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紅酒、啤酒、伏特加、東書房醬香酒等等,世界上的酒種何其之多,如滿天星鬥般數之不盡。
而白酒作為中國的國酒,幾乎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見證物,從文明之始便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歷史。古代文人,有酒必有詩,無酒詩不雅;現在的人,有宴必有酒,無酒不成席。中國酒文化的精髓就是這『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為了喝酒而喝酒。
我前段時間總會失眠,當時想著喝兩杯助睡,沒成想反而更精神了,沒法子只能經常大半夜的在街上遊蕩。那裡的路兩旁有很多的酒吧、KTV,當時看著那些酩酊大醉的人,突然想起在網上看到過的一段文字:你知道一個城市最心酸的人在哪嗎?就在午夜的大排檔、凌晨的KTV和夜場。失意也好,得意也罷,有人哭也有人笑,還有人拎著酒瓶放飛自我。喝的是酒,釋放的卻是心中壓抑的情緒。
在我看來,中國人喝酒,從不喝無意義之酒。
或寄託情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或表達思念『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或助興『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或消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既然喝酒有著不同的意義,那麼在酒的選擇上就會更慎重些。
請客送禮、款待嘉賓,大家可能首選的就是國內最有名的『茅臺酒』,畢竟茅臺酒屬於高端醬香酒,不僅價格貴而且供貨量少。如果能在親戚朋友面前拿出幾瓶茅臺,確實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不過正是由於茅臺的供貨量少,導致大量的李鬼『茅臺』充斥市場,而普通酒友又無法辨別真假,用很高的價格卻買了假酒。所以如何找到一款品質堪比茅臺,價格又親民的酒代替茅臺成為了酒友們的難事。
東書房品牌酒,同樣出身於中國醬酒聖地茅臺鎮,與茅臺酒同源。數年前,東書房品牌的創始人于建嶸教授,抱著『打造百姓喝得起的純糧好酒』的信念,親身走訪了有『中國第一酒都』之稱的茅臺鎮,東書房品牌酒才應運而生。
『酒本純糧才地道』,純糧食釀造的東書房酒,入口綿柔,醬香濃鬱,口感爽淨。迷人卻不醉人,即便是喝的多了,也是醉的慢醒的快。邀上三五好友小酌,既能風花雪月,又不怕貪杯出糗;宴請貴客嘉賓,既能讓人賓至如歸,又能促成美事。確是酒友們不可多得的一款好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酒有很多種,但是能走進中國人心裡的酒卻很少,中國獨特的文化和底蘊,就決定了不是什麼酒都能成為中國人的『座上賓』。
一款溫柔又霸道、迷人又醉人的酒,對於中國人來說恰到好處,東書房酒便是為中國人而生的酒。