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是從聽故事長大的。所以,很多人都愛聽故事。除此之外,我們也愛講故事,甚至想將自己的故事寫出來。
可是,多數人寫的故事不吸引人:
寫了半天,好像故事裡邊什麼都沒發生讀了無數遍,感覺平鋪直敘故事中缺乏有力的聲音故事講的枯燥無味寫出的內容沒有讓任何人產生共鳴寫出的故事看不出是哪種類型寫了半天故事,情節陳詞濫調對話聽起來不像「人」在說話........
說了半天,要想寫出好故事,問題出在了情節上,情節精彩不精彩決定了一個故事好不好。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本獨一無二的情節構思完全手冊,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著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為你揭秘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以場景為單位構建藍圖,一幕接一幕推進情節,織就捕捉讀者的故事之網。
這本書中有幾處亮點是我所推崇的,你看了會對寫出精彩故事有很大的幫助。
一、人物驅動故事的發展
行動即人物。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莎士比亞就深諳行動即人物,給人物安排了許多事情去做,通過人物在驅動各自情節的行動中也能夠體現故事的主題。
莎士比亞手底下的哈姆雷特就是一個行走的矛盾體,既高雅又粗俗,既溫和又尖酸;他愛母親,卻厭惡母親在父親屍骨未寒之時就嫁給國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哈姆雷特是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人,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行動,符合人物的真實情況,符合事物發展的邏輯演繹。
作家應該創造活生生的人;人,而不是人物。人物只是漫畫。歐內斯特.海明威
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了另一本書中提到的」人「是故事的主角,」事「就是故事的主事件,」主題「是指故事表達的最終目標或價值。
所以,一開始構建人物檔案或者人物圖譜是很重要的。書中給出了人物檔案需要從人物性格、相貌等方面來建立。
書中還特別推薦了《12星座人》《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訣》等書籍供參考來建立人物檔案。
不過,這裡我推薦一本書,宋傳著的《故事的織體》裡面提到的人物圖譜的建立更富有實操性,一個人物圖譜的建立重點在於身份、欲望、動作這三方面前後的變化;不同的人物身份會帶有特有的欲望動機,相應的會產生特有的動作。
二、用三幕結構演繹情節更精緻
一篇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三部分,同樣一個好故事的結構也要分三幕:開頭、中間、結尾。
結構是人類大腦對世界模型的本能認知。
書中讓我最關注的就是這兩種辦法可以讓結構更加精緻:
1、情節關節點路線,它是由事件驅動的
從情節關節點出發構思,需將開頭、中間和結尾分成故事中的六大事件。
誘發事件:第一幕中突然引發故事行動的事件且能夠推動讀者提出大故事問題。
情節關節點1:將故事引向不同方向,驅使讀者繼續閱讀第二幕的事件。
中點:發生在故事中間,讓讀者保持對情節的興趣。
情節關節點2:將故事引向不同方向的第二個事件,驅使我們進入第三幕。
高潮:故事中最大的事件繼續需要回答統領性問題,也要回答大故事問題。
尾聲:將所有待解決的問題束在一起,如果是系列故事,則為下期故事做鋪墊。
舉例:愛情故事第一幕:男孩遇見女孩(開始)1、美麗的邂逅2、初吻第二幕:男孩失去女孩(中間)3、第一次爭執4、分手第三幕:女孩重返男孩身邊(結尾)5、和解6、婚禮
雖然故事簡單,但是由情節來推動故事發展的,我們可以這樣展開來寫。
