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一書,告訴你如何寫出好故事

2020-09-05 雲翛逸

前段時間由孫紅雷、張魯一主演的電視劇,《新世界》一經播出後,網友對此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劇情多有反轉大呼過癮,也有人認為這部劇太過於冗長,節奏不夠緊湊。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可厚非。


電視劇以白紙坊警署警察徐天的未婚妻,被京城傳說已久的「小紅祆」所殺為開場白,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劇情。

拋開別的劇情不說,編劇將「小紅襖」的真實身份,這一懸念留到最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是徐天的結拜大哥所在的京師監獄的一名小獄警,那個看起來懦弱膽小的十七。

這樣的劇情安排,不禁讓人覺得頗有些諷刺意味。也可以看出,這部劇的開場以及一些劇情反轉,編劇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

其實對於藝術創作,不論是劇本也好,小說也好,故事開場精彩與否都是吸引觀眾與讀者繼續往下的重要部分。而故事的發展與衝突,這決定了觀眾與讀者對這個故事的評價如何。

特別是那些大師們創作出來的經典故事,經常讓人久久沉浸於其中而不能自拔。

回過頭來又不禁會問,這些大師們究竟是怎樣創作出如此精彩的故事?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又可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其精華,學著創作呢?有人為我們揭開了謎底,答案也是肯定的。

來自英國的理察·科恩作為一名優秀的編輯,出於自身對文學的熱愛,也出於對自己最喜愛的優秀作家之一——託爾斯泰的敬畏,寫下了《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這本書。目的在於告訴讀者,這些文學大師們創作出來的偉大作品並非遙不可及。


理察·科恩曾經是英國知名出版社哈欽森,霍德與斯託頓的出版發行總監。經他編輯的作品,曾有多本榮獲普立茲獎,布克獎科斯塔獎。有超過20本書曾位居英美各大暢銷書榜單之首。

除此之外,理察·科恩還以客座教授身份,在英國金斯頓大學教授了7年的創意寫作課。同時,他自己也為世界上多家主流媒體撰稿。

在《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一書中,理察·科恩用英式幽默結合硬核毒舌,揭露諸多作家的創作習慣和文壇八卦,帶著讀者潛入世界一流小說家的腦海,探索這些優秀作家們是如何成就一部好故事的。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老話說,太陽底下無新事,歷史也總是在不斷的重演。

作家們其實也都是變著法子,借用這些近乎不變的素材,將它們融入到自己的作品當中。那麼要借用到什麼程度,才可以被視為原創呢?

其實,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文學,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樣的,所有的文學作品也都是脫胎於其他的文學作品。

甚至縱觀整個文化歷史長河,借用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這一點始終處於藝術創作的中心。

莎士比亞的故事講得再精彩,也有人巧妙的評價道:「前提是有人先講過同樣的故事。」

比如莎士比亞於1607年左右編寫的《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這部作品可稱作莎士比亞的第五大悲劇。但這部悲劇的創作,是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


莎士比亞重述了其他作家的戲劇、詩歌和小說,或是非虛構作品,借用了情節、人物和標題,甚至不加注釋的竊取整段文字。

但莎士比亞將這種打包式的剽竊經過打磨以後,不僅被人們容忍了,還贏得了觀眾的欣賞和期待。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乎所有的小說家也都曾以個人經歷,或者所遇之人的經歷進行創作,只是借鑑程度不同而已。

據說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的人物,都是自己家庭中的成員。他本人也說過,每一個人物都不是虛構的,都源自他的熟人。

無獨有偶,在我國誕生於曹雪芹之手的文字巨著《紅樓夢》中,所涉及的450多個人物,諸多也都是曹雪芹所在的大家族,興衰榮辱史的見證人。


這兩部作品都取材於自身以及他人的經歷,也都被賦予了極高的文學讚譽。

包括託爾斯泰的另外兩部享譽世界文壇的文學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也都是分別以鄰居的情人以及身為檢察官的朋友為原型創作出來的。

可見利用甚至是偷走他人的生活,也是創作者們文字剽竊的一種方式。

但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剽竊,不得不說,經過大師們的精心打磨,這些剽竊都是為了服務於更大的目的,創作出有增值意義,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

