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理人雜誌
從正式開始運營至今,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極兔速遞這隻「兔子」的成長速度有目共睹,也引起了國內傳統快遞巨頭通達系的忌憚,繼而針對極兔速遞存在的缺陷進行限制。不過,如今的極兔速遞雖然與巨頭尚有差距,但已經初具規模,而且發展日新月異,封殺不易。
來源| 《經理人》雜誌
本刊記者 / 孫建奮
原文標題:動若「極兔」
10月19日,韻達在內網發布的《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速遞業務的通知》提到,韻達下屬加盟公司(含承包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極兔速遞網絡及承包區;攬派兩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極兔速遞快遞業務。此舉被市場解讀為韻達快遞正式封殺極兔速遞。
事實上,圓通和申通對於極兔速遞的封殺早於韻達,分別於7月底和9月底下發類似的內部通知,但加盟商的態度較為曖昧,頗有陰奉陽違的意思,讓封殺極兔速遞的行動遇阻。11月4日上午,圓通在內網發布的《關於代理極兔速遞業務的處罰通告》指出,全網發現部分公司違規代理極兔速遞業務,通過數據比對發現,涉及違規代理極兔速遞分公司合計308家,結合省區網管及終端人員核對,核出144個分公司存在違規行為,對違規分公司處以3萬元罰款。
能引得通達系接連出手,這隻被封殺的「兔子」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何能夠攪動國內快遞市場的風雲呢?
劍指中國前三從今年3月開始,在拼多多平臺購買商品時,時不時會由極兔速遞配送,但消費者並沒有進行深入了解。如今,隨著通達系的集體出手,讓名不見經傳的「極兔速遞」首次公開出現在社會大眾面前。在微博熱搜上,通達系聯手封殺極兔速遞的話題閱讀量高達5.4億,討論量超過1.8萬。這只能夠引起國內快遞巨頭忌憚並大動幹戈的「兔子」並不一般。
公開資料顯示,極兔速遞的母公司是J&T Express,於2015年8月在印尼成立,「J&T」象徵著 Jet(噴氣式飛機)和 Timely(及時)、Technology(科技),中文品牌由象徵南北兩極的「極」和象徵速度、敏捷的國民動物「兔」組成。
J&T Express創始人為李傑,1998年加入江蘇安徽步步高公司,2008年出任OPPO蘇皖地區總經理,2013年作為OPPO印尼的創始人、帶領團隊開闢印尼市場,但因為印尼物流阻礙了OPPO的快速擴張,李傑成立了J&T Express公司。此後,李傑依託OPPO印尼遍布全境的銷售網絡,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J&T Express已經成為印尼當地排名第二的快遞公司,印尼收件量突破三十萬票/天。此後,其迅速擴張至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成為東南亞快遞界名副其實的「黑馬」。
2018年1月,J&T Express在中國成立了深圳雲路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為東南亞跨境電商提供物流、金融、倉儲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也是負責研發極兔速遞在中國的快遞系統。2019年,J&T Express盯上了中國快遞市場這塊蛋糕,開始籌劃中國快遞業務。通過企查查獲悉,極兔速遞的運營主體上海極兔速遞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龍邦速運有限公司(簡稱「龍邦速運」)。今年4月和6月,龍邦速運發生多項工商變更,新增快遞服務,其原董事全員退出;同時,法定代表人由饒國榮變更為樊蘇洲,後者從印尼回歸中國,此前主要負責極兔速遞印尼快遞市場。此後,極兔速遞新增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報關業務、進出口代理等業務。
以此分析,極兔速遞先是通過收購龍邦速運解決了全國快遞業務的經營資質問題,隨後通過龍邦速運分公司在全國各地開始試運營並進一步完善布局,最後極兔速遞於今年3月起網(正式開展業務),開始運營。
起網之初,李傑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劍指國內前三。3月18日,李傑在《致J&T極兔速遞中國代理的一封信》中提及了進軍中國市場的目標:「我們的願景是成為健康、長久的企業。只要快遞行業在,我們就在;我們死了,J&T還在。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中國進入行業Top3,你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J&T品牌的發展之路上,何等驕傲和自豪!」
