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旭東丨《成都「根魂」》(三十一):古蜀文明有去無回出訪

2020-12-19 騰訊網

「古金牛道」已經全線打通。

時機成熟。巴蜀風雲再起,當古蜀王進攻弱小的巴國時,前316年八月,秦惠王遂派大夫張儀、司馬錯率秦軍伐蜀,中原鐵騎揮師,通過「古金牛道」一路南下。

秦軍兵臨葭萌關(今廣元昭化鎮)。

天災與瘟疫並行。這年,成都的冬天寒冷,時而狂風大作,時而冰雪交加。地震次生災害延續,瘟疫流行,正在組織人力抗震救災的開明十二世,不得不親率20萬大軍趕到,倉促應戰。

刀劍鋒利。秦軍攻勢強大,開明王戰敗逃走。潰逃至今南河、府河之間的牧馬山尾,今眉山彭山區牧馬鎮、武陽鎮、成都雙流區黃龍溪鎮一帶,組織殘軍背水一戰。

▲影視劇中的張儀形象

無力回天。在固守成都城的最後兩天,開明十二世傳位於10歲的小兒子,後人稱「開明泮」「蜀泮」,決定輾轉南遷,戰術上防禦性地潰逃雲南,戰略上決定性地南下攻擊交趾。

《華陽國志 蜀志》載:「……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王遯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鄉,死於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古蜀國的丞相、太博與太子「逢」,率部退到湔江故地「海窩子」的「瞿上」繼續抵抗,不久也被秦軍全部消滅。蜀太子最後也死於形如覆鐘的白鹿頂(今彭州白鹿鎮)。