正如《漫談者》的作者塞繆爾·詹森聽說:

「不是所有模仿都應被視為剽竊,汲取高尚的情感或插入借用的裝飾,有時可能會展示出豐富的見解,甚至可以達到等同原創的效果。」


所以,儘管抄吧,只是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學著去挖掘一些引人入勝的細節,看見別人沒有看見的,將它們用於故事所需。這也是一個創作者應該做的事。

寫作就像談戀愛,開頭是最美妙的

現如今是快速閱讀的時期,眾多的自媒體作者都在想方設法,為自己的文章開頭或是標題打造一個開幕雷擊的效果,以求吸引讀者的眼球。

對於傳統的故事寫作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一個故事若能有一個好的開頭,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所以作家們為了給自己的作品一個好的開頭,也都是絞盡了腦汁。

很多作家甚至是想不出令人滿意的開頭,就絕不動筆。如一戰後英國偉大的女性小說家們艾麗絲·默多克,她說:「小說是一項漫長的工作,開頭錯了,後面可就不愉快了。」

因為無論第一句話說了什麼,都需要與下文相關。所以,優秀的開場白不僅能吸引讀者繼續閱讀,創作者們也是為了藉機引出人物,基調和背景。


但正如前文所說的,萬事開頭難,開頭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作家。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才子羅伯特·本奇利為《紐約客》撰稿時,就坐在打字機前為開篇發愁。

他來來回回的在書房與客廳之間穿梭,停留。最終他也只是敲出了三個字,「去他的」,隨即又走入了客廳與朋友聊天。

但不論如何,理察·科恩還是為我們提供了三種,關於故事開頭創作的有利方式,即抓住、邀請和誘導。

先來看看《麥田裡的守望者》的開篇,這是一段非常引人入勝的開場:

「要是你真想聽故事,估計你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在哪兒出生、骯髒的童年是怎麼過的、父母做什麼、我出生前他們過得怎麼樣,還有其他那些《大衛·科波菲爾》裡面能看到的破事,不過說實話,我不想說那些。第一,說那些東西我嫌煩,再就是,要講了關於父母的私事,他倆準要氣得吐血。」

在這段開頭裡,作者通過提出幾個問題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同時,作者用了第一人稱「我」進行敘述,會迫使讀者進入與敘述者的對話,也就是邀請讀者進入作者虛構的世界,了解相關的人物基調和背景。


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滿腦子非同尋常,甚至有血腥想法的、離經叛道、玩世不恭的少年。但不得不說這段開頭,看起來也確實很有趣,因此它也在誘導著讀者繼續。

所以開場白寫好了,接下來的故事創作也就如行雲流水一般。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在構思這部作品時,就曾經遲遲寫不出開頭。直到有一天,他在外面時,忽然冒出了靈感。他立即返回家中,寫出了第一段,之後就很順利地完成了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自己也曾經說:

「第一段是一大難事,我在第一段上花了數月時間,一旦完成,剩下的就自然出來了。在第一段中,你需要解決書中大部分的問題。主題確定了,風格和語氣自然就確定了,後文都將與第一段為樣本,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而加拿大作家梅維斯·迦蘭更是說:「寫作就像談戀愛,開頭是最美妙的。

可見,對於故事中的開場白創作,不但至關重要,也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

善用諷刺的力量

通常來說,我們在閱讀一部文學作品時,都會發現故事的結局發展往往與我們的預期相悖。這並不是作家們在故弄玄虛,而是他們採用了「諷刺」的寫作手法。

目的在於讓讀者,從無知到開始積累經驗的閱讀旅程中,去探索表面之下的真相。因此「諷刺」幾乎是每個作家都會採用的寫作手法,它在故事創作中無處不在。


海明威曾經為《永別了,武器》寫了47種結局,但最終他敲定的是,主人公弗雷德裡克的情人在一場大雨中因分娩去世,孩子也沒有活下來。事情一發生,弗雷德裡克就立即一頭扎進雨中。

