想弄清楚,但是不能夠表達出來,否則別去去啟發他!
  • 紅髮好心辦壞事,艾斯和白鬍子的死,其實是他一手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頂上戰爭的起因是艾斯被抓,之後白鬍子海賊團為了救自己的兒子,最終與海軍發生了戰鬥,這場戰鬥的最終結局是艾斯和白鬍子戰死,不少人都覺得這是黑鬍子和赤犬的錯,其實不然,艾斯和白鬍子的死,其實全是紅髮一手造成的,本來好心的紅髮卻弄巧成拙,促成了艾斯和白鬍子的死。
  • 愛心德育課變逼捐家法課 教師如何不再好心辦壞事
    「愛心德育課」變成「逼捐家法課」  聚光燈下的教師,如何不再「好心辦壞事」  曹珂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帝  「老師」和「捐款」,是最近輿論場中炙手可熱的兩個詞。  像這樣「善之花」結出「惡之果」的新聞並不鮮見,而類似事件一再發生,實際上給所有教育者敲響了警鐘:做好事,除了要有好的初衷,還應保證實施方式「不跑偏」、事後應對「不跑題」,才能不被網民質疑。具體到此事件中,筆者認為,至少有三個方向上的問題值得深思。  第一,事前的對話方向,應該是「平視」,而不是「俯視」。
  • 贈送給日本友人禮物沒收到回禮?那可能是你送錯了禮!
    日本人有一句口頭禪:不空手進主人家的門。一般情況下會給10~20個人送禮。收到禮物的人如果覺得也受到了贈禮方照顧的話,同樣必須回禮。在中國,回禮的價格最好和收到的禮物價格大體相同。日本人也很重視回禮。回禮的價格最好是收到禮物價格的一半。比如說從對方那裡收到了差不多五千日元的贈禮的時候,回送兩千五百日元左右的禮物就好。這點也是中國與日本(送禮)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