從極兔速遞正式運營算起,雖然時間僅僅為幾個月,但所取得的成績卻很可觀。根據官網信息,極兔速遞已在國內投產78個運轉中心、搭建384組全自動化矩陣,分批投入超過1300套自動擺輪設備和500套DWS智能掃描設備,有效地縮短快件的中轉時長;服務網點實現全國省、市覆蓋率達100%;全國幹線運輸車輛超過2000輛,運輸幹線超過1500條,省際連通率為100%,實現支線與幹線能夠無縫銜接,做到時效優先。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截至今年上半年,圓通速遞在全國範圍擁有自營樞紐運轉中心73個,韻達股份擁有自營樞紐分撥中心60個,申通快遞擁有自營轉運中心63個;此外,圓通的自有幹線運輸車輛為2002輛,這個數據與極兔速遞也十分接近。對比數據可以發現,才剛剛起網的極兔速遞,抱著極大的野心而來,並且已經做好了全局的戰略規劃,劍指國內快遞龍頭。但,末端服務網絡的搭建並非一蹴而就,如此明顯的缺點,讓通達系得以實施所謂的封殺。
對於本次事件,《經理人》分別向極兔速遞、韻達、圓通、申通發送了採訪函,極兔速遞以公司目前尚處在創業和起網的初期為由,回絕了採訪,而另外三家公司則沒有回覆。
極兔速遞大起底在國內剛剛起網不久,就遭到了傳統快遞巨頭們的集體抵制,這說明國內快遞巨頭對極兔速遞的忌憚。對極兔速遞進行全面的分析梳理,或許可以得出傳統巨頭作出如此決策的原因。
●優勢與劣勢
短短的五年間,從成立再到成為東南亞快遞「黑馬」,極兔速遞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與創始人李傑及其團隊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從李傑在OPPO經歷來看,此人具備極強的銷售和領導能力,為此OPPO總部設立了「李傑獎」,以表彰在銷售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從極兔速遞能夠在東南亞七國迅速崛起分析,李傑帶領的團隊同樣具備較強的執行能力。
科技創新上,極兔速遞對外的宣傳口號是「一家科技創新型網際網路快遞企業」。具體來看,極兔速遞擁有自主研發的JMS系統(J&T Management System科技信息平臺),在線集成管理快件從下單、收取到結算的全生命周期。重點信息系統主要包含客服工單管理、運力管理、手持終端管理、分揀支持、呼叫中心、管理報表類、JMS運營核心、客戶管理等八大模塊。
商業模式上,極兔速遞在東南亞主要自營為主,在國內採取可以實現快速擴張的是「直營+加盟」的商業模式。截至今年3月份,極兔速遞現有自營網點超過4500個,加盟網點1000多個。加盟極兔速遞的條件為熟悉快遞/物流行業的運作模式、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註冊資金不低於100萬元、且持續經營五年以上的公司等等。不過,或許是剛剛正式運營、想要快速拓展網點的緣故,諮詢極兔速遞客服可以發現加盟門檻降低了許多,只要註冊公司資金不低於50萬元即可,加盟費為1萬元。但極兔速遞內部人士稱不缺加盟商,而且對於加盟商的要求很高。
合作渠道上,極兔速遞在國內擁有近20個下單渠道,合作夥伴包括拼多多、蘇寧易購、蘑菇街、當當網、微店、有贊等;此外,也和抖音、快手、OPPO、VIVO等達成合作。需要指出的是,因為OPPO的幕後老闆段永平是拼多多的投資者人,更是黃崢的導師,而李傑又與OPPO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外界普遍認為極兔速遞屬於「拼多多系」。若真是背靠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的拼多多,再加上藉助OPPO和VIVO的線下市場,極兔速遞的快遞訂單將會源源不斷,崛起也只是時間問題。這也不難解釋為何極兔速遞在國內才剛剛起網,就讓國內快遞巨頭坐不住了。
極兔速遞的優勢突出,但是極兔速遞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對國內市場的熟悉程度不足、人才儲備、服務網點嚴重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等等,存在水土不服的風險。
東南亞和國內的快遞市場存在較大差異,東南亞消費者對快遞服務、時效要求普遍低於國內,導致當地快遞企業競爭力相對較弱,這是極兔速遞能夠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國內快遞市場一直處於激烈競爭中,傳統快遞巨頭在時效、價格方面均有著強大的競爭力,極兔速遞想要單憑這兩點突圍難度很大。此外,如何打造快速適應國內快遞市場的團隊,也是極兔速遞需要思考的問題。歷史經驗表明,生搬硬套海外模式的企業,最終都以折戟收場,極兔速遞需要結合中國快遞行業的特點,對自身作出改變並適應市場,才有可能突破重圍,但是從極兔速遞採取「自營+加盟」的商業模式,其中加盟網點數量激增分析,極兔速遞正在作出改變。
因為剛剛起網,極兔速遞的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末端的配送網點不足。以國內順豐為例,擁有約1.8萬個自營網點,韻達和圓通的加盟網點分別32229個和33088個,而目前極兔速遞國內「自營+加盟」的網點超過20000個網點,網點總數離韻達或圓通的網點總數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是傳統巨頭得以對極兔速遞實施封殺的關鍵所在。