透過這些文字,我們能感受到的似乎只有死亡、悲痛、無助和絕望。

但這又與我們通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在一場大雨之後,要麼就是有一個新生命誕生帶來的喜悅,要麼就是主人公在淋過這場大雨後,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猶如獲得新生一般不同。

在海明威的文字中,這場大雨不但沒能衝刷戰爭給弗雷德裡克帶來的傷害,更是讓原本應該相親相愛的媽媽和嬰兒殺死了彼此。

看到這樣的結局,我們除了感到深深的惋惜之外,也不禁會問「為什麼是這樣的結局呢?」

這就是諷刺,相比於其它的寫作手法,它更能引發人們對「這樣的結局是因何而起?」的思考。


閱讀過的人都知道,海明威其實是想借這樣一個結局,來諷刺戰爭的殘酷本質,以及對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摧殘。

從以上這些,我們就可以得到兩條重要信息:首先通過作者諷刺的寫作手法,我們得以說出不那麼理所當然的事情;

其次,諷刺是假定作者和讀者之間可以互相理解,或是存在默契,作者期待我們從他們的字裡行間去思考,去讀懂他們的思想。

或者換句話說,在故事中創作中一定別忘了使用「諷刺」,它是一道聯通作者與讀者們互相理解、信任的秘密活板門。

結語

在《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一書中,從起筆寫故事,定位正確的出發點,到人物塑造、如何借用他人的作品和生活經歷、講故事的視角等,最後到該如何給故事收尾,作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套完整的故事創作技巧。

同時,作者也帶領我們了解那些一流的文學大師,在取得成就前的創作經歷,甚至可以說是掙扎,從而讓我們得知,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誕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大師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精心打磨。


作為讀者,通過閱讀這本書之後,以後在閱讀其他文學作品時,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背後的深意。

