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說,是古代人對自然探索的精華,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醬香酒是白酒中的瑰寶,與傳統陰陽五行有莫大聯繫。
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夠釀造出優質醬香型白酒,合理運用陰陽,醬香型白酒更香醇。
從原料開始,就是陰陽結合。醬香酒的釀造原料只有三樣:高粱、小麥、水。看似普通並不普通,須是貴州本地產的紅纓子糯高粱,冬小麥,赤水河水。
本地的糯高粱高粱是春種秋收,吸收夏季的陽氣,所以是陽性的。制曲原料小麥通常選用黃河以南的冬小麥,秋天播種,來年春末收穫,吸收冬季的陰氣,所以是陰性的。
糯高粱
冬小麥
另外,釀造醬香型白酒,自古以來就有女人制曲,男人下沙的傳統,這也與原料的陰陽不謀而合。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是先人對自然探索之後,為釀酒選擇了最佳的時機,此為天時,是陰陽和諧平衡的重要方式。
醬香酒的釀造根據糧食收穫的節氣,順應天時地利,在端午節制曲,重陽節下沙。高粱為「沙」,幾乎整顆的參與發酵,歷經九輪蒸煮,堅韌剛毅。小麥為曲,粉碎後均勻貼附在高粱表面,飄逸輕柔,曲裹著沙,沙曲共舞。
重陽時節,恰是高粱成熟豐收,此時的赤水河水由黃轉清,變得清澈甘甜,富含礦物質,正適用於釀酒,準備完畢,等待水火考驗。
第一輪次的投料蒸煮稱之為下沙,用95°c以上的沸水與「沙」充分拌勻,一堆1500斤高粱浸潤十幾小時,一共要潤沙三次,每潑一次熱水,需快速翻拌三次。潤糧結束後上甑蒸煮2小時左右。重陽下沙,皆為男子,男為陽。
醬酒釀造中,發酵環節也蘊含了陰陽智慧,分為陽發酵和陰發酵。陽發酵指的是有氧發酵,即把潤好的糧堆積在地表發酵一段時間。古人認為,這樣的過程,是讓這些糧食吸收蒼天的精華,吸收世間的陽氣,故稱為陽發酵。
堆積發酵完成,再將這些吸收了世間陽氣的糧醅轉到窖坑裡面,密閉起來進行厭氧發酵,古人認為這樣的發酵,可以採取大地的靈氣與陰氣,故稱為陰發酵。
醬酒本身也是陰陽結合,水是陰,酒精是陽,而53°的酒精度,則是陰陽調和的最佳配比。所以在調酒的過程中,也是陰陽結合的過程。酒為「水形火性」,是水火交融的精靈,是神奇的魔法師,水是涼的,一小杯後,身體卻是暖暖的,心也是暖的。
這樣耗費大量人工、成本且又複雜的釀酒工藝稱之為回沙(坤沙)工藝,於1902年被稱為「醬香始祖、賴茅鼻祖」的賴嘉榮獨創。是目前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大麯酒(俗稱「茅酒」),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開拓了白酒史上空前的神話,成為一代茅酒巨匠。
好品牌,低價格,優質醬香酒產自貴州茅臺鎮
眾所周知,優質醬香酒都是出自茅臺鎮,那裡獨特的水資源、土資源、氣候資源,為釀酒微生物的形成和繁衍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大國醬鄉堅持釀製純糧酒,是將不同倫次、香型、酒度、年份的新老酒互相搭配摻合(勾酒),絕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包括香味物質,是典型的「純糧固態發酵原酒勾調」 。飲後不口乾,不上頭,醒酒快。
很多人喝了一輩子醬香,可不一定知道真正好的醬香酒喝起來是什麼滋味。在這裡,我誠意給大家推薦大國醬鄉釀製的大曲醬香酒。
我們建議廣大酒友,買酒一定要到正規酒廠購買,正規酒廠都辦理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有各種合格證書,更有保障。
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瑰寶,醬酒正是藉此瑰寶而成,當是酒中精華。喝醬香型白酒,調和陰陽,健康身體。
今天的分享酒到這裡了,喜歡酒的朋友可以多多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