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美文化」散文:《距離》

2020-12-23 你身邊的殘疾人朋友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仁美文化》為新時代蓬勃芬芳的生命樂章作印證,擁抱超越時空的璀璨星河,無論您立足在哪裡,都能夠仰望那仁愛和美好的光華。

今天,【仁美文化】欄目為大家帶來散文《距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女兒還小的時候,我在鄉下教書。獨自帶著剛剛蹣跚學步的她,自然是十分不便的。因為工作時間比較緊張,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八九點,除了飯點,基本都在辦公室和教室打轉,實在騰不開身子,便僱了保姆,在上班的時間幫我看管。近兩年的時間裡,先後換了三四個保姆,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上,我將女兒交給保姆,看著她緊緊抱著奶瓶,哭著離開,心裡疼痛,卻又無奈,還得做出輕鬆的樣子來,帶著笑容和她說再見。一下班,無論天有多晚,天氣好壞,只想著趕緊衝出去接孩子。一天了,不知道她哭得厲害不,身體是否不舒服,心情是否因為離開親人和熟悉的環境而焦慮害怕。即便是中午短暫的一個多小時,也只想著把時間計劃得再緊湊些,一分鐘也不耽擱地去看看孩子,哪怕遠遠地望望也好。可是每次看到孩子緊緊地抱著奶瓶,含著淚水守在門口無助張望的樣子,小小的,委屈的,孤單的身影,就把我的心揪疼了。哪怕就一分鐘,我也想多陪陪她,讓她知道,自己並沒有被捨棄。

每個夜晚,我帶她回家的路上,是最幸福的時候。我在她的身邊,她也在我的身邊。在一起,真好。那時候,天有多黑,風有多大,是記不清楚的,似乎只有星光和潔白的雪花在心裡留下了痕跡。如今想起來,那間又黑又舊的、頂棚都快要掉下來的、被我用鐵絲打孔固定著的、八十年代的老瓦房,裝滿了我們的笑聲和回憶。老鼠在房頂跑步,時不時地在裝饅頭的盆子裡找吃的;咔啪一聲,風把卡著煙囪的紙片吹下來了,涼風猛灌;冬天的火爐呼呼地燃燒著,紅色的火光映在房頂上……種種種種,都成了我們溫馨的時光,看著孩子明亮的眼睛,聽著她稚氣的聲音,就是一天中最溫情的時刻。當然,回到家了,和最信賴的親人團聚了,也是孩子一天中最安心的時刻。

那時候,我覺得,孩子和母親在一起,就是團圓。為了這份珍貴的相處時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乾脆獨自帶著她。雖然更忙了,可是也更有意思了。每天的生活節奏,就像打仗一樣,尤其是早上。五點起來把前晚備的飯熱好,奶粉衝好用毛巾一裹放在孩子枕邊。電視調好動畫頻道,關閉頁面,遙控器放在孩子手邊。然後悄悄出去跑操、上早讀。課間十分鐘,用兩分鐘的時間衝到宿舍,兩分鐘給她穿衣服,一分鐘把飯裝到盒子裡,三分鐘端著飯盒拎著她衝到辦公室,給她擦把手讓她自己吃,我就去上課了。下一個課間十分鐘,就是給她梳頭洗臉,整理書包。再下課的時候,孩子已經被幼兒園的老師接走了。直到下午才回來。那時候,一天的節奏,基本就是「衝啊衝啊」,但可貴的是,我們在一起,所以快樂也是更多的。

整整十年,經歷了種種波折,我終於回到城裡,分居三地的一大家子終於團聚了。可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生活中的種種艱辛一點點地展開。我才明白,那些所謂的艱難時光,真的是一種清苦的幸福。真正的艱難,藏在漫長歲月裡的點點滴滴和跟著命運而來的種種際遇裡。

譬如,孩子突然間的掙脫和自己措手不及的恐慌;譬如,習慣性的自主和相互空間的留取;譬如,為了所謂的平衡而違背了的心願;譬如,對理想的各種追尋與現實生活的對立;譬如,傷害親人的理性與妥協忍讓的感性;譬如隨波追流的小確定與順意而為的自由。這些,都在矛盾中共存,錯綜交雜,此消彼長。最親愛的孩子,似乎也開始變得陌生。

