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為精準醫療提供重要資源和線索

2021-01-20 中國網

【科技前沿】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病理類型,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7月9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細胞》發表了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學界認為,該工作首次大規模、系統性構建了肺腺癌的蛋白全景圖和分子亞型特徵,揭示了中國人肺腺癌的分子特徵及潛在預後和診療生物標誌物,為肺腺癌的精準醫療提供了重要資源和線索。

蛋白質是所有生命功能的直接執行者,也幾乎是所有藥物的作用靶點。蛋白質組學,已逐漸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此項研究中,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研究員團隊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賀福初院士團隊、汪宜研究員團隊,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程書鈞院士、肖汀研究員團隊,上海交通大學李婧教授等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對肺腺癌開展大規模、高通量、系統性的全景蛋白質組學研究,力求通過全景繪製肺腺癌人群蛋白質分子圖譜,深入認識肺腺癌病理機制。

研究工作對103例臨床病人的肺腺癌和癌旁組織進行了蛋白質表達譜和磷酸化翻譯後修飾譜的深度解析,首次從蛋白質水平系統描繪了肺腺癌的分子圖譜,並發現了與病人預後密切相關的分子特徵,特別是發現了中國人群肺腺癌兩個主要基因(TP53和EGFR)突變人群的蛋白質分子特徵。

研究人員利用蛋白質組表達譜數據將肺腺癌分為三個蛋白質組亞型。其中,Ⅰ型與細胞代謝和腫瘤微環境密切相關,臨床信息顯示該型主要為臨床早期人群,預後最為良好;Ⅲ型與細胞穩態及增殖密切相關,主要為臨床中後期人群,呈現出腫瘤分化程度較低,基因突變負荷較高等特徵;Ⅱ型則是Ⅰ型和Ⅲ型的過渡狀態。結合磷酸化修飾譜數據分析,此項研究還揭示不同亞型群體間激酶活性的特徵,為肺腺癌的更精準分型和治療提供依據。研究還篩選到27個具有血清學檢測價值的肺腺癌潛在預後標誌物及若干個針對肺腺癌以及其特定突變亞型的潛在藥物靶標。通過對代表性標誌物HSP 90beta進行較大規模獨立人群的血漿樣本確證,發現其蛋白質濃度與肺腺癌不良預後密切相關。這些研究結果為肺腺癌的病理機制解析、精準診斷及治療提供了重要科學線索和理論支撐。

