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獨自一人靜靜看完電影《海蒂和爺爺》,心中漾著溫暖的情緒,整個人如同沐浴在春日陽光中,溫暖而平靜。
電影《海蒂和爺爺》
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出門,不能聚集,心中仿佛塞了一個結,無法打開,而難以言說的鬱悶,就在這個午後煙消雲散了。
很簡單的故事情節,沒有驚險刺激,更沒有跌宕起伏,卻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帶來了治癒人心的力量。
電影講述了一個名叫海蒂的小女孩,父母雙亡,從小由姨媽撫養。在她五歲這年,姨媽必須要出去工作,無奈之下,只能把她送到從未見過面的爺爺那裡。從此,小女孩開始了她在阿爾卑斯山的新的生活。之後,她又被姨媽送到富人家裡做伴讀,即使生活不易,小女孩也是一樣燦爛的笑容,她的純真讓她在這裡收穫了友情。
電影的最後,小女孩得以回到阿爾卑斯山,與爺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為什麼一部如此簡單情節的電影,卻能獲得豆瓣高達9.2分的評分,帶來治癒人心的力量?
下面,我就從影片主要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上,分析一下電影的治癒力來自哪裡。
無可否認,爺爺是孤獨的。
他一個人生活在高高的阿爾卑斯山上,他沒有親人。因為長時間不與人們相處,離群索居,爺爺在村人們的印象中是冷漠的,孤僻的。因為長久不與其他人來往,他都不太會說話了,甚至大家傳言,他殺過人……
我們不難理解爺爺心中的痛楚。愛人離開了,唯一的兒子也離開了,在這人世間,他已經沒有牽掛的人,更沒有人牽掛他,對於他來說,日子不過是一天又一天的重複,他就在日升日落中老去,等待走的那一天。
這是一種沒有希望的日子,爺爺的心,就象一口枯井,早已乾涸。
所以,當姨媽把海蒂硬塞到爺爺這裡時,爺爺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他不能接受自己習慣的平靜生活被一個小孩子打亂,他更不知道,要怎樣來愛一個小孩子,他冷漠,他無視,他急吼吼得拉著海蒂跑到牧師那裡,要求幫這個孩子找個人家送走。
曾經在《奇葩說》上,柏邦尼問:一個人心裡有很多苦,要多少才能夠填滿?
馬東回答:一點點甜就可以。
海蒂就是爺爺生活中,遲來的那一點點甜。
她沒有偽裝,她如阿爾卑斯山的天空一樣純淨,不被爺爺接納的第一夜,她安靜地睡在羊圈,沒有怨言。
清早起來擠羊奶的爺爺,看到在羊圈蜷縮了一夜的海蒂,他那顆堅硬的心也有了一絲絲的裂縫,他把新鮮的羊奶給孩子喝。
海蒂與小夥伴彼得一起上山放羊,彼得告訴她,爺爺曾經殺過人,小小的人兒也曾有過一度的害怕,爺爺沒有說這些話是謠言,只是告訴她:你是相信自己看到的,還是相信別人的閒言碎語?
她還是選擇相信這個老頭。她的擁抱宛如一團火,融化了爺爺冰凍的心,
即使是睡在乾草這樣簡陋的床上,她也是那樣雀躍,她的熱情讓爺爺有了新的希望。
於是,爺爺努力回應這份真情。
當海蒂再一次放羊回來,以為自己明天就要被送走時,她卻意外地看到了家裡多了一把椅子。
「這把椅子是給我的嗎?」她心懷忐忑地問爺爺,「但是我就要走了呀」。
爺爺很確定地告訴她:「你明天要上山放羊,後天也是,之後每天都是!」
爺爺終於敞開心扉接納了海蒂。
每天,他為上山放羊的海蒂精心準備奶酪和火腿;大雪封山,他滑著雪橇帶海蒂去山下看朋友,晚上再來接她,山裡飄蕩著爺孫倆歡快的笑聲。
爺爺原以為自己會帶著孤獨走向人生的終點,陪伴他的除了自己,唯有回憶,是海蒂改變了爺爺。
與其說爺爺照顧她,倒不如說爺爺與海蒂是彼此照顧。正是海蒂,讓行將就木的爺爺,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克拉拉同樣也是孤獨的。
她雖然生在富有的家庭,住在富麗堂皇的城堡裡,用著精美的銀制餐具,吃著豐盛的珍饈美味,有管家和女僕隨時服侍她的生活,更有家庭教師給她上課,可是,她不快樂。
她的母親因為生病,早早離開了她,父親忙於事業,整年不在家。她沒有夥伴,沒有傾訴情感的地方,所有的心事只能放在心裡,放到自己都忘記了也沒有人訴說。
母親的離去帶給她的打擊太大,孤獨就像心魔,在她的心裡生根,發芽,成長得遮天蔽日,以致於她甚至無法再站起來,只能終日坐在輪椅子上。
克拉拉的家裡,到處都拉著厚重的窗簾,一如她的心,被重重封鎖在無邊的黑暗裡。是海蒂的到來,劃破了她生活的黑暗,海蒂就是一道光。
海蒂完全不懂餐桌禮儀,不知道如果不用手,該怎麼拿麵包,怎麼抹黃油。海蒂也不認識字母,對於她來說,A看著象一座山,而B則象美味的麵包,至於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鬼才知道。
可是,海蒂有著孩童的天性,她帶給克拉拉不一樣的感受。
她給克拉拉講述自由的阿爾卑斯山的生活,告訴她與彼得一起放羊的趣事,她打開了另一扇窗,完全不同於克拉拉以往的世界,這扇窗後的生活,是自由的,天性的,充滿活力的。
海蒂帶著克拉拉,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那天,海蒂推著克拉拉的輪椅,兩人推開厚重的大門,逃出城堡,經過人聲嘈雜的市場,來到盼望已久的塔樓,海蒂想要登塔遙望山的方向。而克拉拉,意外地遇到了幾隻可愛的小貓咪,這是她過去十幾年的生活中不曾有過的,是新鮮的體驗,她把貓咪偷偷帶回了家。
海蒂因此受到了懲罰,不被允許吃晚飯,還要求面壁,傷心的海蒂要離開這裡,克拉拉痛哭:
是不是我對你不好,所以你要走?我只有你這麼一個朋友,以後我們都一起,好不好?