在「武陽」,開明十二世被秦軍全軍包圍,死於亂軍之中。

「蜀泮」,在王室貴族保護下,按照老蜀王的「部署」,帶領3萬強將精兵,以「靈關古道」為中軸線,且戰且退,向南至榮經,集結各部族武裝準備與秦人,殊死一搏。

▲ 華陽國志

西南密林。4500年以前,便存在著一條「神秘走廊」,由陸路、水路組成,經過川、渝、滇、黔、湘、桂、粵等省區,往東直達廣東的珠江口,往西進入南亞,往南進入越南。

蜀商最倚重的蜀馬,很早就傳入越南境內。

成都平原的河道上,過去有一種用粗竹做成並掛有帆的竹筏,在越南北部的河道上常見,日本史學家西村真次認為,竹筏的雛形始於成都平原,隨上古蜀土著的南遷,傳播到越南……

長驅直入,秦軍攻破了古蜀國都城。

攻下成都,僅僅就兩個月的時間。

在《史記》中,司馬遷記載:「十月,取之,遂定蜀。」

在成都城被攻破前,開明十二世就安排在犛牛道的起點、開明王朝的銅冶基地滎經,組織最後一道防線,讓快馬手持「巴蜀印章」,聯絡沿途各部族在榮經集結,聽由「蜀泮」指揮。

▲ 巴蜀圖形文字

印章雕刻著圖案:手持利刃的武士,張開的手、鮮紅的心臟。

目報於蜀王各部族首領的徽記,開明王分發給各部族的信物。

巴蜀圖語,「圖畫」和「文字」,又稱巴蜀符號、巴蜀圖形文字。集中了古蜀文明的神奇。每一個單薄的圖符背後,都可能掩藏著一段隱秘的歷史,活躍著一群生動的面孔。

可能是巴蜀部落的圖騰,也可能是邊關重鎮商貿通行的信物。

古蜀文字出現時期較早,中國除漢字外唯一發現的先秦文字。

商周至戰國時代,古蜀在使用自己的文字的同時,也使用中原文字。

「僰道有故蜀王兵闌」。《華陽國志》記載:在古蜀國的最南端鄰近獠僰(今雲南曲靖馬龍、霑益一帶)的地方,還有一處被稱作「兵蘭」的軍事設施,放置兵器的欄架。

▲陶器上的刻畫符號

滎經,離成都175公裡,北接成都平原,東、南、西三面,被海拔達3000至4000米的犛牛山、瓦屋山與邛崍山環繞,南下便是邛人、笮人等部落的地盤。

大相嶺,古代漢人與少數民族的分界嶺,四川的南北分界線,經常路過的人都知道,陰陽兩界,「穿過泥巴山,晴雨兩重天」,滎經一邊,清風雅雨,漢源一邊,陽光燦爛。

《西遊記》中的「黃風嶺」,就是大相嶺。

決戰慘敗。「蜀泮」帶領殘部,分兩路輾轉南遷。

一路,沿「靈關古道」,逃至今西昌和雲南姚安,輾轉南下入廣西;一路,從宜賓經高縣、筠連的「朱堤道」,進入雲南,折向東入貴州,借道夜郎國,沿北盤江直去廣東,進入交趾。

一部向西發展,遠足緬甸,今緬甸有「仁安羌」地名;向南發展,到了柬埔寨,故今柬埔寨有20萬青羌遺裔;越南史籍記載,他們的祖先是來自成都平原的青羌。

「古成都人」與古蜀文明,一次有去無回的出訪。

作者簡介

易旭東,男,知名紀實作家,非學院派天府文化學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學者。曾在多家報紙任副總編,中央級報刊任部門負責人。發表近400多萬字的紀實作品,近50篇作品獲各種獎項。2012年辭職,從新聞「回歸」到文學,閉門讀史,跨文體、非虛構「紀實」歷史。