那些雜草叢生的日子,一點點地蔓延著,荒蕪著,我們似乎忘記了出發的本宗。在背離的過程中艱難地走著。悲哀而又憂傷。我們在一起,卻好像離得很遠。而且,還在走向更遠的遠方。

直到有一天,我們看到了彼此心裡的淚水。才突然發現,我們所有的矛盾和爭端,都是自認為的執念。因為在乎,所以計較,所以要求。歲月一直在流逝,而我卻站在原地,忘記了成長。讓焦慮和恐慌,遮住了生活本來的樣子。擇其短而視之,罔見其長!何其悲。

轉身,放下,用平和心審度,一切回到了原本的樣子。我在乎的,依舊在乎著我。我怕別離,親人又何嘗不是?看著長得比我都高的孩子,哪怕剛剛和我大聲爭執也能轉身抱著我讓我叫她「狗狗」,纏著我沒完沒了地講述她一天裡的雞毛蒜皮各種開心悲傷。我也開始慢慢學著放鬆,告訴她,我也是個孩子,雖然年齡大了點,但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經歷人生。人人平等,所以,只聽對的,不論權威。孩子開始長大,學著幫我分擔,一點點地給我展示著不曾奢望的驚喜。而我,開始學著做一個孩子,學會單純地感受,不再市儈精明,錙銖必較。一天天地過去,我們的心慢慢地靠近。很多時候,她會想到我,我也會想到她。我們的生命,除了血緣和情感,開始慢慢地有了思想的交融。

這時候,我才懂得,心在一起,才是真的在一起。

再回望生活,似乎就有了釋然。一輩子那麼長,會有各種原因,讓人們經歷別離,經歷孤獨。有的時候,為了靠近,為了團聚,甚至要付出長久的別離,才能架起時空的橋梁。可是只要不忘來時的路,一切就會奔往所期望的方向。時空的距離,是可以跨越的外在,心的距離,必須用心去追。無論親情、友情、愛情,人與人、與家、與故鄉、與祖國,也許會有各種不得已的別離,可是只要心在一起,他們,就不曾經分開過。

作者簡介

唐新娜,女,筆名秋原,陝西省延安市富縣人,陝西省殘疾人作家協會會員,延安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延安文學》《西北文學》《延安日報》等雜誌報刊,代表作有散文《狐行川上》《打開世界的窗口》等。

