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孝婦」——竇娥出郯城

2021-02-23 琅琊網事

       《竇娥冤》中的「竇娥」形象,便是源自東海孝婦傳說。  

          提起《竇娥冤》,相信很多人看過。關漢卿創作的這一雜劇,讓竇娥善良、堅韌、孝順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封建壓迫、堅強不屈的光輝女子形象。而"竇娥"的原型,便源於郯城東海孝婦的傳說。日前,東海孝婦傳說已入選臨沂市第二批文化遺產名錄。

        《竇娥冤》的故事發生在元朝 。主要是講敘了竇娥自幼喪母,其父系一介窮書生,為還高利貸將女兒竇娥抵給蔡婆婆做童養媳,不出兩年竇娥的夫君病故早死,蔡家婆媳兩代孀居,兩人相依為命,生活十分貧苦。一天,蔡婆去找賽蘆醫索債,賽蘆醫謀財害命,蔡婆被當地惡棍張驢兒所救。從此,張驢兒仗著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張驢兒便想毒死蔡婆,好霸佔美貌弱小的竇娥。不料,他準備的毒藥誤被其父飲下身亡。蔡婆為了免除災禍,主動給了張驢兒十兩紋銀,讓他買棺葬父。張驢兒卻以這十兩紋銀為證據,訛詐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親,他買通當地縣令,對蔡婆橫施酷刑。竇娥怕婆婆年老體弱,經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違心承認是自己下毒,被判處死刑。竇娥死後,應其誓言:血濺素練,三伏時節瑞雪紛飛,楚州地面乾旱三年。六年後,竇娥的父親竇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狀元,路過楚地山陽(今淮安)。當日深夜,他正在審閱案卷,忽然見到女兒竇娥前來,求父親代女兒伸冤昭雪。第二天,竇天章開堂審案,終於使冤案大白。結果,張驢兒和縣令被判處死刑,賽蘆醫被發配充軍,竇娥的冤案終於得以昭雪。

一、傳說: 《竇娥冤》裡的竇娥是東海孝婦

         據考證,孝婦傳說的源頭是《漢書》。其中第十七卷《於定國傳》記載:「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也。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於公祠」,「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後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於公以為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於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於府上,因疾辭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後太守至,卜筮其故,於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強斷之,咎黨在是乎?』於是太守殺牛自祭孝婦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歲熟。郡中以此大敬重於公。」後來,不僅《後漢書》、《史通》、《御覽》等史書有記載,《淮南子》、《說苑》等野史雜記也都爭相傳記。東晉時期,幹寶的《搜神記·東海孝婦》的前半部分與《漢書》所記大致相同。

        到了元代,關漢卿依據這一傳說創作了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在這齣戲裡,作者特別添加了「血衝白練」、「六月飛雪」等神話情節。這一名作把東海孝婦的故事傳向了更廣闊的區域。

二、考證:孝文化群口傳承

       雖然東海孝婦是一個廣泛流傳的民間神話傳說,但故事中提到的孝婦冢、孝婦祠、於公、於公墓、白血溝都是在郯城縣存在的。

        郯城縣地處臨沂市最南部,是春秋時期郯國首府。國君郯子就是「鹿乳奉親」的主人公。秦漢之際,郯城是東海郡的治所,孝婦的故事就發生在治所東5裡的葛莊地域。

       孝婦冢,位於郯城縣縣政府駐地東南方向約2華裡處,東外環路東側20米,屬郯城鎮葛莊村地域。冢高5.6米,周長180餘米。墓冢坐北朝南,屬西漢末年遺留下來的古蹟。雖然歷經滄桑,孝婦冢保存仍較為完好,每逢春節或清明,都有不少人來憑弔。

        孝婦祠,在郯故城南門口向南二裡處,面東,現郯城酒廠南側,系嘉慶元年知縣周履端所建,道光五年知縣徐銘增修後殿。
        孝婦傳說是一個社會傳承、群口傳承的民間文學作品,沒有固定的傳承人群和直線的傳承關係。經過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到今天,孝婦故事的內容已經相當豐富。

