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代人生活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三餐不固定、敷衍了事已經成了常態,在長期不規律飲食的影響下,各類胃病也悄悄找上了自己。
甚至有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胃痛」的感覺,認為只要吃止疼藥物,扛一扛就會過去了,殊不知慢性胃病長期放任不管,還有可能和「胃癌」扯上關係。
科學認為,長期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反覆發作的胃潰瘍,但卻不進行治療盲目服用止痛藥物,那不僅對疾病恢復不利,久而久之還容易向著腸化生、癌變的方向發展。
出現胃癌且走到晚期階段後,疼痛也會逐漸明顯!
一般情況下,早期胃癌不會有明顯劇烈的腹痛,且慢性胃病的疼痛往往有一定規律。
比如胃潰瘍患者通常是在飯後一小時開始疼痛,隨後逐漸緩解。
而當發生癌變後則不相同,其疼痛規律會被打破,特別是走到晚期後的胃癌,伴隨明顯的上腹部鈍痛、且是持續疼痛狀態。
一旦腫瘤發生穿孔,還可引起劇烈的腹痛。
除了胃痛症狀外,胃癌晚期還會有以下三個表現!
1、黑便
胃癌患者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約佔據了30%,可在早期就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現。由於出血量並不大,血液可隨著食物進入腸道內,血紅蛋白和食物中的硫化物結合,從而導致柏油樣大便出現,也就是大便表明發黑、油亮,且伴隨劇烈的腥臭味道。
2、嘔血
除了浸潤性的胃癌以外,其他類型的胃癌會在腫瘤表面形成明顯潰瘍,從而極容易發生出血。
除了會有黑便症狀外,當腫瘤侵犯了胃黏膜下拉大血管後,還會有較大量的出血,從而導致嘔血症狀出現。
除此外,若病灶範圍較大、黏膜下血管受到廣泛破壞時,也會有嘔血表現。臨床上有部分患者甚至沒有任何腹部不適,最初表現就是消化道急性大出血。
3、臟器轉移和衰竭
臨床上所說的胃癌晚期,就是發展到浸潤和轉移階段的癌變,通常胃癌晚期會向著肺部、肝臟等器官轉移,從而導致劇烈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出現。
隨著病情的發展,臟器衰竭情況也會越來越嚴重。所以,當胃部不適還伴有其他症狀出現時,就說明胃癌已經到了擴散轉移的階段了。
通常情況下,胃部癌變都和慢性胃病有關,且在癌變的早期沒有獨特的不適反應。所以,對於胃癌患者而言,定期對胃部進行複查、積極治療慢性胃病很有必要。
一旦發現有癌變傾向或已經發生癌變,就需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癌症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