此外,極兔速遞網點激增的背後,暴露出的是服務質量下降的問題。根據中國郵政局數據,9月份22家主要快遞企業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平均為92.26,而極兔速遞的分數為85.75,排在倒數第四位。作為一個新的快遞品牌,大眾的認知度不高,極兔速遞走C端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機會與威脅
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市場廣闊。20152019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及業務總量保持著逐年增長的趨勢。今年110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43.8億件,同比增長29.6%,數據已經遠超去年快遞業務量635.2億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909.8億元,同比增長16.5%,持續快速增長。此外,10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02.4,同比增長38.9%,這表明我國的快遞市場繁榮活躍,仍然擁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另據Pitney Bowes預計到2026年,全球包裹快遞數量將達到2200億至2620億個,中國佔比超過六成。
市場集中度高,行業整合加速。從2017年開始,我國快遞行業市場增速大幅放緩,行業發展進入整合期,部分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導致市場集中度逐漸提高。去年,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高達82.5%;今年110月,快遞行業CR8為82.7%。值得指出的是,TOP5電商企業的產能逐漸充足,且進一步擴張,二、三線快遞企業的存量份額將被進一步瓜分。此外,若頭部快遞企業未能及時在效率與成本上跟進,市場份額也有縮小的機率。
快遞行業爆發大規模價格戰。今年上半年,不管是順豐還是通達系,雖然業務量增長迅猛,但是平均單票收入同比大幅下滑逾20%以上,這也就導致通達系企業營收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個時機入局的極兔速遞,或將遭遇價格戰。
從極兔速遞快遞價格來看,通達系是其虎口奪食的對象,彼此間是直接競爭關係。選擇狙擊通達系,極兔速遞是或出於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順豐、京東均為自營體系,內部鐵桶一塊,正如貓咬刺蝟——無從下口;另一方面是通達系末端網點多以加盟為主,部分加盟商們追求利益至上原則,同時代理多個快遞品牌的現象並不少見,屬於典型的有奶便是娘,意味著外來者有漏洞可鑽。
極兔速遞兩大結局目前,中國快遞行業的第一梯隊包括順豐、京東、EMS和通達系等八家公司,這些頭部企業憑藉不斷的深入耕耘,不管是運轉中心、運營車輛、自動化設備和末端網點均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已經建成強大的護城河抵禦外來者。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2019年是快遞行業的水逆之年。年初,全峰、國通、如風達等企業接連陷入危機;下半年,全一快遞、人人快送等接連停運,唯品會的快遞品牌品駿也賣身給了順豐,快遞行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選擇在這個時機入局的極兔速遞和眾郵等新興快遞企業,一開始不被外界看好,認為短期內對於國內電商快遞市場競爭格局影響不大。不過,從本次通達系內部通知來看,極兔速遞的威脅正在快速形成,讓傳統巨頭不得不防。極兔速遞的發展究竟有多麼迅速,從其頻繁變更的宣傳資料可以管中窺豹。
3月份,極兔速遞全球員工超過6萬人,自營網點和加盟網點分別超過4500個和1000個,自有車輛超過3500多臺。
5月份,極兔速遞在全球擁有11.2萬員工,擁有超過170個大型轉運中心,自有車輛3700臺,同時還運營超過4800個自營網點和5500個加盟網點。在國內有76個轉運中心、全國省市、區縣、鄉鎮覆蓋率分別為100%、98%、90%,運輸幹線超過900條,實現省際連通率80%,擁有幹線車輛470臺,其中230臺為自營。
11月份數據顯示,極兔速遞在全球擁有近30萬名員工、自有車輛4000臺,服務網點超過20000個。國內轉運中心為78個,實現服務網點全國省、市100%覆蓋率,運輸幹線超過1500條,省際連通率達到100%,擁有幹線車輛2000多臺,其中686臺為自營。
對比數據可以發現,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極兔速遞全球員工增加了24萬人,自營和加盟網點數目和幹線車輛總數增加分別超過3倍和4倍。「日新月異」是對極兔速遞發展速度的最佳詮釋。若極兔速遞對外公布的數據為真實的,數據猛增的背後,需要雄厚的資本實力作為支撐。此前9月份,極兔速遞被曝百億元融資融資正在談判中,極兔速遞對此沒有回應。被阿里和京東拒之門外,極兔速遞作出這種布局的底氣何在?
