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藍天,無錫通航產業「振翅高飛」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新一代「海星」項目為無錫市發力樞紐經濟「添翼」

上周,中德聯合研發的全球首架通勤類全複合材料水陸兩棲海星飛機項目又喜迎節點:第二架原型機的機翼在德國慕尼黑工廠順利投產。與3月下旬成功首飛的第一架飛機相比,當前在造的第二架原型機機體結構由原來的外部供應商生產轉為海翼中德兩地工廠合作生產,而已經投產的機翼翼梁的翼帽部分,工藝複雜,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已完成生產,標誌著海翼向構建自身複合材料生產能力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蔓延全球的疫情,阻擋不了海星飛機項目的一路毅行。從第一架海星飛機首飛,到第二架研製如期推進,由無錫交通集團、產業發展集團攜手德國道尼爾公司共同研發生產的新一代水陸兩棲飛機,歷經6年呈現於世人面前。無錫國企終圓航空夢想。

初夏時節,宜興丁蜀通用機場西側的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不時有年輕設計師的身影出入。飛機設計研發—飛機部件生產—機場建設運營,各大要素匯聚,無錫通航領域樞紐經濟的燦爛前景已然可期。

歷經六年波折,

新一代「海星」衝上雲霄

這是一個足以讓無錫人自豪的場景:3月28日,海星飛機首飛出發前,17米長的機翼左右兩端分別懸掛起中國國旗和德國國旗。「由於疫情影響,原定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德國交通運輸部等四大部部長出席的慶祝儀式只能作罷。」市交通集團負責人透露說。

普法芬霍芬機場時長31分鐘的成功首飛,也讓因疫情提前回錫的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小燕激動不已。回首過往,這位「80後」女漢子直言「不易」 。

2012年,德國道尼爾公司一款名為海星的水陸兩棲飛機來錫進行路演,幾番接觸下,雙方合作意向很快升溫。「海星飛機原型機生產於1985年,是當時無錫接觸到的唯一一架水陸兩棲飛機項目。」潘小燕說,中國的低空開放將帶來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機遇,考慮到中國多河流湖泊以及長海岸線的地理特徵,水陸兩棲飛機會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其市場應用也將更廣泛更具靈活性。

出於無錫誠意,此前從未到過中國的道尼爾夫婦果斷放棄通航產業基礎紮實的加拿大魁北克省,決定與無錫合作。2014年1月,作為全市首個製造業「走出去」項目,無錫交通集團和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出資7000萬美元收購道尼爾子公司,合資成立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為「百年老店」道尼爾注入中國話語權。

好事多磨,合資公司先後聘任的兩任外方CEO都不善管理,研發過程也一波三折,差點葬送了還在襁褓中的新款海星飛機項目。2017年春節,潘小燕被中方任命為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CEO,飛去慕尼黑,自此一住三年。

「作為德語翻譯,小潘多年來一直跟著這個項目,兢兢業業。」市交通集團負責人說,只要想幹事,就會鑽研,成為行家裡手。而不懼挑戰的潘小燕以奮力拼搏和出色業績回報了董事會的信任,在德國基地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中,第三任CEO狠抓團隊管理和質量管控,最終讓「中德混血」的海星飛機衝上雲霄。

從研發「海星」起步,

瞄準航空製造全產業鏈

以成功首飛為標誌,新一代海星飛機項目前景一片光明。「首飛剛結束,一家德國公司就來電要預訂5架飛機。」潘小燕說,目前共收到來自全球120多個不同客戶的詢價單。該機型計劃於2022年一季度取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審定證書,屆時,海星飛機將正式投入批量生產並銷往全球。

「道尼爾公司擁有百年飛機製造史,從技術上講無錫無疑是找到了行業龍頭,再加上小型水陸兩棲飛機應用領域寬廣,一開始我就很看好這個項目。」原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副總設計師、海翼公司高級顧問費衡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飛機製造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皇冠」,這一高端製造項目回報周期特別長,一般的國有企業很難有這個勇氣,但無錫做到了。