對於克拉拉來說,海蒂早已成為她的好朋友,是她唯一的快樂源泉。海蒂當然沒有走成,繼續留下陪伴克拉拉。
克拉拉以為自己尋找到了快樂,她認為海蒂會一生一世與她在一起,她卻忘記了,海蒂也想家,思念爺爺,甚至得了夢遊症,而她,一直不願面對現實,拒絕海蒂的離去:
她走了, 我怎麼辦,我只想讓她留下,我不想再孤孤單單了!
海蒂回家的那天,她狠心地沒有去送海蒂,連聲再見都沒有說。
可是,心中的那份真情與牽掛並不是說忘記就可以忘記的。
海蒂不斷給她寫信,告訴她自己很想念她,希望她能來到阿爾卑斯山,她們可以再相見。
而克拉拉最終放下了心中對海蒂的怨恨,她跟隨奶奶來到阿爾卑斯山,在這裡,她再次收穫了友情。
大自然清新的空氣,蝴蝶的親吻,更是徹底打破了她心中的那份孤獨,她充滿了力量,她重新站了起來,她獲得了重生。
海蒂是孤獨的,很小的年紀,父母都離開了她。先是與姨媽相依為命,再後來被送到從未謀面的爺爺那裡,甚至一度會被送到其它陌生人家,她就象一棵小小的浮萍,在命運的洪流裡飄蕩。
可即便是這樣,她的心中也從未失去過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一次來到阿爾卑斯山,她就迫不及待地褪去身上的衣衫,穿著素色的單裙,自由地奔跑在山間。與只能被困在小小房子裡的姨媽家,她更愛大山的自由。
從城堡再次回到阿爾卑斯山,她又同樣脫去小皮靴,解掉美麗的長裙,再次奔跑在山間,唯有在這裡,她才能夠感受到自由與愛意。
是爺爺的愛,讓這顆小小的孤獨的心不再流浪,而克拉拉的友誼,更是讓海蒂獲得了成長。
最初的海蒂,曾經認為學習不重要,因為她的好朋友彼特告訴她:山裡的孩子不需要識字。
可是,克拉拉那慈祥的奶奶,卻在海蒂的面前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讀書認字才是唯一的鑰匙。
奶奶給海蒂講故事,講到關鍵的地方,卻突然停了下來。「牧羊人找到小羊了嗎?」海蒂非常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奶奶卻沒有告訴她答案,只是告訴她:只要你學會了認字讀書,就可以自己讀故事了。
於是,海蒂笨拙地開始學習認識字母,學著拼讀音節,她就這樣從一個不愛學習的山間小姑娘走上了學習的道路,開啟了閱讀的快樂體驗。
如果你曾經見過星辰大海,你就不會再留戀眼前的簡單時光。
見過更大世界的她,在回到阿爾卑斯山後,這樣描繪她的夢想:她想要寫故事。她的夢想完全不同於其它想做牧羊人或者木匠的孩子,她也因此被別的孩子嘲笑,可是那又怎樣,正如奶奶所說:
他們的見識太少了!
因為他們就只知道這個村子,但是你見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如果生命中某件事情讓你開心,那你就儘管去做,不要管別人說什麼!」
在電影《怦然心動》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臺詞:
我們有些人是高光的,有些人亞光,有些人絲光,但偶爾你能發現有些人有虹彩,那樣的人,什麼也比不上。
海蒂就是那有虹彩的姑娘。她的光芒照亮了爺爺,照亮了克拉拉,也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這世間,本就是寒來暑往,日出日落,月圓或缺,人聚了又散。
人本生而孤獨,每一個人孤單單來,孤單單去,只是在這段人生的旅程中,如果能有一個人彼此溫暖,彼此撫慰孤獨的靈魂,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一撇一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存在於天地之間,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支持與愛的滋潤。
孤獨,讓他滾遠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