此前,菜鳥驛站和百世鄰裡是極兔速遞驛站自提櫃的合作平臺。在最新的宣傳手冊上面,極兔速遞新增了許多合作方,但是菜鳥驛站和百世鄰裡已經消失在合作名單了。需要關注的一個細節是,阿里和J&T在印尼屬於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2017年,J&T和阿里在印尼達成了合作,雙方還成立了一家從事電商服務諮詢業務的子公司Jet Commerce Alibaba。此外,阿里投資控股的電商公司lazada、Tokopedia,分期購物電商平臺Akulaku都是J&T在東南亞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以常理度之,雙方在東南亞是合作夥伴,在國內理應加深合作才對,但事實是天貓、淘寶一直將極兔速遞拒之門外,並不願意給極兔速遞開通接口,這點讓外界頗為奇怪。究其根源,或許是李傑、黃錚均與段永平有所交集,且關係非同一般。不過截至目前,拼多多與極兔速遞在股權關係上並沒有關聯。
極兔速遞的強勢入局,對於國內快遞行業而言,有利有弊。近年來,快遞行業爆發的大規模價格戰讓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同時進一步擠壓二、三線快遞企業生存空間,多家企業不堪重負,搖搖欲墜。此時,極兔速遞的進入無疑會進一步擠壓其生存空間,加速行業洗牌,但也要認識到,這對於想要離開快遞行業的企業而言,或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契機。此外,對於不想出局的企業,連橫合縱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如今,極兔速遞與通達系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雙方的競爭不可避免。一邊是抱團取暖、貼有阿里標籤的通達系的傳統快遞公司;另一邊是起網不久,發展迅猛,疑似拼多多系的新晉快遞新秀。前者對於後者十分忌憚,並利用後者存在的缺陷出臺相應對策。
在未來,極兔速遞不外乎兩種結局:突破重圍和敗走中國市場。
極兔速遞想要在國內取得成功,人才方面,此前負責印尼市場的樊蘇洲和部分國內OPPO渠道商、以及部分國內傳統快遞企業前高管組成了極兔速遞中國管理團隊。考慮到新團隊需要磨合,成員認同極兔速遞公司價值觀需要一段時間,如何管理團隊將是極兔速遞需要面臨的第一道坎。另外,如何管理快遞員,讓快遞員對極兔速遞有歸屬感,也是需要考量的問題。對此,極兔速遞內部人士透露,對比其他快遞公司,雖然也有處罰機制,但更多的是獎勵機制,以此保持公司員工積極的工作激情。
資金是極兔速遞能否持續經營的關鍵。從極兔速遞收購龍邦速運,再聯想近半年來瘋狂的擴張動作,以及平均單票快件價格與通達系快件接近等系列動作來看,極兔速遞幕後有著更大的金主支撐其在國內的運營,至少在短期內不缺資金。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極兔速遞在初期憑藉什麼從通達系搶奪商家,答案不言而喻。
流量方面,極兔速遞已經與國內多家電商平臺開展合作,其中拼多多作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去年快遞包裹產生197億個訂單,而去年極兔速遞東南亞收派包裹超過7億個,僅僅相當於拼多多包裹量的3.55%。與拼多多等展開合作之後,極兔速遞日票量突飛猛進。據國內科技媒體報導,今年9月下旬,極兔速遞總的日票量達到1000萬。由此來看,相比較流量問題,極兔速遞更應該加強自身的消化能力,這也是其一直在做的事情。
若極兔速遞走上另一個結局——敗走中國市場,最好的結果是被國內資本整合收購,為他人徒做嫁衣,繼續經營東南亞市場,就像去年家樂福(中國)被蘇寧易購收購;最壞的結果則是企業破產,一切煙消雲散,就像今時今日的樂視。
曾經,市場普遍認為電商平臺除了淘寶和京東之外,沒法再容納第三個平臺,誰曾料想拼多多以社交電商為突破口,橫插一腳,規模超越京東,緊逼淘寶,頗有後來居上之勢。如今,同樣需要直面傳統巨頭的阻撓,極兔速遞能否像拼多多一樣突圍呢?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新晉入局者會為行業帶來新鮮的血液,讓行業煥發新活力。能在東南亞快速崛起的極兔速遞,未必不能在中國闖出一片天地,讓國內電商、消費者多一個選擇。不管最終結局如何,但,現在的極兔速遞正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