版權聲明: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若已獲授權,請註明「來源:成都方志」。

圖片來源:網絡

圖文編輯:南波萬

圖文校對:汪洋

技術支持:毛聲文

相關焦點

  • 【歷史文化】易旭東 ‖ 崇州:成都「後花園」歷史文化內涵(中)
    「禹」字與「蜀字」都從蟲,「蟲」符,「龍」符。從崇州到汶川、中原,東南至長江中下遊……再從崇州到新津寶墩、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村,數十公裡的遷移,古蜀文明與成都風華,4300多年來的第一篇。2001年2月,在成都市區發現的金沙遺址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距今約3200年—2900年)長江上遊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
  • 古蜀遺蹤——自我開闢的亡國之路
    上面引用這段話中,「蠶叢及魚鳧」便是古蜀國兩個君王的名字。而「地崩山摧壯士死」講的則是「五丁開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神秘的古蜀國走上滅亡之途的一個縮影。一個輝煌的文明,究竟是如何誕生、輝煌、隕落了呢?古蜀文明是一個以族屬命名的古代文明,誕生於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河道縱橫,自然條件優越的成都平原。要講古蜀文化,首先要追溯到寶墩文明。
  •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④:一琴一鶴自...
    成都「老市長」趙抃易旭東4 一琴一鶴自隨匹馬入蜀對成都的熟悉,趙抃僅次於家鄉浙江。第一次入蜀。從長江轉岷江,船逆水進入成都平原,心情大好,寫《入蜀舟中逢春》。春到依羈旅,懷開似發緘。野禽鳴勝管,春草綠於衫。水暖風微碎,山明日半銜。巴西寒極地,冰雪尚千巖。崇州,也是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美的城市。
  • 箏哥藝述丨遊曉林之古蜀畫魂__神鳥鳳凰太陽祭
    北京全球華人筆墨丹青藝術創作中心常務理事,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特聘理事,四川水利書畫院顧問,主要以古蜀文化為背景創作《古蜀頌繫列》《三星堆魂系列》《金沙遺夢系列》《漢風蜀韻系列》古蜀藝術繪畫。形成了融合中西方藝術語言,獨具個人特色的繪畫風格。
  • 探秘金沙遺址,品味古蜀文明!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體驗清宮民俗
    它與三星堆遺址一起向世人展示了古蜀國的風情與物貌。金沙遺址的發現使成都建城史向前推進了700年,同時也改寫了中華文明史金沙遺址位於成都的西北,距離市中心僅有5公裡之遙。這是一座為保護、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興建的遺址類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由遺蹟館、陳列館、遊客中心、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金沙劇場、園林區等部分組成。金沙遺址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萬餘件,其中已鑑定的一級文物364件,尤以太陽神鳥金飾等國寶級文物聞名海內外。
  • 古蜀遺蹤2強勢回歸 官方海報首度曝光
    由成都天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黑天工作室),ACG聯盟、紫川影視文化(上海)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原創自製首部二次元網絡劇《古蜀遺蹤》第二季在萬眾期盼下將強勢回歸。   頂級偶像小夢、閔軒(殺殺)、小羽、菜菜、殺漠等主演,更有黃山、小小白、十夜等二次元殿堂級元老coser傾情加盟,強大的參演陣容與粉絲基礎,加上紮實的劇本、個性的演繹,《古蜀遺蹤》第二季將為二次元影視界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熱點。
  • 蜀王的皇家花園故蜀別苑,如今在成都哪個地方?
    千樹萬樹梅花簇擁在茫茫雪地嬌豔綻放,綿延數十裡花香襲人,其間高大若龍的古梅龍盤旋欲飛,微風不經意吹下幾片花瓣,伴著雪花輕盈盈飛舞,有的竟飄進了遊客邀梅共飲的酒杯裡——那是一個獨領風騷,有著太多詩情畫意,令人神往心醉的遊樂勝地! 至於故蜀別苑的具體位置在今何處,只有陸遊在《梅花絕句》的詩句和注、《故蜀別苑梅龍》序裡有大致說明。
  • 【方志四川•書評】易旭東 ‖ 「草根教授」的「底層寫作...
    《改革開放中的成都:大城崛起進行時》 湯繼強 著(易旭東 供圖)為經濟學家「底層寫作」提供寶貴藍本。「誠實記錄」。湯繼強教授在雙城經濟圈戰略下的成都發展新動能主題分享活動上(易旭東 供圖)「高冷教授」與「大眾閱讀」,兩個維度上高端平衡。「無心插柳」式的機緣。
  • 「三星堆」特展上海展出,去上大探秘古蜀文化
    最近,神秘的三星堆文化來到了上海——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弘揚古蜀文明,增進長江流域文明交流互鑒,2020年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展。   展覽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三星堆博物館聯合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該展是繼「海上明月 輕裾隨風——江南望族與海派旗袍」「越風悠悠——蕭山越文化文物展」等展覽後,上海大學博物館本年度推出的又一跨年重磅特展,旨在用精品文物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文翁③丨蔣藍:文翁像古蜀縱目之神,為蜀人開了...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文翁就像古蜀的縱目之神一樣,為蜀人開了『天目』。」得知文翁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成都市作協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蔣藍用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概括文翁興學化蜀的功績。揚雄《蜀王本紀》裡有「蜀左言,無文字」之記載。「左言」就像「左衽」一樣,形容夷狄、不開化。古蜀時期,僅有的一些片言隻語的神話和掌握在極少數權力者手中的「巴蜀圖語」,群體精神形態並沒有發展到理性化程度,文化普及程度明顯低於中原。直至西漢年間,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興學,建立石室學宮,地方政府辦學這種全新的辦學模式應運而生。