來源:《仁美文化》

編輯:宣佳

相關焦點

  • 「仁美文化」散文:《我們是一家人》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仁美文化》為新時代蓬勃芬芳的生命樂章作印證,擁抱超越時空的璀璨星河,無論您立足在哪裡,都能夠仰望那仁愛和美好的光華。
  • 「仁美文化」散文:《「宅」時光裡親情暖》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
  • 「仁美文化」詩歌:紅色足跡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
  • 「仁美文化」詩歌:耳朵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
  • 「仁美文化」詩歌:《浪花 / 聽雨》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
  • 「每日韓國女團美女成員安利」——本田仁美
    10月29日,以限定韓國組合IZ*ONE成員身份中韓國出道 ;11月8日,隨組合憑藉出道歌曲《La Vie en Rose》在「M!Countdown」節目中獲得了出道之後的首個韓國音樂節目一位 。」,公演和雜誌自我介紹也使用「ひーちゃん」。
  • 「仁美文化」詩歌:《我和我的祖國》
    《仁美文化》是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主管,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人高端文化藝術類專業期刊。《仁美文化》是殘疾兄弟姐妹的文藝花園,也是助殘仁人志士的心靈驛站, 更是社會大家庭的精神風景線。
  • 《中國作家》推出「仁美文學專刊」
    仁美文學專刊點擊購買《中國作家》推出「仁美文學專刊」仁者有愛,成善成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文學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服務過程中,殘疾人的文學創作與精神追求應該得到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IZ*ONE 本田仁美的「雙胞胎姊妹」?
    28日,YouTuber&34;的頻道上傳了"IZ*ONE本田仁美的仿妝影片복숭아모모 白桃TV:「因為大家說我長得像仁美醬,所以我就做了這個影片。」복숭아모모 白桃TV說:「在我的YouTube影片中有很多評論說我像IZ*ONE本田仁美,所以我想化一下仁美的妝。」接著,복숭아모모 白桃TV化完妝說:「IZ*ONE回歸新聞出來後很期待, 我也想跟著一起跳舞」。
  • 宮脇咲良、矢吹奈子、本田仁美最後一單刷新AKB48史上最高難度舞蹈!
    AKB48史上最高難度舞蹈MV更新,宮脇咲良充滿瘋狂的眼睛「NO WAY MAN」!
  • 外國作品要「音譯」「意譯」還是「同聲傳譯」?
    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到索緒爾的「結構」和「任意性」,從俄國的形式主義到「新批評主義」,從胡塞爾的現象學到馬克思文論,從羅蘭巴特的「結構主義」到德希達的「解構主義」,以及之後的「後殖民主義」「新歷史主義」,這些理論讓我們拿到一個文本,既可以從「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去解讀,也可以從「所處社會機制與歷史進程」去理解,還可以「立足語義分析」,把作品看做是封閉的客觀存在物,研究作品的內在因素而不是文學與各種社會現象的聯繫
  • 「散文」不一般的茶季
    「散文」不一般的茶季※劉冰今年庚子年,諸事不利。這不,連一年一度的採茶也受到了影響。
  • 日本文化-緊縛「KINBAKU」「SHIBARI」
    在海外「JAPANESE BONDAGE」文化已經被稱為「KINBAKU」或「SHIBARI」,逐漸被大家認識和喜愛。
  • 中島愛、戶松遙加盟「Happiness charge光之美少女」
    中島愛、戶松遙加盟「Happiness charge光之美少女」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1-08 10:04:55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近幾年,「沙雕」深受年輕網友的喜愛,不少網友還以「沙雕網友」自稱。「沙雕」的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好玩、搞笑成為其內涵新解,如今更成為劇集市場的常客。今天,劇研社就從風靡市場的「沙雕劇」開始,和大家聊聊「沙雕文化」。
  • 只有「絲綢」、「兵馬俑」才能代表​中國潮流文化嗎?
    在談論當下次世代審美時,不管是影視作品、流行音樂抑或潮流品牌,都可得出一個結論:自千禧一代開始,年輕一代獨立審美建立,外來文化「入侵」是一個無法避開的一環,著眼當下,是否有能夠真正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潮流時尚呢?
  • 仁美口腔舉辦義賣公益活動向抗疫一線機構捐贈1萬元善款
    不僅如此,仁美口腔還將為抗疫一線的工作者們提供免費的全年口腔檢查及潔牙項目,用實際行動向這些最美逆行者致敬。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仁美口腔聯合十堰百事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十堰晚報旗下「精選十堰」網上商城開展了「萬份疫後口腔保健套餐義售」活動,截至3月31日活動下線,共籌得愛心善款1萬元。
  • 蔡淇華:沒有寫作「天賦」的寫作「教」父
    他以五年時間,指導超過一千人次創作,學生得到超過兩百個校外新詩、散文、小說及戲劇的校外獎項。著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稱他為「臺灣地區最會教寫作的人」。經他「點撥」的學生,從文句不通到愛上寫作;從屢次投簡歷不過,到成為一流廣告公司文案。
  • 仁美口腔2020正畸體驗官活動圓滿結束
    8月16日,在仁美口腔張灣分院,為期3周的仁美口腔2020正畸體驗官活動比賽結果揭曉,23歲的段剛以10161票的好成績成為活動最大的贏家,成功獲得湖北仁美口腔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隱適美矯正免單資格,另有多名選手成為仁美正畸體驗官並獲得獎勵。十堰晚報對頒獎典禮進行了現場直播。
  • 本田仁美積極健身,圓潤身材變hot body
    組合IZ*ONE成員本田仁美展示了完美的身材。 17日,本田仁美在IZ*ONE官方Ins上上傳了多張運動的表情符號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