無錫要的不僅僅是會造海星飛機,更看中飛機製造背後的航空製造全產業鏈,將來無錫既是飛機生產基地,也是研發、售後服務基地。潘小燕介紹,「只有擁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抓住這波航空工業的『硬科技機遇』,技術掌握在人才手裡,人才則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僅僅通過收購獲得IP的所有權是不夠的,還需要同步構建吸收轉化的能力,這樣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能。」第一架原型機上,無錫團隊不僅承擔30%的結構設計任務,還承接了絕大部分的電路鋪設設計工作。目前在造的第二架原型機上,無錫團隊擔綱著80%的機體結構圖設計,100%的航電電氣線束圖設計以及30%的機械系統安裝圖設計工作。

走進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宜興基地,在一群以「80後」、「90後」為主的設計師團隊中,哈工大畢業的電磁兼容工程師崔英男是海翼引進的特殊專業領域的優秀人才之一。「2017年年底來到海翼公司,從一開始只有20人到目前近40人的設計師團隊,海翼正在成長。」崔英男此前就職於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出於對通用航空的熱愛毅然來到無錫,「對於人才,無錫更捨得投入,待遇上處在業界前列。」

向高端製造邁進,無錫現在做的是飛機零部件製造,未來將致力於整機製造。「在宜興基地,年產48架海星飛機的生產線已架設完畢,預計3—5年後可以達產。」潘小燕說。

造飛機建機場,

打造長三角空中樞紐城市

造海星飛機,建丁蜀機場,通航領域的樞紐經濟將隨之崛起。

「在中國加快低空開放、大力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將以海星飛機為支點,帶動丁蜀機場的興起,進而串聯起通用航空產業的上下遊產業。」市交通集團負責人表示,作為繼汽車產業後的「新興增長點」,通用航空產業在未來五到十年或迎來爆發式增長,當前長三角各大城市正紛紛爭相擁抱通航「藍海」。而「海星」既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遊泳的飛機,水陸兩棲的功能填補了通航機型空白,具有明顯的產品競爭優勢,在「海星」的支點撬動下,通用飛機維護大修基地、通用飛機運營服務商、地區客貨航線運營商、飛行員培訓企業等都將應運而生。

據規劃,到2035年 無錫將新增4座通用機場,分別為宜興、錫山、馬山、江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統籌空域資源利用,促進民航、通用航空融合發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這與我市通用機場的建設初衷不謀而合。」市交通運輸部門人士介紹,丁蜀機場建成後,將與碩放機場形成錯位發展,完善提升無錫城市的對外航空樞紐功能和國際化服務水平,助力構建世界格局中的無錫。

丁蜀機場全面開工的同時,機場核心區外圍集研發、製造、運營、服務於一體的通航小鎮(產業園)招商工作已提速。「通航小鎮的核心在於產業,這段時間,來洽談的企業很多,但我們始終堅持擇優入圍。」丁蜀通航產業園總經理鄧華鋒對小鎮的未來充滿信心,「丁蜀機場在兩小時航程範圍內完全覆蓋長三角經濟圈,將有助於無錫打造長三角空中樞紐城市。而隨著低空的開放,未來乘坐水陸兩棲的海星飛機去周邊城市旅遊也不再是夢想。」□本報記者 星光 顧慶贇