  • 《古蜀遺蹤》第二季舉行開機儀式 二次元頂級偶像再聚首
    《古蜀遺蹤》第二季舉行開機儀式 二次元 偶像再聚首時間:2016-05-19 15:5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5月17日上午,由成都天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黑天工作室),ACG聯盟、紫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原創自製首部二次元網絡劇《古蜀遺蹤》第二季在西村藝術空間舉行開機儀式。
  • "古蜀遺蹤"第二季開機 二次元偶像再聚首
    網易娛樂5月18日報導 5月17日上午,由成都天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黑天工作室),ACG聯盟、紫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原創自製首部二次元網絡劇《古蜀遺蹤》第二季在西村藝術空間舉行開機儀式。第二季開始,伴隨著石盤的丟失,幕後勢力紛紛浮出水面、步步緊逼,各大家族均意圖染指懸而未決的考古真相,孟知博等一群年輕人繼續合力探索神秘的古蜀文明。面對力爭擔當家族使命的少主、覬覦神秘古物的研究者、乃至上一輩恩怨的糾葛,孟知博在探秘與追查真相之間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如何帶領藏著秘密的同伴,共同抵禦終極邪惡的陰謀,破譯通向史前文明的大門?
  • ...世界第九大奇蹟 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中國新聞-東方網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三星堆文明實證古蜀國蠶叢王、魚鳧王傳說
    最令人稱奇的是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物造型獨特,還有工藝精湛薄如蟬翼的金箔面具,可見其文明之輝煌。但是文獻卻對這樣一個有著燦爛文明的三星堆遺址鮮有記載。三星堆一出現在世人眼前,就驚豔了整個世界。經過多年的考古和文獻資料的比對,三星堆遺址的真面目逐漸浮出水面。它就是古蜀國魚鳧王的國都。
  • 網絡劇「古蜀遺蹤」第二季開拍 二次元頂級偶像再聚首
    由成都天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黑天工作室)、紫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原創自製首部二次元網絡劇《古蜀遺蹤》第二季開拍,今(10)日,總導演丁倫攜小夢、殺殺、小羽、菜菜、殺漠等二次元頂級偶像亮相重慶南坪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媒體見面會,引發粉絲關注。
  • 四川,乃天府之國,位居中國之西南,古稱蜀;風光秀麗,人傑地靈……
    四川,乃天府之國,位居中國之西南,古稱蜀;諸江相伴,崇山相依,物產豐富,風景悠美,具有得天獨厚的特色文化相隨;時代革新,四川立足於發展,著眼於長久,迅速拉開了新裡程;高新科技的崛起,網絡時代的興起,加快了四川前進的步伐。
  • 成都人為什麼愛喝茶:因為喝茶的歷史就是從古四川人開始的
    一碗蓋碗茶,蓋住了很多歷史,卻蓋不住那顆流傳數千年的古蜀之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飲茶的歷史,就是從四川地區開始的。古蜀人很早以前就開始喝茶了。因為古蜀人最早生活在高原山地之間,這裡比較嚴寒,有一口熱水喝那是多愜意。最後他們就發現了茶葉可以泡水喝,而且還可以提神,還可以暖身。喝茶的習慣就在古蜀人中普及了起來。而且當地盛產茶葉,那些野生茶樹到處都是,有的還長得非常高大。
  • 古蜀探秘:「目縱」蠶叢王,到底是「凸眼」,還是「雙瞳」?
    雖然隔著時代空間,無法證實這所有的雙瞳人是否有拼爹拼祖宗的家族淵源,但古蜀王蠶叢被認為是雙瞳人,還是有血緣可能的。「目縱」蠶叢氏我們都知道神話中的二郎真君楊戩是三隻眼,在《灌江備考》中說:「二郎為蠶叢之後,故額上有一縱目。」
  • 成都市資訊|張獻忠攻克成都後,明朝蜀王一脈,到底有多少朱姓宗室被殺
    成都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張獻忠攻克成都後,明朝蜀王一脈,到底有多少朱姓宗室被殺張獻忠大軍入川,攻破重慶,下一步就是成都。成都城內官員勸說蜀王朱至澍拿出錢財招兵買馬,保全城池。張獻忠攻入四川,最富的藩王蜀王朱至澍卻不肯拿出錢財來招兵買馬,從五月初到七月底,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就這樣在扯皮中被浪費掉了。到7月底,張獻忠大軍已逼近成都,想到重慶宗室兄弟們的悲慘結局,朱至澍才驚慌起來,同意拿出錢財招募士兵守城。最倒黴的是城裡的宗室,農民軍進入成都後,圍攻蜀王府,朱至澍與妃嬪、宮女等投井自殺。
  • 古蜀國被滅,源於一個荒誕的故事?
    蜀王迎來的不是能日糞千金的石牛,而是秦國的十萬鐵騎。春秋時期的蜀國「東接於巴,南接于越,北與秦分,西奄峨蟠,地稱天府」。從三星堆遺蹟和金沙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我們今天仍可感受到古蜀文明的輝煌……,這些文明卻在一夜之間走到了盡頭。秦滅蜀後,即設蜀郡,其下又設縣。不久又設嚴道、青衣道。上帝是公平的。秦人派來了一位智吏李冰,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之成為天府之國,百姓得以享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