2、英雄之旅路線,它是受人物驅動的
英雄之旅路上用起來妙趣橫生,是描寫主人公轉型的經典套路。
英雄之旅路上是由人物驅動,將三幕結構分解為描述主人公轉型的必經之路。
第一幕(開始)
1)現狀:普通的生活環境,百無聊賴等。
2)催化劑:需要主人公採取行動離開熟悉環境踏上未知旅程的事件。
3)否認:主人公聽到冒險召喚退卻,拒絕。
4)遇到專家導師:對主人公轉型至關重要的人物。
5)接受和行動:推動主人公觀念轉變的事件。
第二幕(中間)
6)歷經磨難,敵友共存:在前行中有幫助他的人,也有阻礙行動的人。
7)如臨深淵:主人公來到的第二道門檻邊緣。
8)終身一躍:直面困難,迎接挑戰。
9)回報:置之死地而後生,贏得獎勵。
第三幕(結尾)
10)通往終點之路:主人公為終極大考驗做準備。
11)真正的考驗:最後的考驗,主人公必須充分展現出自己對人生教訓的理解。
12)重回新的日常狀態:主人公經歷了蛻變後終於回家了,帶著獎勵----可以是實物或者其他意義上的獎勵。
舉例:灰姑娘的故事現狀:灰姑娘生活悲慘催化劑:灰姑娘聽說了舞會否認:灰姑娘姐姐們阻止她去舞會遇到專家導師:灰姑娘遇到了仙女教母接受與行動:灰姑娘坐著南瓜馬車去參加舞會歷經磨難,敵友共存:灰姑娘參加舞會,遇到王子如臨深淵:灰姑娘與王子共舞,墜入愛河終身一躍:鐘敲了十二下,灰姑娘逃跑時丟了水晶鞋回報:王子宣布他會娶一位能穿上水晶鞋的姑娘通往終點之路:灰姑娘的王子帶著水晶鞋來了真正的考驗:王子來時,繼母醜陋的女兒們阻止灰姑娘穿水晶鞋,但她堅持去試穿,勇敢面對姐姐們回歸新常態:灰姑娘嫁給了王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英雄之旅的故事結構不僅僅適用於《星球大戰》《與狼共舞》《綠野仙蹤》這種英雄故事,也適用於我們家庭生活故事。
三、用故事問題來引領創作情節
故事問題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問自己的問題。我們的職責是在故事中找到恰當的提問方式,引誘讀者繼續閱讀找尋答案。
這裡介紹三種基本的故事問題:統領性問題、大故事問題、小故事問題
統領性問題:直到故事結尾才會給出答案,而這個問題是一個故事的主線。
例如:推理故事:誰做的?驚悚故事:為什麼做?愛情故事:有情人是否終成眷屬?科幻故事:我們怎樣擊敗外星人?戰爭故事:他們能完成任務嗎?體育故事:比賽誰會獲勝?間諜故事:誰是臥底?驚險喜劇片:他們最終會怎樣完成任務?家庭劇:這個家庭能共渡難關嗎?.......
統領性問題即驅動主要情節的問題,從首頁到末頁是一個漫長過程,我們需要中途穿插大大小小的故事問題。
主要情節:統領性問題
次要情節(重大場景):大故事問題
每個小場景:小故事問題
最棒的故事實際上就是漫長的問答過程。
成功的故事會將統領性問題、大故事問題、小故事問題結合起來,引人入勝。
回歸本書
大家看了前面的精彩亮點介紹一定會愛不釋手,想馬上嘗試寫出精彩情節。我上面寫內容再精彩也是隻言片語,還是推薦大家入手這本來自美國作家保拉.穆尼埃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
這本書會慢慢教你寫出一個場景接一個場景,手把手教你寫出叫好又叫賣的精彩故事。
書中還有更多精彩章節諸如:場景的正負電荷、妙筆一幕接一幕、讓讀者一口氣讀完的秘密(十大節奏處理工具)等章節等著你去慢慢學習,寫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抓人「的精彩故事。
原價49.8元,新版2020年8月才剛剛出版,限時特價34元,歡迎喜歡寫故事的朋友入手。
精華閱讀:
人類認知4大核心思維:全局思維、局部思維、極限思維、變化思維
再努力的窮人,缺這4種富人思維,也拉不近與富人的差距(精闢)
人生要想早日成功,儘早建立讀書系統,為你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解決問題的3大思維:邏輯思維、水平思維、批判性思維
厲害的人,目標、價值、復盤、糾偏、迭代、槓桿、複利思維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