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保護|如皋:打造船舶治理樣板 助力長江生態保護

2021-01-18 騰訊網

如皋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作為江蘇省唯一的一座綜合性綠色水上服務區,除了提供航務檢修、船員籤證辦理之外,如皋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還負責免費接收、轉運水上船隻的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通過建立「四站一基地、兩船一平臺」 ,紮實推進「一零兩全四免費」工作,總體涵蓋綠色航運服務站、綠色船民服務站、綠色應急服務站、綠色能源服務站;及小型船舶停泊基地,配套建設生活汙水與垃圾接收船、交通運輸船各一艘,並同步開發了線上便民服務APP軟體。

如皋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不僅極大的方便了船員、服務了企業,還為如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生態保證。

位於如皋港區的陽鴻水上洗艙站是我市落實《江蘇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具體舉措,該洗艙站可滿足3000噸級至30000噸級船舶的洗艙需求,可滿足兩艘船舶同時停靠清洗。今年5月至8月開始試運營,9月份投入正式運營。截止目前,已為6艘船提供了洗艙服務、接收了16艘船的洗艙汙水並進行了規範化處理。

2020年10月16日,載重3000噸的「通達化5號」輪停靠在長江如皋港區陽鴻石化碼頭。船長曹金高說:「昨天提前預約了洗艙服務,我之前裝的是石腦油,這次在南通換柴油,他們給我的船『私人定製』了洗艙方案,能確保洗艙過程中不產生二次汙染。」洗艙站產生的汙水由配套的汙水處理站處理,水質監測數據即時上傳到汙染源監控平臺,接受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督。此外,洗艙產生的廢氣也有專門的裝置進行收集處理。

南通市如皋生態環境局局長黃曉勤介紹,目前全國在長江幹線共布局13處水上洗艙站。陽鴻洗艙站的洗艙水經過後方規範處理後,出水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要求,再經過生態溼地最終排到外環境,最大限度減少了洗艙汙水對水環境的影響。

2020年8月份,如皋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純電推進環保接收船、交通(救助)船在湖南湘船重工集團開工建造,此次開工建造的28米純電推進環保接收船和19米純電推進交通(救助)船均為國內首制。目前,兩艘船正在加緊建造,預計2021年春節後完工交付。

純電推進環保接收船,設計收集轉運艙底水6噸、生活汙水30噸,甲板中部布置固定垃圾收集艙,載運垃圾3噸。功能定位為收集、轉運水上服務區和船舶等設施上的生活汙水、含油汙水和固體垃圾等船舶汙染物,並對服務區和船舶等設施進行淡水補給。純電動推進交通船採用兩臺全迴轉電動舵槳推進器驅動,功能定位為水上服務區的交通服務,同時具有一定的人命救助及消防功能。與一般柴油船相比,純電推進船不僅安靜無噪聲,而且使用電能每年可替代燃油10噸左右。

