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過徹夜追劇,看小說眼睛脹痛也捨不得放下,老媽喊著吃飯也始終沒挪窩的經歷。其實這都是被抓人的故事情節吸引,想更快的知道結果。
那麼什麼樣的故事才抓人,怎樣才能寫出一篇抓人的故事,讓讀者欲罷不能。
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為我們揭秘了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讓我們一步一步學習好故事的精髓。
他告訴大家其實構建故事就像造房子,精彩的情節,可以讓你的故事,打下堅實的地基,並搭建好框架,但此後仍需要逐步完善,布水電氣、砌磚牆等,接著還需要室內裝飾,這些修飾的工作可以讓房子變成溫暖的家。今天我就從構建故事的三部曲,來介紹作者怎樣為一個個場景構建藍圖。
01好故事必有好主題
如今線上線下,有不少像電腦遊戲般能引起緊張激烈心情的小說,讓我們徹夜追劇。這樣的小說情節,都蘊含著豐富的主題,讓讀者從主題中獲知自己感興趣的點在何處。
1、主題的意義
主題就是故事到底在講什麼,作者創作它是為了表達什麼,讓大家了解他所要闡述的是:忠誠、暴力、死亡、還是政治社會問題及自由。
比如寫言情小說:便是與愛情掛鈎—真愛、靈魂伴侶、心碎。性愛小說:圍繞欲望的本質,主導、屈服等展開。科幻小說:探究人與科技的關係。罪案小說:人性的貪婪、欲望、善惡的本質。
2、主題的選擇來源
一般故事的主題,都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大部分來源於諺語中。
情人眼裡出西施。誠實為上策。好奇害死貓。愛本盲目。發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近墨者黑。從諺語中尋找主題,輕鬆激發自己的創意,也可以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故事。
3、書名中運用主題
書名中應用主題,也就是給主題做了個定位,讀者可以直觀了解書中的主題,並且深層次的探究其中的故事情節。
暢銷書榜單上的兩部小說《權力的遊戲》和《飢餓遊戲》就是在書名中運用了主題,告訴讀者主題的定位是權力,那麼對權力感興趣的人,就會點開了解這個故事的始結;或者高職人員,會從中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因此這兩部小說一直受到青睞。
這兩部小說雖然權利層面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借著諺語審視兩個故事中的不同權利層面。
《權力的遊戲》討論的是:如何奪權,如何守江山,權力如何改變掌權者及其臣服者。
它的主題包括:
強權即公理。以劍為生,卒於刀下。權利腐敗,極權腐敗透頂。
《飢餓遊戲》討論的也是權利,但這個作品的權利主題更偏於政府控制,「老大哥式控制和獨立個體權利,更像是霸權主義。
獨裁權威不可信。「老大哥」正看著你呢。不自由,毋寧死。
故事越複雜,可能擁有的主題元素越多。確定主題後,開始自己的頭腦風暴。
有了好主題,就要配比完美的情節清單,讓整個故事貫穿起來,讓讀者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如果你能讓經典的主題煥然一新,那麼你也可以打造出自己的經典之作。
02完美情節的備忘清單
精彩的故事會同交響樂曲一樣,通過主題演奏來反應情節中交織的多層旋律以及節奏,比如我們記憶深刻的好比貝多芬的交響曲,音階豐富,音域寬闊,作品匠心獨運,充分的構建著主要情節、次要情節、主題和主題變體。
好故事的主題,需要完美的次要情節闡釋。當你想要寫愛情故事時,展開自己的頭腦風暴,在一個圖表中心寫上大大的「愛」以後,把與愛相關的方面都寫進新增的泡泡裡,可涉及積極與消極、新舊類型的不同層面。
在《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班內特是家中的次女,愛上了富有英俊的菲茨威廉·達西,當愛情遇上階級差距、貧富差距,達西與伊莉莎白很像灰姑娘的劇情。
