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轟紅|:尋覓家鄉味道——年糕飄香千年慈城

2020-12-27 百家寧波

今天給大家分享2020#NB轟紅#短視頻大賽11月季軍作品,是忙曉倩選送的《家鄉的年糕味道》。

談起寧波老底子的美食,寧波湯圓、紅膏熗蟹、腐皮黃魚、……還有不得不提的慈城年糕。

慈城年糕有著獨特的米香,軟糯彈牙,配上鮮美的白蟹亦或是簡簡單單的鹹菜,都能組成完美cp。

金秋時節,稻花飄香,終於等到了一年的豐收,也是打年糕的好時機。

當年新產的晚粳米經過充分浸泡,細細研磨後成為米漿,繼而壓榨控水,等其風乾為米粉。

傳統的水磨年糕會選擇最原始的蒸粉方式——木桶蒸粉,在高溫的作用下分子重新組合,口感得到升華。

經過二次組合,水磨年糕便得以成型,現代科技的進步也使得慈城年糕從寧波走出,登上世界各地人們的餐桌,越來越多的人能享受到慈城年糕的美味。

經歷了重重考驗的年糕,蒸、炒、煎、炸、燉、烤樣樣在行,無論哪種做法都美味無比。

更妙的是年糕可甜可鹹,經典搭配——白蟹炒年糕、鹹菜年糕不必多說,喜好鮮鹹的不如來慈城點上一碗鱔絲年糕,肉質緊實的鱔絲味道鮮美,嫩滑爽口,加上長條的年糕被切成絲,充分吸收了黃鱔的鮮美,色澤誘人,鮮香四溢。

喜好甜口的則還有桂花年糕,片片年糕層層疊起,配上桂花特有的香氣,撒上些許蔓越莓,軟糯香甜,芳香撲鼻。

水磨年糕是遊子尋覓的家鄉味道,撫慰著遊子的鄉愁。「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年糕。」寒冷冬日,不妨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年糕,遙寄一碗鄉愁。