        孝婦傳說所承載的倫理思想具有積極意義。東海孝婦的傳說著重表現的是傳統的「孝」文化,通過孝婦的故事,可以看到當時郯城地域的社會管理、風俗民情和文化價值,特別是孝文化的盛行,「二十四孝」中,發生在郯城及周圍地區的傳說故事就有「鹿乳奉親」和「王祥臥鯉」,而東海孝婦把「孝」的內涵擴展到婆媳之間甚至鄰裡,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

地處江蘇淮安(古山陽)的竇娥井

   (淮安版本)元朝年間的淮安區,稱為山陽縣。當時,在山陽城北門內有一條蠟燭巷,巷內住著一戶姓竇的貧苦人家。戶主竇秀才屢試不第,不到50歲,夫妻皆染病身亡,遺下孤女只有7歲的竇端雲,被鄰居蔡婆婆收養。蔡婆婆靠做女紅為生,丈夫早故,只有一兒名蔡昌宗。竇端雲被收養後,改名為竇娥,一家三口日子還算過得去。 
      竇娥年滿15歲那年,已是肌豐冰雪,蓮臉生春的俏麗姑娘,大她3歲的蔡昌宗也已文章有成、知書達理,兩人似天生一對。於是,就由蔡婆婆做主,給蔡昌宗和竇娥完了婚。小夫妻本來就是青梅竹馬,親如兄妹一起生活,婚後自是相敬如賓,孝順公婆。
       逢京城大比之年,蔡昌宗要進京趕考,父母、妻子皆不能相陪,只好約請鄰居張驢兒作伴。誰知這張驢兒早想把貌美賢惠的竇娥佔為己有。一邊假獻殷勤,一邊另打主張。他倆行船進京。蔡昌宗求取功名心切,端坐船頭讀書至半夜,張驢兒乘蔡倦怠,猛然將其推落河中。張驢兒返回到山陽,擠出眼淚向蔡家婆媳哭訴說:「蔡昌宗捧書夜讀,打盹跌落河中,風大浪急,無力相救,只帶回他的書箱、盤纏。」蔡家婆媳聽完如五雷轟頂望著張驢兒捧上來的銀兩盤纏和痛悲的樣子,心中並沒有生疑,只是自嘆命苦。
      過了一些時日,張驢兒不時挑逗竇娥。無奈竇娥心堅如鐵,執意不從,張驢兒竟又生一歪點子。想先把蔡婆婆害死,最後對付竇娥。一日,蔡婆婆生病,張驢兒見時機已到。偷偷買回砒霜,趁竇娥給婆婆送飯之機投下毒藥。然而事偏湊巧,有毒的那碗飯反被張驢兒的母親誤吃了。於是張驢兒再生歹心,跑到州衙門告狀,反誣蔡家婆媳毒害了他的母親。山陽太守胡應舉收了賄賂,草菅人命,嚴刑拷打竇娥,竇娥堅不招供。貪官胡應舉無奈,又當竇娥面,對婆婆用大刑,可憐老人本來體弱,加上高齡喪子的折磨,哪經得起這般酷刑?竇娥恐年邁婆母命喪刑下,長嘆一聲,違心地向胡太守承認張驢兒母親是自己一人所害,與婆婆無關,於是胡太守釋放蔡婆婆,將竇娥長枷重鎖關入死牢。
      行刑那天,正值農曆六月初六,本該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天氣,但竇娥一路呼冤,感天動地,路人無不為之動容。一時山陽城裡淚如雨飛。到中午行刑時偏又陡起狂風,颳得天昏地暗,雪花飄落。人人皆稱是竇娥冤情感動上蒼。恰逢巡案官船路過,凍得巡案大人在船艙中發抖。因驚其怪便停船登岸,幾經周折,最終問明案情。將貪官胡應舉革職問斬。罪大惡極的張驢兒凌遲處死,洗雪了竇娥之冤。這就是元雜劇《竇娥竇》也叫《六月雪》的本來的事實。打那以後,當地人們為了緬懷竇娥的賢惠,就把蠟燭巷改叫竇娥巷,一直到今。

三、現實:傳承人瀕臨消失

        孝婦,由於是依靠口頭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能夠完整地講出東海孝婦故事來龍去脈的老人越來越少了。而年輕人又大多不知曉,既使知曉的也只是個大概。東海孝婦的故事及其遺存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面臨著消失的瀕危狀況。