而作為創作者,通過這本書的寫作技巧講解,結合持之以恆的練習,相信最終會成為一個更敏銳的創作者。

就像本書的作者理察·科恩所說:「我不指望大家讀罷就成為當代的託爾斯泰一一但沒準呢?」

相關焦點

  • 想學寫小說?《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告訴你大師們的創作秘籍
    但儘管如此,你也先不要忙著氣餒,錢老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輕視創作衝動,而是認為僅有創作衝動是不足以寫出好文章的,還得會寫,也就是掌握寫作的一些方法。那麼什麼樣才是好的寫作方法呢?當然是名家巨匠們的寫作方法。
  • 如果愛情是一個故事,看託爾斯泰、列儂和李隆基怎麼寫?
    在講這些愛情版本之前,我想我們還是拿幾個真正的範本來講:1.安娜·卡列尼娜、弗倫斯基和託爾斯泰、索尼婭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竟是託爾斯泰「抄襲」自己?《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個著名的橋段:列文以猜謎的方式,向吉蒂求婚。列文和吉蒂寫出他們要表達那些話的頭字母,讓對方來猜。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掌握這個訣竅,小白也能寫出好文章
    一邊經受打擊,一邊苦思冥想,希望找到寫出爆文的捷徑。最近我讀了美國作家保拉·穆尼埃著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腦洞大開。保拉·穆尼埃集作家、編輯、寫作教授、文學代理為一身,她對作品從創作角度、編輯審稿到出版發行後能不能成為爆款,有著豐富的經驗。
  • 比起怎麼寫故事,寫故事背後的八卦更有趣
    要讓小說廣為流傳,首先它得是讀者願意買帳的故事,而文學性是其增值部分。而故事怎麼寫得好?當然是跟著大師們學最好。《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豈止是寫小說,對作家們來說,寫點啥開頭都很難。《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裡提到,作家E.L.多克託羅為女兒給老師寫請假條,寫了十幾稿都未能成型,連小姑娘都被嚇到了。而他的妻子走過來,幾分鐘就搞定了。
  •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好故事
    一、好故事一定要有核心 作者在書裡把故事的核心比喻成一條「隱形的磁河」。所謂隱形就是作者不能在故事裡直接寫明故事的核心,要讓讀者在字裡行間自己讀出來故事的主旨。「磁河」顧名思義,故事的所有情節、人物,都要和核心相關,都要被主旨所吸引,沒有關係的情節一律刪掉,整個故事像一條河一樣,向前流淌,即使中間可能會遇到暗礁,遇到阻礙,會停留片刻,但是沒有什麼可以永遠阻止水流向前奔騰,我們的故事也一樣,要像一條隱形磁河一樣,不斷向前發展。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那些讓人慾罷不能的故事是如何寫出的?
    你也一定有過通宵看書或「追劇」的經驗吧!雖然明知道該讓身體和大腦休息了,但就是停不下來,想一口氣看完!無論小說、回憶錄,還是影視作品,那些令人手不釋卷、欲罷不能、無法抗拒的故事永遠是讀者們的最愛。而對於創作者來說,想要寫出真正抓人的好故事,你只是手握吸引人的故事主題、有趣的人物、生動的細節可遠遠不夠!你還需要創造出環環相扣的情節和令人無法呼吸的節奏!
  • 不怕寫作文!暢銷童書作家厲河手把手教你:如何寫出有趣的故事...
    這是暢銷童書《大偵探福爾摩斯》作家厲河在8月推出的新一輯中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秘笈。快來看,說不定你會因此迷上寫作這件事。《大偵探福爾摩斯》作者厲河和讀者小朋友們說到厲河,許多喜歡福爾摩斯故事的小朋友對這個名字可不陌生。他就是知名暢銷童書《大偵探福爾摩斯》的作者。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揭示那些經典大片的創作技巧
    你是否也有過徹夜追劇,看小說眼睛脹痛也捨不得放下,老媽喊著吃飯也始終沒挪窩的經歷。其實這都是被抓人的故事情節吸引,想更快的知道結果。那麼什麼樣的故事才抓人,怎樣才能寫出一篇抓人的故事,讓讀者欲罷不能。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為我們揭秘了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讓我們一步一步學習好故事的精髓。他告訴大家其實構建故事就像造房子,精彩的情節,可以讓你的故事,打下堅實的地基,並搭建好框架,但此後仍需要逐步完善,布水電氣、砌磚牆等,接著還需要室內裝飾,這些修飾的工作可以讓房子變成溫暖的家。
  • 《這樣寫出好故事》:5個方法掌握情節和結構,幫你寫出好故事
    《這樣寫出好故事》立足於講出精彩的好故事,從故事的情節和結構入手,講述了寫出好故事的實用技巧和練習方法。01、情節你可能習慣先在腦中把故事都想好了,才開始寫作。你會先準備計劃、進行計劃,甚至修訂計劃,才正式動筆。你的牆上或許貼滿了索引卡,或者你把想好的場景都存在計算機裡。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教會你三幕情節構思法,創造出精彩故事