相關焦點

  • 【建通航示範強省 拓轉型發展新空】振翅高飛 逐夢藍天
    金秋時節,碩果纍纍;山西通航,振翅高飛。  航展一開幕,跑道上便引擎轟鳴,一架架飛機騰空而起。單機特技、多機開花、七機編隊及一箭穿心……來自全球的國際頂尖特技飛行高手各顯技能,在太原堯城機場上演空中「速度與激情」,為觀眾呈現了一場世界頂級的「飛行視覺盛宴」。  10月11日上午,2019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開幕式在堯城機場舉行。
  • 中國首架共享專機海南首飛 通航產業顛覆式創新來襲
    「飛行者一號」橫空出世,開啟了人類徵服藍天的新徵程,而「天九一號」衝上雲霄則在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爆響起一聲「驚雷」。這不僅是共享經濟帶給大眾的新驚喜,全新的商業模式甚至擾動了整個通用航空市場,更意味著期待已久的中國通航萬億級藍海市場,這次真的拉開帷幕,正式啟航。
  • 共享經濟顛覆傳統通航模式 黑馬天九通航勾勒產業未來
    然而,長久以來,我國在基建方面一直有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通用航空產業。數據顯示,當前美國通航飛機保有量為21萬架,通航機場2.2萬個;相比之下,中國通航飛機保有量僅為3229架,通航機場僅有323個。明眼人定會察覺到,這近百倍的差距背後,蘊含著何等重大的商業機遇!雙重利好 萬億藍海誰主沉浮?
  • 幸福養老 守護夕陽 無錫貢湖藍天頤養院揭牌成立
    交匯點訊 9月23日,一場以「 幸福養老·守護夕陽 」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在無錫貢湖藍天頤養院圓滿舉行。現場,貢湖藍天頤養院、藍天老年大學揭牌成立。 無錫貢湖藍天院頤養院是無錫藍天健康養老產業連鎖項目。據了解,為讓入住老年人得到醫療、康復、中醫理療、健康管理、延壽管理和營養膳食、文化娛樂等高品質服務,無錫藍天養老護理連鎖總部不僅遴選優秀醫護人員到新院,還專門從上海聘請專業人士加入貢湖藍天養老護理團隊,招聘了14名應屆畢業護士充實服務梯隊。「為真正落實讓入住老人享受高質量服務,我們組建了老、中、青三結合醫護專業團隊。」
  • 軍營開放日 :戍天雪域 逐夢藍天
    7月28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到來之際,西部戰區空軍駐藏空軍部隊舉辦「戍天雪域 · 逐夢藍天」軍營開放日活動。20餘家黨政軍學單位與官兵家屬共600餘人來到現場,近距離觀摩空軍飛行訓練和軍事科目演練,見證新時代人民空軍奮飛航跡。
  • 德奧通航欲購植保無人機企業無錫漢和
    中國證券網訊 德奧通航25日早間公告,1月24日,公司與無錫漢和股東籤訂了《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增資認購及股權轉讓協議》,無錫漢和投前估值為7億元,公司或其旗下公司將以認繳其本次新增註冊資本,獲得12%股權比例。並按約定比例受讓股權轉讓方股權,受讓的股權比例為6%。
  • 中國首架共享專機海南首飛 通航產業顛覆式創新來襲-社會資訊-國內...
    「飛行者一號」橫空出世,開啟了人類徵服藍天的新徵程,而「天九一號」衝上雲霄則在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爆響起一聲「驚雷」。這不僅是共享經濟帶給大眾的新驚喜,全新的商業模式甚至擾動了整個通用航空市場,更意味著期待已久的中國通航萬億級藍海市場,這次真的拉開帷幕,正式啟航。
  •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億力科技為「智慧國網通航」建設助力加速
    李娟6月5日,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億力科技承建的智慧國網通航系統正式上線。這意味著,國網通航公司將藉助智慧國網通航建設成果加速實現信息化、數位化轉型。為儘早實現系統的平穩運行,在過去的5個月,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億力科技國網智慧國網通航項目團隊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做好了各項技術支撐的保障工作。而這,只是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億力科技開展信息化、數位化、智慧化業務助力「智慧國網通航」建設,投身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 逐夢於音樂產業裡的歌唱精靈
    在流行音樂產業逐夢多年的黃韻玲,一路上收穫無數樂迷和圈內人士的肯定與鼓勵,這也為她即將出任「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一職,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寶貴經驗和強大的後盾支持,也將為日後扶持更多華語歌壇的璀璨之星,繼續推動臺北乃至臺灣地區在華人世界乃至全球流行音樂市場所扮演的重要席位,貢獻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更好的為臺灣乃至華語音樂產業做好服務。
  • 國產輕型運動飛機成功首飛 通航產業發展添助力
    AG50項目旨在打造一款高安全性、高性價比的飛機,讓更多人能夠飛行,由此帶動中國通航產業發展。首飛現場上,多家通用航空企業向航空工業方面籤下了105架購機合同。AG50總設計師曾友兵表示,未來15年,期望國內可以賣到3000架以上。
  • 2019西安通航展即將開幕 200餘架飛機陸續集結