        在當今社會,「婆媳關係」仍是一個引人深思的社會問題。由於將「孝文化」擴展到婆媳關係,保護和宣傳孝婦傳說,對於促進家庭內部和睦,建設和諧社會都有著積極意義。此外,孝婦因不孝罪名被昏官斬首,使孝婦的孝名千古、冤名千古,而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太守罵名千古、遺臭萬年,那個熟悉刑典、善於斷案的於公流芳百世,也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

        為使得孝婦傳說能夠更好地保存流傳,郯城縣投入資金修建孝婦冢文物保護碑、孝婦祠紀念碑等,搜集整理了孝婦的傳說,出版《郯城民間文學集成(故事卷)》,收錄了孝婦的資料,並編排了柳琴戲《孝婦冤》。此外,郯城縣還對能夠講述孝婦故事的老人進行視頻錄像,存入藝術檔案,孝婦冢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於公墓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悉,郯城縣還將成立「中國孝婦現象」研究會,闡釋傳統文化,弘揚孝婦品德和於公精神。

相關焦點

  • 【課本中的郯城】東海孝婦的故事
    幹寶在《搜神記》中記載孝婦死時青黃色的鮮血沿著長竹竿向上流,到了竿頂才沿著幡而流下。東海孝婦的故事對後世影響深遠,關漢卿在此基礎上創作出了中國十大悲劇之一的《竇娥冤》。一、故事起源及內容孝婦傳說的源頭是《漢書》。《漢書》第七十一卷《於定國傳》記載:「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也。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
  • 看「東海孝婦」故事,大災難中竟然沒有人是無辜的?
    「六月飛雪,血濺白綾」的《竇娥冤》是元代大雜劇家關漢卿的作品,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而這個故事的原型,「東海孝婦」卻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會給今天身處大瘟疫和災難之中手足無措的我們一些啟示。東海郡的婆媳兩寡婦漢代東海郡有個村莊, 有戶人家。孤寡的婆婆和一個年輕守寡的兒媳婦過日子。
  • 棗兒丨孝婦食人?!
    「我要去趟東海,臨時出了點事。」莊祁把趙棗兒送至家門口,衣服都沒有換,便要離開。 「現在?」趙棗兒才蹬掉鞋子,踩進拖鞋,站在玄關回頭看莊祁:「那剛剛直接從高鐵站去機場就好了,半小時就能到,何必回來,還折騰這一趟。」 彎下腰把趙棗兒的鞋擺放好,莊祁只是說,「我三天就回來。」
  • 秦腔全本《竇娥冤》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朝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悲劇劇情取材自「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
  •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
  • 都說竇娥冤,竇娥到底冤不冤?
    很負責的說,影評比電影好看~話說西漢末年,東海郡有一少婦,因為毒害他人在六月放暑假的大熱天裡被問斬,人頭落地那一刻漫天飛雪,天降奇觀引得圍觀吃瓜群眾紛紛自拍發朋友圈,隨後又是三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餓殍遍野
  • 奇鵬奇門遁甲|竇娥冤的故事梗概,竇娥冤的作者是誰
    這是被冤枉的竇娥在死前說的話,竇娥冤是史上最冤的冤了。如果有人說他比竇娥還冤,那是不可能的。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講訴史上最大冤《竇娥冤》的故事。   《竇娥冤》,元代劇作家關漢卿作。題目為《秉鑑持衡廉訪法》  ,正名為《感天動地竇娥冤》。全劇四折一楔子,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
  • 竇娥死前許的三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有何深意?
    在這些作品中,《竇娥冤》堪稱關漢卿最經典之作,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被張驢兒陷害後,竇娥為救婆母屈打成招,而縣令又被張驢兒收買,將竇娥斬首處死。竇娥悲憤交加,在被砍頭的時候許下了三條誓言:血濺白衣,伏天雪,大旱三年。而且這三樣東西在竇娥死後都一一應驗了。
  • 秦腔《竇娥冤》
    秦腔《竇娥冤》 選段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李娟<本視頻大約十分左右