END

供稿:如皋市交通運輸局 孫宏偉

編輯:賀 建

來源:南通263

相關焦點

  • 彭丹霖:管理三峽,保護長江,三峽集團參與共抓大保護工作實踐
    近日,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彭丹霖與2020哈工大水務精英班學員們分享了《管理三峽,保護長江三峽集團參與共抓大保護工作實踐》課程,
  • 從重慶到上海 看長江經濟帶如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現在,從環境保護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從市場一體化建設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沿江省市正積極推進上中下遊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 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扛起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政治責任,必須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努力走出一條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高度統一、相互促進的新路子,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正確處理好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依賴資源消耗、環境消耗的粗放型發展必然帶來城市產業結構重、汙染排放大、治理難度高等問題。
  • ...撰文: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近年來,各地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嚴格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積極謀劃地區發展新路。需以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為切入點,把壞事變好事、把汙點變亮點、把被動變主動,著力修復長江生態並取得明顯效果。許多地方在狠抓環保整改的同時,經濟發展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呈現速度加快、質量提升、後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 溫州農發行深耕長江大保護 助力長江經濟帶更綠更美!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農發行服務長江大保護既是執行中央政策、履行支農職能的內在需求,也是拓展業務、加快發展的重要契機。農發行溫州市分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聚焦水利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振興戰略等重點領域,多措並舉為長江大保護提供金融支持,充分體現了農業政策性金融的職責擔當和主動作為。截至11月底,該行各項貸款餘額177.10億元,累放貸款56.92億元,其中發放長江大保護貸款16.9億元,佔累放貸款29.69%,助力長江經濟帶更綠更美。
  • 長江禁漁,保護的不只是魚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水系支流眾多、生態系統獨特,長江流域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典型的區域。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長江經濟帶時均指出,「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強調「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要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267大隊:守住綠水青山 做好「長江大保護」
    如今走進礦區,只見開闊的山體平緩坦蕩,山體平整的地方楊樹排列得整齊,陡峭的坡面長滿了綠草小樹……這就是267大隊承擔的彭澤縣馬當鎮子磯頭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程項目。該項目從2019年5月1日開始進行治理,歷經3個多月的時間,通過場地平整及覆土培肥,區內破壞的土地復墾為耕地及經濟林地,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
  • 長江環保集團彭丹霖: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實踐
    ,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2018年7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支持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的指導意見》。  在相關頂層設計下,三峽集團使命從「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向「管理三峽,保護長江」轉變,業務領域從水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延伸到長江大保護。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岸線保護,還江於民還綠於民
    推進長江幹流岸線清理整治,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具體行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長江辦統籌協調,工信、交通等部門通力協作,各級水利部門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全力抓好落實。
  • 我的名字叫長江
    禾子攝影工作室/攝葦蕩荒灘如何變身長江大港?馬玉東說,經過積極爭取,如皋港成為新世紀第一個獲批的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為了借力發展,如皋港主動對接上海,打造上海港重要組合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正把長江鎮推到新的『風口』上。」顧留忠說,即將建成的滬通長江大橋距如皋港區僅5分鐘車程,滬通鐵路通車後,乘高鐵30分鐘可達上海。如皋港已鎖定「百萬標箱」發展願景,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5541」目標——貨櫃吞吐量突破50萬標箱,港口貿易額突破500億元,打造4個貿易額超百億元的產業,培育1個上市板塊,構建現代港口物流富集效應體系。
  • 給長江經濟帶全方位立體化保護
    本文轉自【檢察日報】;本報湖州12月11日電(全媒體記者閆晶晶 李春薇)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今天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治理之道)
    江蘇省泰州市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生態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不斷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於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過去,一些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過於依賴高耗能、高汙染產業,不僅導致產業結構失衡,還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
  • 「兒女」協力,奏響「和弦」——長江大保護這5年
    歷經5年,站在「十四五」啟程的歷史關口,長江大保護「戰役」取得了顯著成果。「渝」見一江碧水重慶,位於長江上遊和三峽庫區的腹心地帶,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肩負著重大使命。為了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讓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重慶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向長江「母親河」交出了靚麗答卷。
  • 「長江」:我的名字叫長江……
    長江鎮將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48公裡長江岸線,讓碧浪清波永遠澤被後人。今日長江鎮什麼模樣?驅車行走鎮區,感覺這裡不像一個鎮,分明是座城市——「八橫八縱」建設框架全面拉開,大型商場、星級酒店、職業學校、汽車站一應俱全,海關、邊檢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事局等通關部門紛紛入駐,街頭車馬喧囂、人聲鼎沸,細細數數,僅各類銀行營業網點就多達23處。
  • 踐行囑託開新局丨長江流進南通「第一站」,沙鷗翔集水雲間
    南通報業記者隨團從長江南通段最上遊長江鎮順江而下,途經如皋市長江鎮(如皋港)、通州區五接鎮(開沙島)、崇川區濱江片區、通海港區、海門市臨江新區、啟東市船舶工業區,至長江入海口的啟東市圓陀角,踏訪一線,圍繞沿江生態綠色廊道建設、非法碼頭關停、長江十年禁漁工作、長江禁止非法採砂、優化沿江產業布局、美麗南通建設等專題開展宣傳報導。
  • 安徽省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時期,我省始終將汙染防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環境汙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11月底,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5-06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中央媒體聚焦宜昌長江大保護
    原標題:中央媒體聚焦宜昌長江大保護   1月5日,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同時刊發9篇稿件,圖文並茂聚焦宜昌長江大保護、禁捕退捕、化工轉型、六穩六保
  • 新能源助力長江大保護 北礦大新能源研究院參加2020綠色低碳發展...
    11月7日,首屆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在南京生態科技島舉行,論壇以"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服務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由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牽頭主辦。北礦大(南京)新能源環保技術研究院作為新能源領域新型研發機構代表正式加盟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 長江貨輪船長眼中的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 黃金水道添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長江貨輪船長眼中的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 黃金水道添動能(經濟新方位·新發展理念)本報記者 蔣雲龍核心閱讀兩岸青山、一江碧水,長江沿線省份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治理汙染、修復生態、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上中下遊協同發力,共抓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重慶不斷推進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