相關焦點

  • 國際首次!中國科學家成功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因此,全景繪製肺腺癌人群蛋白質分子圖譜,對於肺腺癌病理機制的深入認識,疾病診斷生物標誌物與藥物治療靶點的發現,以及實現更精準的肺腺癌分子分型和治療方案的制定等具有重大科學意義。此次研究對103例臨床病人的肺腺癌和癌旁組織進行了蛋白質表達譜和磷酸化翻譯後修飾譜的深度解析,最終共鑑定到11119個蛋白產物和22564個磷酸化修飾位點,同時整合臨床信息和基因組特徵數據分析,深度構建了基於蛋白質組的肺腺癌分子圖譜全景。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圖譜全景 提供早期診斷線索和藥物...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研究員團隊,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賀福初院士團隊和汪宜研究員團隊,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程書鈞院士、肖汀研究員團隊,上海交通大學李婧教授等團隊,首次從蛋白質水平系統描繪了肺腺癌的分子圖譜,並發現了與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的分子特徵,特別是發現了中國人群肺腺癌兩個主要基因突變人群的蛋白質分子特徵。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蛋白分子全景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病理類型,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近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這一成果7月9日在國際學術刊物《細胞》正式發表。
  • 【科普課堂】我國科學家繪製肺腺癌分子圖譜,給蛋白質「畫像」有...
    2020年7月9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細胞》Cell正式發表了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繪製工作,這為肺腺癌的精準醫療提供了寶貴資源。(相關閱讀:)蛋白質組是什麼?為什麼對於精準醫療如此重要?這項成果對於患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 中國科學家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新華社上海7月10日電(記者周琳、蓋博銘)國際學術刊物《細胞》9日發表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該工作對於深入了解肺腺癌病理機制以及制定更精準的肺腺癌治療方案等具有科學研究意義。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肺腺癌中非吸菸人群的比例明顯偏高,發病機制複雜。
  • 我國科學家在肺腺癌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主要的一種病理類型,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其發病率在我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目前,對於肺腺癌分子層面的系統認識主要基於大規模的基因組研究。蛋白質是基因編碼的終產物,是生命活動的直接執行者。基於蛋白質組學的肺腺癌研究,對於肺腺癌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微生物所揭示肺結核、肺腺癌及肺結節病的分子病理學相關性和標誌物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翠華課題組致力於研究Mtb等病原菌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近年來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Cellular Microbiology和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發表系列研究成果,揭示結核病的致病新機制,為結核病治療提供新思路和新靶點
  • Cell亮點:Steven Carr團隊報導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組學研究
    首次報導結腸癌大樣本隊列的蛋白基因組學研究)、腎透明細胞癌(蛋白基因組學文章再登Cell!深度揭示腎透明細胞癌特徵)、乳腺癌(Nature發布大規模癌症蛋白質基因組學研究重要成果)、子宮內膜癌(2020開年紅!
  •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自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成為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課題。早期鳥類祖先自恐龍演化形成後,經歷了快速的物種大爆發,形成了現今鳥類的物種格局。
  • 《轉》訪臺北醫大何元順教授:乳腺癌分子標誌物開發,精準醫療更上一層樓!
    近些年,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展,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已成為臨床腫瘤治療的熱點,選擇一個有效的分子靶點(分子標誌物)非常重要。分子標記物在預測乳腺癌治療效果、觀察預後、識別治療風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期,我們邀請到了乳腺癌研究領域的專家何元順教授,請他為我們解讀關於乳腺癌分子標誌物的相關問題,聆聽大咖觀點!1.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郭天南帶領的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告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此項研究相當於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細胞組織的變化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新冠逝者體內有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大量臨床診療和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產生了損傷。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 海外醫療新研究:劍橋大學科學家發現克羅恩病的重要線索 2020-12...
    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關於兒童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的重要新線索。克羅恩病的病因不明,對患者而言,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海外醫療服務專家盛諾一家分享了更多資訊。
  • 京東健康牽手全景醫學影像 深化網際網路醫療布局
    「京東健康對全景醫學影像在精準影像、深度健檢、專屬醫療等方面的技術與理念表示高度認同。在全景醫學的助推下,未來京東健康的核心影像技術必然會顯著提升,這同時也會進一步滿足京東健康高端、特需用戶的健康服務需求。」京東健康消費醫療總經理王宇方在籤約現場表示。
  • 科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心跳」,對研究其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小編之前寫另一篇文章《6月將連續出現各種奇特天象,其中日環食最為重要,千萬別錯過!》不知道粉絲有沒有看過,那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6月裡面將會看到的神奇天象。不知道大家在6月6日有沒有去觀看「半影月食」天象,想必看到的人都會驚嘆宇宙的美和壯闊。就在這兩天,還會有「火星合海王星」天象,之後幾天還會有「六月天琴座流星雨」。你們可千萬不要錯過。
  • 全景醫學影像:為臨床提供優質的影像診斷,將打造全國影像診斷網絡
    同時,藉助全景全國的影像診斷網絡平臺,圍繞影像的優勢延伸出新的業態,如多學科會診,以影像牽頭,整合全國各地的優質臨床資源,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為病患提供腫瘤、心腦血管、神經系統等重大疾病的診療方案。「我們非常重視給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這裡的『環境』指的不只是好的待遇,還提供好的成長機會。
  • 智慧醫療破解精準醫療高耗醫護資源難題
    家長們避之不及的電子遊戲,居然成了救治兒童的「良方」,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智慧醫療的認識,這似乎也揭示了未來醫療的無限可能。在近日舉行的第23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智慧醫療專場」上,零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零氪科技」)CEO張天澤給大家講了一個小「故事」。
  • 施一公課題組《細胞》發文,首次揭示小分子藥物識別阿爾茨海默病...
    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這支研究團隊揭示了人類γ分泌酶(γ-secretase)分別與多種小分子藥物相結合的原子結構,總體解析度達到2.6~3.1埃。 研究機構的新聞稱,這是「首次完整展現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與藥物的全過程,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調節機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準藍圖」。
  • 肺腺癌吃人參皂苷rh2有用嗎
    肺腺癌是一種比較令人痛苦的癌症,往往會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比較大的威脅,有可能會導致患者沒有辦法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那麼,肺腺癌吃人參皂苷rh2有用嗎?一、肺腺癌吃人參皂苷rh2有用嗎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症,發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在第一位。目前臨床上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放化療和靶向治療,但是很有患者用這些方法效果並不好。
  • 科學家揭示章魚觸覺感受外界刺激的分子基礎
    科學家揭示章魚觸覺感受外界刺激的分子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50:14 2020年10月29日,哈佛大學Nicholas W.
  • 升級版轉座子CRISPR-Cas系統電鏡圖揭示如何精準插入大片段DNA
    對於側重於敲除和降解目標DNA、且屢受到脫靶困擾的CRISPR技術,這種新的、精準插入大片段的基因編輯工具有望提供重要的補充。CRISPR技術的應用前景和限制,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家們研究改良各種基因編輯工具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