  • 《竇娥奇冤》定檔4月21日 千古奇案一朝解謎
    由王力可、臺灣著名演員邱心志、楊昆、田重主演的電影懸疑動作片《竇娥奇冤》日前宣布定檔4月21日。該片幕後團隊強大,導演楊真曾榮獲「華表獎等。香港著名動作導演元寶擔綱動作指導。    概念海報別致「紅與黑 」 一丈白練感召亡靈沉冤    作為歷史上十大冤案之首的竇娥案早已經深入人心,老百姓的口頭禪:「我比竇娥還冤」,然而許多人只聞其人卻不知其背後的故事,電影懸疑動作片《竇娥奇冤》根據中國古代著名戲劇作家關漢卿悲劇之首《竇娥冤》元曲改編而成,影片一反以往國產驚悚電影的俗套,真正達到了故事為根本,劇情的幾次反轉設定可謂十分精彩,該片的打鬥部分也是一大亮點
  • 《竇娥奇冤》定檔4月21日 千古奇案血濺一丈白練
    由王力可、臺灣著名演員邱心志、楊昆、田重主演的電影懸疑動作片《竇娥奇冤》日前宣布定檔4月21日。
  • 專題研討 |《竇娥冤》:從六月飛雪談起
    《竇娥冤》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它忠實於生活的現實,讓主人公擔當非擔當不可的悲劇命運,深刻逼真地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畫面。作者不願竇娥的死毫無聲息、毫無希望、毫無震撼力。所以作者在創作《竇娥冤》中又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突出劇作的感染力。
  • 電影《郯城大捷》開拍在即
    1943年1月19日八路軍115師教導2旅為配合沂蒙山區反"掃蕩",運用"翻邊戰術",一舉攻克魯南重鎮郯城,取得八路軍山東敵後首次攻城範例,史稱郯城大捷。老六團攻克郯城城牆郯城大捷勝利品展覽大會       電影《郯城大捷》真實地再現了這一波瀾壯闊的抗戰歷程,濃墨重彩地塑造了羅榮桓、陳光、曾國華、符竹庭、賀東生、劉西元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何萬祥、鄢思甲、郭大娘等抗日英雄的光輝形象
  • 《竇娥冤》原創課件及導學案
    如《竇娥冤》結尾的「題目」是「秉鑑持衡廉訪法」,「正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在音樂上,雜劇的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宮調,即調式,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調D調等。曲牌,是曲調的名稱,每個曲牌都屬於一定的宮調。劇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標明宮調。
  • 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清林到郯城走訪省人大代表併到郯城法院...
    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清林到郯城走訪省人大代表併到郯城法院調研 2021-01-07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是山東郯城人!火了!
    我是郯城人,從未忘記我的老家。有感觸請告訴更多離家的郯城人吧,不管你離開了多久多遠,記得回老家看看!春節就要來了,有空回咱郯城老家看看!來源:網絡 由掌上郯城綜合整理髮布。郯城人每天都在關注〖掌上郯城〗加入郯城人自己的微信圈
  • 竇娥被官府冤殺,為什麼卻發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墊背?
    關漢卿人稱「曲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所創作的《竇娥冤》也名列中國十大悲劇。《竇娥冤》被創作出來以後深受喜愛,有至少86個曲種、劇種改編和演出過,近年來又被改編為影視劇作品。該劇的題材構思被認為主要來源於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東晉幹寶所著的《搜神記》一書裡也有相似情節。
  • 竇娥臨死前的三樁血誓,六月飛霜大家知道,其他兩個更狠毒!
    相信所有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比竇娥還冤!」這段關於竇娥的歷史故事,成為了千古傳奇。一,血濺白練竇娥被斬之前,做下誓言,「我竇娥生的清白,死也要死的乾淨,若是老天有眼,今日冤屈,我死後當血濺白練,六月飛霜,整個東海郡大乾旱三年!」這些誓言一一應驗。
  • 翻邊戰之郯城大捷怎麼樣?聯合出品電影《翻邊戰之郯城大捷》是集資眾籌騙局嗎?
    《翻邊戰之郯城大捷》怎麼能辨別我電影投資被騙?電影眾籌騙局防不勝防!《翻邊戰之郯城大捷》電影投資分紅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