階層的差別讓達西驚恐,伊莉莎白也認為達西這種自尊視為貴族式傲慢。班內特遭遇家庭危機,達西插手幹預,經過了一些誤會,兩人分開。直到伊莉莎白克服偏見,達西克服傲慢,兩人才幸福在一起。
圍繞這個主題,次要情節是班內特4個姐妹,以她們的移情別戀、情慾、嫉妒,還有他們的未婚夫兄弟情意、母愛、冷漠展開故事的擴充,讓整個故事從最初的混亂,再到裂變,到最後故事的融合,讓次要情節和主體變體形成一體,構成一個此起彼伏的經典故事。
一部好的作品,好比一條精緻的織毯,不僅將人物、背景、對話、行動、描寫、敘述、背景以及一個個情節巧妙地織入文字,還能夠將不同的情節串聯起來,將一個故事擴充成多層次主題豐富、人物和細節都很詳實的最美的故事。
正如我們對《傲慢與偏見》次要情節和主題變體的分析所見,尋找次要情節和主題變體,創意無上限。
03構建故事的三部曲
每個故事都是由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組成。完成了三幕結構,但是故事需要精彩,那就要讓三幕更精緻。
比較常見故事類型的三幕結構:
開頭引出主人公,中間兩人所經歷的一些事情,結尾讀者所要達到的期望。
情節關鍵點路線:由事件驅動。
比如愛情故事:
開頭:男女雙方美麗的邂逅,或者意外的初吻。
中間:因為家人的幹預或者其他原因,兩人發生爭執,提出分手。
結局:誤會解除,重歸於好。
英雄之旅路線:由人物驅動,主人公經歷一系列事件、成長變化的故事。
也以愛情故事為例,男孩生活平淡,沒有動力(看不到希望、缺乏活力)、愛情激發了他對生活的熱情(精氣神、矛盾、心理交織、鼓起勇氣)、愛情的回歸,讓他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一種:以情節關節點路線
這種結構是受事件驅動,適用於全部故事
具體框架:
誘發事件情節關節點1中點情節關節點2:高潮尾聲第二種方法:英雄之旅路線
這是受任務驅動,適用於主人公成長故事.
具體架構:
第一幕(開始)
1,現狀
2,催化劑
3,否認
4,遇到專家導師
5,接受行動
第二幕(中間)
6,歷經磨難,敵友共存
7,如臨深淵
8,縱身一躍
9,回報
第三幕(結尾)
10,通往終點之路
11,真正的考驗
12,重回新的日常狀態
上面舉例的成長故事,就可以這樣改進:
其實,很多武俠小說的寫作框架,大致也是這種「英雄之路」的路線。
以每一個點作為一個場景,看到這裡,你至少可以寫出6-12個基本的情節場景。
那麼,一部小說需要多少個場景呢?
書中認為一篇長篇小說至少60個場景
第一幕:15個場景
第二幕:30個場景
第三面:15個場景
場景都需要實現人物、對話、行動、敘述、內心獨白以及場景的平衡,且需要將所有要素天衣無縫地編織在一起。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蠢蠢欲動,萌發「寫出一個抓人故事」的想法來。
作者根據多年了經驗,更是羅列十大願意讓讀者讀下去的開頭:
有事發生,利用誘發事件、催化劑、情節關節點1來實現。故事敘述聲音強大有力。講故事的技藝高超。人物激發讀者的感情。讀者對作家有信心,作家有一定的知名度。故事作家自有獨特之處。想知道後事如何,不斷地給讀者拋出疑問。故事類型非常明確,如果你寫言情i瞎說,開頭在字裡行間中,流露出來言情小說的氛圍感覺。此類故事有市場,相對於讀者,這個問題是編輯更在乎的,新鮮獨特的題材,更加受到市場的歡迎。語言乾淨利落,這個需要一定的功力。
靜靜品嘗這本書,心沉澱下去,靈魂提升上來。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除了對故事創作中涉及的方法論深入剖析外,書中還有大量的實例分析,以及實踐創作練習,一幕接著一幕推進情節,教你一步一步織就捕獲讀者之網。幫助讀者加深理解、消化吸收,是一本非常經典、實用的寫作教學書籍。
因此,無論是新人還是老手,只要翻開這本書,都會有所收穫,寫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抓人」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