    可是,多數人寫的故事不吸引人:寫了半天,好像故事裡邊什麼都沒發生讀了無數遍,感覺平鋪直敘故事中缺乏有力的聲音故事講的枯燥無味寫出的內容沒有讓任何人產生共鳴寫出的故事看不出是哪種類型寫了半天故事,情節陳詞濫調對話聽起來不像「人」在說話........說了半天,要想寫出好故事,問題出在了情節上,情節精彩不精彩決定了一個故事好不好。
  • 日更六七千,一天一篇小說的我告訴你:如何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01日更一個多月了,基本上都是每天一篇六七千的短篇小說或故事,而且據讀者反應,都還不錯。於是,他們經常問我:「成悅,你怎麼有那麼多故事可講?你又如何寫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這裡又有親們問了:「成悅,我看了不少書,為什麼寫不出好文章呢?」對此,我想說的是我們不但要讀書,還要會讀書。一是讀好書,做筆記。名家經典作品往往飽含作者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心血:思想健康、內容充實、語言優美、主題鮮明。這也就是所謂的好書,這類書大家要多讀。讀書有感悟隨時把它記下來,哪怕是隻言片語,時間長了,也會積少成多。
  • 如何寫出「偉大的安妮」一樣的故事
    餘佳文走了,安妮來了,創造了一條現象級的微博,短短幾個小時轉發量幾乎達到30萬,我相信很多創業者看到這條微博,心裡都是深深的羨慕之情,別羨慕了,現在拿起筆吧,我來教你也寫一條這樣的微博。不愧是畫漫畫的姑娘(團隊),腳本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這樣的故事大概是兩種套路,你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來動筆:1. 樸實套路2.
  • 運用心理學法則寫出好文案:像天使一樣寫作,像魔鬼一樣銷售
    一,學習,一定要找頭部大V才有用朋友推薦了《如何寫出高轉化率文案》這本書,作為工具類書,最重要的就是作者開宗明義在書中一開頭就表明了態度:寫文案的目的不是展示才華,而是把產品賣出去。無論你選擇在文案中使用怎樣的方法,促使讀者從標題一直往下閱讀,才是最強大的力量。
  • 《我寫的故事勝過你寫的》按這些套路,你也能寫出最牛的電影劇本
    原則1:任何一個好的故事的最後決戰都是好人與壞人爭奪目標之戰。原則2:主角是從電影開始到結束時變化最大的人。原則3:主角與反面角色一模一樣,只是多了道德準則。——10種方法讓你的劇本更強大》一書。《我寫的故事勝過你寫的》的作者傑弗裡·艾倫·斯科徹特,他是美國電影編劇業內的重量級人物,是一名多才多藝的編劇,能寫各種風格迥異的劇本。
  • 揭秘1%:如何「寫出」安妮一樣的故事?
    文|享借ceo 李厚辰餘佳文走了,安妮來了,創造了一條現象級的微博,短短幾個小時轉發量幾乎達到30萬,我相信很多創業者看到這條微博,心裡都是深深的羨慕之情,別羨慕了,現在拿起筆吧,我來教你也寫一條這樣的微博。
  • 18年寫作經驗告訴你,小白也能寫出好文章
    他寫了很多本與讀書、教育相關的書籍,他總結了自己18年的寫作經驗,寫了《如何寫出一篇好文章》這本書。 山口拓朗的《如何寫出一篇好文章》一書,是為寫作菜鳥量身打造的寫作進階寶典,不僅介紹基礎的寫作方法,還傳授了更高級的寫作技巧,列舉了大量的實際案例,給出了針對寫作的方方面面的訓練方法
  • 談愛情:你的愛情是什麼故事?恐怖式還是藝術式?
    列文和吉蒂寫出他們要表達那些話的頭字母,讓對方來猜。但這個段落實際上不是來自於託爾斯泰的靈機一動的文學創作,而是來自於託爾斯泰本人在生活中的一個細節。託爾斯泰在向他後來的夫人索尼婭求婚的時候,就使用了這麼一招。託爾斯泰不但「抄襲」了自己的求婚的方式,連書中列文的人物形象也「抄襲」了自己。託爾斯泰是個伯爵,莊園主列文也是伯爵,而且是有3000畝土地的大地主。
  • 如何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百位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告訴你答案
    如何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百位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告訴你答案 關於科學知識的書我們已經推薦過許許多多, 有用圖像思維把知識體系具象化的, 有用漫畫形式緊緊抓住孩子眼球的
  • 一本寫於南極的書‖大冰《好嗎好的》,去最冷的地方寫最暖的故事
    2016年1月6日,酒醒,我發微博:我說我想去往一個遠在天邊的地方,喝點兒燒酒,寫點兒文章……結果一堆人留言說,有本事你去南極寫下一本書啊……哈,南極是吧,好嗎好的。除此之外,人們喜歡他更因為他的書。在他的書裡,我們看到那麼多和他一樣,甚至比他都牛掰的人物。他們的故事那麼離奇,生活那麼艱辛,夢想那麼遙不可及,卻一根筋地死不回頭可著命地堅持。所以,終得命運垂憐。今天我要說的這本書《好嗎好的》是大冰的第四本書,寫於2016年。
  • 如何寫小說:故事的起點,中間和結尾
    編故事才是編劇/作者最基礎,最重要,最核心的技能。但目前國內幾十萬人寫劇本,編故事能真正過關的不過1%。編故事這種技能,說真的,學校教不會,書上沒記載。自己一個人摸索,確實極難找到門徑。即使摸到了門徑,也需要漫長的學習和研究,才可能掌握和精通。那時候你已經老了。究竟應該怎麼學習編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