相關焦點

  • 今天,慈城年糕館正式開館!
    慈城年糕館坐落於民權路269號 總佔地面積約2000平米 內設年糕主題餐廳、慈城特產商行、、 年糕手作親子體驗工坊、年糕文化憶集場景還原等6大版塊 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慾 還展示出慈城年糕百變的無限可能 一個個「小魔術師」都按捺不住了
  • 年年糕,年年高,來年更比往年好!
    舌尖上的中國讓慈城年糕名揚中外,獨有的製作工藝和品質使得慈城年糕以潔白如玉、光滑潤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而聞名海內外。慈城年糕生產歷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相傳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在寧波慈城作戰。他臨死前對部下說:「如果國家有苦難,百姓斷糧,你們到城牆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糧食。」
  • 慈城年糕的6種花式吃法
    慈城年糕以選料講究,精工製作著稱。面對如此「黏人」的美食,我們都有什麼美食妙計呢?  材料:  年糕、牛奶、蜂蜜  做法:  ①鍋中放入清水,倒入年糕,煮至年糕軟糯,撈出瀝乾水分  ②將瀝乾水分的年糕放入牛奶中加熱幾分鐘關火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中國這麼大,哪裡的年糕最好吃?
    浙江寧波還有一種小吃——年糕餃。 據國家面點高級技師林軍介紹,除了慈谿有年糕餃這種美食,餘姚、江北慈城等地也有吃年糕餃的習俗。「年糕餃並非用年糕做餡料,而是用年糕做麵皮、成餃子形狀的包餡麵食。」
  • 年糕飄香 年味漸濃
    年糕飄香 年味漸濃 2020-12-2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茯苓糕丨傳統糕點中的地道慈城味兒
    那時的慈城,二月裡最時新吃茯苓糕,又稱「活靈糕」。慈城各大南貨店幾乎都有售,中間夾芝麻白糖餡子,上下兩層麵粉,以一籠一籠出售。尤以穗芳、泰昌 幾家生產的口味最佳。四時名點:春吃茯苓糕,夏吃黃蜂糕,秋吃慄子糕,冬吃桂花糖年糕。
  • 鄉愁何覓,慈城月圓 | 慈城古風夜市再起風雲,6大升級,4重buff,網易音樂賽,磁力音樂匯,超美畫面等你入景
    距離上次爆火的慈城古風市集,回眸已是數月,不少粉絲後臺回復意猶未盡期待古風再起。如今中秋月圓之時,舉國同慶之日,千年古城慈城夜市將重磅升級再次啟動。秋風起處,古韻再起。(攝影師:旅途老師)「夜色降臨,華燈初上,圓月、燈謎、宮燈,蠟燭、車馬聲、喧鬧聲、吆喝聲,才子風流倜儻、佳人一襲羅裙……」揣著穿越的夢,置身在千年前的夜市之間
  • 慈城,鄉愁開始的地方(斯洛維尼亞語、英語版)
    :何岷松Prevajalec: He Minsong要怎樣才能穿越斑駁的年輪和執著的青春織成的迷途Kako se prebijamo skozi megloZ risanimi letnimi obroči in vztrajno mladostjo冬日的陽光碾過你一牆書脊砌成的祖屋筆與紙交錯的空隙顯現家鄉石板拼出的街衢
  • 中國到底哪裡的年糕最好吃?
    圖/圖蟲·創意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中,東北小夥子離鄉打仗,鄉愁只有兩件事,一是想吃粘豆包,二是想娶個家鄉的女人,像他娘那樣的,大手大腳大臉盤子,放下鋤頭能拿笤帚,屋裡管著孩子,屋外頭還能吆喝著牲口。東北人的生活態度簡單、真誠、毫無矯飾,黃米麵蒸糕,一頓飯吃個飽,就能讓他們感到無盡的欣悅和滿足。這味道誠然單調,卻是智慧的味道。
  • 一根熱騰騰的年糕,我吃出了別樣的味道
    今天周末少有的閒暇睡了個懶覺,睡到十點多起來本想去超市買點菜做飯吃,結果看到年糕說是弋陽的,頓時就有吃的食慾。那是我們上饒的特產,看到年糕,就想到小時候爸媽挑著洗白的糯米去村子裡專門打年糕的機器打年糕,那時的我總是貪吃。
  • 年糕不只有辣炒年糕,還有其他美味的做法!
    年糕是黏性很大的米做成的糕,一般都糯米或者黃米做成的,是農曆春節的特色美食。年糕不但香甜可口,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但是年糕不容易消化,所以老人,小孩,消化不好的人少吃!準備年糕,辣醬 ,紅腸 ,洋蔥,鹽,醬油,白糖,油。年糕切片,紅腸切片,洋蔥切片備用。把水燒開,放入年糕,待年糕變軟撈出晾乾備用。鍋燒乾放油,放入紅腸和洋蔥,翻炒幾次,爆出香味。
  • 馬頭牆下年糕香 2020首屆鳴鶴年糕節開幕
    ,12月18日,期盼已久的首屆鳴鶴年糕節開幕了。鳴鶴古鎮是鳴鶴年糕的成長土壤,鳴鶴年糕是鳴鶴古鎮的歷史味道。鳴鶴年糕據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她,早已成為鳴鶴人生活飲食的中了一種習慣……記者行走在鳴鶴古鎮的阡陌小巷中,耳邊飄過古鎮千年歷史的回聲,一抹瓦灰勾屋簷,油傘少女擺輕裙。
  • 年糕的兒時味道
    吃年糕寓意年糕不僅是美食,還蘊含著深刻的飲食文化內涵。「糕」諧音「高」,過年食年糕被賦予「年年高」、「一年高一年」等吉祥之意。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 美麗城鎮進行時|江北慈城復興藥商文化 引進健康產業
    「這是來自慈城敬修堂老家最珍貴的禮物。」梁銘基不禁感慨道。古城的更新就是產業的更新,除了做實文旅產業外,慈城鎮正在發力復興藥商文化、引進做大健康產業,敬修堂慈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的籤訂只是其中的一步。慈城自宋朝始就有藥商的記載,藥商文化連綿千年,歷代文人遵循「學而優則仕」「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古訓,積極在科舉之外的道路探索人生的價值,在文商並舉的區域文化薰陶下,慈城藥商群體應運而生。
  • 韓國炒年糕的做法大全,年糕怎麼炒好吃
    炒年糕,韓劇中常見。相信,那韓劇主人公站在路邊攤吃炒年糕的場景肯定迷倒了一大片,饞倒了一大片韓劇迷。其實,炒年糕的做法真的很簡單,不用完全拘泥,只需年糕,或片或條狀的都可,一兩勺韓國甜辣醬,再配點自已喜歡吃的蔬菜,幾分鐘功夫,甜甜辣辣的味道就可以在廚房飄香。當那那誘人的紅,勾人的糯裝入碗盤,剩下的,哈哈,來品嘗吧!
  • 【文化】家鄉的春節味道
    然後就是同樣是糯米製品的年糕類,這幾個是少不得的,白年糕,紅糖年糕,芋頭糕(也叫芋丸),蘿蔔糕。接下來談談那些大菜,首當其衝的,就是荷葉紅蟳八寶飯。然後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太平燕,這個是福州最傳統的年菜,出了這個地界就真的沒有了。然後除了太平燕這道菜必上,基本每家也都會做一盅佛跳牆(或者壇燒八味)。基本還會上一些類似於爆炒雙脆這種酸甜口的傳統福州菜。清蒸個多寶魚,做個老酒燉蟶。
  • 又逢年糕飄香時,歲月綿長年年高
    「吃年糕,年年高。」壽光有做年糕、吃年糕的習俗,藉此來寓意「年年發財、步步高升」。1月13日,營裡鎮53歲的劉天秀早早起床開始準備,午飯前,她要蒸一鍋女兒最愛吃的年糕。「每到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這兒每家每戶都會蒸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好,以後越走越高。現在雖然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時間,但女兒喜歡吃,我就提前蒸一鍋,一家人解解饞。」劉天秀說。
  • 《小米私廚》:寧波烤菜~家鄉的味道
    操作很簡單,食材也是超級簡單,卻是足足的家鄉的味道。媽媽私語:這菜十足實惠,原材料夠簡單,味道確實不錯,如果再冰一下,大概可以進五星級餐廳了。小米點評:冰一下倒是個好建議!特別下飯,比我寧波阿婆做的更贊吧~下回試試把年糕一起做進去,寧波年糕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