    大名鼎鼎的比奇空中國王C90GTi飛機、華麗炫酷的塞斯納208「大篷車」飛機、機動靈活的鑽石DA40飛機等200餘架各類型號的飛行器紛紛前來「報到」,創歷史新高,其中不乏國內外主流通航飛行器及知名品牌機型,成為航展上的吸睛亮點。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將有開幕式、航空設備器材展、高峰論壇與專業論壇、模擬飛行體驗、航空科普活動、無人機技能挑戰賽等系列活動。
  • 通航經濟迎來「爆發年」 天九通航助力企業家搶佔新風口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無人配送、在線辦公、醫療健康等領域在疫情期間備受關注,而通航產業地逆勢增長,也成為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在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通航產業或將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新動能。」這一點,已經在通航產業中的代表企業——天九共享航空服務諮詢集團(以下簡稱「天九通航」)身上得到了印證。
  • 河南航投聯手航空工業建投,我省通航產業發展再「添翼」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屈曉妍  河南布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又落一子。1月2日,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航投)與中國航空國際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建投)在鄭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推動河南通用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全面合作。  據悉,通過籤約,雙方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聚焦通用機場、通航產業園區、通航產業項目等,在以上領域開展深度務實合作。
  • 中國通航新裡程碑--威翔航空九架飛機生產驗收飛行交付國內外
    此次創下通航史上一梯次最多驗收飛行交付國內外總量的先例,為國內通航業寫下新裡程碑,奠定中國製造飛機營銷全球的最佳基石。創先例同時驗收飛行交付九架飛機在國內受限於機場及空域的開放緩慢,以致於通航產業一直未能有亮眼的成效,過往交付國內兩三架甚至七八架飛機的先例已經寥寥可數,能同時舉辦九架飛機之驗收交付國內外真可為中國之光,可見威翔航空潛藏之實力。
  • 崇安南長為無錫夢加油
    文薈萃商繁華 崇安打造無錫的「曼哈頓」崇安區承載著無錫的文化核心、經濟核心、城市母體,歷來被公認為無錫的城市中心。多年來,崇安區經濟的穩健發展,產業的轉型升級,老城的快速更新……無錫市崇安區,作為無錫的城市「母體」、文化原點和商貿核心,是「最無錫」的地方,一直深入推進高端商貿、都市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城市功能不斷強化。如今,高樓林立的崇安區已成為無錫市服務業集聚度最高、商業輻射最強、人氣最旺之地。
  • 產業奮進,萬億賽道跑出無錫「韌性」!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無錫「軍團」的排布已經「配齊」,隨著首臺新能源車下線,形成了幾近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動力電池有村田新能源、遠景能源、遠東福斯特,材料商有格林美,設備商則集合了先導智能、羅斯、布勒等,可以預期的是,隨著產業鏈的帶動,更多優質企業將近悅遠來,產業生態圈將日益完善。
  • 蘇南碩放機場距無錫10千米,距蘇州28千米,為4E級機場
    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也是聯勤保障部隊無錫聯勤保障中心駐地。無錫有黿頭渚、靈山大佛、無錫中視影視基地等景點。
  • 藍天白雲成為新常態!三年攻堅,江蘇空氣品質交出亮眼成績單
    1月7日,記者從江蘇省大氣汙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藍天保衛戰三年攻堅,全省空氣品質持續明顯改善:2017年至2020年,PM2.5濃度下降9微克/立方米、降幅19%,首次「破40」;優良天增加27天,首超290天,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目標;南京、無錫、蘇州、南通、鹽城5市PM2.5濃度首次達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以下,均為新標準全面實施後2013年以來最好成績。
  • 無錫推動文旅產業破局 打造「嚮往的生活」
    遊人沉醉於好山好水好風景,也被無錫的文化底蘊深深吸引。在古運河的夜色斑斕中一醉方休,在融創文旅城體驗冰雪世界的童趣,在無錫與各路明星不期而遇……近年來,無錫頻頻在各大網絡平臺的熱搜上亮相,均在向外界釋放出信號,無錫文旅產業蓄勢待發,蘊藏著無限大的前景。無錫認真貫徹產業強市戰略,把促進文旅產業升級作為重中之重。
  • 無錫將量產飛機了 全球首架通勤類全複合材料兩棲飛機衝上雲霄
    該飛機設計生產歷時6年,為全球首架通勤類的全複合材料水陸兩棲飛機,30餘名無錫工程師參與研發,將在無錫實現量產。「作為一款真正的水陸兩棲飛機,海星飛機不僅可以在陸地上短距離起降,也能夠在惡劣條件下的水面進行起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